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擺放供果時,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2020-12-07 蓮荷居士

如果你曾去過佛家道場,想必會對大殿內的供果有極深刻的印象。它們層層堆疊,看上去既莊嚴、神聖,又散發著陣陣清香,讓人充滿敬畏的同時,心生法喜。

嚴格來講,水果屬於「十供養」之一,佛前供果也是六度布施法門的一部分。許多善男信女在去寺院禮佛時,都習慣帶上水果供品,也有善信在家中設佛堂供養。兩種方式都能助人克服慳吝,開啟智慧,又有無量福德。然而,若供養不如法,修福不成,反而造業折福。在佛前擺放供果時,牢記下面這三點,功德無量。

第一點,用什麼水果供佛。

關於水果供佛,平時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哪種水果供佛最好」?所謂佛法即心法,佛門中的一切儀軌、修行,都要看發心。如果執著「最好」是恭敬心,倒也情有可原,但如果是想以供養「換取」功德,甚至有迷信思想作祟,那就事與願違了。

從佛理來看,用哪種水果供佛,都是可以的,必無好壞之分。因為,供果的作用並不是給佛菩薩「享用」的,它們主要起到表法、感恩和莊嚴佛堂的作用。供果象徵著「果報」,提醒我們現在的處境,都是自身所作所為招感而來。倘若對現狀不滿意,就要種善因,結善緣,切不可怨天尤人。再者,若想得到好的果實,前提是有好的花朵,所謂花開見佛,供果也在提醒我們,若想得佛果,六度萬行就必不可少。

第二點,怎樣供佛最如法。

古德有言:「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佛經告誡世人,諸佛如來,乃世間第一福田,供佛就是在積德修福。但是,如何供佛才是最如法的呢?答案就是由心而法,如法供養。

《普賢菩薩行願品》當中有其中如法供養的形式,但歸根結底,都是於心田不離方寸。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能夠依教奉行,如說修行,就是最為如法殊勝的供養。相反,若拘泥於形式,比如果品要擺放單數還是雙數之類,就屬於捨本逐末了。切記,一切外在形式,目的在於培養恭敬心。心中有佛,只供一杯清水,功德同樣周遍十法界。

第三點,供果如何處理。

寺院中香案的供果,有出家人打理,但是我們普通人在家中設佛堂,供果又該如何處置呢?坊間歷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供品人不應再食用,所以即便瓜果腐爛,造成浪費也在所不惜;還有一種是認為人應該食用,所以瓜果在佛前走下「過場」,就被取走分食。

其實,兩種觀點都有失偏頗。供果有「上供下施」之說,所謂上供,即供養佛、菩薩、羅漢等等;下施,即布施下三途眾生,譬如焰口施食,放生施食等。上供諸佛的供果,在清晨起供,到次日就可以置換,將替換下來的與眾人分食。但是,下施眾生的果品,就不要再與它們爭食。

《華嚴經》中有言:「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施故,後必得安樂。」希望大家在供果時,牢記文中三點,如法供養,得福無量。感恩閱讀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除了鮮花,寺院中舉行法會,還常在佛前擺放堆疊整齊的果盤。蕅益大師云:「佛為出世間第一稀有福田。」如法供養諸佛,就為將來埋下了成佛的種子。那麼,究竟為何要在佛前擺放水果,供果又該如何選擇呢?另外,供佛的水果是否需要清洗,又該如何擺放呢?本文將為大家一一說明,牢記下面三點,如法供養,功德無量。其一,為何要擺放供果?
  •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佛前供奉瓜果,這是很多學佛之人,或者是芸芸眾生燒香拜佛時經常會做的事情。這種時候,很多人都會精心準備一些新鮮的水果,懷著一份小心和恭敬。
  • 佛教:擺放供果時,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佛教裡的許多物品、種種供養,都在表一種善法,在無形之中渡化人的心靈。如佛前燒香,使人聞之法喜充滿,這就是助緣的力量,給人啟發。供養三寶,一定要帶著一顆至誠清淨之心,方能諸佛歡喜、功德無量。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聊聊佛前供水果,我們需要注意的3點常識。
  • 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因為供花,代表的是因,如果你想要種下好的因,就供花。水果,就是代表結果了,但想要得到好的果,必須先種下好的因了,種下好的因才能得到好的果。供水果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在看到果的時候,就馬上想到果報。我們供的水果,是供給自己看的,而不是專門供給菩薩看的。
  • 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比如供花,花代表內心的清香,也是一種善因,開花結果,供「果」,以告誡眾生修行最終要達到的圓滿「佛果」,即成佛,跳出三界、不住輪迴。種善因、結善果,以此勸導世人敬畏因果。那麼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聊聊,佛前擺放供果,應注意的3點事項。
  • 佛教:供養花果時,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供養是佛門術語,意為將幡蓋、燈、香、花等供於佛前,以示虔敬。此外,也指以飲食、湯藥等供給世間福田僧,助其專心修行。譬如《佛本行集經》中有言:「尊重恭敬,四事供養 ,所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幡蓋、華、香。
  • 佛教中給佛供養花果,牢記這兩條,功德無量!
    佛教中給佛供養花果,牢記這兩條,功德無量!在寺廟中佛案前總是會給佛祖供應許多的花果,我們為什麼什麼要給佛陀供養花果呢?佛門認為,佛陀是有大徹大悟智慧的人,是有無限智慧的人,而佛陀的十大稱號中,就有「應供」這一稱呼。意味受天人的供養。
  • 佛前擺放水果,注意這4點,功德無量!
    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談談佛前擺放水果,它的含義和4點注意事項,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一、注意上供前用清水清洗新買來或摘來的水果,表皮有泥垢,是比較髒的,如果不清洗就直接上供,是不如法的,不利於清淨自己及他人的內心,也對佛菩薩不恭敬,說明自己供佛的心不夠真誠。
  • 佛教:佛前供燈,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話說,在惟衛佛涅槃以後,有一個盜賊準備前往寺院偷取三件寶物。等這個盜賊到了寺院之後,發現裡面黑漆漆,完全看不清自己要偷的東西。也看到了佛前快要熄滅的燈,於是就用手中的劍將燈柱挑正,使佛燈恢復光明。而這些燈光也非常明亮,直接照到了佛像的面容。
  • 佛前供養花果時,牢記這七點,功德無量!
    供養,是佛門術語,意為用香、燈、花、果等物品供奉三寶,藉此表達對佛、法、僧的恭敬。譬如,《佛本行集經》云:「尊重恭敬,四事供養,所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幡蓋、華香。譬如,我們在佛前供養花果,是以花表法「因」,以果表法「果」,因果是一切佛門義理的基石。也就是說,不要以為用越貴重的供品供養佛,所得功德也越多。以有形的供品禮佛,功德也有限,《普賢菩薩行願品》中說,佛前供養花果時,若能牢記下面七點,則功德無量,其一,如說修行。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為第一。
  • 佛教高僧:家裡「供佛」,牢記這3點,家族興旺
    導語無論是信仰佛教的高僧還是信眾,都常常有供佛的習慣。所謂供佛,也就是信眾以虔誠之心,以香,花,果,供,燈,等。供養禮拜佛菩薩。因此,對於信佛者來說,供佛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小編曾經就見到過許多信佛者,家中供養著佛菩薩。
  • 佛教:供養花果時,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
    本篇文章,小編就來 和大家談談佛前供養花果的無上功德。佛前供養花果時,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一、供養花果,要敬畏因果佛前供養花果,並不是佛菩薩需要,而是它們代表著一種深意,用來表佛法,是佛教度化世人的一種方便法。
  • 佛教:做到這2點,佛前供燈、供花,供果才有功德
    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這三種文化又相互影響,需要我們繼承。對於信仰佛教的人,瞻禮佛像時,總能升起心中無限的歡喜心,內心總能安住片刻的澄淨。很多人也會在家裡擺一尊佛像或者貼有佛菩薩的畫像,一則是對佛菩薩的至誠,恭敬心,二則是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保佑,事事順心,萬事如意,能夠得到吉祥利益。
  • 拜佛供養花果,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所謂「嚴持香花,如法供養」,大殿內擺放水果、香花等供養之物,既起到了莊嚴道場的作用,清新的香味又能凝神靜氣。許多善信在家中設立佛堂,也習慣擺放花果。但是,花果究竟是給佛菩薩「享用」的,還是另有它用呢?供養是佛門術語,專指以飲食、衣物、湯藥、燈燭等供養諸佛以及出家人。這裡要注意的是,不管在家人的佛法修為有多高,都不能接受供養。
  • 佛前擺放供果,謹記這5點,功德無量!
    佛前上供,供品主要有供花、供果、供食、供水、供燈、供香、供塗、供樂等等。供花代表種善因,供果代表結善果,供燈代表點燃人內心的光明,供水代表人內心的清淨無染,等等。那麼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談談這諸多供養中的「供果」,佛前供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佛前擺放供果,謹記這5點,功德無量!
  • 佛教:念「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兩點,功德無量!
    阿彌陀佛主要是佛教淨土宗專修的對象,認為信眾若能一心不亂持誦「阿彌陀佛」聖號,臨命終時即可得諸聖眾接引,往生極樂淨土。《佛說阿彌陀經》中便有關於此的詳述。有人問,念佛號只能念「阿彌陀佛」嗎?可不可以念其他佛菩薩名號?其功德大小一樣嗎?小編告訴大家,無論念哪尊佛菩薩名號,功德利益都是一樣的,無二無分別。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佛前供果,「果」既代表因果,提醒大眾敬畏因果、不作惡業,也指佛門裡的三種無上果位。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大眾要修平等慈悲心。佛前供香,香代表「戒定真香」,告誡大眾要持戒精進。佛前點燈,寓意照破無明黑暗,點亮智慧與光明。「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佛前供水果,應知的3點「禁忌」,幫助大家積攢功德。南無阿彌陀佛。
  • 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佛門裡有八大法物供養,比如佛前供水、供香、供花、供果、供燈、供樂等。今天,咱們來說說這諸多供養中的「果」供養。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這兩個字是什麼呢?就是因果。一切外在供養都是在表法,水果本為一般之物,但若供在佛前,人們往往賦予其更深的寓意。水果在這裡指代的便是修行人最終要成就的果位。
  • 拜佛許願時,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佛曰:求佛不如求己,自己不知道努力,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佛菩薩身上,「因果不敵業力」,自己種什麼因,就會受什麼果。佛菩薩再慈悲、再想幫助你,也無法幫你改變因果。與其許願,許些自私自利的願,不如去發願,發利益眾生之大願。佛教不是逃避,而是更加積極平和。佛前許願時,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 一位老僧的告誡:佛前供花果,這3點千萬牢記,功德無量!
    老僧說,佛前供鮮花、水果,有三點千萬要牢記,功德無量。其一,供養佛的真實含義。《佛本行集經》中有言:「尊重恭敬,四事供養。」世人以種種供品禮佛,目的有二。一者,感念佛恩。諸佛是世人的解惑恩師,教化我們遠離貪嗔痴,把心從煩惱中解脫出來。二者,見賢思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