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腦海裡那些抽象的科幻世界,遙不可及的宇宙,就這樣大氣磅礴地出現在你前面:
如同置身3D影院一般。
看到了嗎?漂浮在暗紅色雲海上的那枚綠色玻璃珠一樣的星球,就是地球。
讓人驚叫的第二點是:這套書都是國內科幻的經典作品。敢挑戰經典本身就很有勇氣,但是能把經典升級,那才是真正的本事,這套書做到了。
這是書中的《流浪地球》的一個畫面,巧妙地加入了自由女神雕像和紐約一角,科幻感和現實感相得益彰,一眼都看不夠啊!
讓我們驚叫的第三點是:孩子們太喜歡了,真的是為孩子量身定做的!
科幻迷煦同學一口氣看到半夜,一點兒都誇張,完全停不下來的節奏。
咱們學堂的宋小豆也說,自己看不懂文字版《流浪地球》,但是這套書就能讀進去,而且也讀懂了劉慈欣。
不僅如此,學堂的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歡。原來科幻作品,還可以這樣改編,真的很顛覆我們對科幻作品的傳統印象。
還等什麼?火速上架,讓更多的孩子可以看到這套:好萊塢級別的恢宏巨製!
喏,就是這套:《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
近些年,劉慈欣的科幻作品很受讀者喜愛,他作品中蘊含的偉大的想像力,深層的科學邏輯,深刻的人文情懷,對於成長中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構建,都非常有幫助。
他的作品常常出現在中小學生必讀書單、課本、考卷、拓展閱讀上,就一點也不為怪了。
2018年高考,劉慈欣的科幻作品就首次出現在高考卷上,選取是《微紀元》。
我們還發現,最新的教育部編七年級語文課本中,還節選了劉慈欣的小說《帶上她的眼睛》片段。
這次全新的改編,算得上大手筆、大製作:
整套書斥資千萬,創作團隊整整花了四年才完成,是真正的匠心打造。
咱們常說「文學帶給孩子無窮的想像,圖畫幫孩子想像畫上輪廓」。這次的創作,是真正為孩子們的想像,畫上瑰麗的輪廓了。
它首次將劉慈欣經典、硬核、廣受歡迎的15部作品進行改編:
像《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微紀元》《贍養人類》《球狀閃電》……完全改編成:國際水準的漫畫作品。
這樣一來,這套書不僅特別適合小學生、初中生閱讀,而且也適合咱們大人看,各種分鏡,比看電影還過癮。
這樣充滿藝術氣息的漫畫改編,也是劉慈欣老師本人親自授權的,一向低調的他,這次高調出境了一把,足以看出他對著這套書的認可:
為了能真實還原原著,出品方邀請了二十多位來自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巴西、中國等地的國際頂尖漫畫家創作,基本上代表著當代漫畫藝術的國際水準:
其中,《流浪地球》由義大利漫畫家史蒂芬諾·拉弗雷繪製,他在美國參與過大名鼎鼎的《蝙蝠俠》《X戰警》等超過20部著名漫畫的人物創作。
漫畫《流浪地球》繪者,義大利漫畫家史蒂芬諾·拉弗雷
從上面的手稿中,我們就能夠感受到美式漫畫創作中遵循的透視、比例、光影、構圖方面的嚴謹,真的是充滿了匠心。
還有漫畫《鄉村教師》的繪者張曉雨,也是為數不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本土漫畫藝術家。
漫畫《鄉村教師》繪者,中國漫畫家張曉雨
他的作品中西合璧,細膩之處彰顯超強的藝術張力:
大到——可以展現聲勢浩大的星際戰爭場面:
又可以小到,帶我們回到充滿鄉土氣息的小山村:
這本書,張曉雨整整花了一年半,每個細節都滲著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同時,他又站在藝術的角度,打破文化壁壘,還原劉慈欣幻想小說中瑰麗的想像世界。
通過這樣的「漫畫改編」,科幻作品跟孩子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而且原來,「硬核燒腦」的東西變得更加形象具體,深奧的原作,孩子通過看圖,就可以明白了。
不得不說,書中的每幅圖都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於漫畫的局限思維,從構圖、顏色、布局、分鏡等處處都非常國際化。
《圓圓的肥皂泡》中,是夢想和現實的衝撞,五彩斑斕的泡泡,帶來的不僅是夢幻,還有溼氣,和人類生存的希望!
《夢之海》中,大怪物的樸素願望竟然是:成為冰雕藝術家。這個怪物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可怕,完全不用擔心會有恐懼心理。
而且,全書的很多「科普知識難點」很多地方都做了「降維呈現」,比如,就拿《流浪地球》裡「氦閃爆發」來說,原作的描寫非常唯美壯麗:
太陽最後一次把它的光和熱灑向地球。地面上的冰結的二氧化碳乾冰首先融化,騰起了一陣白色的蒸汽;然後海冰表面也開始融化,受熱不均的大海冰層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漸漸地,照在地面上的光柔和起來,天空出現了微微的藍色;後來,強烈的太陽風產生的極光在空中出現,蒼穹中飄動著巨大的彩色光幕……50億年的壯麗生涯已成為飄逝的夢幻,太陽死了。
但是,對於不熟悉宇宙學的孩子來說,理解起來還有難度的,現在漫畫版一下子就能讓人「身臨其境」:
咱們這次上的是第一輯,一共有四本:
《流浪地球》
《鄉村教師》
《圓圓的肥皂泡》
《夢之海》
千萬不要以為科幻作品是男孩的專利,《圓圓的肥皂泡》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科技追夢的過程,家有女孩的,一定會為書中勇敢的女孩深深折服。
所以,這套書是真正的男女孩皆宜,老少皆宜,一套在手,全家擁有。
難怪網友們說:比看電影還過癮!
一分鐘了解團品
推薦理由
1、耗資千萬,歷時四年,全球20位頂尖漫畫家鴻篇巨製,劉慈欣「漫畫版」震撼上市。
2、劉慈欣15部經典作品改編,本人親自授權,完整呈現劉慈欣的宇宙觀與哲學觀。
3、忠實原著,用漫畫呈現晦澀橋段,詩意瑰麗,孩子可以一次性看懂,看過癮!
4、流暢的分鏡、精美的臺詞,金句頻現,給孩子一次比大片還過癮的觀感體驗!
5、歐洲列印色稿,全彩印刷,大開本設計,更多翻頁,印刷更完美,裝幀更藝術!
6、傳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正能量,帶給孩子更多人生思考,構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 更多詳情 ————
為什麼強烈推薦
孩子閱讀這套書
▼
這套書最大的看點就是:用漫畫呈現的形式,把原本原著中的「生澀難懂」的科學知識,變得更具體,更生動。
比如牛頓三定律,這是一個很難理解的概念。
但是在這本書中,把概念巧妙地融入在故事情節裡,這是《鄉村教師》中一個令人心酸的場景,鄉村教師患重病還在堅持上課,講的正是牛頓三定律:
尤其講到「牛頓第三定律」時,加了一個非常貼切又讓人噴飯的一個橋段:
老師說:「當一個物體對第二個物體施加一個力,第二個物體也會對第一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一個孩子站起來反駁說:有一次我跟李權貴打架,他把我的臉打得好疼,都腫起來了,可他的手就沒啥事。所以,作用力是不相等的,他受的力肯定比他大嘛!
老師繼續講道:「你疼是因為你的腮幫子比權貴的拳頭軟。它們相互的作用力還是相當的。」
就是這一個生活化的橋段,輕輕鬆鬆就把很多孩子都不容易看懂的物理知識講清楚了。
漫畫的分鏡很重要,這將決定漫畫是否具有藝術性。
咱們前面提到了,這套書有好萊塢級的創作團隊:
第一輯的這六位漫畫藝術家,都是大名鼎鼎的漫畫藝術家。
他們在分鏡和語言處理上,都是國際水準:
這是《流浪地球》的原著的開篇:
「我沒見過黑夜,我沒見過星星,我沒見過春天、秋天和冬天。我出生在剎車時代結束的時候,那時地球剛剛停止轉動。地球自轉剎車用了四十二年,比聯合政府的計劃長了三年。媽媽給我講過我們全家看最後一個日落的情境,太陽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線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當然,以後沒有『天』也沒有『夜』了,東半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有十幾年吧)將處於永遠的黃昏中,因為太陽在地平線下並沒落深,還在半邊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長的日落中,我出生了。」
雖然很唯美,但是也很抽象,這套書用幾個分鏡,就把故事的開端交代清楚,也帶著故事中「我」的視角,一下子進入了這個恢弘的情境裡。
再比如《圓圓的肥皂泡》,用大量的分鏡,表現出流動的時間,事情的前因後果,一下子就交代清楚了。
精妙的臺詞,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故事的起承轉合,既生動又充滿節奏感,就像看電影一樣。
這四本書,是從劉慈欣15個經典作品進行改編,咱們看到的這四本,最為經典。
劉慈欣的作品,總能站在時間的此刻,讓孩子學會珍惜現在,並學著擁抱未來:
每一本書都以未來為時間背景,讓孩子學會思考:
1.《流浪地球》:這是關於人類命運的故事。
未來,太陽發生「氦閃」,人類也從太陽系逃亡。惡劣時代,一切都在考驗著人類,人類的命運是不是走在了懸崖邊緣呢?
2.《圓圓的肥皂泡》:這是夢想和現實碰撞的故事
女孩想吹一個巨大的肥皂泡,爸爸為她的夢想感到擔憂,因為妻子曾經為此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一邊是夢想,一邊是現實,女孩長大後,自己的夢想實現了,卻給整個城市帶來了巨大的麻煩,最終會怎樣呢?
3.《鄉村教師》:這是現代文明和落後愚昧之間的碰撞。
一位老師打算用自己的熱情點燃孩子們心中對科學和文明的小火苗,可是現實很殘酷,一邊是矽基帝國的入侵,一邊是愚昧的鄉民,大山的孩子何去何從呢?
4.《夢之海》:這是現代藝術和未來藝術的碰撞
一位外來入侵物種愛上了冰雕,他的到來令全民皆兵,最終,這位在暗物質中孕育的低溫藝術家,用不可思議的力量,創造出了無比恢弘絢爛的「夢之海」,它創造了極致美,也為人類帶來的極致的殘酷和災難。
這四個故事雖然主題不同,但是都在向孩子傳達積極的正能量:
實現自我的鄉村教師,
為夢想追逐的圓圓,
追求藝術虛無的藝術家,
逃亡太陽系的人類
但是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未來人類要面臨的困境還有很多,這也是當下的孩子的一門必修課。
這套書的原稿非常精美,但是卻難在了印刷上,
為了實現從手稿到色稿的完美呈現,出版方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全部畫稿,都在歐洲列印色稿,經四次校色,對顏色的要求非常苛刻:
大家現在看到的全書,都是由屢獲國際印製大獎、迪士尼認證的歐洲印刷企業——利奧紙品印刷的,保證了原稿的色彩完美呈現。
還有這種暗藏的折頁,也會帶來非常震撼的效果。
拍照都拍不出這個效果,真的一秒鐘,就能帶孩子進入到劉慈欣的想像「宇宙」世界。
很幽默風趣,送自己,送朋友,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