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說一首詩——朱熹《春日》

2020-12-11 啟示薄
源自baidu

北方的春天來的悄然,柳綠花紅一番生機盎然景象。

想到,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朱熹的這首詩,學習一番,不妥之處請指教。

第一次遇到這首詩,以為它寫的只是春日景象,作者春遊所遇無邊光景、萬紫千紅。

今日再讀時,多了幾分推敲。

意有所指

詩文大意:春日裡踏春尋芳於泗水河畔,無邊無際的風光令人耳目一新,尋常人都知道是春天來了,看那百花齊放、萬紫千紅都是春天的印證。

既是春遊,地點在「泗水」。泗水,在山東省內(春秋戰國時的魯國範圍內),而詩人生在南宋,此時山東已是金國領土,可想而知,朱熹並不是在泗水,只是借泗水代指。代指的正是孔丘一門,孔子當年開門講學、教授弟子於泗水旁。從而尋芳,也可理解為,渴求聖人之道。

由此,再讀「無邊光景」自有學海無涯、偉業聖途的祈盼和志向。與詩人終身成就吻合。

那麼,第三句「東風」自是由「東風解凍,蟄蟲始振」中引為感化教育的意思。師德昭著、桃李競輝才能反證教化之功。一方面可以理解為對孔聖先師儒家學說的推崇,一方面也是說自己「理學」還有待繼續發揚。

相關焦點

  • 關於朱熹《春日》詩的解讀
    兩典問世後出的《千家詩》注本,關於《春日》的解讀大多來自此兩典。而此前出的《千家詩》注本,早的如上面提到的王相注《千家詩》,文革後的如1982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的張哲永著《千家詩評註》,都是只作寫景詩解讀。還讀到一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的《千年霜月千家詩》,作者署名江湖夜雨。其中說:「程顥、朱熹二人寫詩,經常把讀詩心得寫入詩中,說理講道。
  • 一天一首古詩詞,小學古詩詞,朱熹 春日
    春日 宋 · 朱熹 注釋:春日:春天。
  • 讀一首詩朱熹《春日》,春色無邊實可喜,莫要擾擾說哲理
    ——宋代: 朱熹《春日》說到春天,每個人眼前自然都浮現出一幅畫面。不必是哪一年,也不必是哪一處地方,見到春天的實景,則都可以一一照應。每年的春天,大都相似,而一旦一個新的春天來時,遊賞的興致都還依舊。春天帶給人的,除了「無邊光景一時新」的美麗可喜,還有春盡花落的悲傷。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小學古詩詞,朱熹《春日》
    注釋春日賞析此詩表面上看似一首寫景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實際上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於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詩以「總是春」收綰,逗落到「春日」上。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
  • 朱熹極唯美的一首詩,完全可與他那名篇《春日》相媲美
    朱熹的詩很多都充滿了哲理,因為朱熹不僅是文學家也是思想家。這種雙重的身份,也令他的作品不僅抒情,裡面更是充滿了哲理。例如他的《春日》表面上是寫遊春觀感,但實際上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哲理詩。但他的這首《秋月》,則又是不一樣,全詩雖然少了那一份哲理,但整首詩可謂是如詩如畫意境高遠。
  • 65.春日-宋.朱熹:理學大家朱老師把一首哲理詩糊弄成詠春詩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 朱熹《春日》賞析及書法創作
    人們一般理解朱熹詩《春日》是一首寫景詩,它描繪了春天美好的景色:在春日天氣晴好的日子裡,作者到泗水邊遊覽,尋覓欣賞美好的春花。正值春回大地,景物立時煥然一新,極目所至,美好的風景無邊無際。春天的面貌是很容易辨認和識別的,滿目的萬紫千紅,溫煦柔和的春風,一派生機勃勃。
  • 朱熹最經典的一首詩,通篇描寫的如詩如畫,更是時常入選課本!
    作為一位思想家,他的詩作不僅抒情,同時也是充滿了哲理,這也正是朱熹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其實了解宋詩的人都知道,那一個時期大部分的詩人,他們都更願意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思想,這也使得很多的作品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另外裡面深刻的哲理,那也是最為後人所津津樂道。往往可能只是一首很普通的詩作,但是讀來卻是令人拍案叫絕。
  • 未來講堂|朱熹《春日》 誦讀:黎春
    未來講堂|朱熹《春日》 誦讀:黎春 2020-11-04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朱熹的《春日》,看似春回大地,心情愉悅,實則作者心痛不已
    朱熹和程顥一樣,也是一位理學家。但說到名頭,朱熹卻遠比程顥要出名的多,他的詩歌雖然流傳不是很多,但有幾首膾炙人口,幾乎每首詩都有名句傳頌。今天我們閱讀一篇他的名作《春日》,這是一首春遊詩,被選入小學三年級教材,這首詩可以從賞春、詠春、品春、惜春、悟春等方面理解,是一首描寫春天的上乘之作。然而,我們細查朱熹的人生經歷,發現這首詩其實並不是那麼單純,甚至這首詩是一篇心痛之作。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細細體會其中的深意。
  • 朱熹一首詩,國人只知道後兩句,在日本卻是廣為流傳!
    朱熹畫像朱熹南宋的理學家,其實他除了這個身份之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詩人,他也寫下了很膾炙人口的詩作,只是他的那些詩作,比起宋朝的詩人,要遜色那麼一點點,不過他的詩,也是同樣的有著例如今天要說的一首詩,可以說是他的代表作,不過國人好像只知道後面兩句,並不清楚前面兩句。可是這首詩,在日本卻是廣為流傳,而且還被收錄在了教科書裡。肯定有人要問了,是哪一首?那就是朱熹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 朱熹的一首詩,大部分的中國人只會後兩句,在日本卻是家喻戶曉!
    例如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一首宋詩,那就是一首非常了不起的傑作,那麼便是朱熹的《春日》,可能大部分的人對於這首詩,還並不是很熟悉,有一些人可能聽過,但是也只是知道後兩句,全詩如下:《春日》宋代: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 朱熹最經典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如詩如畫,最後兩句美得令人心醉
    可能現在的人對於朱熹比較熟悉的還是思想家,他所創立的理學,也是獨樹一幟;其實他的詩作,那也是同樣的很經典,他寫過很多的詩作,其中有一些詩作不僅收錄在了《全宋詩》、《千家詩》,同時還頻頻地收錄在了我們的課本裡,例如他的這首《春日》,那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
  • 朱熹鴻儒碩學,寫了一首詩,以理入詩,堪稱經典
    活了70歲的朱熹,一生致力於儒學研究,集宋代理學研究之大成,成為繼孔子、孟子之後又一弘揚儒學思想的大家,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朱熹同時作為詩人和哲學家,他的詩以理入詩,將哲理蘊含到詩中,卻不露痕跡,最著名、最膾炙人口的就是那首《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朱熹的一首小詩暗含大學問,首句只用一個地名便暴露一位千古聖人
    提起朱熹,大家可能都會認為他是一位特別莊重、特別嚴肅的大學問家,可是,就是這位在我們印象當中特別嚴肅莊重的大學問家,卻寫出了一首給人暖暖的、溫馨的卻又通俗簡單的七律小詩,尤其是在這嚴寒的冬日,讀起來直讓人心裡升起一股春日的暖流,下面我們先來看看這首小詩:
  • 春日這首詩意思是 春日是什麼代詩人寫的
    《春日》這首詩相信很多人都學過吧,這首詩是朱熹所作,表面上描寫了春季的美,但是實際卻有著更深的含義。那麼《春日》這首詩具體是什麼意思呢?詩人又是哪個朝代的呢?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春日》:朱熹也有春天
    [摘要]關於這首詩,一些人曲裡拐彎地分析,說是什麼歌頌孔子、發現孔子學說如何偉大的一首詩。真好笑。這就是一首踏青的詩歌,「萬紫千紅總是春」,還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能描寫春天的美麗嗎?春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那天吃好中飯,有些累,想休息一會兒,微信響了,女兒問,「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中的「春心」是什麼意思。她百度了,還是不怎麼懂。
  • 春日抒發了詩人什麼的情感 春日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春日》可謂是宋代詩人朱熹的代表作,作者在詩中描繪了春天的美麗景象,使人流連忘返。那麼作者想要借用景物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朱熹入選課本最多的一首詩,整首詩就是一幅畫,但你真讀懂了嗎?
    其實除了《觀書有感二首》之外,朱熹最經典的作品,還是他的這首《春日》,那這首詩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極為熟悉,更是入選課本最多的一首詩,而整首詩也是如詩如畫,美得猶如一幅畫,可是如此唯美的一首詩,那你真得讀懂了嗎?
  • 朱熹最有哲理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卻是至理名言!
    其實朱熹除了是一位儒學大家之外,他還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他的詩同樣的寫得非常優美,而且在他的詩作中,還多了一份哲理,這也可能是與他的思想有關,雖然有的詩人可能詩寫得好,但是裡面卻是少了一些充滿哲理的詩句,這也給詩歌減色不少,但是朱熹的詩作卻是完全不一樣,他的詩作中,表面可能看似在寫景,但是卻另有所指,充滿了無限的哲理,使得人們讀了他的詩作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