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青春勵志劇《我們的西南聯大》殺青

2020-12-06 中國青年網

12月31日,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騰訊影業和潤禾傳媒出品的《我們的西南聯大》於雲南騰衝圓滿關機。關機當日,先後曝光了「四立」劇魂劇照和演員陣容。從已經發布的劇照可以看到該劇「為文化抗戰立傳、為知識分子立像、為青春理想立贊、為民族精神立碑」的宗旨,也可以看出一群鐵骨錚錚的知識分子在戰火紛飛的歲月中,探索科學救國的艱辛與豪情。在殺青之後發布的《戰火青春版》預告片片尾,出現了向西南聯大畢業生致敬的畫面,引發了無數共鳴,令人熱淚盈眶。

歷史青春勵志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取材於真實歷史。1937年至1946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這三所著名高校,為了保存知識火種,南下、西遷,輾轉大半個中國,最後來到雲南昆明合併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該劇出品人、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表示:「西南聯大的辦校歷程,是中國教育史乃至文化史上的一次奇蹟,騰訊影業希望通過《我們的西南聯大》,讓當代觀眾感受並觸摸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中華文人的血性與風骨。基於騰訊影業的文化擔當和新文創理念,我們有責任將《我們的西南聯大》打造成新時代的文化符號,把西南聯大的歷史和精神延續下去。」

該劇出品人、總製片人,潤禾文化傳媒董事長張麗影表示,《我們的西南聯大》著眼於「我們」。這個「我們」,是經過對大量資料的翻閱之後,確定的以三校六位年輕大學生的視角展開和回溯那段歷史。總製片人介紹,在劇本創作過程中,緊扣了「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這句話。挖掘文藝作品中的愛國情懷,是文藝創作的重要內容。

愛國,是中國當代青年思想的最大公約數,《我們的西南聯大》,一曲炮火硝煙下的青春之歌,用愛國熱情激發當代青年產生共情,用愛國主義點亮他們奮鬥前行的道路。

「我們」的西南聯大,不僅僅是那一代人的西南聯大。總製片人強調,用劇中「我們」的成長,來照應當下的青年人,讓今天的大學生和82年前的大學生隔空相望,這是本劇的創作初心。為真實還原這段歷史,開機前主創和主演,展開了為期2個月的集訓,在雲南昆明一比一重建聯大校舍,劇組近600人從北京開機、期間輾轉湖州、常州、無錫、上海、昆明等地,共經歷9次大轉場,歷經130天艱苦拍攝,近期在雲南騰衝關機。

殺青當日,該劇公布了四張劇魂海報,四張圖片分別以為「文化抗戰立傳、為知識分子立像、為青春理想立贊、為民族精神立碑」為主題,呈現了聯大師生保護科研器材的果敢堅毅,傳遞了聯大師生的獨特風採,描繪了學子們的青春理想,再現了那個時代優秀知識分子的群像,該組劇照讓文化的厚重和歷史的傳承感呼之欲出。

從片方公布的演員陣容劇照中,可以看到該劇演員陣容既有演技出神入化的表演藝術家,也有優秀的青年演員,他們分別代表了不屈不撓的文人風骨和朝氣蓬勃、熱血報國的青春學子。其中王勁松、馬躍、馬少驊、王鑫、李博幾位藝術家分別飾演著名學者梅貽琦、聞一多、馮友蘭、趙忠堯、鄭天挺。他們或伏案科研、或傳道授業、或在校園中深情凝望,充分展現出在戰時結茅立舍、弦歌不輟的情懷。而王鶴棣、周也、葉祖新、胡連馨、王羽錚等青年演員均以學生造型亮相,傳遞出學子們在困境中求學、在戰火中成長的火熱青春。

殺青之後曝光的《戰火青春版》預告片節奏緊湊、張力極強,成為最大催淚彈。視頻中,可以看到馮友蘭對青年人的殷殷期望、聞一多的文人風骨、趙忠堯堅守課堂的斯文不墜、徐特立宣告中華必勝的萬丈豪情。「我們的教育香火不能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身報國,驅逐仇寇」、「最終的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一句句豪言壯語,直擊心靈,引發無數網友共鳴。這支約兩分鐘的視頻,從山河滿目瘡痍,講述到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騰空而起,盡顯半個多世紀家國變遷的波瀾壯闊,令觀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在片尾,視頻中出現了向西南聯大畢業生的致敬內容,「西南聯合大學在滇8年,八百多名師生投筆從戎,抗戰救國。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元勳、9位黨和國家領導人、172位兩院院士、100多為名師巨匠等一大批享譽世界的棟梁之材」,畫面直戳淚點,將人們對劇的期待,化成了對西南聯大歷史的嚮往,化成了追隨前輩、報效祖國的決心。

為了更好的展現西南聯大青春勵志的主題思想、傳遞愛國情懷,該劇用了六年的時間打磨劇本,先後創作、修改了14個版本,開了72次劇本討論會,劇組主創還多次走訪清華、北大、雲南師範大學的校史館,騰衝滇西抗戰紀念館、蒙自文法學院博物館等地,認真採風;在二度創作的情感醞釀期,主創們積極下生活、寫體會,並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專業知識培訓。開機前,每位主創都能對西南聯大的歷史如數家珍。很多演員都表示,在長達四個多月的拍攝過程中,常常被聯大師生的動人故事所打動。大家學習西南聯大的歷史資料、學唱校歌,一起朗誦聞一多的《紅燭》,不知不覺地被帶入角色之中。關機當日,眾多演員也紛紛發文向劇中角色致敬,在網絡上形成了回憶西南聯大、發揚愛國精神的熱潮。

《我們的西南聯大》自2019年8月於清華大學開機以來,劇組從北京出發,經常州、昆明、騰衝等多個城市,歷經四個月匠心製作,由夏至冬,完成了一次重溫歷史、再現西南聯大師生愛國情懷的艱辛創作之路。此後該劇將進入緊鑼密鼓的後期製作階段,並計劃於2020年播出。《我們的西南聯大》以獨特的題材和製作手法,形成精神層面的共振,直擊當代人的心靈,讓剛毅堅卓的精神得到更好的傳承。

(來源:北青網)

相關焦點

  • 雲南打造青春勵志話劇《我的青春在聯大》 10月31日雲師大首演
    6月23日下午,一個細雨霏霏的日子,受邀的嘉賓從四面八方走進雲南師範大學老校園,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在話劇《我的青春在聯大》(暫定名)啟動暨籤約儀式新聞發布會的籤名牆上鄭重寫下自己的名字,然後步入田家炳報告廳,伴隨著由30多名學生組成的雲南師範大學合唱團演唱的「國立西南聯大校歌」,懷著激動的心情,一起見證話劇《我的青春在聯大》(暫定名
  • 譚凱飾演化學家曾昭掄、高曙光演龍雲,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
    繼2019年12月31日宣布正式殺青後,電視連續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在2020年元旦一早就放出了首個預告片花。除了王鶴棣、葉祖新等年輕演員贏得了網友的一致點讚,劇中的馮友蘭、聞一多等當年的大師也在片花中首次露臉,引發熱議。西南聯大在中國歷史、尤其是教育史中的地位已經無須多言。
  • 青春勵志話劇《我的青春在聯大》10月31日師大首演
    《我的青春在聯大》新聞發布會現場。 記者楊豔輝攝掌上春城訊昨日(6月23日),話劇《我的青春在聯大》(暫定名)啟動暨籤約儀式新聞發布會在雲南師範大學舉行,該劇將於今年10月31日在雲南師範大學進行首演。
  • 原創舞臺劇《到昆明去——我的青春在西南聯大》首演成功 西南聯大...
    原創舞臺劇《到昆明去——我的青春在西南聯大》首演成功10月31日,值此「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八十周年」之際,原創舞臺劇《到昆明去——我的青春在西南聯大》在雲南省大劇院首場演出成功。現場,1400名觀眾到場觀看,西南聯合大學名人聞一多之子聞立鵬、西南聯大總務長鄭天挺之子鄭克揚親臨觀劇,激動不已。據悉,該舞臺劇的創作是以抗戰時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入手,通過幾位主人公為了保存中華文化和教育命脈而與軍人、土匪等發生矛盾衝突,最終折射出人性的光輝,展現給觀眾具有衝擊力的舞臺形象。
  • 追尋西南聯大的足跡(行天下)
    第二天上午,我們去了嶽麓書院,途中和聞黎明夫婦聊天。聞黎明老師是聞一多先生的長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學者。作為西南聯大研究的首席專家,他還兼顧著《我們的西南聯大》電視劇和「西南聯大」文旅線路學術顧問的身份。同行的盧一萍因為心懷崇敬,用的微信頭像就是聞一多先生。想想因為聞黎明老師的緣故,便會覺得這一路也有聞一多先生的氣息隨行,簡直是太難得太珍貴了。
  • 西南聯大電量滿滿的「青春修煉手冊」
    「聯大」,三校群英薈萃之園,郝詒純曾連任兩屆學生會主席。半個世紀之後,她在地質學界取得傑出成就,並擔任西南聯大北京校友會會長。  我曾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實驗室裡採訪過郝詒純,在那些礦石和顯微鏡當中。那是她的世界,有一種曠野的蒼涼,沒有任何珠光寶氣,散發著一股書香與青春朝氣。  有人看到郝詒純年輕時的照片說:「像阮玲玉。」
  • 昆明的書聲—西南聯大未央歌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也正式成為這座學校不朽的名稱。慕名而來雲師大雲南師範大學位於昆明一二一大街路北,校門東翼的粉壁上有朱光亞先生題寫的「中國歷史名校—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另一廂校訓中「剛毅堅卓」四個字,也依循了西南聯大的舊旨。
  • 卞之琳在西南聯大
    ——小說《山山水水》借詩人的眼光,我們看到昆明日落美麗的畫卷,那畫面如同浩淼的滇池,澄澈,寧靜,飽含詩意。卞之琳是怎樣輾轉抵達昆明的?在昆明,「十年詩草」再震詩壇在西南聯大,卞之琳為外文系學生開設了「翻譯」「小說藝術」等課程,還擔任全校公共課,教大一英文、大二英文。
  • 卞之琳在西南聯大
    ——小說《山山水水》借詩人的眼光,我們看到昆明日落美麗的畫卷,那畫面如同浩淼的滇池,澄澈,寧靜,飽含詩意。卞之琳是怎樣輾轉抵達昆明的?在昆明,「十年詩草」再震詩壇在西南聯大,卞之琳為外文系學生開設了「翻譯」「小說藝術」等課程,還擔任全校公共課,教大一英文、大二英文。
  • 組圖:耄耋老人眼中的西南聯大
    8月20日開始,首都大學生採訪團「重走西南聯大之路」,在長沙、昆明,採訪團成員先後拜訪了三位耄耋老人,他們都與西南聯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那段歷史的見證者,現在,就讓我們的鏡頭記錄下那難忘的時刻。 趙新那,92歲,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趙元任先生次女,中國工程院黃培雲院士的妻子。
  • 聞一多與西南聯大的有什麼故事
    去年一部由章子怡、黃小明、陳楚生、王力宏等主演,祖峰、吳剛、米雪等客串的影片《無問西東》讓西南聯大的歷史走進人們的視線。百度上介紹:鍋裡聯合大學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大學。1937年7月7日。
  • 大師遠去,回望西南聯大
    年代太過久遠,以至於每次提起西南聯大,我腦中第一反應甚至都不是聞一多、朱自清、陳寅恪、馮友蘭這樣的大師,而是《無問西東》中出身將門,就讀西南聯大,加入飛虎隊駕駛飛機撞向日本軍艦壯烈犧牲的沈光耀。沈光耀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了西南聯大整個知識分子群,為了國家的未來將生死置之度外,在國家有難之時奮力搶救文化與精神財富的責任心。
  • 這,就是西南聯大
    就在今年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了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歡送抗日從軍同學(來源於西南聯大博物館)從1937年11月1日到1946年5月4日,歷史不同、校風各異的北大、清華、南開合三為一,攜手寫就了一部永載史冊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
  • 「西南聯大歷史展」入選全國重點主題展
    昆明信息港訊(昆明日報 記者李思凡)日前從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歷史展」入選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的20項重點推介展覽。「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歷史展」由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運動紀念館(西南聯大博物館)主辦,位於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舊址內,是西南聯大博物館長期性主題展覽。
  • 西南聯大的國文課,就是西南聯大的精神遺產
    錢老的這兩個感慨,也是我們心裡一直以來的疑惑。這也促使人們頻頻回顧、屢屢望向坐落於昆明的那所傳奇名校——「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蹟」——西南聯大。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西南聯大辦學極其不易,要向內地逃難、要躲避空襲、還要保護人才,可謂是顛簸流離。
  • 歷史最強!西南聯大=清華+北大+南開,太無敵!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所更厲害的大學,堪稱中國歷史最強!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這所大學的名字叫西南聯合大學,這所大學的形成具有歷史傳奇色彩。電影無問西東劇照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從今天的標準判斷,短短8年間,西南聯大也許並沒有在科研上做出太多的貢獻,但是卻有著不同凡響的歷史意義。
  • 80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西南聯大」
    80年過去了,提起「西南聯大」,我們依然百感交集,熱淚盈眶,滿懷敬意。但西南聯大的歷史,卻開始於一場浩大而悲壯的搬遷。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精華免遭毀滅,華北及沿海許多大城市的高等學校紛紛內遷。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下在長沙組建成立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
  • 【聚焦】這,就是西南聯大
    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歷史展獲得了重點推介就在今年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了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
  • 了解西南聯大 這個書單不能不看
    其中對西南聯大往事感興趣的您,了解那個戰火中屹立的大學,那個特殊年代一個智慧和熱血凝結的晶體。關於鄉土中國,借著閱讀,我們透視大地與鄉親,更深了解我們的祖輩與來處。  《無問西東》一部以「清華百年校慶」為背景的電影,以四段故事串聯起民國清華、西南聯大、新中國成立後、現代職場四個時代的剪影,有情懷的追憶、愛情的謳歌,也有人性的拷問,因果的思索。
  • 橫看成嶺側成峰——與西南聯大有關的幾部小說剪影
    7月7日本版曾發表《弦誦幸未絕——詩歌折射的西南聯大歲月》,作者張曼菱繼這篇文章之後又完成此姊妹篇,繼續從西南聯大相關文學作品的獨特角度,追緬西南聯大歲月,以此紀念西南聯大成立80周年。《圍城》《野葫蘆引》與《未央歌》,這幾部小說的作者都與西南聯大相關。《圍城》是影射西南聯大嗎我讀《圍城》是在20世紀80年代,大學時光。這部小說幾乎是與《管錐編》一起進入大學校園的。恢復高考後進入大學的那批大學生正處在如饑似渴的求知狀態,囫圇吞棗是我們的讀書方式。在《管錐編》巨大的學術身影下,我們誠惶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