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珊文圖
核心提示┃多讀一本書,就能多增一分內心的溫潤、寧靜和飽滿,減去一分現代生活帶來的漂浮、戾氣和木然。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尤其是對尚未走出校園的學生更是如此。讀書,一個好氛圍很重要。優雅、文靜的環境,寧靜、浪漫的情緒,更容易使思緒至深至遠。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鄭州那些創意書香校園,看看這些學校為引導學生讀書,想出了哪些好點子?
走進那些書香校園,聽聽看看那裡的「創意閱讀」方式,就會明白教育的真諦:讓文化以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引領教育,教育才能真正發揮功效。
走廊裡的圖書架
閱讀是最好的滋養化妝品,閱讀可以開闊視野、浸潤心靈。
走進鄭州高新區一中,看到樓層走廊的書架上擺滿圖書。記者心中感動的情愫迅速湧上來。班級設圖書角,走廊有開架圖書,學校還有藏書近7萬冊的圖書閱覽室。每天除了學生自由讀,還有固定的40分鐘閱讀時間。
為了讓學生們能多讀一本書,學校真的是「蠻拼的」。
每周二下午第四節課,為全校教師集體讀書課,全體教師攜帶書籍、讀書筆記本準時到讀書活動室。每天,老師們會在校信通博客上發表一篇讀書心得,展示讀書體會、分享智慧火花、交流教育經驗。
教師讀書活動,將「讀書是需要」上升為「讀書是責任」。
學生自己開設讀書分享會,邀請家長參加。為籌備一次讀書分享會,學生們前期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為了讓家長看到一個陽光、博學、合作的自己,為了給小組爭榮譽,孩子們在家製作了精美的課件,提前到校演練,從設計開場白到中間互動、從節目間的串聯詞到最後的退場方式,他們都精心安排,充滿創意。
家長在分享會上看到了一個「不同的孩子」,也更加明白了閱讀的重要。
自讀自編自演做「明星」
鄭州市回民中學的書香校園活動,結合不同年級學生認知特點和主要學習任務,形成了系列化的活動課程。其中,高二年級的《中國小說欣賞》校本化學習,特有意思。
高二選修教材《中國小說欣賞》,是人教社出版的通行國家選修教材,囊括了中國從古至今的優秀小說十八部。
面對這樣一場「文化盛宴」,因時間緊、任務重,傳統的以老師引導為主的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更多更深入地閱讀和欣賞原著,於是學校決定將整個學習過程交給學生。
先是深度閱讀原著。每年春節寒假前,每班抓鬮分定教材中的一部作品,布置學生深入閱讀經典原著,並寫出1500字的讀後感。然後進行讀後感評比。第二年新學期伊始,各班在班級內進行閱讀分享,並評出優秀讀後感10篇,並通過展板展示。
劇本創作。以本班深入閱讀的經典原著為主要對象,將課本上節選的內容改寫成劇本,交由本班語文老師指導並定稿。
話劇演出。各班成立話劇演出小組,由課代表牽頭定出導演、演員、工作人員等。
精心排練。自己做明星,這是多少學生的夢想。話劇演出活動,給了學生這個機會,每個參與演出的班級,都將一遍一遍地閱讀原著以及劇本,深入體會揣摩劇中人物心理,反覆排練,而經典想傳達給學生的信息,也在這種快樂排練中,內化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
圖書館以「用」為主
你是坐著讀,還是躺著讀,是喝著咖啡讀,還是品著茶讀,只要你讀書,就好。
書香、茶香、咖啡香。經過升級改造的鄭州九中圖書館,早已經成了學校師生們最嚮往的去處。沙發、桌椅、茶葉、咖啡和茶具一應俱全。另外,還備有各種記錄本,方便師生們進行摘抄或書寫感悟。
升級後的九中圖書館,進一步實現了藏、借、閱、諮詢、管理的一體化,體現了以「用」為主、以讀者為中心的理念。圖書館設置了高效的圖書自動檢索功能,師生們只要在自動搜索機上輸入書名,就能通過檢索程序很快找到圖書所在的位置。
在借閱方式上,所有圖書、期刊和報紙都實行「全開架」;在借閱時間上,圖書館實現了「全天候」開放,周六、周日和假期也按時開放;在圖書數量上,目前,新圖書館共有藏書10萬冊,雜誌200多種,書報期刊20多種;在圖書內容上,根據師生們的需求實行動態更新,每學期都要請師生代表,對所藏圖書進行篩選、替換,新圖書館有500多個閱覽座位,為全體師生提供了極其自由的閱讀空間。
讓學生入靜,讓學生入景
讀書滋養生命。校園書香氣採自於書卷,得益於孜孜不倦地閱讀。
在鄭州外國語學校,為給學生營造讀書的沉靜氛圍,校園環境極其優雅,讓學生入校即靜,專心致志。
書香育德,品味經典,讓學生入景。為紀念國學大師季羨林,學校設立了鄭外季羨林讀書獎。學校還定期舉行「在鄭外聽講座」、「學生百家講壇」活動。每年走上「在鄭外聽講座」講壇的科學家、學者、成功人士,不少於20人。
20分鐘的閱讀小課
鄭州航空港區中心學校,每天下午,都會給孩子們開設一節20分鐘的閱讀小課。
每天下午上課前安排20分鐘的閱讀小課。讀自己感興趣的故事,積累好詞好句,摘抄富有哲理的句子,組織讀書交流會……一周一本書,寫心得,放進學生成長檔案冊裡。
怎麼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會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校開展了各類課外閱讀指導課。例如,李豔老師嘗試的好書推介課。教師向學生推薦適合讀的書,採用「引入故事-精彩再現-製造懸念-推薦書籍」的教學流程,以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期待和興趣,把學生引導到自主閱讀上來。
邵長輝老師嘗試的課外閱讀匯報課。讓學生匯報自己最喜歡的片段或人物,大家或補充或反駁,交流書中的故事,體會人物的情感,形成了「指導方法——自主閱讀——自主匯報」的基本程序。
與動漫相結合的讀書
孩子們大都喜歡動漫,何不利用這個天生的興趣,刺激他們進行好書閱讀?
鄭州市二七區建新街小學,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小學生對動漫的熱情極高,即使平時不太愛讀書的學生,對動漫書籍也是愛不釋手。
為契合小學生的讀書興趣,學校創造性地將學生最愛的動漫與讀書相結合,開展了「經典動漫書籍推薦」、「動漫劇本創編」、「動漫劇表演」等豐富的活動,引導學生讀經典動漫書,並在此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想像,會讀、會演、會創編,豐富學生的讀書類別,引導他們進入不同的書世界,感受讀書的樂趣。
創建著名作家工作室
鄭州艾瑞德國際學校想了個好辦法:邀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孟憲明先生常駐學校,把學校作為河南省兒童文學協會的活動基地。
「有著名作家在我們學校。」這種心靈暗示,對孩子們的閱讀很重要。面對老師,孟老師會傳授「如何讓孩子以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學語文?」面對學生,他會傳授給他們有效、有趣的閱讀、學習方法。面對家長,引領他們學習家庭文化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