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真是以胖為美嗎?看完這些流傳下來的古畫,就能知道答案

2020-09-06 藍鷹書畫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唐代真是以胖為美嗎?看完這些流傳下來的古畫,就能知道答案


文/文涓


古人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話說的一點不錯。當然,這裡所說的美並非只是指美麗的女子,其實是包括了所有美好的事物,比如藝術之美。自古以來,畫家們總是會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表現出女子的美麗。



眾所周知,唐朝的女子都是追求以胖為美。那麼,那個時代的美女究竟是何等模樣呢?看完這些唐朝流傳下來的經典古畫就能知道答案。


1、女子微胖是為了幹體力活


欣賞《搗練圖》之時可以看到畫卷的右邊有4名搗衣的婦人,看她們的服飾打扮應該是皇宮裡專門負責編制的技工,她們每個人體態豐腴,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微胖。而且她們全都手握木杵使勁搗衣,眾所周知,身材瘦弱的女子是幹不了這種體力活的,所以只有像她們這樣的微胖女子方能勝任。


2、微胖體現了身份高貴


看完《搗練圖》,再來看《遊春圖》。只見畫中有一個騎著馬的貴婦人,她便是楊貴妃的三姐,這幅畫的內容畫的就是楊貴妃三姐一家人外出踏春遊玩的場景。不難發現,楊貴妃的這個三姐肌膚雪白,臉也很圓,頗有富貴氣息。相比之下,她身邊的侍女身材纖細,氣質一般。



楊貴妃的三姐之所以看起來微胖,是因為她平日裡吃得好,營養豐富,生活富裕。而身份地位相對低下的婢女肯定吃得沒有她那麼好,所以自然就會顯瘦一些。這也說明,唐朝的女子微胖主要是體現了高貴的身份。


3、唐朝的審美是健康的豐腴之美


另外,再來看看《簪花仕女圖》。畫中一共畫了6名唐代的美女,她們的身材無一例外都是十分苗條。不過,她們的臉又大又圓,似乎有點誇張,畫家可能是用了誇張的表現手法。如今,一些攝影師拍出了真人版唐朝美女圖,很明顯,當時的美人確實美麗動人。足以見得,唐朝的審美是一種十分健康的豐腴之美,她們以胖為美並非真的是那種肥胖,而是微胖。


看完以上這幾幅唐朝流傳下來的古畫我們就可以知道,其實唐朝女子追求以胖為美,有的是為了幹體力活。而更多的則是體現了自己的高貴身份,比如像楊貴妃三姐這樣生活在社會上流階層的富家女子。不論如何,當時的女子追求的都是一種非常健康的豐腴之美,主要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富足。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相關焦點

  • 大唐女性真是「以胖為美」嗎?看看楊玉環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
    大唐女性真是「以胖為美」嗎?看看楊玉環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這些年,幾乎是網紅臉的時代,大家推崇喜歡的模樣,無一不是瓜子臉雙眼皮、高鼻梁櫻桃嘴,千篇一律,不知是時代的變化,還是人們的審美觀已經到了疲勞期。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楊貴妃的真實體重曝光,現代女子已失去笑容
    在現在以瘦為美的時代,很多女孩兒為了能夠減下來那麼一兩斤肉,又是節食又是運動,更甚者還有抽脂的,就為了能夠讓自己變得苗條一點、「好看」一點。而相對的,無論男女,一旦胖了,自然在現在的審美觀中就無緣個「帥」或者「美」字了。
  • 唐代女子一直以胖為美?這可能是個美麗的誤會……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事實真是如此嗎?唐代女子是否一直以胖為美?唐代女性穿著特點:保守還是開放?就穿著打扮而言,唐代女子的確別具一格,尤其胡服、胡妝流行的時候,只要願意,可以瞬間變成唐代長安城裡最酷的小妞。唐代初期,女性日常服飾風尚大致是短衣長裙,繼承了襦裙式樣。
  • 唐代女子一直以胖為美?這可能是個美麗的誤會
    唐代女子什麼樣?就以往的一些影視劇來看,唐代女子形象不少是臉頰圓圓的、看上去似乎有些「胖」。 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該院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對唐代貴族李道堅墓葬壁畫完成了第一階段修復。其中的仕女形象,也引發了種種關於唐代女子穿著打扮的議論,不少網友感嘆,果然唐代女子都是「胖美人」。事實真是如此嗎?
  • 華夏民族文化:唐代女子以胖為美可能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其中的仕女形象,也引發了種種關於唐代女子穿著打扮的議論,不少網友感嘆,果然唐代女子都是「胖美人」。事實真是如此嗎?唐代女子是否一直以胖為美?唐代女性穿著特點:保守還是開放?就穿著打扮而言,唐代女子的確別具一格,尤其胡服、胡妝流行的時候,只要願意,可以瞬間變成唐代長安城裡最酷的小妞。
  • 唐仕女吃元宵復活圖走紅網絡,歷史上的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
    一名「環肥」仕女面對美食,狠下心來只要求吃一個,後來實在無法抗拒誘惑,又提出吃兩個,最終一碗元宵全部下肚……這組唐代仕女復活圖走紅網絡,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引發一個問題:歷史上的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唐代仕女吃元宵(版權歸原作所有)1、唐朝以胖為美的說法源於何時據目前流行的說法是來自蘇東坡
  • 還原唐代仕女的風姿,胖臉呆萌真可愛~
    在今天以瘦為美的時代幾乎每個女孩子都在嚷嚷著:我要減肥!圓圓的腮幫,完全不懼體重畫出當時唐代以胖為美的風潮夏天的西瓜,冰涼消暑好吃的糕點,塞滿整個腮幫是不是感覺這「唐範兒」很是萌萌噠?焦響樂還以古畫《唐代女子化妝七步圖》為原型把唐代女子的上妝步驟還原了出來第一步:敷鉛粉敷鉛粉,相當於現在的塗粉底,唐代女子喜歡用鉛粉從額頭一直敷到脖頸,使膚白如雪,以此為美,「洗盡鉛華」就是這麼來的
  • 大唐女性真是以胖為美嗎?看楊貴妃的體重,可能和你理解的不一樣
    顯然,唐朝「以胖為美」的概念,已經是深入人心。然而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先從男性的角度來說,唐朝繼承了前朝的傳統,男性確確實實是以胖為美的,這被古人視為是一種富態、有地位的象徵,因此唐朝流傳下來的帝王將相壁畫,各個是膀大腰圓,挺著一個將軍肚。不過女子是不是呢?
  • 在這個以瘦為美的年代,她卻專畫胖臉古風美人,簡直萌翻了!
    她們還有個萌萌噠名字——胖臉吉祥!▲唐範兒消暑▲唐範兒休閒▲唐範兒遊樂▲唐範兒禮樂▲舌尖上的唐範兒焦響樂還以古畫《唐代女子化妝七步圖》為原型,把唐代女子的上妝步驟還原了出來。敷鉛粉,相當於現在的塗粉底,唐代女子喜歡用鉛粉從額頭一直敷到脖頸,使膚白如雪,以此為美,「洗盡鉛華」就是這麼來的。上完粉底就是抹胭脂啦,漂亮的臉蛋,要白裡透紅。畫黛眉,貼花鈿,圓臉搭配短而粗的眉毛,更加協調,而眉間的花鈿,又讓柔和的妝容多了一絲銳利。
  • 古代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楊貴妃的體重證明,胖成啥樣才叫美
    我們現在很多人眼中的美女都是些瘦瘦高高的女孩子,看起來非常有氣質,身材也能完全的顯露出來,這樣的女孩最受大家歡迎,不過時代不同,大家的審美也就不同,特別是很多小夥伴都聽說過在唐代是以胖為美的,這也是現在很多女孩子給自己的胖找的一個合理的藉口,不過我們現在理解的胖和唐代人口中的胖是一回事嗎?楊貴妃的體重告訴你,肥胖可不叫美麗,要這麼「胖」才美。
  • 唐朝以「胖」為美?胖與豐腴是兩個概念,看楊貴妃就知道了!
    據說唐朝以「胖」為美,還有人說楊貴妃就是個大胖子,真的是這樣嗎?拿此時最有名的楊貴妃。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楊貴妃是個四大美女之一了,古代的四大之許多人覺得他是典型,因為有個形容她的成語叫做環肥燕瘦嘛,另外資治通鑑中也描寫楊貴妃為素有肉體,姿質豐豔。但是我可以肯定楊貴妃肯定不是那種很肥胖很臃腫的,因為楊貴妃善於一樣,最有名的就是霓裳羽衣!
  • 終於等到以胖為美的時代了!這位妹子用畫筆讓古畫唐詩萌炸天!
    以上這些作品的創作者叫「焦響樂」一位你可能不知道其人是誰卻多半看過她作品的畫師玉環騎馬馬不支黛玉騎馬馬不知唐代女人的形象衣著華美,長衣飄飄體態豐厚,面頰圓潤不美?不萌?不動人?到各種器物的使用、造型有相對嚴謹的考證我們看那些傳世的唐代畫作因為年代原因
  • 胖也沒什麼大不了!唐代以胖為美呢!解讀其時代文化內涵
    一、唐代的以胖為美其實,唐代「以胖為美」的審美觀在反映唐代歷史的影視作品中都有體現,其中,尤以楊貴妃的影視形象最為著名。而《唐明皇》中林芳兵飾演的楊貴妃形象深入人心。國家文明的高度發展,呈現出異彩紛呈的文化氣象,其中「以胖為美」的獨特審美觀成為唐朝獨有的文化標識。只是「以胖為美」的審美觀念有一個變化過程,初唐以瘦為美,至盛唐時則以胖為美,中晚唐時又回溯到以瘦為美的審美狀態。
  • 唐代評判美女真的是以胖為美嗎,只是楊貴妃恰好符合了所有標準
    我們的身邊都有這樣的女性朋友,她們總是控制不了對美食的欲望,烤肉涮鍋甜品麻辣燙關東煮等等,在這些女性朋友享盡美食的美妙之後,體重也是在不斷的上漲,於是這些女性就說,在唐朝胖胖的女性才是最美的,胖點怎麼了?胖點也是非常美麗的,這也成了她們放縱食慾的藉口。
  • 這些詩告訴你事實,唐朝從未以胖為美,是否顛覆了你的認知?
    對於女子的審美,在我們的認知裡,大多數時代都是以瘦為美,可唐朝卻似乎是個例外,以楊貴妃為審美標誌,唐朝獨以胖為美,可謂是標新立異,成為美談。蘇東坡一句「短長肥瘦各有志,玉環飛燕誰敢憎」造就了「環肥燕瘦」這一詞語,楊玉環是個胖女人、唐朝以胖為美的觀念便更深入人心了,甚至一些胖乎乎的女孩也愛戲言:「要是在唐朝,我肯定是個大美女!」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 唐代「以胖為美」,這種審美觀是怎麼演變過來的呢?
    這些都可以佐證在初唐至少在武則天出現時已經有「以胖為美」的審美觀出現並開始流行。楊貴妃的得寵可以看出當時審美觀的轉變,皇室挑選美女的而標準也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而「以胖為美」;反之,作為最高領導人唐玄宗喜愛胖美人又影響了整個社會的審美,大家更加喜愛胖美人,使得「以胖為美」更加風行。兩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形成了盛唐特有的、有別於其他時期的「以胖為美」的審美觀浪潮。
  • 楊玉環:心寬體胖,唐朝為什麼以胖為美?
    心寬體胖,本來就是對一個人外貌的一種表達方式,這個詞語用在楊貴妃身上很是貼切啊,生活在唐朝的任何一個人,都流行以胖為美,一個一個胖乎乎圓滾滾的,說明吃得好,身體才倍兒棒。看楊貴妃那有福人的身材就明白了。
  • 看完古畫裡的「小學生作品」,這真不是「糊弄」人嗎?
    看完古畫裡的「小學生作品」,這真不是「糊弄」人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耳朵裡的博物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啊,我是朵朵~看古畫的時候
  • 在春節期間有哪些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在春節期間有哪些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春節對於我們中華民族來說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有句話說的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話就能非常通俗的表達春節這個節日的意義,這就是一個對於我們來說喜慶吉祥團圓的日子。今天就來跟大家一起來說一下,在春節的時候我們都有哪些傳統的習俗。
  • 唐朝那些事1: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
    04:01來自融睿歷史大家提起唐朝都普遍認為,唐朝是以胖為美的。總是有女孩子想,我要是生在唐朝就好了,那我肯定是個大美人,不用保持身材,與美食絕緣。事實是唐朝從來沒有以胖為美!那唐朝以胖為美的說法是從哪裡來的呢?首先唐朝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那我們從史書和現存的文物來看,初唐、中唐和晚唐都是不以胖為美的。只有盛唐時有這麼一個說法,就是因為一位人物:楊貴妃。有人說,因為盛唐時期,國家富裕強大,自然人也跟著"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