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寧波10月24日消息(記者杜金明 通訊員徐銘懌 項麟寓)10月23日,新時代外國文學翻譯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葉水夫先生百年誕辰座談會在寧海舉辦,來自中國社科院、全國各地高校和出版社的40餘位專家、教授緬懷了葉水夫先生,並深入探討了新時代外國文學翻譯與研究工作。
葉水夫,原名葉源朝,筆名水夫,寧波寧海力洋鎮力洋村人,是我國著名俄蘇文學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開創者之一,曾長期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的領導工作。葉水夫的譯作有皮薩列夫的《現實主義者》、柯涅楚克的《赴蘇使命》、葛羅斯曼的《生命》、田德裡亞科夫的《伊凡·楚普羅夫的墮落》等。他還組織編寫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叢書》《外國文藝理論叢書》《外國文學名著叢書》《中國大百科全書·俄蘇文學》等,為我國新時期蘇聯文學研究的起步提供了最基本最急需的資料。
「譯者是文明的驛馬」,葉水夫數十年堅持致力於俄蘇文學的介紹與研究,為世人堆積起一座座豐富的精神礦山。2018年,寧海為進一步增進中俄之間的交流,紀念葉水夫先生,投資120餘萬元,建成葉水夫紀念館,館內收藏了葉水夫和其夫人的手稿、翻譯著作及物品等,並圍繞葉水夫和他夫人的作品開展各類文化交流活動和學術活動,成為了青少年教育和學習的第二課堂,水夫精神得以發揚光大。
現場,專家、教授們結合自身體會,圍繞葉水夫的生平事跡以及中國文學外譯的傳播與接受、新時代外國文學翻譯、外國文學格局等,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中國文學譯介的發展歷程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葉水夫之子許佶表示,父親畢生精力都花在了從事俄文翻譯工作上,間接推動了中俄兩國之間的友好交流和發展,未來,他會繼續整理父親的手稿、物品和書籍,把曾經的記憶定格下來,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文學走出去,展現文化自信。
葉水夫的成就和事跡深深感動著國外的教授。「這是水夫先生從故鄉走向世界的出發地。」常住中國的烏克蘭教授布魯克·伊戈爾對一生奉獻在中俄翻譯工作,為中俄兩國的友好交往作出巨大貢獻的葉水夫先生表示崇敬並表示,他非常喜歡拜讀葉水夫翻譯的作品,在寧海他近距離接觸了養育水夫先生的這片山水,感受滋養了水夫先生心靈的這片古老土地上的文化底蘊,未來他將帶著朋友一起到寧海力洋感受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