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剪紙藝術傳承紅色基因

2021-01-21 齊魯網

本報記者 武旭

8年前,聶傳進在工作中接觸了濟寧傳統剪紙的匠人們,從此,剪紙這項極富藝術表現力和民族特色的傳統技藝就成了他業餘生活中的「主題」。8年堅持研習、每天數小時的刻苦訓練,他從濟寧本土文化汲取養分,創作的多幅作品先後榮獲國內大獎。「七·一」臨近,這位有著近30年黨齡的老黨員又萌發了新的創作題材:將剪紙藝術與紅色基因結合,作為對黨建工作的一份文化獻禮。

半路出家,八年練出飛花妙手

聶傳進辦公室的牆上掛著幾張大幅剪紙作品,他告訴記者,這些作品都是自己在業餘時間創作的。每天下了班、吃完飯,基本上每天保持4個小時的創作時間。聶傳進告訴記者,從事傳統手工藝作品,除了藝術上的悟性,最重要的就要勤於練習,他對「熟能生巧」的道理十分贊同:「技術練得怎麼樣、有沒有偷懶耍滑,手上的剪刀一下去,行家就能看出來你有沒有真功夫了。」

現年55歲的聶傳進可謂是多才多藝:空竹、太極、書法……說起自己與剪紙藝術的結緣,聶傳進說也頗有一番緣分:因為工作的原因,聶傳進常與濟寧本土的手工藝者接觸,這其中就有濟寧剪紙藝術的高手,幾次接觸下來,聶傳進很快愛上了這種極富藝術表現力的傳統技藝。從此,工作之餘,聶傳進就一心撲在了剪紙藝術的研究上,8年時間的刻苦研習,聶傳進在剪紙技藝上已經頗有心得。

紮根本土,優秀作品屢獲大獎

聶傳進的作品不拘一格,從緊跟實事的現代題材到充滿文化意蘊的傳統風格,從幾釐米十幾釐米的小幅作品到面積達到十多個平方的巨幅剪紙,他都能信手拈來。但對他來說,影響最深、最願意表達的,仍然是濟寧的本土文化。「如何用剪紙藝術宣傳濟寧文化、講好濟寧故事,是我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在全省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有著一定剪紙基礎的聶傳進參加了省文化廳的剪紙學習班,他刻苦學習,近乎痴迷。他熱情參加了全市非遺活動日、濟寧市荷花節、非遺進學校、非遺進社區。與各縣區剪紙愛好者建立聯繫,交流心得,為了能使自己創作水平上更高層次,他遠赴廣州參加工藝美術交易會、深圳文博會,與省工美大師張冰、齊秀花等保持密切聯繫交流,水平不斷提高。

功夫不負有心人,聶傳進的剪紙作品在多次全國性的展覽、比賽中獲得殊榮。以濟寧孔孟之鄉、運河之都為主題創作的《五大聖人》、《運河帆影》獲得第八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金、銀獎。

紅色主題,系列作品為黨獻禮

「今年在黨的建設史上是很有意義的一年,我就想著能不能用我們的傳統剪紙技藝去表達紅色基因,也是一個普通黨員對黨建工作的一份助力。」作為一名有著近30年黨齡的老黨員,聶傳進有著濃烈的「紅色情節」,剪紙藝術與紅色題材的碰撞他也早就有過嘗試,但成系列的紅色題材剪紙,聶傳進還是第一次嘗試。聶傳進告訴記者,自己就想把剪紙藝術作為為黨的建設服務的突破口,讓剪紙藝術喚起人們對世界革命和中國革命的紅色回憶。以中國共產黨光輝歷程為主線,以重要歷史人物為主題,以剪紙的形式展示了黨的艱苦歷史、發展史和輝煌史。

記者了解到,聶傳進的紅色系列剪紙分成開國領袖、英雄烈士、「中國夢」、核心價值等多個專題,涵蓋了建國以來的多個歷史時期和社會建設、黨的建設史上的重大事件。 「今後我將繼續在藝術的道路上繼續追求,用剪紙為載體,將濟寧本土文化的魅力傳播的更遠。」聶傳進告訴記者,多幅有關濟寧本土文化的大型剪紙作品已經在創作中。

聶傳進展示剪紙作品

主題鮮明

刀功精湛

[責任編輯:楊凡、徐琳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7-6591156,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7-6591156,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傳承紅色基因!高雅藝術進基層!
    4日晚,由呂梁市委、市政府主辦,孝義市委市政府承辦的「傳承紅色基因 助力鄉村振興」高雅藝術進基層義務巡演活動精彩上演,來自中央音樂學院和呂梁藝校的師生,以豐富的演出經驗和一流的專業水準,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 趙季平代表:傳承紅色基因 讓藝術創作紮根紅色土壤
    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茜攝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8日電(記者 李川 楊茜 實習記者 梅寒)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步入新時代,紅色基因如何傳承?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趙季平以音樂傳承為例,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 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劉宗炎 記者範奇飛 郭冬明五星燈、火炬燈、三角旗、蘇維埃旗、國旗……10月18日晚,江西瑞金紅都大道人聲鼎沸,客家彩燈、民間藝術展演讓人目不暇接。
  • 江西瑞金: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
    江西瑞金: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劉宗炎 範奇飛 郭冬明責任編輯:李晶2019-11-14 14:27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
  • 用剪紙喚醒紅色記憶
    「黨啊,親愛的媽媽,您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餵養大,教我學走路,教我學說話……」10月22日下午,在熟悉的紅歌聲中,東風湖小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剪紙喚醒紅色記憶」黨員先鋒日活動如期舉行。
  • 漢中市: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以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以延安精神培育時代新人。近年來,漢中市因地制宜,利用厚重的文化資源將紅色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樹人實踐,在中小學教育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有效推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以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紅色塑魂魄,精神代代傳。
  • 用好紅色資源 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成為曲阜主題教育的鮮亮底色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曲阜市立足曲阜紅色歷史厚重的優勢,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廣泛開展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讓黨員幹部在主題教育中強化學習傳承、接受政治洗禮、增強行動自覺。
  • 桃花園社區畫「最美桃花園」 用藝術傳承紅色基因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在深圳市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上先行示範新要求上,為進一步聯繫居民群眾、發揮居民群眾的力量,贏得居民群眾的認可,桃花園社區於2020年12月16日組織社區居民舉行了民生微實事項目「畫『最美桃花園』 ·描『心中的黨』用藝術傳承紅色基因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靖西市舉辦2020年校園藝術展演
    ;更進一步引導和加強廣大師生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12月14日-15日,以「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的校園藝術展演在靖西市第七小學舉行。」主題,用深情的語言,詮釋愛國情操;用靈動的身姿,展示藝術魅力;用動人的舞蹈,表達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 弘揚沂蒙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沂蒙畫派的藝術宗旨和文化擔當
    紅色,象徵光明,凝聚力量,引領未來。紅色基因,是指革命精神的傳承。作為先進思想文化因子的高度凝練和升華,紅色基因已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的靈魂血脈之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有利於實踐主體增強自身前進的精神動力,得正價值引領,從而開拓發展的新格局。
  • 創新紅色主題展館 傳承紅色文化基因
    命歷史紀念場所,反覆告誡全黨同志,「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一再叮囑「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向全黨全社會注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的不朽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就要堅持改革創新,講好新時代紅色故事。
  • 剪紙藝術家成耀華:用刻刀呈現那一抹紅色的深情
    中國剪紙協會會員成耀華展示自己的剪紙作品。成耀華的剪紙作品。紅網時刻11月26日訊(記者 胡邦建 )剪紙又稱刻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在湖南懷化,便住著這樣一位剪紙藝術家,剪紙是他畢生的樂趣。他說:「只要我還能夠動,就會把剪紙傳承下去。」他就是剪紙藝術家、中國剪紙協會會員成耀華。今年已經61歲的成耀華,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懷化人。「記得我六七歲的時候,外婆她們在冬天的時候都會圍著火爐旁剪鞋墊、鞋樣,看了之後感覺很漂亮。」成耀華說,從那時起自己便愛上了剪紙。
  • 用剪紙彰顯中華文化,一位剪紙藝術大師的非遺夢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現任教於延安大學,兼任榆林學院等多所高校教授,同時任天下名人藝術大賽組委會主任,《名人藝術》主編,北京怡源國粹文化公司藝術總策劃,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管委會剪紙委員會顧問,景德鎮市當代紅色文化陶瓷設計院院長,中國和諧西部網特邀主編,中國城鎮在線藝術總顧問,耀州窯唐宋陶業有限公司藝術總指導,陝西省政協委員。
  • 搖籃娃娃用行動緬懷英雄先烈豐功偉績 傳承紅色基因
    為紀念秋收起義及建軍90周年,9月8日,長沙諾貝爾搖籃教育集團在田漢大劇院舉行「紅色搖籃 家國夢想」大型紀念活動。這是諾貝爾搖籃教育集團繼7月31日舉行紀念建軍90周年系列文藝匯演之後的第二場大型紀念活動。諾貝爾搖籃融合貫穿「愛國是最大的德」教育思想,傳承紅色基因,已經逐漸形成愛國主義教育品牌。
  • 用剪紙彰顯中華文化,一位剪紙藝術大師的非遺夢!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現任教於延安大學,兼任榆林學院等多所高校教授,同時任天下名人藝術大賽組委會主任,《名人藝術》主編,北京怡源國粹文化公司藝術總策劃,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管委會剪紙委員會顧問,景德鎮市當代紅色文化陶瓷設計院院長,中國和諧西部網特邀主編,中國城鎮在線藝術總顧問,耀州窯唐宋陶業有限公司藝術總指導,陝西省政協委員。
  • 紅色基因需傳承 藝術文化促發展
    【寧波分中心快訊】10月17日下午,在北京將相紅色文化交流中心寧波分中心主任鄭黎峰先生及其團隊的努力下,分中心特聘國家一級美術師、世界西遊文化書畫院院長華玉清大師,及寧波當地眾多知名企業家的全力配合下,成功舉辦「寧波分中心——紅色基因需傳承 藝術文化促發展」主題交流活動!
  • 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前進力量
    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必須傳承紅色基因,永葆奮鬥本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在走向復興的道路上,紅色基因像希望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像不息的溪流,滋養著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像高揚的旗幟,匯聚起萬眾一心、共築中國夢的強大力量。正是由於紅色基因的積澱和傳承,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偉大夢想。面向未來、面對挑戰,我們要從紅色基因中汲取養分、匯聚能量,帶領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克難攻堅,努力創造更多的人間奇蹟。
  • 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根據相關考古知識,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紀,可謂日久歲深,源遠流長。民間剪紙是我國各族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創造的,是經過世代傳承和不斷發展創造的智慧結晶。中國民間剪紙以其豐富的形象語言反映了中國深邃的傳統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 傳承紅色基因 加強黨性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紅色印跡是黨的光輝歷程的寫照,紅色基因是共產黨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碼,新時代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就要求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鞏固堅定理想信念宗旨根基,永葆黨的性質、宗旨、本色。追尋紅色印跡,提升保護力度。
  • 銘記紅色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 魯東大學紅色歌曲《紅色魯東》MV發布
    「你播撒真理的火種,點亮長夜把希望啟蒙你挺拔紅色的信仰,前赴後繼血染黎明你燃燒紅燭的深情薪火相傳讓基因鮮紅……」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8日訊近日,由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齊魯文化名家、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詞,魯東大學傑出校友、藝術學院特聘院長曲波作詞,山東樂壇青年一代領軍人物、山東省音樂家協會秘書長吳可畏作曲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