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很多人說:澶淵之盟是個萬花筒,是個多稜鏡,每一個解讀完這個歷史故事的人,都會對這個事件產生自己不同的看法。今天,小編要帶領大家一起解讀一下,澶淵之盟到底是宋朝一個恥辱的標誌還是宋朝中興的起點?
說澶淵之盟是宋朝恥辱的標誌,那也是有事實依據的。
1、在華夏五千年文明進程中,中原王朝相對於少數民族政權來說,本身他就具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性。然而,籤訂澶淵之盟的時候,遼國大軍已經殺到河南澶州了,要知道,當時宋朝的首都就在河南開封了,相當於已經接近一個王朝的心臟部位,局勢相對於宋朝來說已經是極度危險了。
2、遼國軍馬雖然已經打到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但是,宋朝在澶州與遼國的決戰時,宋朝取得了勝利。取得勝利後籤訂澶淵之盟,宋朝每年卻要向遼國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的犒軍費。
3、趙恆籤訂的澶淵之盟給宋朝開了個壞頭,賠款的危害僅次於割地,開了這個頭以後,子孫後代有樣學樣,到時候賠款的數額也會成倍的上漲,甚至出現割地的情況也說不定。
說澶淵之盟是宋朝中興的起點,那也不是空穴來風。
1、每年花30萬兩給契丹,看上去挺心疼的,但是,從經濟利益角度考慮,這個買賣還是非常值得一做的。澶淵之盟籤訂以後,宋遼之間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局面。你要知道,當時宋朝在北方戰線上,和遼國進行一場中等級別的戰爭,就要投入白銀大概三千萬兩以上。
2、宋朝在歷史上給人的印象就是經濟富有,政治清明,商業繁榮的景象,那這個景象後面一定存在一個盛世的局面,這個盛世的局面就出現在宋真宗趙恆時期,他開創了「鹹平之治」的盛世場景。雖然他接手的時候,他的父親留給他的是一個內憂外患,千瘡百孔的破敗局面,但是在他的領導下,宋朝的制度清明,經濟復甦,人文璀璨,國力猛增。
3、澶淵之盟籤訂以後,北宋和遼國邊境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局面,為兩國經濟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兩國在邊境開放貿易,加強物資流通和人文溝通,通過商業的頻繁交流與合作來降低戰爭的可能性。

澶淵之盟籤訂以後,我自己認為從短期來看是利大於弊的,因為和平的局面更利於經濟的發展和民族的交流;但是從長期來看,還是弊大於利,長期的和平局面,讓彼此雙方都忽視了最為重要的國防建設的軍隊建設,導致最後兩個朝代都被迅速崛起的金國所滅。
你的觀點是什麼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