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三角戀」,杜甫欣賞李白,李白衷心孟浩然,孟浩然?

2020-11-27 詩酒不貳

詩歌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詩歌也以唐朝之時最為鼎盛,有唐詩宋詞之並稱。唐詩的鼎盛是因為在唐朝時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詩人,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同時,我們知道詩歌總是一定程度上表示浪漫的,而當時的詩人們之間也是極其浪漫的,像以樂會友的伯牙子期一樣,他們以詩贈友,表達自己對故人和好友的珍惜、喜愛之情,而有趣的是在這彼此喜愛中好像有一個傳遞鏈一樣。

首先最為人們熟知的就是李白,李白天性瀟灑,最為不羈,流傳下來許多古詩,像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多麼的豪情大氣,也讓我們大家所喜愛。我們讀過許多古詩以及一些故事都知道,對於「詩聖」杜甫來說,李白正是他的偶像,他深深地喜愛著李白,一生為李白作詩有十首之多,有《冬日有懷李白》、還有《春日憶李白》、《夢李白二首》等等。

同時我們也知道李白生性隨性,想到什麼就幹什麼,而杜甫還是為人比較周正的,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比較嚴謹的人,卻陪著李白的突發奇想一起去求仙訪道去了,有了和高適三人「採仙草、找仙人、煉仙丹」的傳奇之事,可見杜甫對李白的愛之深沉。

那麼李白又愛著誰呢,李白也寫過許多贈友人的詩句,但是從《贈孟浩然》中能夠看出,李白是愛著孟浩然的,而且這個喜愛之情不是後人推測出來的,是李白在詩中直接表述出來的,第一句就是「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而且還誇了孟浩然整整一首詩。

在這篇詩中,李白說,孟浩然啊我喜愛你,你是如此的高尚瀟灑、風流倜儻,一生逍遙自在、把酒臨風,像是高山似的品格,只能揖敬你的人品風華了。像是李白這樣高傲瀟灑的人能寫出這樣的詩句來讚美別人,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對孟浩然的喜愛之情了。

但是和杜甫喜歡李白,李白喜歡孟浩然一樣,孟浩然卻喜愛著王維。王維和孟浩然也是相交很好的朋友,甚至孟浩然入仕也是王維引薦的,還一度也被傳為一段佳話。詩人相交,同樣也是贈詩,在《留別王侍御維》中寫道「惜與故人違」和「知音世所稀」,在這首詩裡表現出了在離別之際,孟浩然對王維的深深不舍之情,這份感情也是顯示出了濃厚的真摯和深情。

那麼王維又愛著誰呢,我們都知道王維有「詩佛」之稱,他對友人的表白之情就沒有上面的幾個人那麼直白,反而比較喜歡描述田園自然,詩中自有一種禪意所在,像是《終南別業》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給人以闊達、沉靜之感。由此看來,杜甫愛李白,李白愛孟浩然,孟浩然愛王維,而王維將愛意寄託於禪佛。

相關焦點

  • ​唐代詩人「三角戀」,杜甫欣賞李白,李白衷心孟浩然,孟浩然?
    唐詩的鼎盛是因為在唐朝時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詩人,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同時,我們知道詩歌總是一定程度上表示浪漫的,而當時的詩人們之間也是極其浪漫的,像以樂會友的伯牙子期一樣,他們以詩贈友,表達自己對故人和好友的珍惜、喜愛之情,而有趣的是在這彼此喜愛中好像有一個傳遞鏈一樣。
  • 杜甫愛慕李白,李白愛慕孟浩然,孟浩然愛慕王維
    唐朝詩壇群星燦爛,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李白和杜甫。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聖,二者風格不同,可不可以比較高下呢,既然都是詩人,還是可以分析比較的。李白比杜甫大11歲,李白很早就詩名滿天下,而杜甫呢,雖然杜甫的祖父杜審言也是著名詩人,但對於杜甫在詩壇上提升名氣實在沒有產生什麼影響,雖然杜甫也算是早慧兒童,「七歲即思壯,開口詠鳳凰」,雖然杜甫在24歲時就寫了《望嶽》這樣的著名詩篇,很抱歉,當時的人們並不欣賞杜甫的詩歌,杜甫一直默默無聞,37歲在長安過的日子,還是「朝叩富兒塵,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 李白、杜甫、孟浩然簡述
    李白,作大唐極具代表性的的詩人,當然深受追捧。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大唐另一個偉大的詩人杜甫。杜甫作為李白的資深迷弟,光是特地為李白寫的詩就有十幾首。如《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二首》等。簡單來說就是杜甫一年四季都在想念李白。
  • 杜甫與李白、孟浩然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學生時代,李白、杜甫、孟浩然這些詩詞界大神幾乎是我們所有人都膜拜的對象,心裡想著,要是我能有這樣的才華,早就飛上天與太陽肩並肩了!那個時候只是單純的學詩,欣賞詩歌的文採韻律之美,其實對裡面所表達的深層含義並不是那麼非常明白。後來有一次品讀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 杜甫崇拜李白,李白崇拜孟浩然,孟浩然崇拜王維,王維誰也不崇拜
    唐朝是大詩人輩出的時代,那一個個璀璨的名字如同滿天的星辰,令我們敬仰而神往。我們不禁產生好奇,千年前這些大詩人都見過面嗎?見面都聊些什麼呢?答案就在他們的詩裡。唐代最偉大的兩個詩人李白和杜甫是見過面的,只不過那時候杜甫還籍籍無名,在已經名滿天下的李白面前有點兒不自信。
  • 張籍崇拜杜甫,杜甫崇拜李白,李白崇拜孟浩然,孟浩然崇拜王維
    張籍唐代中後期詩人,是韓愈的門生,他最崇拜杜甫,曾將偶像杜甫寫的詩燒掉,把燒完的紙灰拌著蜂蜜吃,每天3勺。好友對他的奇怪做法不理解,就問他,他的理由是吃了偶像寫的詩,自己也可以寫出偶像一樣好的詩,這粉絲也是痴迷到極點了山外有人,天外有天,杜甫自己也有崇拜的人,就是李白了。
  • 杜甫喜歡李白,而李白卻喜歡孟浩然
    而關於李白與杜甫,李白與孟浩然三人之間「不清不楚」的關係而言,李白與杜甫說起來便是淵源比較深了,但是卻也令人心感好玩,杜甫很崇拜李白,而李白自己卻很崇拜孟浩然,杜甫經常追著李白跑並且一生之中也沒少些關於李白的詩,李白這個大詩人在杜甫的關照下整個人在後世的眼中呈現的更加的清晰立體了起來,後輩喜歡李白詩人的人也可是要多多感謝杜甫這位忠實的崇拜者啊
  • 揭秘:李白與孟浩然的相識!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文人軼事:李白與孟浩然的關係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一生未入仕。李白(701年-762年),李白比孟浩然小12歲,因而李白一直認為孟浩然是自己的前輩詩人。李白與孟浩然第一次相見是李白在二十幾歲的時候乘船從四川沿長江東下,一路遊覽了不少地方,到了襄陽,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然隱居在城東南的中,特地去拜訪他。
  • 讓李白變身「忠實粉絲」的山水詩人——孟浩然
    (《贈汪倫》李白)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趣味互動題:孟山人中「山人」是什麼意思?不經常給別人寫詩的他卻給孟浩然寫了5首詩,這足以看出李白對孟浩然的仰慕。除了《贈孟浩然》,李白還寫了:《春日歸山寄孟浩然》、《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淮南對雪贈孟浩然》、《遊溧陽北湖亭瓦屋山懷古贈孟浩然》這四首詩。
  • 讓李白變身「忠實粉絲」的山水詩人——孟浩然
    假如古代人也有朋友圈,誰會成為李白的好友呢?沒錯,答案就藏在這位詩仙自己的詩詞裡: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贈孟浩然》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李白)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
  • 李白、杜甫、孟浩然曾在天台山吟誦這些詩篇
    沿著詩人的腳步足跡,以水系(古道)為紐帶的勾勒而出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錢塘江詩路、甌江山水詩路四條浙江詩路文化帶,「一文含四帶,十地耀百珠」,是連接古今的文化紐帶,對打響「詩畫浙江」金名片具有重要意義。《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節目沿著詩路文化帶前行,訪問了新昌、臨海、建德、龍泉、遂昌、開化、浦江、海寧八地,帶領觀眾訪問了詩人描繪的山川風物。
  • 孟浩然究竟何許人也,讓李白寫出「吾愛孟夫子」?
    因為在很多的詩人當中,相互交遊、酬和的也大有人在。以李白為例,他和詩聖杜甫的交遊是文學史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不過,與杜甫一心迷戀李白的才華相對比的是,李白對於孟浩然卻情有獨鍾。詩人孟浩然有詩為證: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這首詩是李白所作,題目為《贈孟浩然》。
  •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最浪漫的事,就是為你寫詩!
    ——杜甫《夢李白二首》李白To杜甫李白給杜甫的贈詩,詩詞君尋尋覓覓,只找到了這三首:——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為什麼杜甫對李白「愛得深沉」,李白給杜甫的詩卻寥寥幾首?有專家分析,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成名也比杜甫早得多。
  • 杜甫為李白寫詩15首,李白卻反應冷淡,全是因為孟浩然
    前文我們寫過了李白、杜甫、高適的窮遊歲月,而三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並沒有隨之結束,而還在延續。分別後,李白和杜甫再沒相見。杜甫把他當太陽,李白視他如流星。是什麼導致了,他們之間關係的轉變?因此,當杜甫見到從頂層掉落的李白,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再加上李白大杜甫11歲,杜甫徹底淪陷變成了李白的忠實粉絲。從杜甫的詩句也可以看出,在遇到李白以後明顯有了改變,字裡行間都有李白的影子。當然這是安史之亂之前,畢竟那是還年輕,還不成熟。
  • 李白寫的這首詩人人會背,但是你了解他與孟浩然之間的故事嗎?
    在中國古代文人圈中,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唐詩人張籍非常欣賞杜甫的詩文,為了表達對偶像的崇敬,他竟然將杜甫的詩燒掉,然後拌上蜂蜜一起吃掉,以為這樣便會得到杜甫的真傳,也能寫出像杜甫一樣的好詩。而杜甫則是對李白佩服得五體投地,自己作為迷弟,時刻關心著偶像兼朋友李白的一舉一動,還寫了很多首詩來表達對李白的關心和崇敬。
  • 李白寫的這首詩人人會背,但是你了解他與孟浩然之間的故事嗎?
    在中國古代文人圈中,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唐詩人張籍非常欣賞杜甫的詩文,為了表達對偶像的崇敬,他竟然將杜甫的詩燒掉,然後拌上蜂蜜一起吃掉,以為這樣便會得到杜甫的真傳,也能寫出像杜甫一樣的好詩。而杜甫則是對李白佩服得五體投地,自己作為迷弟,時刻關心著偶像兼朋友李白的一舉一動,還寫了很多首詩來表達對李白的關心和崇敬。大名鼎鼎的李白也有崇拜的文人,一個是謝靈運,一個是孟浩然,而謝靈運又崇拜曹子建,他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這是何等的霸氣。話題跑遠了,今天,我們只談李白與他的偶像孟浩然之間的故事。
  • 李白:吾愛孟夫子。孟浩然:我的知音是王維
    孟浩然的詩作風格衝淡自然,擺脫初唐應制詠物的狹隘境界,寓景於情,抒發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當時無數後輩,李白、杜甫、王維、王昌齡等都崇拜他的人格,學習他的詩作。李白崇拜孟浩然世人皆知: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欣賞孟浩然不依附權貴的為人品格:孟浩然有「拂衣從此去,高步躡華嵩」,李白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李白、杜甫和孟浩然的死都和吃喝有關,但請大家不要笑話他們
    李白、杜甫和孟浩然這三位唐代大詩人都是怎麼死的?眾說紛紜,每種說法都附加說者個人的意志,讓人眼花繚亂,究竟真相如何?且隨六甲番人一起回到唐朝,看看那個時代發生了什麼事情。唐代的詩人們多有來往三位大詩人中,孟浩然最為年長,比李白大12歲,比杜甫大
  • 歷史上李白究竟是愛誰,是杜甫,還是孟浩然呢?
    歷史上詩仙李白有兩個好基友杜甫和孟浩然,他們相識相知,互贈詩歌,「情意綿綿」。網上關於李白到底是愛杜甫,還是孟浩然的問題,爭論不休。那麼,歷史上李白究竟愛誰,是杜甫,還是孟浩然呢?今天,我們就從他們的詩歌中發現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