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王風·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2020-12-07 紫雲孤飛

曾經的繁華都市,如今的農田蔥鬱;曾經的人聲鼎沸,如今的雞犬相聞;滄海桑田的變化莫過於此,讓人無限憂傷。

嚴:人面不知何處去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嚴:白雲千載空悠悠

此詩內涵豐富深刻,然文本卻相對簡單。關鍵詞注釋:黍(shǔ):北方的一種農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離離:行列貌。稷(jì):古代一種糧食作物,指粟或黍屬。行邁:行走。靡(mǐ)靡:行步遲緩貌。中心:心中。搖搖:心神不定的樣子。悠悠:遙遠的樣子。噎(yē):堵塞。此處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憂深氣逆難以呼吸。

嚴:日薄西山

本詩居於《王風》篇首位。我們有必要先弄清楚何為《王風》。簡單地說就是自從平王東遷,王室地位衰微,國家影響力也逐步沒落。王城周圍的文化現象也不再是各地諸侯的學習模仿對象,《王風》兼有地理與政治兩方面的含義,從地理上說是王城之歌,從政治上說,已無《雅》詩之正,故為《王風》。

鄭箋云:「宗周,鎬京也,謂之西周。周,王城也,謂之東周。幽王之亂而宗周滅,平王東遷,政遂微弱,下列於諸侯,其詩不能復《雅》,而同於《國風》焉。

本詩應該是詩人面對昔日宗周故城,發出的無限感慨,憂鬱成詩之作。

嚴:孤單

本詩三段,各段之間變換的字詞以表明時間流逝,高粱從苗兒到接穗,然後是最後的成熟。另一方面是作者心中的憂傷無處發洩,先是略感憂傷,隨後則如醉酒一般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的。當意識到這讓人無法接受的現實就擺在面前,如鯁在喉一般難以忍受的悲傷油然而生,讓人讀起來不免落淚心傷。

此詩的經典名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心憂的是國讎家恨,世道衰微。求的是物質享受榮華富貴。精神與物質終究是不相容的,多數人還是只能看到物質卻難以企及主人公的內心深處。如今已演變為「知我者,不需要解釋,不知我者,解釋也沒啥用」的雞湯荼毒生靈;於是也有了「一個不說,一個不問」的而漸行漸遠的悲傷故事。

嚴:悠悠蒼天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不禁抬頭問蒼天,這一切,究竟是誰害我至此。沒有誰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然而作者心中已經知曉了答案。不然也不會去質問蒼天。天道循環,人心不古,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不變的是那份執著於曾經美好的回憶,追求的是那份永恆不變的美好瞬間。然而過去的終究已經過去。哪怕他再美好也不可重現。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收拾行裝重新起航,美好明天就在眼前。

相關焦點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 王風 黍離》賞讀
    【原文】黍離 《詩經王風》 彼黍離離[1],彼稷之苗。行邁靡靡[2],中心搖搖[3]。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4]。
  • 《詩經》品讀:《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人世間,誰能明白你心?以己度人,古今皆然。黍離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之《黍離》賞析
    之所以選擇這首《黍離》,是因為,被詩中的這幾句話所深深打動;「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非常認同這句話。了解我的人,知道我所擔憂的是什麼,不了解我的人,問我在找什麼?其實,引申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懂我的人,不言已懂。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黍離》賞析/文瀾珊
    之所以選擇這首《黍離》,是因為,被詩中的這幾句話所深深打動;「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非常認同這句話。.國風.王風.黍離》先秦.佚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 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詩經《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憑弔詩中絕唱也
    今天我們進入到《詩經·王風》的學習中,《王風》是指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的東周王都附近六百裡以內的詩篇,一共十首。彼時王室已卑,與諸侯無異,所以,它的詩位列十五國風之中,又因為其王號並未更替,便不說「周」而說「王」。
  • 讀《王風》有感,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先從《黍離》這首詩的主旨說起。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 詩經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
    ·王風·黍離》先秦:佚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 【筱遇 · 詩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也就有了《國風·王風·黍離》。這首詩中的「黍」是一種穀物,很像現在的小米。詩中三個章節,分別用黍的小苗、抽穗、結出果實三個階段來表現時間的流逝。相應的,詩人的心境也從心中愁悶到內心迷醉,最後到心痛不已,那種世事變遷所引起的憂思與滄桑感溢於言表。這首詩如果要放到現代的一個場景中去吟誦,再合適不過的就是北京的圓明園。
  • 詩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現在流行這樣一句話「笑只是一種表情,並不代表我很快樂」。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很多的人微笑背後往往隱藏著許多淚水;空洞的眼神下拖著疲憊的身軀;風光無限的外表下掩蓋著無盡的心酸。這個時候「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也許更能代表我們的心聲。
  • 洞簫 |《黍離之悲》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王風》,即使沒讀過原文的人,多半也聽過"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每個人的所"憂"所"求"歷來不太一樣,但總也能從這詩句中得到一二分自我的安慰。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知我者,謂我心憂,到底在憂心什麼?《詩經·黍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是千古名句,在後世的語境中最常見的是兩種用法。其一用在隱士的身上,與唐伯虎的「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有異曲同工的妙處,隱士往往身負才學,倦於官場的灰暗,甘心退隱,心中卻又常念天下蒼生,於是心有憂慮,且這種憂慮難為常人說道。
  • 知我者,謂我心憂,到底在憂心什麼?《詩經·黍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是千古名句,在後世的語境中最常見的是兩種用法。其一用在隱士的身上,與唐伯虎的「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有異曲同工的妙處,隱士往往身負才學,倦於官場的灰暗,甘心退隱,心中卻又常念天下蒼生,於是心有憂慮,且這種憂慮難為常人說道。
  • 知我者,謂我心憂——品詩經《黍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黍離》出自《詩經》王風,為紀念周朝所寫,「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
  • 神哥話《詩經》之「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句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說道,常常用來表達別人對自己的不理解之意。內心充滿慨嘆,朋友雖多,知己難覓!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個千古名句出自哪裡?黍離《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 《詩經·王風·黍離》: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知我者謂我心憂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尋合適的寓所,尋懂我的人,尋理想的寄託。即使最後,滄海桑田,山河故人理想不再,我們依然回味無窮。這便是源自《詩經·王風·黍離》的詩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給我們的啟示。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出自先秦佚名的《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 「知我者謂我心憂」這句子原來不是文藝裝X犯創出的,乃出自這裡
    而且《詩經》當中的句子,在現在很早就已經化為了我們日常所用的,尤其很多句子高度凝練,用起來得心應手。比如,一句我們之前很常見的一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很長時間以來,一直以為是某個文藝範的青年作家寫出的裝X之作。因為這樣的句子在中學和大學的年輕人當中很流行,尤其喜歡被那些身背著「文藝範」的男女青年所運用。
  • 人生必須要讀的一句詩: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活著容易,而知音難求,有一句話總是最容易打動那顆孤獨脆弱的心。「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句詩出自《詩經》:黍離先秦:佚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知我者,謂我心憂」出自哪裡?它的原意到底是什麼?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是一段廣為流傳的詩句,即使沒有讀過原詩,不知道其出處,有人也會經常引用這段詩。它的表面意思非常容易理解,常被用來形容心有憂慮,沒有知己,但它的原義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