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黃庭堅,誰更是題畫詩的高手

2020-12-07 恪勤在朝夕

惠崇(亦為慧崇,965- 1017),福建建陽人,宋初九僧之首,能詩能畫。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畫名,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其畫今已不存,而蘇軾之題畫詩卻名垂千古。

《鴨戲圖》意境

蘇軾(1037—1101)曾作《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云: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此當為題《鴨戲圖》,可謂無人不知。

江岸疏竹桃花,江邊蔞蒿蘆芽,水中遊弋野鴨,一幅早春景象。鴨知暖是作者的聯想,河豚應是畫中無有,純屬詩人的想像了。

畫有直觀的形象,詩卻可以有無窮的想像。

此正是題畫詩的妙處,寫畫中可有還無。

《飛雁圖》意境

其二云: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此當為題《飛雁圖》,卻是鮮為人知了。

詩中謂幾隻歸雁,知北方「朔漠多風雪」,故而落於群後,想在江南多呆些時間。

詩人賦予落群之雁以「歸人」思想,似是擬人,其實也是移情入景。

《煙雨歸雁圖》意境

黃庭堅(1045—1105)是蘇軾的學生,也有題惠崇畫詩。

其時,有一個叫鄭防的人,喜歡收藏,藏有惠崇、郭熙等名人的五張畫,置一畫夾中。黃庭堅看後,逐一題詩,題目就叫「題鄭防畫夾五首」,其中題惠崇的一首云:

惠崇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

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

想來這幅畫名叫《煙雨歸雁圖》。

畫中江寬水闊,煙雨迷濛,雁行於空,江邊系一扁舟。詩人不覺沉浸其中,竟欲喚舟歸去。

入於其中,復又出於其外,該是賞畫的最高境界了吧。

相關焦點

  • 蘇軾、黃庭堅、李公麟,如何成就美好的詩畫故事
    黃庭堅有一首詩《題竹石牧牛》,詩的前面有一段文字說明這首詩的來由,這段文字是這麼寫的:「子瞻畫叢竹怪石,伯時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戲詠。」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這首詩的故事涉及三個人。一個是蘇軾。蘇軾(1037 -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對中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蘇軾是一代文豪,在散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詩方面與黃庭堅齊名,合稱「蘇黃」;在詞方面與辛棄疾齊名,合稱「蘇辛」;在書法方面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蘇軾一身才華,再加上他性格又比較率真,所以願意跟他交往的人很多。另一個是黃庭堅。
  • 題畫詩和詠畫詩-光明日報-光明網
    顧名思義,題畫詩是題於畫面之詩,詩情畫意,相得益彰,這是狹義的題畫詩。但「題」字亦有品評之意,如王維《題友人云母障子》、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就是詩人品評屏風畫的詩,但並未題於畫面。後人在討論題畫詩時,較多使用廣義的內涵,將品評畫作之詩和題於畫面之詩統稱為題畫詩,其實這是不妥的。
  • 對著蘇軾的枯木圖,黃庭堅怎麼看?
    蘇軾是個文人,和中國古代許多文人一樣,不只會寫文章,還會其他多項技藝。文人和繪畫結合就形成了文人畫,不過在蘇軾那個時代,蘇軾把這種畫叫「士人畫」,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已經說到了文人畫的一些特徵,就是要求文人畫要有文人追求的意境、情趣、思想等。
  • 大畫家修改恩師蘇軾的畫,黃庭堅急得寫詩調侃,蘇軾連連誇寫得好
    說起蘇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他在宋代文壇可謂是數一數二的大宗師,他之於宋代文壇,就像李白、杜甫之於唐代文壇。作為宋詞豪放一派的代表人物,蘇軾在詞上的成就可謂眾所周知,不過這只是蘇軾藝術成就上的一部分而已,作為一個全才,除了詞以外,他在詩、散文、書法、畫等方面的成就也是很高。
  • 一位僧人畫了兩幅畫,畫沒有流傳下來,而蘇軾的題畫詩卻流傳千古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宋代蘇軾的題畫詩,所謂的「題畫詩」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就是題寫在畫作上的詩,題畫詩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蘇軾的這兩首詩是題畫詩,這兩首詩有什麼內容呢?能否根題畫詩作推知惠崇畫作的內容呢?因為惠崇的這兩幅畫作沒有流傳下來,但是蘇軾的題畫詩卻流傳了下來,而且成為傳誦千年,膾炙人口的名詩。
  • 蘇軾黃庭堅都是制香高手
    不僅喜歡買香、焚香,更是親自動手制香。不少文人士大夫,都有一些經典的制香秘方,而且家中多設有香齋,經常呼朋喚友來品香鑑賞。蘇軾7年調製「雪中春信」  為什麼宋代文人如此愛香?  也許在嫋嫋的青煙和暗湧的香氣中,無論是讀書寫文還是彈琴作畫,都顯得別有一番風味。
  • 題畫詩的鑑賞
    題畫詩把無聲的畫和有聲的詩巧妙地融為一體,從而使畫意與詩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題畫詩的鑑賞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運用想像,再現畫面。題畫詩的共同特點往往是將靜止的畫面寫得活靈活現,寫得畫中之物如在目前,讓即使沒見過畫的人也能想像得到畫面的圖景,詩與畫交相輝映。
  • 惠崇善於作畫,蘇軾為其作《惠崇春江晚景》,是題畫詩的新創造?
    僧人惠崇,能詩,兼是北宋的著名畫家,善繪鵝、雁、鷺鶯,無以寒汀煙渚等江鄉風物見長,畫意清曠蕭散,簡樸無華,人稱「惠崇小景」。當時就有不少著名詩人推崇過他。黃庭堅品題他的一幅作品說:「梅影橫斜人不見,鴛鴦相對浴紅衣。」王安石總的評價說:「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出吾最許。」可以想見其騰譽之隆。
  • 萬裡江山筆下生:6首最優美的題畫詩
    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詩、書、畫、樂,等等,這些技藝所蘊含的道理或意境往往都是相通的。特別是詩詞、書法和繪畫,這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很多詩人擅長書法和繪畫,也有的書畫家擅長詩詞。最著名的比如唐朝的王維。蘇軾曾經評價王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題畫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唐朝詩人中誰最愛寫題畫詩
    同樣道理,聰明的中國人,將文學和美術也聯繫在了一起,由此而產生了題畫詩,將詩歌題在畫上,詩情畫意,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真可以給人一種極為奇特的美學感受啊。對於題畫詩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恐怕已經是很難考證了的。在唐朝以前,詩歌和繪畫之間的關係,的確還不是十分密切的。
  • 黃庭堅活潑俏皮的詩作,極富生活氣息,頷聯10個字更是形神畢具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詩人和書法家,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也深受蘇軾的厚愛。蘇軾其實真的把這位弟子當成朋友看待,經常在一起切磋詩文和書畫,所以後世也將二人合曾蘇黃。蘇軾宦海沉浮,雖然連累了黃庭堅,但弟子對尊師卻從無怨言,反而為能為其分擔憂愁而感到欣慰。下面就分享黃庭堅活潑俏皮的詩作,極富生活氣息,頷聯10個字更是形神畢具。
  • 題畫詩——中國文人畫家的格調
    題畫詩,顧名思義就是把詩寫在畫上。一般都是由畫家本人,或者是由他人,在畫的空白處題寫。作為中國畫所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題畫詩在世界任何畫種都未曾出現過。尤其是他的題畫詩,更是淡雅從容,能將畫面推向縱遠。
  •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談談題畫詩的「前世今生」
    宋詩貴在有理趣,蘇軾尤善此道,這首詩便是他的代表名作。旁人寫春景,無非百花與楊柳、草長與鶯飛,蘇軾筆下,卻熱鬧非凡:有竹枝桃花、有春水野鴨、有青蒿蘆葦、還有水中跳躍的河豚。其實,這首春意盎然的詩,最初是為惠崇的畫而寫的。惠崇是北宋名僧,也是蘇軾的好友,當時他作了一幅《春江晚景》的畫,蘇軾便以此為題,寫了兩首七絕,如今畫已不見,但這首詩卻千古流轉、經久不衰。由此可見,題畫詩在古典詩歌文學中也有一筆濃墨重彩。
  • 掰一掰宋代以來的「題畫詩」佳作
    詩的內容或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談論藝術的見地,或詠嘆畫面的意境,詩與面形成有效互補,相互映發,使畫的意境更加深遠一般認為,題畫詩濫觴於宋代,至元代始廣為流行,到明清時則發展到了極盛。宋代的題畫詩中,最為人熟悉的大概要算蘇軾的那首《惠崇春江晚景》了: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作為蘇軾弟子的黃庭堅,與蘇軾齊名,寫下一首詩讓此地聞名天下
    對於蘇軾的名氣和才氣,可以說得上是舉世聞名,而我們也知道,蘇軾有四位弟子,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一位蘇門弟子就是和蘇軾齊名的黃庭堅,究竟黃庭堅是一個怎樣的人,可以讓世人對他如此認可?在他的身上又有著怎樣的奇聞典故?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去重溫宋朝歷史,窺探黃庭堅的一生!
  • 黃庭堅寫給蘇軾的一首詩,詼諧幽默用心良苦,蘇軾還是沒聽進去
    有一種友誼叫黃庭堅和蘇軾。蘇軾比黃庭堅大8歲,兩人相識時,蘇軾已是名滿天下的大才子,而黃庭堅只小有名氣。蘇軾第一次聽說黃庭堅,是在黃的嶽父家裡,老嶽父拿出黃庭堅的詩作讓蘇軾評上一評。蘇軾看完,直呼黃庭堅大才!
  • 秦觀死後,好友黃庭堅寄了首詩給詞壇另一高手,開篇就是驚豔之語
    唐代李白、杜甫、劉禹錫、孟浩然之間的友誼一直是文壇佳話;而今天小編要說的宋詞三大高手——黃庭堅,秦觀,賀鑄,他們的友誼也足矣令人動容。秦觀和黃庭堅的友誼,世人皆知,二人都是「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比秦觀年長4歲。黃庭堅的為人就像他的草書一樣,雄強逸蕩;而秦觀的性格,卻遠不像他的經典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樣看得開。
  • 和尚寫首詠竹詩,黃庭堅見了親自抄下來,表示:蘇軾讀不到可惜了
    近幾年很流行一個詞,叫做「掃地僧」,指的是那種其貌不揚,常被忽視的高手。在北宋文壇中,也有這麼一位掃地僧,此人僧名慧洪覺範(一說惠洪覺範)。但卻終究還是有識貨的,黃庭堅和蘇軾就十分推崇他,特別是黃庭堅更是時常和他有唱和之作。那麼慧洪覺範的詩作,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本期筆者就舉兩個例子,大家就會有個大概的認識。
  • 十首題畫詩:題畫詩得之不易,欲工尤難,貴在詩傳畫外意
    來欣賞十首題畫詩,感受一下詩人眼中的畫卷有著怎樣與眾不同的美吧。1、《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蘇軾 〔宋代〕其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兩首詩是蘇軾題在惠崇所畫的《春江曉景》上的。惠崇原畫已失,這首詩有的版本題作《春江曉景》,現已無從考證。這首題圖詩,著意刻畫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詩人先從身邊寫起:初春,竹林已被新葉染成一片嫩綠,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樹上也已綻開了三兩枝早開的桃花,色彩鮮明,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
  • 黃庭堅的一首六言詩,構思精妙,最後兩句更是寓意深刻
    人活一世,沒有誰不希望幸福快樂。可是世事難料,禍福難測,朝夕之間也許就有機遇,眨眼之時也可能陷入困境。有人正張網以待,有人卻毫無警戒,北宋一位才子目睹了這一切之後,就深有感觸。下面分享黃庭堅的一首六言詩,構思精妙,最後兩句更是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