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編版!六年級語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教案

2020-12-04 教習網

一、說教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國家統編教材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首文質兼美、情景交融的古詩,作者蘇軾以精煉的文字展現了一場急來驟去的西湖雨。文章既有寫景的語句,又隱藏人物內心活動,是一篇指導學生學習古詩很好的範例。

1.教材地位:

課標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繪的情景,體會作品的感情。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品味作品內容和情感。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為例的古詩學習課,旨在讓學生抓住詩中關鍵的字詞感受詩歌的內容和情感。同時,以課標為準繩,把教材與學生生活聯繫起來,將同類型的古詩進行整合。

在讀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的基礎上,對同是寫雨的古詩進行同類拓展,對於學生誦讀積累優秀詩文具有一定指導作用。

2.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背誦古詩,感受古詩詞文化的魅力。

(2)理解古詩詞句的意思,藉助閱讀想像,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時的奇特景象。

(3)進行適當的拓展,學習品詞析句方法,體會詩人的情感和詩句的語言之美。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句,感受疾風驟雨之美和詩人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懷。

難點:學習品詞析句的方法,感受詩的美,愛上古詩詞。對於高段的學生,學習古詩有了一定的方法。不同的是一千個讀者同讀蘇軾的這一首詩,就能讀出一千個蘇軾。個體不同,能力不同,知識水平不同,生活環境不同,造就了學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突破重難點方面,先讓學生抓關鍵詞自主學習進行批註,然後再思想交流,碰撞火花。

4.設計理念:本課設計側重以一首詩帶多首同類古詩,通過自主品讀,多層交流的方法,讓學生初步感受西湖雨的大、猛、急。教學中,以一首為例,以滲透方法為主,沿著一首教下去,學下去。教深刻,學紮實。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1.情景引讀法 2.交流法 3.拓展法

①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多種形式的讀,通過創設情景來引導學生誦讀,在引讀中加強理解。

②面對五年級學生,品讀詞句做批註是重點,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學習,在交流中進行適度的指導。

③以一首帶多首同類詩。

學法:1.自主學習法2.朗讀法3.討論交流法4.批註法

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三、說教學程序:

激情導入:以前段時間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飛花令導入課題,激發學生們學習古詩的興趣。引出課題,解詩題、知詩人入課。這個環節的設計旨在激發同學們對古詩學習的熱情。

民主導學:

①引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古詩。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準確認讀,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提高學生獨立讀詩、小組讀詩、男女讀詩、以及集體讀詩的能力。即多種形式讀古詩。

②放手學習,完成詩句的批註。檢驗同學們的學習效果。這一步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孩子,讓孩子在課堂上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站在書上看書」,首先要學會對詩批註,把看了書的感想和問題批註在書上。然後,再進行交流。

③學生交流:暢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感悟。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讓學生在交流中領悟批註的重要性,達到潛移默化地學習。

④拓展雨詩:引出寫雨的古詩.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養成積累同類古詩的習慣,能初步了解詩意,讀出節奏,韻律。感受中國詩詞文化的魅力。

四、說板書設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雨前黑雲翻墨

雨中白雨跳珠

雨後水如天

這樣的板書設計簡潔明了,便於學生理清思路,抓住重點。

五、說教學反思

新課的導入永遠是門藝術,課堂之初,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時,適時滲透了古詩學習方法的指導,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品詩文、悟詩情、誦詩文。學生在學習中依照方法進行自主學習,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最後,拓展出與雨有關的相關古詩,進行初步理解,誦讀。在讀中感受中國詩詞的獨特魅力。

相關焦點

  • 六年語文上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課《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二首古詩,就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講述了西湖雨中奇景,將一場突然而至的夏雨寫得十分生動。 下面同學們就跟隨杜du老師,一起走進這首古詩。
  • 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雨急」還是「雨奇」?
    那年的六月二十七日,他乘船遊覽西湖,忽逢降雨。他看到了雨中奇妙的湖光山色,之後到望湖樓上喝酒時,寫下了這首五言絕句。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是「雨急」還是「雨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我們先來看看這場雨有多急:「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捲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熙寧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
  • 今日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當我逃到望湖樓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卻是天藍藍,水藍藍。注釋:1.望湖樓:在杭州西湖邊。2.翻墨:像墨汁一樣的黑雲在天上翻卷。遮:遮蓋,掩蓋。3.跳珠:形容雨點像珍珠一樣在船中跳動。4.捲地風:風從地面捲起。5.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開闊而且平靜。
  • 小學古詩詞,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liù 月yuè二 èr十 shí七 qī日rì望wànɡ湖 hú 樓lóu醉 zuì書 shū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來自唐詩宋詞古詩詞00:0006:02▲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詩詞忽然間捲地而來的狂風吹散了滿天的烏雲,而那風雨後望湖樓下的西湖波光粼粼水天一片。注釋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古建築名,又叫看經樓。位於杭州西湖畔,五代時吳越王錢弘俶所建。醉書:飲酒醉時寫下的作品。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雲層很黑。遮:遮蓋,遮擋。
  •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注釋 1、望湖樓:古建築名,又叫看經樓。位於杭州西湖畔,五代時吳越王錢弘俶所建。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雲層很黑。 3、醉書:飲酒醉時寫下的作品。 4、遮:遮蓋,遮擋。
  • 小學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注釋、譯文及賞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代: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譯文翻滾的烏雲像潑灑的墨汁還沒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點似珍珠亂蹦亂跳竄上船。忽然間捲地而來的狂風吹散了滿天的烏雲,而那風雨後望湖樓下的西湖波光粼粼水天一片。注釋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醉後的蘇軾,眼中景色如此別致
    朦朧的山水意境蘇軾在杭州的時候,留下了許多的詩詞名作,其中有一組詩,明確了時間和地點,甚至是蘇軾自己當時的狀態,便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北宋熙寧五年,六月二十七日,蘇軾坐船遊歷杭州西湖,到望湖樓上,憑欄醉酒,觀景寫詩。而其中最為出名,流傳最廣泛的便是其中的第一首。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古詩改寫——六年級三班優秀作品展示
    六月二十六日的早上,蘇軾正躺在家中的椅子上。街上的行人,喧鬧的街市,叫賣的小販,都像消失了一樣,在這寂靜裡,只有院子裡大樹上的幾隻鳥兒還在「嘰嘰」地叫著。他的腦海中一片空白,不知該做些什麼。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嚇飛了樹上的鳥兒,打破了沉寂。緊接著是一陣敲門聲,蘇軾連忙起身開門,原來是驛站的信差。信差把一封信塞給蘇軾,然後騎上馬,消失在小巷裡。
  • 譯典 |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1037—1101),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等。
  • 小學生必背古詩講解—《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一米閱讀君親愛的米粒兒們,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宋代詩人蘇軾所作的一首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白雨跳珠亂入船
    在六月二十七日這一天,他來到了西湖邊的望湖樓,和朋友們在這裡一邊開懷暢飲,一邊欣賞著西湖的美景。喝著喝著,有點醉了。突然之間,西湖上下起了陣雨,也許是蘇軾喝醉了,也許是蘇軾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他叫來紙筆,趁著酒興,他揮毫寫下了五首七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今天學習的是第一首: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白雨跳珠亂入船
    在六月二十七日這一天,他來到了西湖邊的望湖樓,和朋友們在這裡一邊開懷暢飲,一邊欣賞著西湖的美景。喝著喝著,有點醉了。突然之間,西湖上下起了陣雨,也許是蘇軾喝醉了,也許是蘇軾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他叫來紙筆,趁著酒興,他揮毫寫下了五首七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今天學習的是第一首: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1072年寫作於杭州西湖。「只有經歷,才會懂得,只有懂得,才會深刻。一個人經歷大起大落,才可能明白人生。蘇軾的一生經歷幾次大起大落,因此蘇軾對人生,對社會,對官場有比常人更深的體會。
  • 雨中即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賞析
    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跟《飲湖上初晴後雨》有什麼區別呢,讓我們先來讀一遍這首詩在詩裡找答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北宋.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詩文大意:這首詩講的是烏雲翻滾,像打翻的墨汁一樣與遠山纏鬥,只見遠處露出一段青翠的山巒,明麗清新,白色的雨點,宛如珍珠一樣蹦蹦跳跳,竄到了船上;突然間平地上捲起一陣狂風,瞬息間把天上的烏雲都吹散了,望湖樓下平靜的湖面碧波如鏡,倒映著遼闊的藍天!
  • 未來講堂|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 誦讀:郭政建
    未來講堂|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 誦讀:郭政建 2020-11-20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部編版六年級上語文:1-8單元教案大全(高清列印版),收藏
    2020部編版六年級上語文:1-8單元教案大全(高清列印版),收藏我們都知道六年級是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年,這一年對於孩子們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孩子們要面臨小升初,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進度就會拉得更快,因為要留出時間複習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致經典」雙語誦讀會精選「部編版」中小學語文教材和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近百首中華古詩詞雙語版。「致經典」還得到了著名翻譯家、「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獲得者許淵衝教授特意籤署的「授權書」,授權「致經典」雙語誦讀會永久免費使用由他翻譯的英文版中華古詩詞。
  •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學期,學習目標,古詩積累,口語交際、習作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學期,學習目標,古詩積累,口語交際、習作一、學習目標1.通過感情朗讀例句,能分清句子中哪些是具體描寫的和哪些是寫作者感受的,感悟寫景中融入感受的表達效果;能在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作者: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每天一首古詩詞·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二
    ——唐·張籍《秋思》圖:選自繪本《瓦爾登湖》,[美]亨利·戴維·梭羅/文,[意]喬瓦尼·曼納/圖,黃福海/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二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遊覽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樓上喝酒,寫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組詩五首。另外四首為:其一: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其三:烏菱白芡不論錢,亂系青菰裹綠盤。忽憶嘗新會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