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小學、初中語文全面啟用統編版教材

2020-12-19 四川新聞網巴中頻道

統編版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材

  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統一使用2017年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針對巴中家長較為關注的小學、初中語文教材,巴中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17年,巴中小學一年級已開始使用統編版語文教材;2018年,巴中小學二年級開始使用統編版語文教材;今年巴中小學、初中全面使用統編版語文教材。

  小學語文

  增加傳統文化和革命題材篇目

  巴中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小學語文教研員錢軍介紹,統編的小學語文教材採取「人文主題線」與「語文要素線」雙線組織編排。

  語文要素線包含閱讀要素和表達要素兩個方面。比如,「複述」作為一種語文教學策略,可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明顯作用。在小學低段,複述能力的培養貫穿了統編教材二年級上下冊,其中明確提出複述要求的課文有11篇。

  錢軍介紹,統編教材增加了傳統文化和革命題材篇目。巴中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初中語文教研員苟志弘舉例說,小學語文「日積月累」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後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

  「統編教材在選文上,更體現深度、廣度,更接地氣,注重傳統文學的積澱和學習,加大了傳統文化篇幅選擇,加大小學低段閱讀量,小學中段則提前進入古文學習。」錢軍說,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佔有較大比重,小學教材裡包含40篇。例如,六年級上冊「革命題材」單元,將愛國、奉獻、忠誠等核心精神浸潤和滲透在教育教學中。

  倡導學生和大人一起閱讀

  錢軍表示,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帶來的另一大變化是,把更多教育資源納入進來。以閱讀為例,一年級教材中出現了「和大人一起讀」的環節。這裡的「大人」指有輔導能力的人。以前在學生閱讀方面,都是老師指導,現在把家長陪伴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納入教學中,幫助學生獲得更大進步。

  初中語文

  設置「口語交際」等欄目強化語文實踐性學習

  巴中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初中語文教研員苟志弘說,初中語文統編教材採取「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雙線組元的方式編排,強化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比說,語文教材七至九年級每冊6個單元,包含閱讀和寫作兩大板塊,各單元穿插安排「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名著導讀」「課外古詩詞誦讀」等欄目;八至九年級每冊設置1個「活動探究」單元,突出任務性學習理念。

  所謂「語文素養」重在讓學生掌握聽說讀寫基本知識和能力,「人文精神」體現在選文的思想性,發揮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在苟志弘看來,語文學習目標不僅是提升語言運用能力,還要培養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傳承使命感。

  值得一提的是,很難指出一條快速有效的辦法來提高語文素養,它需要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過程。對於語文學習來說,說一千道一萬,終歸離不開閱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多思考、勤練筆

  苟志弘介紹,統編教材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多思考、勤練筆。在他看來,初中語文統編教材的最大特點在於加大了學生的閱讀量,在以前「教讀」的基礎上,著重構建「教讀」到「自讀」再到「課外閱讀」的「三位一體」閱讀體系。

  「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國家法制教育等,發揮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苟志弘說,與舊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選文注重經典性、多樣化,尤其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承。

  從初中語文統編教材的內容來看,一是增加了古詩文。小學語文有古詩文129篇,初中語文古詩文選篇132篇。初中語文選文體裁多樣,從《詩經》到清人詩作,從唐宋古文到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現。二是增設專題欄目。比如初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欄目,圍繞「友」「信」「和」等傳統文化關鍵詞,設計了一系列專題活動。三是大量編選反映傳統文化的課文,如《紙的發明》《中國石拱橋》等讚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鄧稼先》《黃河頌》等弘揚愛國敬業、誠實守信、堅忍不拔的傳統美德。

  革命傳統教育、國家主權教育也在統編教材中佔有很大比例。比如課文《黃河頌》講述了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無名島》《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著艦》講述各族人民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守衛祖國海疆的英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忱。(記者 嚴波)

  原標題:巴中小學、初中語文全面啟用統編版教材

相關焦點

  • 9月起南京中小學全面啟用統編版教材 一年級學《論語》
    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統編版教材和原教材有啥區別?學校、老師、學生如何應對?記者近日進行了採訪。9月起,我市中小學全面啟用統編版教材「新語文」難度增加 一年級就有《論語》  根據教育部規定,從今年秋季學期起,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編版教材。
  • 2019年秋季 江蘇中小學將正式啟用語文統編版教材
    根據教育部要求,從2019年秋季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需要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江蘇省教育廳也於近日發布了《江蘇省2019年秋季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明確這三門學科將更換為統編版教材。為何要統一更換教材?尤其是語文學科,統編版教材有什麼特點?
  • 南京市中小學9月起全面啟用統編版教材,「新語文」難度增加
    根據教育部規定,從今年秋季學期起,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編版教材。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統編版教材和原教材有啥區別?學校、老師、學生如何應對?記者近日進行了採訪。
  • 9月起中小學全部用統編版教材 一年級就學《論語》
    統編版教材和原教材有何區別?學校、老師、學生將如何應對?連日來,記者就此進行了多方採訪。閱讀量大增,新教材更加重視寫作根據規定,統編版教材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南京市小學一、二年級已開始試點使用統編版教材。統編版語文教材更加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和經典篇目,比如,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語文園地裡設有《日積月累》,一年級下冊即要求背誦並理解《論語》選段。
  • 9月起中小學全部用統編版教材 古詩文篇目大增
    這3門學科中,語文教材的變化是大家最關心的。統編版教材和原教材有何區別?學校、老師、學生將如何應對?連日來,記者就此進行了多方採訪。  閱讀量大增,新教材更加重視寫作  根據規定,統編版教材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南京市小學一、二年級已開始試點使用統編版教材。
  • 9月起江蘇中小學全部用統編版教材 古詩文篇目大增
    這3門學科中,語文教材的變化是大家最關心的。統編版教材和原教材有何區別?學校、老師、學生將如何應對?連日來,記者就此進行了多方採訪。閱讀量大增,新教材更加重視寫作根據規定,統編版教材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南京市小學一、二年級已開始試點使用統編版教材。
  • 今年9月小學初中語文一律用統編教材,有哪些重大變化?
    根據教育部規定,從今年9月份秋季學期開始,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門學科將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其中《語文》教材變化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江蘇大部分小學三年級以上年級段正在使用蘇教版教材,今年9月將統一更換成統編版教材,新的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量大大增加,強調核心素養與能力提升,古詩文篇目由原來的75首增加到129首。
  • 啟用新的傳統文化課程教材 語文等使用統編教材
    昨天,市教育局發布了今年秋季普通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其中提到義務教育階段六·三學制學校道德與法制一年級、七年級和八年級下(法制教育專冊)統一使用教育部統編教材,語文一年級、七年級統一使用教育部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統一使用教育部統編教材。
  • 國家統編教材將啟用 小學語文先認字再學拼音
    9月1日,全市小學一年級、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新教材突出立德樹人,在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等教育的同時,兼顧「減負」,提高學生能力。例如小學語文古詩文增加至百餘篇,適度降低漢語拼音難度,低學段減少識字量。
  • 新學期,江都小學初中語文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歷史、道德與法治學科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其中語文學科換教材最受家長關註記者採訪了解到,小學階段,目前一二年級已經使用統編教材,其餘年級今年9月將會使用新教材。初中階段,目前南京、徐州已有一屆畢業生使用統編教材,全省範圍新學期將實現統編教材「全覆蓋」。統編教材與原教材相比會有哪些變化呢?小編邀請小學初中特級教師詳細解析變化並為學生支招!
  • 東營開學教材有變化 多年級使用教育部統編教材
    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以下簡稱「統編版教材」),自去年秋季開始在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使用,計劃到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8月31日,記者從市教科院獲悉,我市教材改革先行一步,早在2016年語文、歷史兩科統編版新教材就在小學和初中一年級使用,道德與法治自去年開始在小學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版教材。
  • 今秋小學初中新生改用統編語文教材
    今年秋季開學,湖北省義務教育段新生將改用教育部組織新編的語文教材(簡稱統編語文教材),不再使用鄂教版。這次更換教材為全國統一,意味著現行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將逐步被停用。  目前,全國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共有十多個版本,比如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北京版等。包括武漢在內的湖北省使用的是鄂教版。
  • 今年秋季新學期,江蘇小學初中語文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根據教育部規定,在即將到來的秋季新學期,江蘇省小學初中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學科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其中語文學科換教材最受家長關注。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爭議與回應
    「統編本」教材自2017年在全國小學、初中一年級投入使用;2018年在小學、初中一、二年級投入使用;2019年全面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2001年,全國基礎教育開始實行課程改革,放開教材編寫權,各出版社可依據課程標準自行組織編寫教材,各地可選用不同版本教材進行教學。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湘教版等十餘種版本教材形成「一綱多本」的局面,如今「統編本」一統江湖。
  • 江蘇高一新生全面啟用新教材,語文教材變化大!
    今年秋季學期,接軌新課標和新高考,我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級全面使用新教材。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和舊版相比,新教材有不少變化,特別是語文學科更加強調核心素養,更加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文言文的量加大。今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是非常特別的一屆,因為這屆高一學生是首批接受「三新政策」,即:「新課標」、「新高考」、「新教材」的學生。其中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學生使用的教材將全部變為新版本。其中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科使用統編版教材。目前新教材正在配送中,將在開學前完成發放工作。新教材有何變化?
  • 專訪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
    一直以來,語文教材都是公眾關注的熱點。對於「一綱一本」的推行,語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觀點不一。 (資料圖/圖)(本文首發於2019年10月31日《南方周末》)古詩文背誦不會增加小學生負擔南方周末:據了解,統編版教材的編寫團隊多達140餘人,請問其中小學語文教材編寫團隊有多少人,參與編寫教材的成員是如何挑選的,成員之間的具體分工是怎樣的?
  • 高中語文統編版教材老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
    從今天秋季開始高中語文統編版教材已經在北京、天津、上海、遼寧、山東、海南6省投入使用了,可能很多學生、家長、老師對新版語文教材還不太了解,高中語文統編教材老師是怎麼教的?學生該怎麼學?不少人還有疑惑。
  • 今秋,初中道德與法治啟用人教版統編新教材
    教育部8月28日召開的2017年首場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透露,由教育部統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於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記者從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了解到,去年秋季,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已啟用統編的語文教材,而統編的道德與法治教材,將於今秋開學啟用。至於歷史教材,因我省是課改試點,經教育部同意,將繼續沿用人教版《歷史與社會》教材。據了解,與老教材相比,去年9月啟動的語文人教版新教材,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體裁多樣,同時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
  • 9月1日起國家統編教材將啟用 小學語文先認字再學拼音
    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小學語文還安排了「親子閱讀」,讓孩子和大人一起讀書。初中則安排名著導讀、古詩文誦讀,「統編新教材主治不讀書、少讀書。」溫儒敏說。
  • 9月起,中小學全部用新教材!具體變化是……
    根據教育部規定,從今年9月份秋季學期開始,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門學科將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其中《語文》教材變化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江蘇大部分小學三年級以上年級段正在使用蘇教版教材,今年9月將統一更換成統編版教材,新的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量大大增加,強調核心素養與能力提升,古詩文篇目由原來的75首增加到1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