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本人授權,北京漫傳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組織創作,並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已正式出版上市。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改編自包括《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微紀元》《夢之海》《贍養人類》《吞食者》《球狀閃電》等在內的十四部中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15部漫畫作品的製作周期長達四年半,共有近30位國內外作者參與了不同作品的創作,其中有來自中國、美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義大利、阿根廷等11個國家。其中既有中國漫畫界的領軍人物,也有參與《蝙蝠俠》、《X戰警》等漫威系列人物創作的國際大師。這也是劉慈欣的作品首次被系列的改編成漫畫,未來還計劃在全球8個以上國家發行!
漫畫改編,率先推出劉慈欣4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據記者了解,《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將在兩年內陸續出版上市。首次面世,率先推出其中四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分別是:《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夢之海》和《圓圓的肥皂泡》。這四部作品,無論從知名度、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堪稱劉慈欣作品中的必讀書目。
翻開這套《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感覺就像走進了劉慈欣作品的電影裡,比看電影更痛快。記得當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時,全國觀眾們都被影片震撼的視覺效果徵服。而在劉慈欣科幻漫畫中,堪比電影格局的畫面,隨手就能翻到。
懂漫畫的人都知道,決定一部漫畫作品的品質,不僅有畫面方面的要求,需要精緻、唯美、生動、富有電影感,更重要的一點是分鏡的合理性。這次對劉慈欣科幻作品的漫畫改編,漫畫編劇也都是業界大拿,對分鏡和臺詞的巧妙處理,讓人閱讀起來感覺非常順暢、自然,甚至感覺不到是在「閱讀」,而像是在看一部圖像小說,很容易進入到故事中去,讀懂劉慈欣原作的內涵。
與已經被影視改編過的劉慈欣作品相比,這套《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的改編,更尊重和貼近原著,讀完以後可以完全領會到原著的精髓。
以《流浪地球》為例,比較電影《流浪地球》和劉慈欣的原作,會發現有不少改編過的地方:比如,原作中有一段主角上學時,跟著老師一起跨過暗面地平線去看日出的情節。這段情節在電影中是沒有展現的。漫畫《流浪地球》則再現了原作中對這一段故事的描寫,生動地刻畫出因即將發生足以吞噬地球的太陽「氦閃」,而對太陽懷著深深恐懼的一代,第一次見到(我們覺得再平常不過的)日出時,那種徹骨的驚駭。
幕後的創作天團堪比好萊塢大手筆
這套《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幕後的創作天團,更是堪比好萊塢大手筆。集結了全世界二十多位頂級漫畫藝術名家,包含中國青年漫畫領軍人物張曉雨、法國漫畫家蒂裡·羅賓、義大利漫畫家史蒂芬諾·拉斐爾、美國藝術家丹·帕諾西恩等20多位名家。他們中有國際大獎得主,也有為漫威執筆的大師,還有中國本土新生代漫畫家中的佼佼者。這些漫畫大師的作品,不僅風行全球,還代表著當代漫畫藝術的國際最高水準。
比如為漫畫《流浪地球》執筆的義大利漫畫家史蒂芬諾·拉弗雷,曾在美國參與《蝙蝠俠》、《X戰警》等超過20部著名漫畫的人物創作,還曾為漫威義大利繪製了一部短篇系列科幻漫畫《阿姆卡》。2010年,榮獲義大利知名漫畫獎項卡洛·波斯卡拉託獎「最佳藝術家」的殊榮。
漫畫《鄉村教師》的繪者張曉雨,是為數不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本土漫畫藝術家,也是中國青年漫畫藝術家群體的領軍人物,獲獎無數。2014年,代表作《雲中蘭若》和《面人麻生》在中、法兩國先後出版,同年,榮獲第38屆法國尚貝利國際漫畫節最受讀者喜愛漫畫家「金象獎」和第十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金猴獎」漫畫金獎。
常有人問劉慈欣,閱讀科幻作品對一個人的成長有什麼幫助嗎?劉慈欣是這麼回答的:作為一個科幻迷,科幻塑造了我的生活和人生。我想,閱讀科幻作品的你,也可能因為這些科幻故事而對科學產生興趣,對未來與未知產生思考與探索的渴望,就像當年的我,步入一個超出日常生活的有趣世界。曾經有一位科幻迷女孩對我說過一句話,這句話也闡釋了我對科幻作者這一概念的理解:「希望你們能拉著我們的手在太空中飛行,在時間中看未來和過去,帶著我們仰望星空,帶我們聆聽宇宙中最深邃的思想。」
願《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作品,能夠為讀者插上興趣與熱愛的翅膀,在想像力的蒼穹下翱翔,在深邃的思想裡探求希望之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