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經典名句10則,睿智通透,感悟深刻。
1.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
出自《後漢書·朱浮傳》。做事情不要使得自己親近的人為止痛苦,也不要使得敵人高興。
2.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君王不修繕自身的特性,像我們這樣乘坐在船中的人,也會成為敵國之人。
3.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裡浪。」
出自《宋書·宗愨傳》。宗愨年少的時候,宗炳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說「我希望我能夠乘著風,駕馭著萬裡巨浪。」
4.疾風知勁草,嚴霜識貞木。
出自《宋書·顧覬之傳》。惡劣的化境中往往更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和能力。想要真正增強自己的能力,就應該多經受歷練。
5.如臣之比,車載鬥量,不可勝數。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像我這種人,用車輛來裝,用鬥器來量,是數也數不過來的。
6.超宗殊有鳳毛。
出自《南史·謝超宗傳》。謝超宗像鳳毛一樣珍貴,鳳毛與麟角這兩樣東西在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人們常用它們比喻稀有、難得。
7.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出自《漢書·外戚傳》。姍姍:形容走路緩慢從容的姿態。是她嗎?不是她嗎?站著看她,為什麼還沒有到來。
8.承閒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出自《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太子向皇帝進言說:「陛下有大禹和商湯一樣的賢明,可卻失去了黃帝和老子的養生之道。希望陛下能夠保持精神,過著悠閒安寧的日子。」皇帝回答說:「我喜歡現在個樣子,樂此不疲。」
9.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出自《後漢書·張綱傳》。我們是那荒蠻之地的後人,不能夠讓朝廷了解我們的處境。又無法忍受官吏的冤枉和欺凌,於是才起兵造反,我們只不過是為了活命而已。就像那在鍋中的魚,是沒有多長時間苟活的。
10.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
出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我聽說月光朱是世間的寶物,如果暗地裡將它放在夜路上,人們不但不會將它當成珍寶,而會用刀劍相加,斜著眼睛看他們,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人們不了解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