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繁榮傳統戲劇 助力鄉村振興

2020-08-27 海峽消費

鄉村文化振興中,地方戲曲的傳承保護又是重要組成部分。福建地方戲曲劇種小而多,並廣泛存在於鄉村。構建鄉村地方戲曲發展的良好文化生態,既能促進地方戲曲的傳承保護,又能豐富群眾生活、教化群眾、淳化民風、提升群眾精神面貌,促進鄉村文化振興。

源遠流長的古老戲劇也曾陷入困境

泰寧梅林戲發端於清代,嘉慶年間,其前身徽調,在流傳過程中不斷地吸收本地的歌謠小調和民間藝術,唱腔、曲牌、劇目、表演獨具一格,逐漸形成了全國獨一無二的地方劇種梅林戲。

在20世紀九十年代初,由國家文化部評選獨具地方特色戲劇的活動中,泰寧梅林戲榮獲「天下第一團」稱號。該項目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梅林戲班瀕臨消亡,為搶救梅林戲,泰寧縣於1960年成立了梅林劇團,劇團成立後挖掘了許多散落民間的梅林戲曲調。即便如此,在早年間,梅林戲因經濟情況緊張、老藝人年老體弱退居幕後等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時時也面臨著劇團解散、劇種消亡的危險。

傳承創新相結合,煥發戲劇生命力

保護傳統優秀文化刻不容緩。近年來,泰寧縣高度重視梅林戲傳承保護工作。秉承多方協作、動靜結合、主次分明的原則,堅持按照保護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思路,成立了梅林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並將其列為財政核撥事業單位;通過實施傳承人才培養計劃,與福建職業藝術學院三明分院聯辦五年制「梅林戲藝術傳承班」,培養了後續傳承人才。創新發展梅林戲劇,遵循梅林戲傳統表現方式,先後創作了《貶官記》《背子趕會》《花蕊夫人》《西颱風雲》等一批優秀劇目,獲得了國家和省、市多項榮譽。作為一張傳統名片,梅林戲更是走出國門,先後赴日本、韓國等地演出交流,成為對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戲劇之一。

鄉村文化搶先行,唱響時代梅林戲

8月16日,泰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梅林戲文化傳承志願服務隊來到大田鄉大田村少年紅軍展覽館,給當地村民奉獻愛心送上戲曲文化大餐。村民們兩人成對,三五一群,紛紛從四面八方湧到展覽館,現場就座得滿滿當當,就連過道也被群眾佔滿了。

舞臺上,梅林戲文化傳承志願服務隊的演員們全身心投入,梅林戲新歌《道德頌》、《梅林瑤》,泰寧方言喜劇小品《家和萬事興》,紅色大田情景表演《少小報國真榮光》《我要當紅軍》等節目精彩上演。村民沉浸在濃濃的鄉土藝術氛圍中,現場喝彩連連,活動氣氛也被一次次地推向高潮。

大田鄉「送戲下鄉」活動正是梅林戲惠民宣傳演出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泰寧梅林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梅林戲文化傳承志願服務隊,每年深入基層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黨風廉政建設、紅色文化等主題巡演100餘場。通過梅林戲曲目生動、通俗易懂的表演方式,將黨的方針政策、各項工作落實落地的重要意義、具體內容形象的呈現給廣大群眾,宣傳正能量。豐富廣大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的同時,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文化振興。來源:三明市農業農村局

相關焦點

  • 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助力鄉村振興戲劇文化
    人民網-文化頻道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 在中國戲劇發展史上,鄉村是中國傳統戲劇發生的原動力;作為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戲劇又是鄉村舞臺上最為傳統、最為流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藝術形式。中國戲劇文學學會「鄉村振興戲劇文化」研討會日前在濟南章丘舉行。
  • 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助力第二屆鄉村振興戲劇節成功舉辦
    戲劇節期間,中國戲劇文學學會鄉村振興(章丘)戲劇文化研討會成功舉行;中國戲劇文學學會與山東石匣古村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戲曲與曲藝委員會承辦的《曲韻歌揚.石匣情——,鄉村是中國傳統戲劇發生的原動力;作為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戲劇又是鄉村舞臺上最為傳統、最為流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藝術形式。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2018年03月09日 11:03 來源:寧夏日報 作者:寧夏社會科學院理論研究中心 字號 關鍵詞:黨的十九大;鄉村振興;鄉村文明建設
  • 鄉村振興進行時|南城蛤地社區:客家傳統鑄魂 繁榮鄉村文化
    人居環境越來越好,文化活動絡繹不絕,居民不亦樂乎……近年來,南城街道蛤地社區除了從提升人居環境方面著手,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外,同時,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繁榮鄉村文化,積極推廣客家文化在鄉村,文化是鄉村振興的初心、靈魂和方向,以鄉村文化振興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鑄魂工程。蛤地社區又是以什麼樣的文化底蘊引領鄉村振興的呢?
  • 匯聚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致惠城區鄉賢的一封信
    匯聚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致惠城區鄉賢的一封信 2020-09-30 17:4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以曲藝助力鄉村振興
    11月28日晚,「曲藝助力鄉村振興」中國曲協文藝志願服務團走進浙江台州惠民演出在路橋文體中心舉辦。王汝剛、李金鬥、程桂蘭、大兵、趙衛國等曲藝名家和台州當地曲藝工作者,聯袂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演出。本場演出名家薈萃,星光璀璨。
  • 重塑鄉村文化生態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構建鄉村文化生態系統,重塑鄉風文明,實現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係鄉村持續發展繁榮的內生動力和核心保障。
  • 霞浦松山:「文化集市」助力鄉村振興
    7月28日,霞浦縣文旅局召集非遺傳承人在松山街道長沙村開展「鄉村文化集市」活動,助力鄉村振興。在這次助力長沙村「鄉村文化集市」活動中,傳承人蘇敏(剪紙傳承人)、顏勇金(糖塔模具傳承人)、吳孫存(畲族鬥笠傳承人)、雷仁華(畲族手剪傳承人)、王胤祥(陶瓷傳承人),集中展示了非遺傳統製作的技藝,剪紙、糖塔、鬥笠、手剪、陶瓷等。
  • 「把根留住」:發掘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張健)古人云:「禮失求諸野」,鄉村是一個文化寶庫,鄉村文化是鄉村振興實現的靈魂與價值指引。專家認為,需遵循尋根路徑,發現傳統文化載體,為鄉村振興提供依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杜志雄認為,中華民族許多優秀鄉村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與生態文明的寶貴財富、重要基礎和不可或缺的內容。朱啟臻在他的新書《把根留住:基於鄉村價值的鄉村振興》中論述了鄉村振興與鄉村價值的關係,提出忽視鄉村價值、另起爐灶的鄉村建設,是無根的鄉村、無根的文化,往往會成為空中樓閣和擺設,這方面的教訓並不少見。
  • 提升文化自信 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圖景展現給了大眾,在這幅美麗的鄉村圖景中,離不開鄉村文化建設,如何讓文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重要的時代課題。精神文化需求已成為大眾生活「必需品」。
  • 江西省人民政府 鄉村振興戰略 崇義名譽村主任助力鄉村振興
    崇義名譽村主任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衷心感謝茶灘村名譽村主任吳世誠為茶灘村鄉村振興捐贈愛心款200萬元,不僅讓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有了根基,他的這份反哺桑梓的情懷和助力鄉村的赤子之心更像一盞明燈,照亮這方熱土。」
  • 【方志四川•鄉村振興】董奇智 ‖ 保護開發傳統村落 助力廣安市...
    本文載《巴蜀史志》2020年第4期保護開發傳統村落助力廣安市鄉村振興的調查與思考董奇智湯壩丘傳統村落現狀對照廣安市近年來申報成功的「中國傳統村落」,湯壩丘傳統村落完全有競爭力,申報成功的概率很大。建議鄰水縣住建部門按程序加緊向上申報。2納入縣域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區域開發。 目前,鄰水縣正在長安鄉貴人槽一帶實施鄉村 旅遊開發,已取得初步效果。
  • 多位專家齊聚長沙 探討非遺助力鄉村振興
    「非遺助力鄉村振興」論壇現場。 向一鵬 攝中新網長沙6月2日電(向一鵬)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促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又為非遺帶來了什麼樣的機遇?在南京藝術學院人文學院文化遺產系主任陳紅雨看來,傳統手工藝匠人對於新農村建設十分重要,做適應客戶個性化、定製需求的產品是振興鄉村傳統手工藝的出路。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劉燦姣以「激發傳統村落活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題向在場觀眾做了主題演講。「由於保護經驗不足、機制不健全、保護法律法規缺位、保護經費不足等原因,我們對傳統村落的保護還有待提升。」
  • 「柑橘貸」助力鄉村振興
    本報訊記者蘇麗霞通訊員唐明偉報導近日,農行雲南省分行「柑橘貸」助力鄉村振興支農惠民活動啟動儀式在玉溪市華寧縣舉行。華寧縣華溪鎮竹居村39歲的王進福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他說:「農行這6萬元貸款真是幫了我的大忙,解決了我購買化肥、農藥等資金問題,今年柑橘增收有希望了。」王進福只是獲得農行貸款支持的眾多農戶中的一個。
  • 天朗控股集團聚焦城鄉產業運營 助力陝西鄉村振興
    作為一家以新型城鎮化產業投資與運營為發展方向的全國性企業集團,近年來,天朗控股集團按照「鄉村+」的運營模式,憑藉豐富的城鎮化產業專業能力與運營經驗,與農業農村部下屬的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長安區委區政府共同啟動「中國農業公園」的建設,立足「三農」讓資本下鄉結出鄉村振興的碩果,助力城鄉文化經濟的大發展、大繁榮。
  • 「民主黨派助力鄉村振興縣區行」活動公益演出成功舉行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喜迎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助力鄉村文化振興,9月22日上午,致公黨山東省委牽頭,聯合山東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等單位,邀請山東致公藝術團、山東省政協委員藝術團、山東歌舞劇院、山東愛樂民族樂團的知名藝術家,走進山東首批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沂河源田園綜合體,為辛勤勞作的農民朋友送去一場精彩紛呈的藝術盛宴。
  • 「中醫農業」+「耕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的「鄉風文明」內涵,就是要求認真對待鄉村發展歷程和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在農業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中醫農業」與「耕育文化」有助於維護好國家、民族發展的基因,傳承和弘揚我國的中醫文化和農耕傳統文化,實現農業的生態發展和鄉村振興。
  • 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
    今天21:00廣西衛視《八桂新風行》播出《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帶你走進廣西來賓市象州縣馬坪鎮大佃村,看文明風如何吹入鄉村,助力鄉村振興。今年以來,大佃村村委指導壯歡協會結合鄉村特點,專門創作了200多首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的山歌,供村民們傳唱,深受群眾喜愛。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這一次抗疫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廣西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鄉村的建設,將會促進更多的鄉村煥發新時代文明新氣象。
  • 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合作新模式
    長城網訊(田桂雲 劉佔行)2020年1月9日上午,由保定市婦女聯合會、保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保定市民政局、保定市總工會、保定市農業局、保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保定市科學技術局、保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指導,保定市鏗鏘玫瑰創業聯合會、保定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的校、企、會、村四方合作助力鄉村振興及大學生創業公益項目本真農業啟動儀式
  • ...副市長劉華彬:找準文化繁榮與鄉村振興的契合點和突破口,資陽大...
    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 王祥龍 雷遠東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背景下,文化繁榮和鄉村振興相輔相成。那麼在將文化繁榮和鄉村振興相結合方面,四川資陽做了哪些具有資陽特色的探索和經驗?「資陽市委、市政府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川省委總體部署,作出堅持成資同城化戰略支撐、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謀劃,在這個背景下,將文化繁榮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資陽主要作了三方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