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霞
每當我經過幼兒園中那一大面塗鴉牆,都會不自覺地停下腳步,停留在塗鴉牆前,想著孩子們盡情繪畫時的樣子。
塗鴉牆上展現自信。孩子們每周會有兩次到塗鴉牆上自由繪畫的機會,老師每次都要先講述一個奇妙好聽的故事,然後讓孩子們到塗鴉牆上,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揮灑,表達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感。
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班級小朋友第一次站在塗鴉牆前,第一次手拿塗鴉畫筆的那一刻,他們是多麼興奮!老師講的第一個圖畫故事是《我爸爸》。孩子們第一次在塗鴉牆上的展示,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通過塗鴉牆上的自由繪畫活動,我們究竟應該幫助孩子們在哪些方面發展呢?隨著活動的不斷推進,孩子們的進步與變化逐漸顯現出來。當我向孩子們提問時,他們一個個躍躍欲試,他們神採飛揚地給我講解自己的圖畫中的意義。孩子們心裡有那麼多話,甚至平時很內向的孩子也願意主動表達他的創作意圖。
塗鴉互動中放飛想像。五彩畫筆一次次地把孩子們帶到了童話的世界裡,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塗鴉作品是他們靈感的閃現。三十多個不同風格的故事帶給孩子們不同的心理感受,讓孩子們從故事中發現美、感受愛,將想像落實到手中的畫筆上。從開始時老師在一旁指導幼兒繪畫,到後來幼兒自己大膽創造、自由揮灑,所有的幼兒在塗鴉牆活動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那些想像力豐富、繪畫天賦較高的幼兒脫穎而出,他們在老師的鼓勵下進步十分明顯,從構圖到顏色的運用都越來越出色了。很多次,塗鴉牆活動的結束時間到了,而孩子們卻還意猶未盡,從他們的眼中,我看到了塗鴉牆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我想,這種快樂是我們成人所無法體驗的。
欣賞激勵保護孩子興趣。除了鼓勵孩子們大膽表現之外,將每一次活動後的作品講評作為塗鴉牆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創造機會,讓孩子們相互欣賞作品,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談談自己在繪畫中還有哪些困難等,目的是讓下一次的塗鴉牆活動有一個質的提升。對老師來說,恰當的評價可以為其下一步的美術教育與指導提供依據;對孩子來說,恰當的評價可以幫他們了解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斷激勵他們在原有水平上進一步提高。在評價的過程中,不以「像」和「不像」的標準來評價幼兒的作品,而是尊重幼兒尚未受規則與技法約束的自由意識和創造性思維,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幼兒的每一幅作品,努力了解每一位幼兒作品中蘊含的獨特意義,挖掘他們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都感到老師很喜歡自己的作品,這樣,孩子在以後的活動中才會敢畫,才會喜歡畫。
良好習慣貫穿其中。另外,在塗鴉牆活動中,我還抓住契機,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習慣。我將塗鴉筆的取放與使用作為培養幼兒良好美術活動習慣的重要一環。
我給幼兒的塗鴉筆盒的一側寫上了編號,並向幼兒介紹了這樣做的原因。幼兒取放塗鴉筆更加方便快捷了,而且幼兒能夠主動互相幫助,擺好塗鴉筆盒。讓他們感到自己所參加的塗鴉牆活動是有序的、認真的,讓孩子們體驗一起繪畫、一起合作的樂趣。這種積極的心態必將對幼兒的快樂繪畫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而活動中形成的分享、互助的良好習慣,也一定會對孩子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教師幼兒園)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