「芝諾悖論」與「科普悖論」

2020-12-15 科學網

 

當代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科技知識的半衰期極短,如果只掌握一些具體知識卻缺乏科學精神,幫助普通民眾提高科學素養的效果不大,卻一定會誤導民眾。遺憾的是,過去的科學教育偏重具體知識,而忽視科學精神,結果常常是科普人士反而更加缺乏科學精神。如此一來,科學普及反而往往成為傳播錯誤觀念的淵藪。我把這一不正常的現象稱之為「科普悖論」。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中國近代思想史、心理學、教育學等領域中,長期以來流行的「科學主義」開始受到批判,在科學哲學、科學史、科學社會學領域中,至少極端的科學主義已經少有提倡。只有科普界很奇怪,原教旨的科學主義仍然甚囂塵上,很有影響,學術和思想的落伍顯現無疑。我以為,這正是中國科普界「科普悖論」的典型表現。

 

眾所周知,西方近代科學的兩大支柱是邏輯與實驗。中國沒有產生出近代科學,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相對來說,中國古人缺乏對於邏輯嚴格性的狂熱追求。無論是公孫龍這樣的「名家」,還是重視邏輯的墨家,在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史上都處於影響較小的邊緣地位。唐朝玄奘西行求法,帶來了印度佛教中分析和認識論色彩最強的唯識宗教義,也帶回了古印度高度發達的邏輯(因明)。然而,雖然玄奘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舉世公認,但是唯識宗卻三傳而歇,因明最後也少有傳承。中土流行的禪宗和淨土宗等都不以邏輯和分析見長。就佛教本身而言,這自然有其深刻的因緣,也很難簡單地判斷結果的優劣。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國人對邏輯不夠重視的傳統,構成了發展近代科學的重大障礙。

 

因此,北京大學吳國盛教授在北京市科協主辦的首都科學講堂上演講《什麼是科學》時,特意介紹了最能體現古希臘人重視邏輯的「芝諾悖論」,是很有見地的。吳教授頗有先見之明地特別提醒:「我們中國人聽這個問題就說:『你就是狡辯,怎麼追不上呢?你是開玩笑。』不是的,他們很認真。芝諾的觀點推動了西方數學和邏輯的發展。這個難題目前也不能說得到很好的解決。」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就是在這樣明確提醒和特別說明之下,居然有些資深的科普人士仍然不能理解,反而一本正經地論證兔子的確可以追上烏龜。他們甚至呼籲,「在推廣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必須倡導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這就更具有諷刺意義了。

 

我想,在沒有接觸吳教授的講演內容之前,因為缺乏哲學史和科學思想史的知識和訓練,缺乏對邏輯精神的理解,大概許多國人都會有類似看法。但是,這樣的認識如果發生在專業的科普人士身上,就耐人尋味了。也許是,長期在知識單向傳播的「缺失模型」中受到薰陶,而缺乏反省和自我批判態度的緣故吧。無論如何,由「芝諾悖論」引發的反應確實彰顯了「科普悖論」的嚴重性。

 

說句實話,我雖然不太認同某些傳統科普人士的許多理念,但他們畢竟為科普事業作了他們的貢獻,既有功勞也有苦勞,應該受到尊重。本文的目的主要是想從學理上闡明這樣的觀念:從傳統科普向科學傳播的理念轉變果真刻不容緩,科學傳播事業的確需要引入科學哲學、科學史、科學社會學等學科的資源和教育。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消除令人心情沉重的「科普悖論」。

 

(作者為清華大學副教授)

 

相關焦點

  • 芝諾悖論怎麼破?
    這樣僅給出定義好像還是很難直觀地理解悖論,那我們今天就以歷史上最著名的悖論——芝諾悖論為例,好好體會一下悖論到底「悖」在哪裡。先簡單介紹一下芝諾吧,芝諾生活於公元前5世紀,是著名的數學家和哲學家,他的家鄉在義大利半島一個叫埃利亞的地方,古希臘哲學中有一個很著名的哲學學派就叫埃利亞學派。
  • 從「芝諾悖論」開始,談微積分
    他可以說是一個很高級的「槓精」,可以說是「槓精」中的「槓精」;他很喜歡和人辯論,而且還提出了好幾個自己搞不清楚,別人也解釋不了的問題,對於這幾個問題,人們統稱叫「芝諾悖論」;- 01 - 「芝諾悖論」在這裡,我把「芝諾悖論」中的四個來給大家講講
  • 芝諾悖論揭示語言面對現實的尷尬
    龜兔賽跑(圖片來自網絡)芝諾悖論是什麼?學過西方思想史總不免聽說芝諾悖論。悖論最簡單說就是矛盾。芝諾發表了一組矛盾的言論,其中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最出名:阿基裡斯是希臘跑得最快的英雄,但沒有用,只要烏龜先起跑,由於每當他追到烏龜曾經到達的地方,「剎那間」烏龜總是又向前移動了,哪怕只是一點一點點,但總還是追不上。
  • 如何用科學思維思考芝諾悖論
    對於第一個問題從思維的角度,的確有一個悖論,即芝諾悖論,這個悖論是是古希臘數學家芝諾(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芝諾悖論:「一個人從A點走到B點,要先走完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總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的1/2……」如此循環下去,永遠不能到終點。《莊子·天下篇》中也提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的悖論:你永遠追不上烏龜?
    手指真理與謬誤大門的芝諾 芝諾被柏拉圖(Plato)筆下的蘇格拉底(Socrates)揶揄為巴門尼德第二,他最為後世所知的是一系列悖論(也叫做佯謬)。悖論一詞的英文paradox出現於16世紀,源自拉丁文的paradoxum,後者又源自希臘文的παρ?δοξο?,意為有悖於正統、出乎定見之外等。
  • 為什麼數學無法解決芝諾悖論,但物理學卻可以
    芝諾悖論(Zeno's paradox)是古希臘數學家芝諾(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割的哲學悖論如果要行駛有限的距離,則首先必須行駛該距離的一半。但是她還是古代哲學家伊萊亞·芝諾(Zeno)提出的許多類似悖論中的第一個的靈感:為了從起點到目的地,亞特蘭大必須先行進總距離的一半。要行駛剩餘的距離,她必須先行駛剩下的一半。不管距離多小仍留下,她必須經過它的一半,然後一半的什麼尚存,等等,循環往復。到達目的地所需的步驟無數,顯然她永遠無法完成旅程。
  • 智慧筆記:芝諾悖論,如何以「極限」之名令辯證法熠熠生輝?
    芝諾曾經就伊奧尼亞學派有關變化的世界本源觀念,提出了舉世聞名的四個著名論證。但事實上,芝諾的觀點因過度極端,與其說是對其恩師巴門尼德思想的延續,倒不如說,芝諾旨在維護巴門尼德有關真理學說的層面上,採用了矯枉過正的做法。
  • 智慧筆記:芝諾悖論——竟以「極限」之名令辯證法熠熠生輝?
    芝諾曾經就伊奧尼亞學派有關變化的世界本源觀念,提出了舉世聞名的四個著名論證。但事實上,芝諾的觀點因過度極端,與其說是對其恩師巴門尼德思想的延續,倒不如說,芝諾旨在維護巴門尼德有關真理學說的層面上,採用了矯枉過正的做法。
  •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芝諾的烏龜,芝諾悖論到底存不存在?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芝諾的烏龜,這則悖論曾經困擾了整個科學界上千年之久,甚至導致了第二次數學危機,你是否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烏龜與人類賽跑,由於人的平均速度是烏龜的十倍,鑑於人類很有體育精神,於是他決定,讓烏龜先跑100米,然後自己再跑,當他跑了100米後,這名人類發現烏龜領先他十米,於是他又奮力地追了一米,此時,人們發現烏龜比他領先了十釐米,那麼人類,究竟何時才能追上烏龜?
  • 芝諾的「神奇烏龜」,一個你明知道錯誤,卻無法反駁的悖論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越深入,產生的疑問和困惑也就越多,比如古希臘的哲學家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悖論——「芝諾的烏龜」也被稱為「芝諾悖論」。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神話一位善於跑步的神明,他在神明之中也以速度出名,但是在芝諾的問題中,他卻永遠追不上一隻正常爬行的烏龜。
  • 芝諾悖論:阿喀琉斯與該死的烏龜
    ----一位聽我講完芝諾悖論的朋友芝諾---古希臘 數學家,哲學家芝諾(Zeno of Elea)生於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埃利亞城邦,他是埃利亞學派的著名哲學家巴門尼德的學生和朋友。他的生平記載的已經不很清晰了,不過以他名字命名的芝諾悖論,卻廣為流傳。  阿喀琉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善跑的英雄。在他和烏龜的競賽中,他速度為烏龜十倍,烏龜在前面100米跑,他在後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烏龜。
  • 芝諾悖論和無窮級數
    結論:1)、1+1/2+1/4+1/8+……=2;芝諾悖論指的是一個人從A走到B,假設總路程為2,每次走剩餘路程的一半,一共走的路程就可以用1+1/2+1/4+1/8+……,按照這個走法這個人永遠也走不到
  • 芝諾的「運動悖論」——困擾了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幾千年
    悖論是這樣定義的:儘管從真實的前提出發進行了看似合理的推理,卻得出了一個看似自相矛盾或邏輯上不可接受的結論。悖論包括相互矛盾但又相互關聯的因素,這些因素同時存在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存在。悖論對促進批判性思維很有價值。
  •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提出過哪些奇怪悖論
    不過,除了他們之外,希臘還有很多著名的哲學家,比如今天提到的這位——芝諾。芝諾其人芝諾有一句名言:一個人的知識就像一個圈,圈外是未知的世界。知識越多,圈越大,周長越長,也就越能發現自己的無知。比他的名言更被人們所爭議的,是他提出的幾個悖論。
  • 用物理學方法,而不是數學方法,最終解決了著名的芝諾悖論
    但她也啟發古希臘哲學家埃利亞的芝諾(Zeno)提出的許多類似悖論中第一個的靈感:從邏輯上講,運動是不可能的。從她的出發點到目的地,亞特蘭大必須首先行駛總距離的一半。要走完剩下的路程,她必須先走完剩下的一半。不管剩下的距離有多小,她都必須走一半,然後再走一半,以此類推,無止境。她要走無數步才能到達那裡,顯然她永遠無法完成這段旅程。
  • 芝諾悖論:為什麼有人說,兔子追不上烏龜是必然的
    也就是和兩分法悖論差不多。有一個100米的賽程需要跑完,而參賽者跑完剩下距離的二分之一需要9秒。當跑完50米的時候,時間用掉了9秒,而當參賽者跑接下來的50米的一半時,也需要9秒;依次繼續,每次9秒的時間,參賽者只能跑剩下距離的二分之一,最後總是會剩下二分之一,也就是0.5的n次方的距離,按照這種定義,參賽者是永遠跑不到終點的。
  • 芝諾的悖論:微積分思想的前身
    物理學中有非常多的思想實驗其中有四個比較出名即芝諾的龜拉普拉斯的魔鬼麥克斯韋的妖這四位分別代表著微積分經典力學熱力學第二定律和量子物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芝諾和他的烏龜阿基裡斯追前面的一隻烏龜,阿基裡斯的速度大於烏龜的速度
  • 在「芝諾悖論」裡人追不上烏龜,根據悖論我們將走不到馬路對面
    其中最著名的一道難題是本特利悖論,得名於跟牛頓同時代的一位名叫理察·本特利(Bentley)的人。本特利悖論—宇宙應該自發坍縮本特利是一名學者,跟同時代的許多人一樣,他有一個神學學位,後來他又在劍橋的三一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
  • 芝諾悖論到底想表達什麼——哲學起航
    芝諾悖論我們對於所謂『 悖論 』沒有好感,一方面,如上個小節所講,是因為感到其邏輯過於鬼怪,感到無法被說服;而這種感受,同時也對應著另一方面的原因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到哲學史當中去,那不如,就從那個著名的芝諾開始吧。芝諾是巴門尼德的學生,而巴門尼德在哲學上的主要觀點是認為作為世界本源的『 存在 』,具有獨一無二,不動不滅的性質——想一想,如果你是芝諾,你會如何對此觀點加以傳承與證明?
  • 芝諾的烏龜是一個悖論,時間概念有爭議,明知道有錯誤卻無法反駁
    而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有一位哲學家芝諾對有關時間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只不過故事的主角是神話傳說的阿基裡斯和烏龜,所以這個設想也被稱為「芝諾的烏龜」。時至今日,人們只知道「芝諾的烏龜」是物理學的四大神獸之一,卻沒有深入了解它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