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幅畫看懂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構圖法

2020-11-22 騰訊網

[摘要]"三遠法」是中國山水畫的特殊透視法。指的是在一幅畫中,可以用不同的透視角度,表現景物的"高遠"、"深遠"、"平遠"。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在《題西林壁》中的這句寫景詩,將欣賞角度,與對山體美感的差異,進行了高度提煉。

中國觀傳統山水畫家們,自然也深得其道。他們將山水畫的構圖體系,概括為 「三遠法」 ,今天我們就通過三幅畫了解一番。

從左到右依次為平遠、深遠和高遠

"三遠法」是中國山水畫的特殊透視法。指的是在一幅畫中,可以用不同的透視角度,表現景物的"高遠"、"深遠"、"平遠"。

宋代的著名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對三遠法下過這樣的定義:"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一 | 高遠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高遠。高遠是一種仰視的角度,用來體現巍峨宏偉的山勢。代表作當屬北宋範寬的《溪山行旅圖》。

這幅畫的中央,正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大山矗立眼前。這種頂天立地,極具質感的表現形式,造成了一種撼人心魄的視覺效果,給人一種剛美的感覺。難怪趙孟頫會有「山勢逼人」的評價。

北宋 範寬 《溪山行旅圖》

二 | 深遠

深遠是一種俯視的角度,用來體現山重水複,深邃莫測的感受。代表作當屬元代王蒙的《青卞隱居圖》。

在這幅畫中,為了突出一個「隱」字,王蒙以「S」形的連續取勢,以重山復嶺、密樹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組合,來增加山勢的深度,表現綿延不斷的群山。

元代 王蒙 《青卞隱居圖》

三 | 平遠

平遠是一種平視的角度,給人一種視野開闊,心曠神怡的感覺。代表作當屬元代倪瓚的《江岸望山圖》。

在這幅畫中,倪瓚開創了 「一河兩岸式」 的構圖,即近坡、中水、遠丘的三段式結構模式。他用一種極其簡潔的筆法,描繪了平遠風光。

元代 倪瓚 《江岸望山圖》

三遠法也並非總是單獨使用,在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中,就可以同時看到,高遠、深遠、平遠這三種構圖方式的穿插使用。畫面可謂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

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

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西方風景畫作採用焦點透視,中國山水畫採用的散點透視。西方風景畫追求「形」,而中國追求的是「意」。雖然追求的不一樣,但終歸是畫家對山水風景之美的理解和表達。

要想真正領略山水之美,僅僅依靠對幾幅畫作的欣賞是遠遠不夠的。發現山水之美並不能只靠紙上談兵,更多的還是需要親身去體會。畢竟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中國山水畫的構圖思路是怎樣的呢?
    不同於以往的構圖結構,中國山水畫有著特殊的構圖形式,包括遠近大小、虛實鏡像等,特別是用筆墨調整虛實之間的空間畫面,大多也展現出了遠近的景物關係。遠、中、近三個層次即是在取景中分別被表述和描繪而已,這就是我們所闡釋的遠近關係,利用遠近展現構思和構圖。
  • 中國山水畫論理與技法,技法三《傳統的二十種構圖技法》
    眾所周知,只掌握筆墨技巧,沒有成功的構圖是不可能得到優美畫面的。焦墨大師秦國健,總結幾十年的給畫經驗,把構圖技法歸納為以下二十種,並以自身創新作品為實例作以解讀介紹。如少而精取勢法、居中取勢法、斜角取勢法、滿幅取勢法、折帶取勢法、均街取勢法、流密取勢法、分段取勢法、相互呼應取勢法、文字形象取勢法,在文字形象取勢法中,又可分為「之」字型、「甲」字形、「由」字形一「則」字型等十種,總共二十種取勢構圖法。下面分別介紹。 一,少而精取勢法。
  • 中國山水畫論理與技法,技法四《創新構圖法「透視取勢法「》
    技法三中介紹了二十種傳統構圖法,本文由焦墨大師秦國健,以自身創新畫作作為實例,圖文並茂,介紹其創新的構圖法「透視取勢法「。 「透視取勢法」是現代人由人的視覺來觀察視物的方法,是繪畫和其他造型藝術的專用術語。安照透視的原理和方法進行造勢取勢,安排入畫內容構成畫面的構圖方法,稱為「透視取勢法」。它是與視點的定位和移動、視向有關,以透視的方法來區分的。
  • 中國山水畫如何構圖
    一幅山水畫,如何把樹木、山石、人物、建築等各種物象合情安排在畫面中,這就涉及到山水畫的構圖,構圖的成功與否關係到山水畫的好與壞。4月1日晚上8時,中國畫名家馬志剛在書畫介抖音平臺、以及微信公眾平臺書畫圈公益直播「中國山水畫的構圖特點」。
  • 山水畫的構圖規律
    我們在欣賞一幅繪畫作品的時候首先關注的就是畫面的整體效果,那麼想整體效果好就要先研究構圖。構圖亦稱章法、布局,是繪畫創作中的重要環節。構圖的成功與否關係到一幅畫的成與敗。構圖必須與畫面立意相結合,也就是要與畫面的內容相協調。下面以山水畫為例簡述一下畫面的構圖規律。
  • 美術研究|中國畫構圖:整體構圖法,之字構圖法,邊角構圖法!
    在中國畫的創作過程中,無論是物象形態的表現,還是繪畫主題的體現,都與構圖密切相關,通過畫面中物體位置的設計、色彩的搭配、線條的特殊運用等技巧實現虛實、動靜結合的效果,從而增添畫面的藝術感。而對於中國畫的鑑賞來說,基於構圖視角的畫作分析可以深化中國畫創作的思想和對技法的理解,從而提升繪畫藝術品鑑的水平和效果。
  • 李可染:論山水畫的構圖
    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繪畫,13歲時學畫山水。43歲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49歲為變革山水畫,行程數萬裡旅行寫生。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你坐東岸畫西岸,下邊是江,上邊是山。你坐西岸畫東岸,也是下邊是江,上邊是山。有人畫了二十層山,感到只有一層,只能得到水平線上一排景物,顯得非常單薄。江山堆砌,沒有曲折、深度和層次,看來也很平常,不是好構圖。紙是平面,上下堆壘,左右分列都很容易,但表現出前後縱深,就要苦心經營。宋郭熙主張山水畫要使人仿佛身臨其境,他強調山水畫「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遊之為得」。
  • 中國山水畫論理與技法論文八《「變化」是中國山水畫創作的靈魂》
    山水畫的創作過程,先由畫家確立主題思想,確定入畫內容,通過構思、立意、取勢、布局進行構圖,然後皴擦,最後點染來完成。下面,以焦墨大師秦國健自身創新作品為實例,圖文並茂來論證,如何通過筆法和墨法的變化,創作過程中的構圖、對比、留白、皴擦等各種變化,來營造山水畫的雄偉磅礴之勢,深邃意境和生動氣韻,使畫面獲得最優化,使畫作成為上承之作,從而,證明「變化」是中國山水畫創作的靈魂。
  • 進門玄關畫掛什麼好?這些豎幅山水畫超適合玄關掛
    此幅王寧的國畫泰山圖《江山多嬌》作品蒼茫厚重、講究法度、功奪造化。作品汲取"南派"山水之秀潤華滋。溫文儒雅、注重筆情墨韻。全景式構圖,力求表現雄渾、壯闊之美。作品即繼承了傳統山水的精髓,又賦予了較強的時代感,給人一種大氣幽寂、造境蒼茫曠遠、氣韻生動、厚重華茲、雄秀兼收、形神具備之美感 。這幅作品寓意吉祥、氣勢宏大,畫家用犀利的筆法和清雅通透的染色技法,讓作品厚重中顯輕盈、大氣中透雅致。
  • 如何用一個展覽解密中國傳統山水畫?
    原標題:如何用一個展覽解密中國傳統山水畫?   相對花鳥畫、人物畫,山水畫似乎更難讓人「看懂」,欣賞也不知從何下手。   內行人對著一幅山水畫不斷砸舌,口中不斷蹦出諸如「氣韻生動」「筆精墨妙」「意境幽遠」之類的詞彙,外行人仍是一臉懵,抓耳撓腮,睜大眼睛使勁看仍看不出個所以然。
  • 中國最古老的山水畫原來是這幅經典之作
    限於地氣因殊風,北之巨擘華元翁」是乾隆皇帝對於中國繪畫描述。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帶來一幅中國最古老的山水捲軸畫《遊春圖》。對於中國山水畫來說,在隋唐時期已經頗為成熟,但作為中國可以引以為正的畫作來說,那恐怕就只有這幅遊春圖了。
  • 中國山水畫中的構圖及藝術特點
    中國山水畫的構圖藝術與攝影、攝像、素描、速寫以及平面設計中的構圖藝術有著明顯求別。中國山水畫構圖藝術不只是對山、水、奇松怪石、亭臺樓榭、草木花藤等創作元素位置的安排,還要根據這些創作元素來營造情景,創設一種超然物外又安享其中的思想境界,是在「造景」,也是在「造境」,這形成了中國山水畫獨特的構圖藝術特點。
  • 客廳山水畫常用尺寸詳解,看懂尺寸再掛畫
    我們都知道黃金比例是最完美的比例,把客廳山水畫掛成黃金比例,不是讓家居更完美嗎?那麼最適合客廳掛的山水畫尺寸是多少呢?客廳掛山水畫的尺寸有何講究?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細數客廳山水畫在尺寸上必知要點,看懂尺寸在掛畫! 客廳山水畫的尺寸,一般可分為橫幅山水畫、豎幅山水畫、鬥方山水畫等三大類。不同的類別下的尺寸有這不一樣的懸掛方式,懸掛的場所。
  • 就這麼一幅中堂掛畫,卻顛覆了我對傳統山水畫的看法
    中式的家居風中,以中堂最具東方韻味,更彰顯中庸之道,說上中堂的裝飾,其實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是最合適之選。國畫山水畫掛在中堂位置更能增添家中的藝術品位,顯得家中更為大氣,國畫山水畫有著幾千年的藝術歷史。三,慎終追遠。這三者都是儒禮的體現。不論是國家層面的禮還是家庭層面的禮,它都內化為中國人的精神境界。而這種精神境界,是絕不可以買一幅低價的行貨畫可以充數的。正如李林宏筆下的這兩幅對聯山水畫,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李林宏的山水重筆情墨趣,抒發個性「詩書畫意貴於禪,拈花一笑九重天。六朝往事渾如昨,細對山川說宋元。」
  • 中國山水還能這樣畫!齊白石的山水畫元素極簡、構圖神仙
    現今山水畫如何改變怎樣才能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精神的精品?這是擺在當代畫家面前的嚴峻課題。研究借鑑齊老的成功經驗,對發展當代山水畫有重要意義。在其風格成熟的山水畫中,有三種山巒的簡化符號:三角形、渾圓饅頭狀圓形、長方形。廣東省博物館藏有一幅《白石老屋圖》。題識為:『白石老屋圖。老屋風來壁有聲,刪除草木省疑兵。畫中大膽還家去,且喜兒童出戶迎。』二十七年後(即一九五一年),齊白石又在畫幅下側補題:『辛卯冬,重看此幅,甚感慨,又何如也,無家可歸矣,白石九十又一矣,白石記』。
  • 宋代山水畫高明在哪?構圖意境結合完美
    一、構圖構圖是繪畫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在傳統繪畫中,構圖也被稱為布局,一個高深的布局就可以讓這幅繪畫技高一籌,構圖就是通過合理的運用畫面組合讓整體布局呈現出更高的美感,有時甚至能傳遞出作者的志趣和情感。文人山水畫在傳遞思想這一方面尤為明顯,前代山水畫大多是對山水大自然的直觀描繪,到了宋代,這一現象有了改變。
  • 畫設色山水畫的名家---王寧
    【畫家王寧--設色山水畫作品欣賞】(一)、王寧最新力作四尺豎幅青綠山水畫《源遠流長》【賞析】中國青綠山水自其晉濫觴起,就以青綠為主色,那是大自然的本色,也是中國古代人民思想中的自然應有的色彩,青綠山水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成熟的比較早的畫科,也是工筆重彩畫的典型,表現形式也是深深受到人們喜愛的一個藝術品種。
  • 中式掛畫 經典中國風山水畫推薦
    山水畫是自然界美的一種反映。自然山水美是客觀存在的,是大自然賦予的。人們欣賞山水畫,往往結合著生活的想像和聯想,無論是雄偉變幻還是奇特秀麗,給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並且山主丁水主財,所以中式客廳掛山水畫,藝術氣息濃厚還旺財。 中式掛畫,中國風山水畫推薦一、 中國風,不僅僅是中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可和追求,更是通過中式風格的設計元素對東方文化中含蓄內斂的嚮往。
  • 畫家張杰玉:畫好傳統山水畫的三點體會
    六歲習書法,八歲習芥子園,未及弱冠即隨惠夷之先生習書學畫。後師從楊德樹先生學畫,餘明善先生學書。硯池勤耕六十餘載,一路從傳統走來,基礎堅實,功力深厚。繪畫工山水,兼習人物,花鳥。書法工隸,旁及楷行。作品在多家報刊雜誌發表,並被《今晚報》評為最受百姓喜愛的十大山水畫家,專訪節目在天津電視臺播出。傳統山水畫得到山水畫大家何延喆先生詩讚--「筆底酷肖王耕煙,南宗嫡派得真傳」。
  • 嶽玉珍:怎麼畫好一幅山水畫
    一、山水畫的構圖 畫好山水畫,要經過筆、墨、紙、絹等很多的材料來經營一幅山水畫的構圖首先,根據絹、紙的大小來構圖,畫多大尺寸的畫面,畫什麼物體,物體大小等,來確定整體畫面的布置構圖。比如畫面的構思,前後左右,上下四面看好,再定畫的位置和落筆起畫,這就是構圖。 其次,構圖時需要畫者心中有數。無論畫物體的高大,還是矮小,落筆都要準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