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隱藏在深圳的老北京菜館,帶你領略地道京味兒

2020-12-19 深圳美食榜

大家都去過北京沒?

除了遊玩古蹟名勝外,還有啥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京腔?胡同?老字號?烤鴨?

除了烤鴨,你還記住了啥大菜?好像還真沒有,是吧

可咱如此考究歷史悠長的北京菜,就只有烤鴨?

那當然不是了,主要是咱了解甚少不是

北京菜在咱心中依舊還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

甚至都不知道,在深圳也有很多地道的北京菜餐廳了

那咱要不先來感受下吧

同順居北京菜館福田福華一路3號怡景中心城一樓西大門l1004(人均108)

深圳廣受好評的一家北京菜館,很是寬敞大氣,古香古色,每個包間還以北京胡同命名,京味十足。京味菜,多是鹹香,醋溜,爆炒,吃起就像吃家裡菜的感覺。烤鴨必點,是這家店的招牌,且鴨架可以選擇做椒鹽或湯底。烤鴨師傅會推到桌前面現切,鴨肉很嫩,美味。還有京東肉餅,酸辣茄條,老北京炸醬麵,貝勒爺烤羊肉,老北京炒餅。。。

貴友京菜館東園路27號臺灣花園大廈(人均95)

深圳也是很有名氣的一家老店了,可能很多朋友每次去都是情懷!正宗的老北京火鍋,銅鍋慢涮。地道爆肚,鮮嫩脆爽。就那銅鍋,你能看到歷史的味道了。

北京餐廳蛇口商樂街185號(人均95)

對多數深圳人來說,北京餐廳也許不熟悉。但是我們老蛇口都知道,這也是我們最深最懷念的記憶,不誇張的說,快40年了,依舊存在,接待過大批的國內外名人。做的都是地道的北京菜,烤鴨,涮羊肉,北京大餅,煎餅果子,炒肝,驢打滾。。。還有北京大包子。這老的記憶,值得去體驗,要保護。

京味張烤鴨店南海大道百富大廈2111號(人均98)

非常大氣的北京菜館,裡面環境也是京味十足,門口還有滿口京腔京韻的小二在迎送客,讓你有一種走到老北京的感覺。吃的也算地道,傳統的北京烤鴨,皮脆肉嫩,滿嘴烤鴨的油脂香。老北京臭豆腐燒鱸魚,若是習慣這臭豆腐的味道,你會非常喜歡的。還有老北京自製酸奶,非常清爽的酸奶,端上來冰冰涼涼的,味道也酸得剛剛好。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哦,慢慢品吧。

1949全鴨季白石路東8號歡樂海岸購物中心3層3#(人均500)

位於歡樂海岸頂樓,位置極佳,正對著水秀劇場的方向,景觀位是一排玻璃包房,另外也還有幾張散臺。不僅環境頂級水平,菜品也是一流。當然價格也不便宜。招牌菜還是烤鴨,這裡的鴨子很特別,鴨皮完全是酥的,鴨肉卻很嫩,同時皮肉之間的脂肪很少,入口香而不膩,嫩而不柴,實在棒極了。鴨架可以加工鴨架湯和椒鹽,椒鹽的味道不錯,炸得不幹,可以吃到烤鴨精髓濃鬱的味道。櫻桃鵝肝,想到做這道菜,廚師的創意還是非常厲害的,眼前的櫻桃,完全看不出來是鵝肝做的,而且鵝肝很細膩嫩滑。

這北京烤鴨很誘人的吧

呵呵,北京菜不像川湘那般重口味,也不像粵菜那樣平淡,考究更多,尋常菜,尋常味,但每一樣又都不簡單

你會發現這些都帶有「老」,一個「老」字似乎已經能說明問題了

是傳承,是經典,經過歲月檢驗的味道

相關焦點

  • 《京味兒》為讀者帶來地道老北京滋味
    《京味兒》為讀者帶來地道老北京滋味 2018-10-29 20:37:${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書封 鍾欣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 應妮)你知道老北京人凡是用蛋的菜不說蛋的習俗嗎
  • 老北京新吃法 「夥力食」邀大家品味正宗「京味兒」
    北京2015年12月30日電 /美通社/ -- 又是一年辭舊迎新的時節,記憶中難以忘懷的京味兒美食,或是傳承幾十年的獨特手藝,讓無數漂泊在外的北京人或者有著老北京記憶的人牽腸掛肚。社交化私人美食活動平臺「夥力·食」特推出京味頻道,帶大家閒步京城,重溫京味兒。
  • 家的味道:去尋找北京最好吃的家常菜館
    家常菜是老百姓接觸最多的菜品,在北京有許多家常菜飯館,它們或在鬧市區,或在胡同裡,用他們精湛的廚藝吸引著眾多食客,今天,我們就帶著大家去尋找北京最好吃的家常菜館。真地道京味府北京菜很地道,菜價都可以接受,適合老百姓偶爾吃一頓老北京菜。服務態度好,烤鴨非常好,客戶不要覺得外面價格貴的烤鴨好吃,這店的烤鴨好吃。人均:84元地址:文昌胡同42號(凱晨世貿中心西南門)北平樓
  • 95幅京味兒畫,展現老北京地道年俗
    過地道春節品京味兒佳作95幅京味兒畫展現老北京地道年俗畫老北京的畫兒,特別是畫老北京的風俗畫兒,不但要有繪畫技巧,還要有生活。不但要有生活,還要有情感。楊信做到了這些,所以他的畫冊不但是對老北京年俗風情的解讀,更是精美的藝術品。——劉一達著名京味兒作家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本部畫冊的作者楊信很有獨特的想法和做法,他是從北京城民俗的實際生活出發、風俗習慣出發,選擇和繪畫了廣大民眾每年(農曆)從臘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之間,95 幅過年時的各類民俗畫。
  • 尋找廣州地道客家菜 這八家菜館推薦給你
    客家菜在廣州雖然不是很繁盛,但是總有一些充滿鄉土氣息的客家菜館,是你不容錯過的。今天小編就帶來了廣州正宗的客家菜館推薦,為你盤點廣州8家不容錯過的客家菜館!客家人廖昆玉酒樓(龍口店)餐廳地址:天河區龍口西路138號龍口西食街人均消費:¥56推薦理由:龍口西食街上的一家很地道的客家菜館,菜式有新意,味道很正宗,很梅州,推薦釀豆腐,非常的滑嫩,還有土豬湯,用豬雜加豬肉豬骨一起煲,非常原汁原味,鮮美可口。
  • 李誠儒導演《龍鬚溝》 堅持調製地道「京味兒」
    儘管業界早有長江以南電視臺不買「京味兒」電視劇的說法,但李誠儒還是堅持要調製地道的「京味兒」《龍鬚溝》,「豆汁永遠不可能成為豆漿,這個味是老北京特有的。」  「京味兒」情結紮心底 京劇單弦展才藝  此次李成儒在《龍鬚溝》中出演程瘋子。這位舊社會的單弦藝人曾被于是之先生在20世紀50年代第一版話劇《龍鬚溝》和電影《龍鬚溝》中作過精彩的呈現。對於這個角色,李誠儒說自己是繼承與發揮,繼承老版有的東西,發揮老版沒有的內容。
  • 說地道「京味兒」北京話少不了兒化音,也少不了這部寶典
    您是幾輩兒的老北京人了吧?響亮的京腔,親切的京片子一定是您引以為自豪的資本。儘管您的北京話是那麼地道、標準,我還是要說,在北京話的寶庫中,還有需要您了解和探索的珍寶。她說著一口地道的老北京話,對日常生活中的北京風物人情特別敏感,隨聞隨記,積累了大量來自現實生活的第一手北京口語材料,幾年後,她的《北京話兒化詞典》(語文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問世了。儘管我知道她多年來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那樣厚厚的一冊放在眼前還是吃了一驚:一部「兒化詞典」的部頭遠遠超過當時已有的任何一種「北京口語詞典」或「北京方言詞典」「北京土語詞典」什麼的。
  • 《芝麻胡同》飄出百年京味兒
    而導演為我們呈現的世間百態,最終都化為了「情」,以至於有網友點評,這芝麻胡同不能再地道了。    老北京城裡,一條尋常的胡同小巷內,故事圍繞著一家醬菜鋪子的家長裡短、愛恨情仇漸次展開,隨之也彌散起暖暖的人間煙火氣。
  • 京味兒文化之尋根與文明
    捧讀著幾天前在地攤上淘來的尚利平所著的《北京雜拌兒》,我的思緒穿越了時空,它讓我走過了臘七兒、臘八兒,直奔年下;它讓我走進了老北京的民族風情畫;它讓我走進了老北京的胡同兒、四合院,走進了老街坊鄰裡的家長裡短……那感覺實在是好極了。  假如讓我給這本書定個位,我願意稱呼它為「導遊」。它引導我走進了老北京的市井文化。
  • 「傻柱」成醬菜鋪老闆,《芝麻胡同》展現地道老北京生活 | 新劇
    《芝麻胡同》詮釋老北京「精氣神兒」不得不承認的是,像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在愈加國際化同時,其地域特色也在快節奏的生活下逐漸淡去。地道的北京味兒也成了深埋在人們記憶深處的溫暖回憶。既要與《情滿四合院》的傻柱有所區別,又要演出老北京人的「精氣神兒」,何冰認為,必須要在一個輕鬆的狀態下,將人物的內心情感帶出來,否則會被身份原因帶跑,得不償失。「他(嚴振)的稜要更多一點。
  • 老北京人生活的胡同,京味兒十足,但如今已經快被人們「遺忘」!
    努力帶你走進葛葛鏡頭裡的每一個故事……北京作為我國首都,從古至今都在人們心中豎立有很高的地位,提起北京,大部分人對這裡的第一印象就是故宮,已經十分著名的景點近年來的遊客數量頻頻上升。但是,還有一個快被遺忘的景點:帽兒胡同,這個地方京味兒十足,你知道「帽兒胡同」嗎?
  • 尋找遺失的老北京「土話」
    昨日,「尋找正宗老北京·保護地道北京話」活動舉行方言發音人面試,選手被要求用老北京話說出所給的語句。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京報訊 (記者杜丁)已有400年歷史的老北京「土話」將被重新喚醒。昨日,「尋找正宗老北京·保護地道北京話」活動啟動,93名老北京人將塵封已久的北京方言一點一滴回憶起來。  人大代表建議保護傳承北京方言  據介紹,北京話並不等於北京土語,所謂的「北京土話」,是四合院裡的一句閒侃、茶館裡的一場評書、馬三立的一段相聲。近30年間,北京土話隨著城市的擴大和變遷正在逐漸消失。  「如今說地道北京話的人並不好找。」
  • 京味兒作家劉一達眼中的「典故北京」
    作品探尋老北京「三山五頂」「五大鎮物」,趣說造辦處與「燕京八絕」;解密老北京「四大兇宅」「八大胡同」,回溯京城牌匾逸事、鏢局往事。海澱當年叫「海店」?豐臺為什麼叫豐臺?桑皂杜梨槐,不進陰陽宅?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推出午門斬首」是訛傳?「東富西貴,北貧南賤」的說法又是從何而來……作者以地道的京味兒語言,鉤沉數百年掌故人文,漫談老北京文化遺存,既有歷史色澤,更有生活氣息。
  • 《龍鬚溝》《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樓》演繹地道老北京民風民情
    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電(邢賀揚)國家大劇院「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演出特邀北京曲劇團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將於4月連續呈現3臺京味兒大戲,純正京腔京韻演繹四九城裡風土人情。北京曲劇的唱腔委婉動聽、旋律優美、吐字清晰,臺詞在普通話基礎上,以獨特的北京語言的聲、韻、調為準,具有濃鬱的京腔京味兒。表演樸實、演唱清晰、說唱結合、韻律獨特,是北京特有的藝術風格。用北京的地方劇種演繹北京的人和事,更是別有情趣。曲劇《龍鬚溝》改編自老舍先生的同名代表作,由著名導演顧威攜手李永德、胡優等領銜演繹。
  • 世界讀書日 京味兒小說語言「非遺」傳承人劉一達帶您「閱讀北京」
    說到閱讀北京、北京文化,不能不提到京味兒作家劉一達。經過多年的文學錘鍊,劉一達已然成為老北京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誌,他是第四代京味兒小說語言「非遺」傳承人,他的眾多作品已然成為人們走進老北京的一條通道。近日,北青網記者專訪了劉一達,聊聊北京文學、京味兒文化,以及閱讀的那些事兒。
  • 深夜市集裡品京味兒
    深夜市集裡品京味兒 (武亦彬 攝)   深夜來臨,當城市進入夢鄉,王府井步行街也越來越冷清,但北京市百貨大樓地下二層的老北京沉浸式體驗館和平菓局卻熱鬧起來,擺滿各種小攤兒的深夜市集吸引人們前來淘貨。據了解,從2020年12月起,百貨大樓將大柳樹夜市搬到了商場裡,每周五晚8點到凌晨2點營業,讓人們體驗煙火味十足的老北京城夜生活。
  • 劉家成京味兒新劇《芝麻胡同》殺青 心暖情濃老北京
    原標題:胡同滿是煙火氣,心暖情濃老北京何冰主演的京味兒新劇《芝麻胡同》劇照。繼去年年底收視表現和觀眾反響俱佳的《情暖四合院》之後,京味兒劇旗手劉家成又一部電視劇作品《芝麻胡同》近日殺青。該劇由何冰、王鷗、劉蓓等領銜主演,通過講述住在芝麻胡同的嚴振聲一家幾十年的平凡生活,力圖還原老北京有裡兒有面兒、有滋有味兒的生活百態。在一組剛發布的「生活味道」主題劇照中,劇中人物悉數亮相,或夜騎單車、或庭院飲茶、或寄情街市、或在廠房待工,為把日子過好而努力的人們,舉手投足間透著生活氣息,引人動情。
  • 北京美食不只有烤鴨,懶龍和燉吊子也很經典,地道老北京人都愛吃
    北京美食不只有烤鴨,懶龍和燉吊子也很經典,地道老北京人都愛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第二種就是京味兒三小拼了,是由三種特色涼菜組成的,有桂花糖醋排骨、芥末墩兒和豆醬,這芥末墩兒也是很傳統的北京涼菜,是用白菜最嫩的心去抹芥末醬的
  • 老北京旅遊,回家到底應該帶點啥?
    旅遊回家帶禮物,這可是中國人寶貴的優良傳統。既維繫了友情和親情,又能讓大家足不出戶領略地道的北京文化,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但北京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究竟有什麼是可以帶的呢?我們今天就來說三樣必帶物品。一、桂花陳酒80年代有一首享譽大江南北的歌曲:祝酒歌。
  • 吃烤鴨爆肚有規矩,《京味兒》裡的吃食是民間的講究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  崔岱遠,一位地道的北京人,打小兒在紫禁城邊兒的南池子長大,半輩子活動於四九城中,見識過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風味兒,也經歷了這些年的風俗變遷。他有著北京文化人的突出特點——會吃,會玩,也會聊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