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2020-07-26 半壺老酒半支煙

如果我們單看通行本《水滸傳》,就會發現梁山一百單八將基本沒有幾個人能稱得上好漢,除了武松魯智深,也沒有人做過劫富濟貧之事。

在《古本水滸傳》中,魯智深武松朱仝燕青等六位梁山好漢,劫富濟貧只是還真沒少做,比如他們曾經用沂州太守換得了一萬兩金銀,但是自己一兩都沒留,全都分給了老百姓。

在此過程中,武松還設計解救出了三十二名被官府俘虜的小嘍囉,這才叫不拋棄不放棄,梁山兄弟一個都不能少。

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水滸傳》虎頭蛇尾,給人們留下了太多遺憾,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在一百單八將排完座次之後,就都成了宋江的提線木偶,全不像前七十回那樣個性鮮明,於是有人說後五十回是違背施耐庵先生本意進行的了篡改。

這種懷疑不無道理,因為施耐庵寫《水滸傳》就是鼓勵造反,而《古本水滸傳》前一百一十九回都沒有人想過要招安,只是在第一百二十回最末尾,才寫了老種經略相公扳倒了奸臣高俅,梁山兄弟認為招安有望,就被天降霹靂打碎了排名石碣,全書到此結束。這樣寫,很符合施耐庵的初衷。

在《古本水滸傳》後五十回中,魯智深武松等梁山好漢繼續行俠仗義,反倒是宋江縮在山寨裡不出來了,下山打仗基本是豹子頭林衝為主將,神機軍師朱武為參謀,帶著魯智深武松史進等人行俠仗義懲兇除惡,做了許多大快人心的事情。

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古本水滸傳》前一百一十九回都沒有人想過要招安,只是在第一百二十回最末尾,才寫了老種經略相公扳倒了奸臣高俅,梁山兄弟認為招安有望,就被天降霹靂打碎了排名石碣,全書到此結束。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看看魯智深是怎麼帶著武松朱仝雷橫燕青史進行俠仗義的。

看到這個名單,讀者諸君會感到很欣慰:我們認為是真好漢的六個人,終於並肩作戰了。

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話說林衝作為主將帶兵替撲天雕李應報仇雪恨之後,想起自己跟高衙內的大仇一直沒有了結,在慶功宴上一頭栽倒,從此一病不起。

魯智深心急如焚,要去汴梁城取高衙內首級為林衝治病。魯智深溜了,武松自然會緊追不捨,緊接著美髯公朱仝也帶著插翅虎雷橫、浪子燕青和九紋龍史進趕來匯合。

這六位令人尊敬的梁山好漢偶然間得到了一個消息,這消息讓魯智深心花怒放:咱們不用去汴梁城了,高衙來沂州旅遊,病倒在府衙了,這才叫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

魯智深跳著腳大叫:「前日洒家聞訊,高衙內這廝,見(現)在沂州,一不做,二不休,俺們索性殺奔前去,把這廝活捉回山,也替林教頭出口惡氣。」

大家當然異口同聲叫好,連一向穩重的美髯公朱仝也點頭贊成:「俺前日下山,公明哥哥也說,若高衙內真在那裡,卻好乘便下手。」

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如果我們看《古本水滸傳》,就會發現宋江沒有通行版本寫得那麼可惡(通行版本想彰顯宋江忠義,結果適得其反)。

在美髯公朱仝策劃下,燕青、史進、朱仝、雷橫成功混進了沂州府衙,看見高衙內「僵臥在床,枯瘠如蠟,氣息奄奄」,燕青慶幸自己來得及時:再晚一步,這廝就平安病死了。

既然還有一口氣,那麼取首級就會多一分樂趣,燕青手起刀落,提著首級出來,卻看見美髯公朱仝揪著那太守(高俅的遠房兄弟高侗,算起來也是高衙內的哥哥)不放,而且像是捧著一件寶貝一樣,生怕別人把他一刀宰了。

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這四位好漢挾持著高侗殺出府衙,卻忘了化妝成兵丁在府衙前喝酒的三十二個小嘍囉,「當場全數被捕,不曾走一個。」

朱仝雷橫燕青史進,衝殺出城,魯智深武松也帶著大批人馬前來接應,混戰中史進斬殺兵馬都監溫欽,武松砍斷了聞達馬腿,大家安然撤回朱笏山。

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魯智深暴脾氣發作,見了高衙內首級還不解氣,要把高侗也咔嚓了,這時候武松站了起來:「師兄你須省得,這廝正有用處。」

魯智深與武松心有靈犀,馬上就明白了:「你是想用這廝換咱們那三十二個兄弟?」

武松笑了:「不為這三十二人時,這賊驢太守的腦袋,一百個也都砍去。」

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有人質在手,魯智深武松等六位好漢就坐在朱笏山上喝酒等消息,果然第二天消息來了:有一個將官要求跟魯智深談判。

魯智深提著禪杖下山,回來很是躊躇:「來談判的是兵馬都監韋豹,他說咱們那三十二個兄弟並沒有被殺害,要將他們換取賊驢太守。好不容易抓了這個高侗,這麼容易就放回去,洒家實在是氣不過,但是洒家也絕不可能拋棄那三十二個兄弟,大家說咋辦?」

武松毫不遲疑:「去了一人換回三十二條性命,自亦值得。」

魯智深最信任的就是武松,武松說話,魯智深當然不會駁回,燕青卻童心大起:「索性玩他一下,你去說,若要換取太守,必須如此如此才行。」

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看兄弟們玩得如此開心,老大哥魯智深也甘願當跑腿的:「只也很好,洒家便去。」

讀者諸君可以想想看:武松燕青朱仝雷橫史進,哪一位都比魯智深機靈,可是出面談判的偏偏是身高八尺腰大十圍的魯智深,這豈不是讓官府談判專家氣破肚皮?

魯智深「重行奔下山岡(讀者諸君想想那畫風)」提出了條件:「你要將人交換,洒家很願,只是孩子們不服,如能外加一萬金銀,便把太守放回。」

魯智深這話說得合情合理委婉動人,聞達等人不得不從——由此可見,魯智深只是爽直,卻絕不缺心眼兒,談判水平也是相當高的。

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聞達等人決定滿足魯智深的條件,史進燕青這兩個小夥子卻要將玩鬧進行到底,又指使魯智深去談判:「你先把我那三十二個兄弟和一萬兩金銀送過來,我們才肯放人!」

聞達沒想到魯智深這濃眉大眼的和尚也會打誑語,就毫不猶豫地讓那三十二個嘍囉抬著金銀出來了,眼看著人財兩得,史進拔出腰刀割下了高侗一隻耳朵。

聞達氣得頭頂冒煙,但是卻無計可施,因為他還有事相求:「還有高衙內一顆首級,怎不將(拿)來?」

這回魯智深連談判的興趣都沒有了,任由史進和武松起鬨:「你們沒曾說起,這個不算!」「這廝的腦袋,早拿回梁山泊去,送給我們林教頭當夜壺用了,便有金銀十萬,休想換取!」

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聞達被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催馬掄刀上來拼命,又被武松等人圍住一頓胖揍。打不過這幫不講理也不守信用的梁山好漢,聞達只好跑路,留下魯智深等人在那裡哈哈大笑。

解救出了三十二位兄弟,又白得了一萬兩金銀,魯智深武松朱仝雷橫史進燕青心情大好,開始商量如何善後。

魯智深武松燕青這番對話相當精彩,全文引用又會影響原創度,所以只好以圖片形式展現,還望讀者諸君見諒。

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魯智深一錘定音,這一萬兩金銀全部送給了周邊百姓,也為梁山好漢博得了一片讚揚之聲。

老百姓是怎麼讚揚的,這裡不好說,說多了是麻煩,反正大意就是「官府不如強盜」。

回到梁山之後,宋江大擺宴席為魯智深等六位好漢慶功,正喝得高興,有一個人踉踉蹌蹌衝出來,對著他們納頭便拜。

魯智深武松要用沂州太守換回被俘兄弟,燕青提出:再要一萬兩金銀

讀者諸君一看就知道,衝出來拜謝的當然是豹子頭林衝,魯智深一把將林衝拽起來,按在椅子上不讓他下拜,但是武松掙扎著非拜不可,這下子「惹惱」了魯智深:「林兄弟,你幾時學得這些口舌,把人麻煩煞,休要惹得洒家性發,將眾人一齊趕散了,看你獨自在此拜什麼?」

看到這裡,想必讀者諸君更願意相信《古本水滸傳》才是施耐庵先生的原著,因為在這本書裡,我們才能看到梁山好漢的俠義與豪情……

相關焦點

  • 魯智深武松燕青斬殺高衙內,林衝霍然痊癒,宋江李逵為何做惡夢?
    話說當年林衝因為大仇未報而憂鬱成疾,他的好大哥魯智深帶著武松朱仝燕青殺進沂州城,生擒了太守高恫,將正在沂州做客的高衙內斬首。用高侗換了一萬兩金銀之後,魯智深武松燕青帶著高衙內的首級回了梁山——那一萬兩「贖金」也都送給了貧苦百姓。
  • 魯智深武松燕青朱仝斬殺高衙內,林衝霍然痊癒,宋江李逵為何做惡夢?
    話說當年林衝因為大仇未報而憂鬱成疾,他的好大哥魯智深帶著武松朱仝燕青殺進沂州城,生擒了太守高恫,將正在沂州做客的高衙內斬首。用高侗換了一萬兩金銀之後,魯智深武松燕青帶著高衙內的首級回了梁山——那一萬兩「贖金」也都送給了貧苦百姓。
  • 還是古本水滸傳解氣:魯智深武松智取沂州城,朱仝燕青斬殺高衙內
    這時候可能有讀者要問了:浪子燕青為何要斬殺重病垂危將死的高衙內?這種打死老虎的行為,是否有損梁山好漢的英雄形象?浪子燕青為何斬殺高衙內,花和尚魯智深是知道原因的:如果不殺高衙內,我那好兄弟豹子頭林衝就活不成了!
  • 清源洞流血成渠,除了魯智深武松燕青,還有幾位梁山好漢不該死?
    即使招安是順應時勢重歸正道,即使打田虎王慶方臘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但是梁山好漢在徵戰過程中濫殺無辜,卻證明了一點:賊寇就是賊寇,他們的軍紀和人品都很差,燒殺擄掠比官軍還殘暴,除了魯智深武松燕青柴進,徵方臘倖存的梁山好漢都該死。在正史中被金國打得僅剩的一萬遼國殘兵,能擊潰童貫帶領的二十萬宋軍精銳。在小說中,遼兵卻菜得不能再菜,一百單八將大獲全勝一個都沒死。
  • 武松、魯智深、楊志、燕青、李逵、史進見有人作惡,分別什麼反應
    武松、魯智深、楊志、燕青、李逵、史進都是《水滸傳》中的草莽英雄。其中武松、魯智深兩人是最不懼權貴,敢於為貧苦百姓出頭的硬漢。李逵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史進、燕青都是講義氣的英雄好漢。如果他們走在大街上,見到有壞人正在為非作歹,分別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 不是魯智深武松宋江燕青柴進
    魯智深和史進光惦記那些錢還有魯智深,在瓦罐寺,殺了崔道成、丘小乙後,他和史進搜刮寺內的金銀,二人平分。在桃花山,魯智深面對熱情款待他的李忠和周通,臨走前打傷小嘍囉,搶了許多金銀逃之夭夭。武松和玉蘭武松也曾經做過類似的事,在張都監府中,許多下人有什麼困難總是先和武松說,武松把他們的訴求轉告給張都監,總是很順利辦成,那些人就送給武松許多金銀錦緞表示感謝,武松一律來者不拒,結果正是這些別人送來的禮物,成了武松偷盜的
  • 高俅自吹相撲天下第一,除燕青誰還能打敗高俅?魯智深武松會輸
    燕青沒有讓兄弟們失望,特別是林衝和楊志,估計在心裡特別感激燕青。燕青只用一招就KO了高俅,用的是看家本領守命撲。眾人免費看了熱鬧,肯定是高興。一是因為燕青經過實戰檢驗,是真正的相撲高手,用他沒有壓力,穩勝,另外燕青情商極高,他知道能用多少力量,不會把高太尉打出傷。但是要換上沒面目焦挺上,勝利是沒懸念,但他的力度分寸感不強,萬一勁用大了,把高俅打殘、打傷,就讓宋江很不好收場。俗話說會打的打一頓,不會打的打一棍。意思是有分寸的打一頓沒事,不會打的打一棍出了人命,焦挺就是那種不會打的,打誰也不留情面,所以才叫沒面目。
  • 魯智深臨走前留下兩句話和六句偈語,宋江不懂,林衝武松燕青懂了
    梁山第一大智慧者,當然是花和尚魯智深,五臺山文殊院智真長老一眼就看出來了,所以才給他取了這樣一個法號,實際是自降輩分跟徒弟成了師兄弟。浪子燕青更是聰明,他把從方臘皇宮之內搶來的金銀財寶挑精華裝了一擔,連個嘍囉都沒帶,更沒告訴盧俊義自己的去向——除了李師師,可能沒有人知道這位浪子到哪裡去浪了。
  • 魯智深離開前說了2句話,宋江盧俊義不懂,燕青林衝武松聽懂了
    魯智深在擒捉方臘,立下大功後,宋江勸他還俗為官,封妻蔭子,光宗耀祖,魯智深表示已看破世事,不願接受;宋江又勸他住持名山,魯智深也拒絕了。但魯智深在離開宋江等人時,說了兩句意味深長的話:「洒家不願為官,只圖尋個淨了去處安身立命」、「功名利祿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
  • 把梁山步軍十頭領關進鐵籠子只許出來三個,魯智深武松會先殺誰?
    梁山馬軍有五虎將,步軍有十頭領,如果讓步軍十頭領圍攻馬軍五虎將,可能只有林衝能在圍攻之下逃生: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一對一單挑不會輸給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只會贏不會輸,剩下赤發鬼劉唐、插翅虎雷橫、黑旋風李逵、浪子燕青、病關索楊雄、拚命三郎石秀、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八個打三個,勝算也在九成之上——遊擊手燕青的弩箭防不勝防。
  • 讓盧俊義當裁判,按照宋朝的規矩相撲,燕青能否打贏武松魯智深?
    在梁山三大頭領中,唯一懂相撲的可能就是玉麒麟盧俊義,宋江吳用都是外行,要沒有盧俊義坐鎮,下面恐怕是要亂打一氣的。咱們標題裡說了,梁山好漢生活在宋朝,而宋朝的相撲規矩,是跟唐朝以前不同的。按照宋朝的相撲規矩,武松跟燕青比賽,就會束手束腳。
  • 魯智深李逵燕青焦挺能像武松那樣空手打死老虎嗎?只有一人會生還
    經常有人說武松武功不行,因為沒與高手對打過,要評價武松的武功高低,就要說空手打虎有多難,梁山上其他幾個步下高手,誰能空手打死老虎?李逵雖然能殺死四隻老虎,但他手中有刀,自然難度與空手打,相差太多,所以沒有說服力。
  • 在宋江心中,武松魯智深李逵等好漢的命還不如大雁重要
    宋江在人們心目中是位重情重義的人,要不也不會有那麼多梁山好漢為了他而賣命。但從原著的許多細節中看出,宋江內心深處對這些梁山兄弟並不是真親,甚至對兄弟還不如對幾隻大雁親。坐化,宋江嗟嘆不已,魯智深可是剛剛活捉方臘,立下大功的兄弟,他死了,宋江只是嗟嘆,不見他為魯智深寫首詩祭奠一下。
  • 董平中毒身體縮成一團,燕青積極破案,魯智深武松為何袖手旁觀?
    為了解答這些疑惑,筆者就去翻閱同樣是描寫梁山好漢的《蕩寇志》《殘水滸》,結果在《殘水滸》在中又發現了新的問題:雙槍將董平中毒身體縮成一團,浪子燕青積極破案,真正有辦案經驗的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為何袖手旁觀?
  • 梁山108將結局最圓滿的不是燕青魯智深,而是朱仝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人說是魯智深,最後坐化而亡,成為得道高僧。而有人說是武松,出家六合寺,八十多歲才去世。更有人說是公孫勝,放下一切名利,跟著師傅繼續修煉法術,當然也有人會說是宋清,雖然人生不如哥哥宋江那麼輝煌,但是他卻得以回到老家盡孝。
  • 魯智深生死之交是誰?被稱為降龍伏虎。武松林衝史進只能算好兄弟
    在義氣方面,和魯智深是最接近的一個,兩人交往很多,史進幫魯智深資助金翠蓮,拿出十兩銀子,聲稱不用還了,史進的慷慨大方與魯智深是完全相近的。魯智深被崔道成和丘小乙聯合打敗,是史進給魯智深幹肉火燒吃,幫助魯智深一起消滅了這兩個壞傢伙,史進為救玉嬌枝隻身一人獨闖華州府,被賀太守活捉,魯智深知道後,不聽武松的勸告,也獨闖華州,結果也被賀太守活捉。
  • 「撲天雕」李應憑什麼排在魯智深和武松前面
    在《水滸傳》第七十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驚噩夢」中「撲天雕」李應位列第十一位交椅,僅排在柴大官人之後,力壓兩任寨主晁蓋,宋江的救命恩人朱仝,比「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都要高,所以杜興就把他倆引薦給李應,李應本以為是小事一樁,可是連著寫了兩封書信都要人無果,感覺臉上無光就去聲討祝氏兄弟,沒想到被祝彪給暗算受傷,後來楊雄和石秀請來梁山好漢攻破祝家莊和扈家莊,而李家莊則得以倖免,沒想到被宋江等人扮做官兵給劫上了梁山,被逼落草。
  • 魯智深武松可比哪位大俠?
    船火兒張橫被大刀關勝活捉,弟弟張順居然不敢去救,最後還是阮小七急了眼:「我兄弟們同生同死,吉兇相救!你是他嫡親兄弟,卻怎地教他獨自去,被人捉了?你不去救,我弟兄三個自去救他……若等將令來時,你哥哥吃他剁做八段!」阮氏三雄的義氣,還表現在寧肯輸得要當褲子,也不肯輸打贏要,否則以他們高強的武功,根本就不會窮得三餐不繼。
  • 宋江怒魯智深離開梁山,卻任憑武松離開:利益面前沒有「兄弟情」
    得知魯智深李俊燕青要走,宋江百般勸阻。但當結拜兄弟武松要走,他卻一句「任你心意」便打發離去,似乎漠不關心。具是兄弟,為何如此區別對待?水滸同門,如何情義難全?和魯智深燕青等人的長篇託辭相比,武松說的話很簡單。誰知宋江瞧了一眼武松,也簡簡單單地說了一句話:「任從你心!」仿佛面前站著的只是並不熟識的小廝,而非當年相見恨晚的結拜兄弟。
  • 先淘汰盧俊義燕青武松宋江魯智深
    首先要淘汰幾個人:盧俊義、燕青、武松、宋江、魯智深。為什麼要淘汰他們呢?那到底誰最適合呢?我們慢慢來分析。且不說他最後看破紅塵,心如死灰,鐵定要出家為僧,就單說他喝酒鬧事這一點,就無法入圍模範丈夫。年輕時,武松酒後與人打架,一拳把人家打休克,嚇得他跑到柴進家避難,還是酒後打人,惹得柴進很不高興,酒後打蔣門神算是辦正事,後來酒後打孔亮,又是無理打架。所以武二哥,模範丈夫當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