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該不該報考強基,過來人這樣說!10個問題測試一下吧

2021-01-08 騰訊網

2020年強基計劃落幕已久,對於強基計劃2021屆家長和考生依然抱有很大懷疑態度,明年到底該不該報?強基計劃實際培養如何?

針對該政策,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的「過來人」的一些看法及大學的一些看法。

2020強基計劃多校補錄:

2020年新生入學後,多校發布補錄通知,從學校發布的數據來看,多校補錄近一半的人。還有多校沒有公布補錄人數。除了清北,其他學校幾乎都沒有招滿。為此,很多人都說強基「遇冷」。

2020屆學生對強基計劃態度

類型一:主動放棄型

武漢十一中高三考生李某童的案例,就是部分考生的縮影。

今年5月,李同學和班裡幾位同學都報了「強基計劃」,李同學報了清華大學「」強基計劃」的物理學專業。

高考成績公布,李同學考了684分!超過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線。

李同學和家人商量後,放棄了清華大學「強基計劃」物理學專業的面試機會,最終填報了北京大學醫學部,並被順利錄取。

類型二:十分熱愛型

考生一:

「既有榮譽感也有使命感。」在北京大學強基計劃基礎醫學專業就讀的郝文琴來自湖北省潛江中學,她說選擇醫學是高一就種下了種子。

當時,潛江老鄉、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學者劉珏來校講授自己的從醫經歷,給了她很深的印象,當時她就下決心讀基礎醫學。今年2月疫情期間,她發現劉珏還是最年輕的全國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成員,奔波在湖北抗疫一線,這對她觸動很大。

今年5月,郝文琴報考了北大強基計劃基礎醫學專業,最終以678分的高考成績實現了夢想。郝文琴告訴記者,有強基計劃這麼好的平臺,一定會有好的科研前景,爭取能為國作出貢獻。

北大強基計劃基礎醫學專業班輔導員楊恩策介紹,北大強基計劃基礎醫學專業不惟分數論,看重志向,單獨編班,選擇強基計劃就是選擇當民族復興的基石,發展沒有上限。

考生二:

徐方維來自河南商城縣,他所在的商城高級中學,70人的班級上,10多人報名了強基計劃,他是唯一走到最後的。

他回憶,當時班上很多同學準備報強基計劃,都覺得這個跟過去的自主招生相似。班主任老師則一再提醒,該計劃只適合成績拔尖的學生,錄取時高考成績要佔85%。

這樣,班上最終有10人報名。高考結束,徐方維考了675分,8月4日面試也取得了93分的好成績,超過華中科技大學在河南669分的強基計劃錄取線。對於自己能被錄取,徐方維相當滿意。

類型三:盲目型

因為沒弄明白強基計劃和過去自主招生的差別,報考蘭州大學強基計劃的丁睿松未能入圍,最終上了西南交通大學。高中就讀於武漢二中的丁睿松平時成績有600分,希望通過自主招生能圓自己上985名校的夢,但剛進入高三便有自主招生取消的消息傳來。丁母向記者說,今年初,教育部公布了強基計劃,讓一家人又看到了希望,很快讓孩子報了名。

丁母盤算,強基計劃高考成績佔85%,面試成績佔15%,比照蘭州大學過去在湖北省的錄取線,兒子正常發揮應該夠線了。但蘭州大學強基計劃湖北錄取線公布後,她傻眼了,都到630分以上了,她這才明白強基計劃並非過去的自主招生。

類型四:彎道超車型

今年5月,劉訂均和班上40多名同學一起報了強基計劃,他填報了浙江大學基礎物理學專業的強基計劃,因為高考分數未過線而未能入圍,以652分被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規劃專業錄取。進校報到第二天,得知華科啟動強基計劃二次選拔,他毫不猶豫報了名。

劉訂均介紹,華科物理學專業強基計劃有5個名額未錄滿,補錄通知下發後校內有50人報名,通過筆試後20人進入面試,從中選取了5名學生,他是其中之一。他高考志願也填報了華科物理學專業,該專業錄取分數653,他以1分之差落選。

學校對強基計劃的態度

華中科技大學:「明年應該不會再出現補錄的情況。」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呂京濤教授對出現補錄有些詫異,同時也認為,今年是強基計劃推出首年,還在探索,明年就會好起來。事實上,該校物理學強基計劃補錄5人,是該校最少的,其他專業補錄相對更多。

武鋼三中校辦主任劉江華:「今年武大、華科強基計劃的入圍線遠高於學校錄取線。」武大、華科在湖北的強基計劃入圍線比普通線高出10多分,「高這麼多分,一些考生轉而選擇其他專業。」

劉江華分析,有些考生和家長看重升學和就業,對強基計劃認識不到位,報考只將其作為備胎。「明年強基計劃應該增加一些限制性條件,避免今年出現的這種擺蕩。」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發展規劃處處長徐紹紅:也關注到「強基計劃」招生先熱後冷的變局。他認為主要原因並非是招生規則,而是源於家長和考生對基礎學科認知的偏差,簡單地把基礎學科專業歸為「冷門專業」。基於這種認知,基礎學科招生「遇冷」成為普遍現象,即便對名校也是如此。

「要遵循基礎科學的發展規律,優化科研人員的評價體系,讓他們不擔心沒有用武之地。」徐紹紅表示,解決這個問題是個系統工程。他建議國家實施更多具有基礎性、前瞻性和顯示度的重大科學計劃、重大科學工程,以此拉動對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的需求。

更為重要的是,要優化學術評價機制,切實破除「五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有別於應用學科的職稱晉升和待遇保障制度,鼓勵基礎科學領域人才「板凳甘坐十年冷」,真正讓考生和家長體會到學習基礎科學有前途,從事基礎科學創新光榮。

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張志勇教授:強基計劃改革立足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需求,突出基礎學科支撐引領作用,培養未來領軍人才。相比以往的「擇分」,強基計劃的「擇志」色彩更加鮮明。

深入推進強基計劃,有必要加強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涯規劃指導。在中小學教育中,要加強高校與中學教育的銜接溝通,通過開設高中學生發展指導課程、開展諮詢活動等方式,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涯規劃指導,引導學生結合國家發展和自身成長,樹立遠大理想。

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理事、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別敦榮教授:認為就業好、待遇高的專業有吸引力,對家長而言是可以理解的;基礎學科成才需要的時間更長,就業面的選擇又窄一點,這是強基計劃人才培養的特點,招生改革要更有針對性。

別敦榮表示,強基計劃明年會如何,有待觀察,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強基計劃要達到目的,必須探索一條中國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的路徑。

未來強基計劃會如何?

針對2020年強基計劃「遇冷」情況,多人對未來走向進行預測,目前預測主要分三種:

1、近幾年可能保持穩定。2020年只實施了一年,近幾年再進行大調整的可能性非常低,保持穩定的概率會比較高,此外,目前的高要求、高標準自動將功利性強的學生排除在外,剩下的學生大多符合強基計劃「擇志」要求。

2、政策應該會進行調整。只是調大調小的問題,未來可能會開放更多的專業、投入更多的招生計劃、招生可能會根據學生的情況設置不同的門檻。此外,國家可能會根據強基計劃設置配套的出口等,改善目前基礎學科培養出口、就業整體環境,如待遇、科研扶持等等。

3、觀望中。強基計劃實施後,其結果讓很多人沒有預料其結果,很多大學也沒有做最新的概述。未來到底走向如何,都在觀望中。

強基計劃想要招收什麼樣的學生?

意見中的試點定位:

(1)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2)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

(3)要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4)建立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

與原自主招生招生政策相比,「強基計劃」更加強調了設立目的「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招生條件從學科特長拓展到兩個要求:綜合素質優秀,或者基礎學科拔尖。

從自主招生、到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並立,再到如今的「強基計劃」,政策調整的背後,選拔的標準實質並未改變,競賽、綜合兩條路仍然明確。盲目鼓吹「不搞競賽沒出路」或者「全部回歸裸分」,都是有失偏頗的。

此外,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授權由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但這種授權有一定限制,即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因此招生的專業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語言學等相關專業。

基礎學科的發展也將進一步促進電子、信息、材料、機械、能源、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發展,進而服務於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

因此,「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由各個高校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則自主確定,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中文、歷史、哲學等基礎學科為主,但也可能包括少部分電子信息、材料、機械、計算機等與國家重大戰略密切相關的應用學科。

*怎麼判斷自己適合或者不適合強基計劃?

請用「是」或「否」回答以下問題:

1. 你是否是一位有理想、有情懷、有擔當的愛國青年?

有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遠大志向,有肩負起時代重任的堅定信念,有成為關鍵領域學者、專家或領軍人物的強烈願望。

2. 你是否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領域有大致設想?

有進入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打算。

3. 你是否在高中階段對某些特定科目有強烈興趣或一定天賦?

特別是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基礎學科方向上,呈現出拔尖素質、突出才能和過人特質。

4. 你是否對未知保持著盎然的好奇心和探求動力?

強基計劃需要學生在做好基礎學習的前提下,具備較強的創新思維和研究能力,樂於投身科學前沿領域。

5. 你是否準備好了面對填報志願階段的糾結與困境?

屆時需要面對志願批次、學校、專業選擇的難題,還要決定是否參加強基計劃校考,奔赴異地去爭取1/3或者1/4的機會。

6. 你是否願意在同一所大學接受8年左右的培養,認同其歷史傳統、文化底蘊與獨特氣質?

強基計劃大概率要求在所報考學校完成本科、碩士、博士學業,雖然期間也有海外聯合培養的機會。

7. 你是否接受強基計劃一般不允許主動轉專業?

強基計劃並不是進入名校其他專業的跳板,想先進入高校後再轉專業的願望基本落空。

8. 你是否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堅定的學習態度和較強的抗壓能力?

遇到學習、科研方面的困難和挑戰時,能夠積極調整心態、理性思考問題、樂觀面對挫折。

9. 你是否認同強基計劃嚴格的淘汰機制?

在強基計劃特定維度的考核中,與其他同學相比處於劣勢或達不到繼續培養要求,能接受退出強基計劃,並順利完成普通專業的學習。

10. 你是否願意未來長期在祖國需要的領域奉獻青春和熱血?

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把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成為有理想、有學問、有才幹的實幹家,為民造福。

在以上10個問題中,若答案全部為「是」,那麼強烈建議你一定要選擇報考強基計劃;

若答案為8至9個「是」,那麼建議你慎重考慮,進一步了解強基計劃;若答案為8個「是」以下,那麼建議你安心準備高考,選擇其他批次、其他類型報考。

強基計劃實施元年,隨著各學校招生簡章的陸續推出,各種解讀也越來越多,考生和家長們心中肯定在糾結是否填報。自由與限定共生,機遇與選擇並存,高考的腳步日益臨近,不管選擇哪種方式,都請你加油、衝刺!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天津新文達教育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 文章內容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報強基計劃有沒有撿漏?2021/22屆到底該不該報?
    ,明年到底該不該報?強基計劃實際培養如何?針對該政策,以下部分「過來人」的看法及大學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對接下來的考生有一定「引申作用」。 你,怎麼看?班主任老師則一再提醒,該計劃只適合成績拔尖的學生,錄取時高考成績要佔85%。 這樣,班上最終有10人報名。高考結束,徐方維考了675分,8月4日面試也取得了93分的好成績,超過華中科技大學在河南669分的強基計劃錄取線。對於自己能被錄取,徐方維相當滿意。
  • 了解強基計劃,報考北京大學!
    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通過動畫短片來了解一下北大強基計劃吧!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劃定分數線為準),且高考成績達到我校在該省份強基計劃招生入圍標準。 2.
  • 高考必看:我適不適合報強基計劃?這10個問題告訴你答案!
    今天,南開大學對分享了一篇有關報考強基計劃的文章,很值得家長和高考生們參考,具體如下:強基計劃實施元年,隨著各學校招生簡章的陸續推出,各種解讀也越來越多,考生和家長們心中肯定在糾結是否填報。自由與限定共生,機遇與選擇並存,那麼考生到底該不該、要不要報考強基計劃呢?怎麼判斷自己適合或者不適合強基計劃?
  • 高三複課了,終結自招的強基計劃,該不該選擇?會有怎樣的發展?
    比如終結了自招的強基計劃。如果高考不延期,按照既定的安排,3月底首批試點強基計劃的36所高校,就會發布強基計劃的招生章程。如今時間已是3月中旬,距離強基計劃招生章程的發布時間已經不遠了。所以,現在就有必要花時間來具體了解一下什麼是強基計劃。
  • 北京師範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熱點問題解答和分專業直播來啦!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發布我們整理了強基計劃中的熱點問題今天19:00-20:30,強基計劃培養專場直播來襲!5.考生是否可報考多所學校的強基計劃?答: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強基計劃。6.報考強基計劃後是否還能報考其他特殊類型?被強基計劃錄取後是否還能選擇參加普通類批次的錄取?
  • 關注強基計劃 | 南京大學強基計劃設3個專業組8個專業
    05-06 18:46:33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5月6日下午,南京大學發布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該校強基計劃設三個專業組8個專業,分別是專業組1: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專業組2:化學、生物科學;專業組3: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
  • 2021年初級會計報考常見問題:報名信息表該如何填寫
    2021年初級會計報考常見問題:報名信息表該如何填寫 各位考生注意了!2021年初級會計考試報名入口各省份已陸續開通>>>2021年全國初級會計考試報名入口,報名官網為「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網址:kzp.mof.gov.cn,各位考生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報名,下面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初級會計報名常見問題:2021年初級會計報名信息表該如何填寫
  • 強基這樣考!清華北大浙大南大同濟中山大學2020強基校測真題匯總
    同濟大學同濟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校測考核方式為筆試、面試。筆試:測試內容根據考生報考專業組確定。面試:由多學科專家組成專家組,根據考生報考專業組進行面試。考生的高中生綜合素質檔案評審納入面試考核環節。
  • 北大「強基計劃」招生含10專業,7月底考核測試
    北京大學供圖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公布。2020年北京大學將10個招生專業納入強基計劃方案,包括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類、生物學類、理論與應用力學、歷史學類、考古學類、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和基礎醫學。據了解,招生對象應符合以下條件之一:一是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劃定分數線為準),且高考成績達到北大在該省份強基計劃招生入圍標準。
  • 北大發布|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劃定分數線為準),且高考成績達到北大在該省份強基計劃招生入圍標準。2.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一)報名時間和辦法5月10日至5月31日,考生可登錄北京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網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1),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報考北大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強基計劃
  • 綜合評價、強基計劃、高校專項分別適合哪類考生報考?
    綜合評價、強基計劃、高校專項是高校不同的招生途徑,也可以說是招生方式。這三種招生方式各有側重,預計符合條件的考生可以兼報。 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側重選拔綜合素質全面、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
  • 浙江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三、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  (一)報名時間和辦法  5月10日至30日考生可登錄浙江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網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35),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每位考生限報一個招生組別,最多可填報不超過6個專業。
  • 一本正經,戲說強基!
    2020年是強基計劃元年,政策醞釀期間已經引起了多方關注。當是時,教育部三緘其口,滴水不漏。培訓機構大造輿論,標榜學科競賽將一統天下。雙一流A類高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唯馬首是瞻。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望洋興嘆,2020年註定是袖手旁觀。
  • 清華、北大、南大等高校2020強基計劃試題及答案!
    2、富人;富裕的人。3、雨(yù):下雨,名詞作動詞。.4、壞:毀壞,損壞。5、築:修補。6、盜:小偷,在這裡動詞活用為名詞。7、父(fǔ):古代對老年男子的尊稱,這裡譯為「老人」,指鄰居家的老人。8、亦云:也這樣說。云:說。亦:也。9、暮:晚上。10、而:表修飾。
  • 名校強基計劃招生咋報名、咋考核?聽高校招生官解疑
    5月6日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名校相繼發布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吸引不少考生關注的同時,也有不少疑惑:強基計劃是什麼?該怎麼報名,又考些什麼?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對此,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諮詢了多家高校招生負責人,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梳理。「強基計劃」是什麼?
  • 2021年美術校考時間,該怎麼合理報考院校?
    去考什麼樣的院校校考和聯考最大的差異在於你可以選擇多家院校甚至多個專業進行報考,所以在選擇院校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慎重,千萬不能出現練習的不考,考的不會這樣的情況。能夠多考的儘量都考滿,多拿合格證會增加最終的高考錄取機率。以考代練,在考試中也能進步。報考幾所院校合適校考不比聯考,聯考只有一次機會。
  • 中央民族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二)「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2020年中央民族大學「強基計劃」招生計劃共30名,上述三個專業各10名。根據學校辦學任務及專業特點,上述計劃投放於北京、內蒙古、吉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等省份。具體情況以「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公布為準。
  • 2020強基第一份試題曝光,南大請用繁體字寫出整首詩,「南」倒無數人
    7月29日,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的筆試和體育測試正式開考。一起來看看南大強基計劃考試現場及校測的考核方向吧。 7月29日,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的筆試和體育測試正式開考。來自全國各地的考生齊聚南京,參加這一場別開生面的測試。「強基計劃」到底要考察考生的哪些素質?
  • 外市考生能否報考合肥的公民辦普通高中?強基實驗班?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6月10日,2020年合肥市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文件發布。文件中明確,今年外市的考生將不能再報考合肥的公民辦普通高中。此外,文件中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關鍵詞:「強基實驗班」,據悉,合肥市為促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並響應國家高校「強基計劃」人才戰略,擬在合肥一中試點「強基實驗班」,招生計劃40人。強基實驗班是什麼?2020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將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改革,新課程將不斷深化育人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改革。2020年3月教育部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
  • 2021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報考指南
    省級及以上公安機關、監獄、強制隔離戒毒管理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報考年齡條件按照公務員報考年齡規定執行。   市(地)級及以下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報考年齡條件為,一般不超過30周歲(即1989年10月以後出生),2021年應屆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和報考法醫職位的,一般不超過35周歲(即1984年10月以後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