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者,謂我心憂」出自哪裡?它的原意到底是什麼?

2020-12-07 舊話重題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是一段廣為流傳的詩句,即使沒有讀過原詩,不知道其出處,有人也會經常引用這段詩。它的表面意思非常容易理解,常被用來形容心有憂慮,沒有知己,但它的原義又是什麼呢?

這要從詩句的出處說起了,「知我者,謂我心憂」語出《詩經》,是《國風·王風·黍離》中的一句話。

《黍離》全詩

「王風」首篇

但凡想要理解一首詩,需要先弄明白其詩本事,儘管《黍離》的詩本事在歷代都存在爭議,但大體上都遵循漢代《毛詩序》的觀點,即「閔宗周也」。

《毛詩序》稱:

「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

「宗周」說的就是西周王朝。《黍離》在《詩經》中的編排位序,就是這種觀點最好的論據。《黍離》被編纂者安排在了「王風」部分的首篇,就說明這首詩歌和東西周的興替有重大關係。

《詩經名物圖》中的黍稷

大約在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統治下的西周亡國,諸侯擁戴廢太子「宜臼」為新王,並且定都在了洛邑,東周王朝建立。不過,東周王朝雖然勉強維繫了周代統治,但統治力已大不如前,反而和普通的諸侯國「平起平坐」,歷史上也進入了「春秋時代」。

《詩經》中的「王風」,指的就是「東周」王城一帶的土風歌謠,它被排在「十五國風」中「第六」的位置。作為「王風 」部分的首篇詩歌,《黍離》歌謠的內容也自然和東周王朝有密切聯繫。

不過,在詩歌中,既沒有直接寫西周滅亡,也沒有任何關於詩作背景的明顯暗示,為何後人卻能讀出「閔宗周」之感呢?

懷古絕唱

在《黍離》中,雖然沒有明確的指出詩作背景,但在詩句的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因世事變遷而產生的憂愁,以及在舊地重遊時湧現的哀思。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全詩分為3章30句,每章10句,雖然看起來篇幅比較長,但理解起來並不困難,一方面是因為《黍離》生僻字比較少,另一方面是因為,詩歌有一半多的篇幅,都用了重唱疊句的表現手法。每一章的後六句都是一模一樣的,只有在每章的前四句中,有一些字詞進行了改變。

在詩歌第一章中,寫「那裡」生長了很多的黍子和稷苗,但詩人卻越看越憂慮,然而沒有人能讀懂他心中的憂慮,他只能問悠悠蒼天:是誰造成了這番景象。

詩歌第二三章中,詩句結構相同,場景也沒有發生變化,只不過因為時間的流逝,黍子和稷苗均已長成,詩人內心也變得更加憂慮,甚至如醉如噎,哀思情緒達到頂點。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如果拋去詩作背景不談,單獨去讀這首詩,讀者往往會覺得它莫名其妙,又重複囉嗦,但如果按照古人對《黍離》本事的闡釋,再去讀這首詩,就仿佛能看到這樣一種景象:西周舊都滿目瘡痍,宮殿宗廟附近長滿了雜草黍稷,一位士大夫緩緩行走在雜草從中,越走心裡越悲涼,心中不免對造成這番景象的人產生怨恨。重章疊句的手法,更能讓人體會到詩人抒發的含蓄卻震撼的家國憂思。

就像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中對《黍離》的評價那樣:

「三章只換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無限。此專以描摹虛神擅長,憑弔詩中絕唱也。」

影響深遠

《黍離》無疑是一篇影響深遠的詩歌,從名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的廣泛傳唱程度,就能看出其影響力。

當然了,更為重要的是,這首詩還為後代文人寫懷古憑弔文章,奠定了一個基調,尤其是在後世的懷古詩歌中,不僅經常用到「黍離」的典故,而且也延續了《黍離》帶來的那種觸景生情、如醉如噎的憂思。

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比如曹植的「遊者嘆黍離,處者歌式微」,向秀的「嘆黍離之愍周兮,悲麥秀於殷墟」,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劉禹錫的「回首降幡下,已見黍離離」,姜夔的「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等等,都是深受了「黍離」的影響。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黍離」的詩歌呢?

相關焦點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出自先秦佚名的《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行邁靡靡③,中心搖搖④。知我者⑤,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⑥。悠悠蒼天⑦,此何人哉⑧?彼黍離離,彼稷之穗⑨。行邁靡靡,中心如醉⑩。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 知我者,謂我心憂——品詩經《黍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黍離》出自《詩經》王風,為紀念周朝所寫,「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
  • 神哥話《詩經》之「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句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說道,常常用來表達別人對自己的不理解之意。內心充滿慨嘆,朋友雖多,知己難覓!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個千古名句出自哪裡?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 詩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現在流行這樣一句話「笑只是一種表情,並不代表我很快樂」。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很多的人微笑背後往往隱藏著許多淚水;空洞的眼神下拖著疲憊的身軀;風光無限的外表下掩蓋著無盡的心酸。這個時候「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也許更能代表我們的心聲。
  • 知我者,謂我心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黍離》賞析/文瀾珊
    之所以選擇這首《黍離》,是因為,被詩中的這幾句話所深深打動;「知我者,謂我心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 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人生必須要讀的一句詩: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活著容易,而知音難求,有一句話總是最容易打動那顆孤獨脆弱的心。「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句詩出自《詩經》:黍離先秦:佚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之《黍離》賞析
    之所以選擇這首《黍離》,是因為,被詩中的這幾句話所深深打動;「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非常認同這句話。了解我的人,知道我所擔憂的是什麼,不了解我的人,問我在找什麼?其實,引申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懂我的人,不言已懂。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各位好,今天跟大家分享話題是: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 「知我者,謂我心憂」來自哪裡?他的初衷是什麼?
    他的表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他常被用來形容心有憂無知己,但他的原意是什麼呢?這是從這首詩的起源開始的,單詞「知我者,謂我心憂」來自《詩經》,他是《國風·王風·黍離》中的一個句子。如果你撇開這首詩的背景,一個人讀,讀者往往會覺得他莫名其妙,重複,但是,如果你按照《黍離》的古老解釋來讀這首詩,你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西周舊都滿目瘡痍,宮殿宗廟遍地野草黍稷,一個士大夫在雜草叢中緩慢行走,越是荒涼,我對造成這一切的人就越是痛心場景。複述的方法可以使人體會到詩人所表達的卻令人震驚的鄉愁。
  • 知我者,謂我心憂,到底在憂心什麼?《詩經·黍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是千古名句,在後世的語境中最常見的是兩種用法。其一用在隱士的身上,與唐伯虎的「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有異曲同工的妙處,隱士往往身負才學,倦於官場的灰暗,甘心退隱,心中卻又常念天下蒼生,於是心有憂慮,且這種憂慮難為常人說道。
  • 知我者,謂我心憂,到底在憂心什麼?《詩經·黍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是千古名句,在後世的語境中最常見的是兩種用法。其一用在隱士的身上,與唐伯虎的「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有異曲同工的妙處,隱士往往身負才學,倦於官場的灰暗,甘心退隱,心中卻又常念天下蒼生,於是心有憂慮,且這種憂慮難為常人說道。
  • 洞簫 |《黍離之悲》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音樂時光》中國最美音樂微刊探索音樂美學 · 發現生活詩意音樂 | 靜心 | 冥想 | 療愈 "黍離二字出自《詩經·王風》,即使沒讀過原文的人,多半也聽過"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每個人的所"憂"所"求"歷來不太一樣,但總也能從這詩句中得到一二分自我的安慰。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詩經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知我者謂我心憂」這句子原來不是文藝裝X犯創出的,乃出自這裡
    比如,一句我們之前很常見的一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很長時間以來,一直以為是某個文藝範的青年作家寫出的裝X之作。因為這樣的句子在中學和大學的年輕人當中很流行,尤其喜歡被那些身背著「文藝範」的男女青年所運用。之所以說其用這句話很是裝X,乃是因為這些年輕人用這句話,很符合辛棄疾的一句著名的詞句「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1:一個人活的怎麼樣,開心不開心,不了取決於別人,而是取決於自己,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自己的心性所致2:別在最應該奮鬥的時候選擇了安逸。9:突然發現現在的季節變得和人一樣,走得那麼徹底,叫人措手不及10: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那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經濟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那你就應該踏實地去工作。11: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生活中發生的事,如果合乎理想,是我們福氣,如不當作經驗。
  •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筱遇 · 詩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圓明園在清朝150多年的創建和經營下,它的地域規模、營造技藝、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讓它成為了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的「理想與藝術的典範」。然而,1860年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能拿走的寶物被他們拿走,拿不走的他們一把火焚燒了,三天三夜,園林藝術的瑰寶毀之一炬,只留下了殘碑斷石。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下句是什麼?僅8個字,道出深藏於心的孤獨
    洛水三千,哪一瓢知我冷暖?所謂「千金易得,知音難覓」,一個人的內心,在孤獨彷徨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夠了解自己的人。在2000多年前,有一首奇詩,將孤獨的感受寫到了極致,寫出你我都有的孤獨。這首詩中,有七個字,可以說是十分經典,「知我者,謂我心憂」,實際上,這一句的下句,才更加令孤獨者淚流。本期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品一品這來自2000年前的孤獨:《黍離》先秦:佚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