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伯龍(1915-1989年)回族,原名黑元吉,臨清市前關街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生前任山東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協會會員、山東美協副主席、山東畫院院長、齊魯書畫研究院院長。早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受黃賓虹、潘天壽、劉海粟等名家指教。1946年曾在濟南辦南華藝專任系主任,兼濟南中國藝專教授。
15歲與陳玉圃同時拜在黑老門下,六十多年以來,在黑老的教導下,受益很深,略談教學與藝術觀,以懷念往昔,並啟後學。
黑伯龍仿唐寅細筆山水
第一、黑老教導學生的路子正,是學習中國畫「最近、最好的路子」
那個年代,印刷品數量很少,只有《芥子園畫譜》和《馬駘畫譜》。但在黑老家裡,讓我們看《溪山無盡圖》等影印本,並分析、講解宋人筆墨特點,雖然次數不算多,但就像點亮一盞明燈,讓我們突然明白畫畫的道理。黑老始終教導我們要臨摹傳統,學習古人,學習老師的老師,尤其讓我們臨摹王石谷,因為王石谷作為清代宮廷畫壇領袖和集大成者,通過臨摹,可以上追宋、元,體會劉、李、馬、夏,現在回憶起來,黑老的教學觀點太正了,這是一個近路子,也是一個學畫最好的路子,至今我教導學生也是沿著這個路子,拿黑老的觀點來教育他們,真正做到「正法·傳承」。
第二、黑老教學循序漸進,在有意無意間傳遞繪畫真諦
黑老不愛「示範」,但愛講解,有的學生就問我為什麼黑老不示範呢?我說你們不了解黑老,黑老主要讓我們多「讀」畫,具體到一棵蘆葦、一片樹石,黑老會說某某畫家蘆葦好、樹石法好,讓我們自己去看,自己去「讀」古人的蘆葦、古人的樹石法,明白過來,起到的效果比老師手把手教還管用。黑老還主張多看精微的東西,少看大場面,他說,如果一張畫裡一棵蘆葦、一棵小草畫的精道,大畫肯定也好,「格物致知」就是這個道理。:「善師者師造化,不善師者撫縑素」,黑老常說,畫畫有兩個老師,一個是大自然,一個是古人,老師只是輔導員,要求我們學習古人,要真正拜古人為師,再慢慢地走向大自然。我就是通過師黑老「心跡」而上追古人,記得一次,畫完《岱宗望府圖》長卷,黑老看後,高興之極,學生有進步,他就高興,誇獎畫他心裡去了,並欣然題寫「岱宗望府圖」五個漢隸大字,黑老就是這樣一位好老師。
第三、黑老對學生非常嚴厲,經常「逼」著我們畫畫
黑老的嚴厲,通過一件小事就能體現出來,有一次,我買了兩條魚,打算去送給黑老,他看到後問我,「你今天來幹麼?為什麼不拿畫,你不拿畫我們聊什麼?」就這麼一句話,點撥了我,那一年十六歲,真切感受到黑老對學生的厚愛。從「訓」我之後,每個星期或者半個月,就去黑老家裡,每次都拿一打卷子畫。現在,我經常和學生聊這件事情,也想以此「逼逼」學生,讓他們都有進步。
第四、黑老注重寫生,通過畫稿讓學生認識大自然
黑老非常強調寫生,兩次上黃山,寫生回來讓我看速寫本,幾根簡單的線條,就能表達出山脈的來龍去脈、脊梁、氣息,把大自然的精髓得到了,把黃山的精氣神得到了,還通過線條看到黃山的特點、石頭的特點、空氣雲脈的特點,黃賓虹寫生畫稿、傅抱石速寫也是如此,這才是真正的高人。黑老多次對我說寫生太少了,所以每次寫生,都叫我跟著,至今床頭邊還放著黑老的書,每每翻閱,越看越好,每一個山頭就像芙蓉出水一樣升騰出來,真正畫出了黃山的風骨,畫出了黃山的氣韻。
第五、黑老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不走尋常路
還是通過一個故事談一談黑老對繪畫的認識,一九六0年前後,人民大會堂布置山東廳,邀請黑老等老一輩畫家創作大畫,張彥青等畫家連續畫了三四天,黑老卻「玩」了三四天,到第五天,黑老開始動筆,一天功夫就畫完了八尺大畫,工作人員不了解,就問黑老,這是成品還是草稿?為什麼不上顏色?黑老歷來主張以墨為主、水墨為上,突出大寫意精神,雖然畢業於崇尚西畫法的上海美術藝專,但堅持傳統,不走尋常路,不被社會「俗風」影響,所以才打開山東畫壇一股清流,人民大會黨的工作人員才明白了黑老的意圖。
第六、黑老有文人風骨,注重筆墨,不追名逐利
1998年6月,由黑老學生、著名美術史論家劉曦林策展,「黑伯龍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開幕式由劉勃舒主持,講到黑老的畫:氣魄大極了,感到很觸動,先生已經作古,我們宣傳晚了,並讚嘆道「大江以北,文人畫其首」,這件事說明黑老生前只顧畫畫,從來不搞宣傳。多年跟隨黑老的學生都比較了解,黑老為人低調,不圖虛名,從不賣畫掙錢,只把繪畫當成一生的追求。想到黑老的風骨,我們這一輩畫家肩上有很重的擔子,一定要把學生、年輕人教育好,把黑老對筆墨的認識、把握,從技法和思想上傳承下去,引導他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中國畫?中國畫之路該怎樣走下去?才不枉黑老的教導。
第七,黑老書法遵古意,有極高的造詣
朱復戡先生有一次到濟南,問我跟誰學畫?我說跟黑老學畫。劉先生當時就讚不絕口,一般都認為黑來是大畫家,其實他還是一個大書法家。以行草築基 上至漢隸,飄逸灑脫,風格獨樹一幟,不愧是山東畫壇「一支筆」。八十年代,李苦禪先生曾「求」黑老寫匾,並稱讚黑老書法傳統功力深厚,有古意,現在看無論畫畫還是書法,黑老從傳統中走出來,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藝術上有極高的造詣。
黑老是山東畫壇的一面旗幟,影響我半個世紀,現在仍深感與黑老相差很遠,我還將繼續努力,用畢生的精力走黑老的路子,貫徹黑老的藝術觀點,繼承好、傳承好。
張寶珠,字還浦,號蒼齋主人,1945年生於濟南。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顧問,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顧問,山東泰山國畫院院長。20世紀60年代師從黑伯龍、陳維信、許麟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