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詩歌植物達人」 照片再現古詩詞裡的花草樹木

2020-12-18 江蘇頻道

古詩中的那些花

這位植物達人有個恰如其分的網名「綠野仙蹤」,記者問及,他說表達的是自己特別喜歡在野外的那種感覺。2011年6月,因為愛好植物,他在西祠胡同開設了「每周植物欣賞」版,從此每周不停地發帖,都是他在南京城的角角落落拍攝的植物。

「綠野」先生(他婉拒公開姓名)介紹,他見過的最美的一幅場景是在牛首山腳下,那邊有大片的荻花,銀白色的花隨著秋風飛舞,在瑟瑟秋風中讓人感覺特別美。當時見到這片荻花時已是下午4點多,離太陽落山也就半個小時了,他原本是想上牛首山的,結果被眼前的這幅荻花圖所吸引,直到太陽落山。

提及荻花,「綠野」背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句便有:「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水邊荻花起舞,是秋天的標誌之一。這位植物達人介紹,荻花在江邊一帶最多,和蘆葦相伴隨,河邊、塘邊低洼肥沃的地方常能見到,很高大。10月前不開花不容易認,10月份花期一到,就非常扎眼醒目了,南京的荻花特別多。

如果要和荻花搭配,「綠野」推薦蓼花。所謂蓼花也是大有來頭,《還珠格格》第一部中小燕子、紫薇陪乾隆皇帝出巡,路遇文人墨客相別送詩,紫薇也上前摻和了一把,把那些人都震住了。「你也寫詩送老鐵,我也寫詩送老鐵,江南江北蓼花紅,都似離人眼中血。」

「綠野」是在明發濱江地區見到蓼花的。他拍到的這束紅蓼,是蓼花中的大塊頭,莖葉粗壯寬大,穗狀花序淡紅色,常零星生長在靠近水邊的地方。「綠野」介紹,蓼花在南京原本隨處可見,但近年來清一色的草坪、反覆拔草除草,結果很多本土植物都被拔掉了,很是可惜。

歌曲中的那些草

前些年,有首歌大街小巷都在唱,是周華健的《忘憂草》,不少歌迷由此打聽:忘憂草,這到底是一種什麼草啊?這個難不倒「綠野」,他說:「這種草我大南京就有」。

今年6月,在南京燕子磯公園裡靠近公園管理處附近,他找到一叢長勢特別旺盛的忘憂草。「6月中旬午後熾烈的陽光下,它們愈見火紅、挺拔,在長江邊清涼的風吹拂下,分外美麗。」在「每周植物欣賞」版上,「綠野」如此描述他當時的心境。

據他介紹,忘憂草又稱萱草。在《博物志》中有這樣的描述:「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記者了解到,萱草也是中國的母親花。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唐朝孟郊《遊子詩》便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如果說《忘憂草》的名氣還不夠大,但《馬蘭花》這首歌應該是深入人心。在玄武湖公園環洲柳苑前的草坪上,「綠野」拍攝到了馬蘭花。當時這處馬蘭花和蓼花(長鬃蓼)混合長在一起。

當他把剛拍到的馬蘭花發到版上時,很快有網友留言:「所有人心中的馬蘭都是首童謠。」網友「忘言」則「唱」起來了:「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現在就開花。」「綠野」介紹,馬蘭花就是馬蘭頭開的花,它的嫩莖葉可以吃,就是南京人喜歡吃的「馬蘭頭」。

記憶裡的那些樹

因為從很小就開始喜歡植物,在「綠野」的電腦裡,存有以「萬」計的各種植物圖片。南京的各種野花野草,他能一眼看出名堂來;而抬頭,在這個有著「綠都」之稱的城市中,他偏好喜歡橡樹、凌霄等。

他給記者看了兩張照片,一張拍攝於南京大學,是青岡櫟;一張拍攝於靈谷寺路,照片上的是麻櫟。它們其實都是橡樹的一種。據其介紹,橡樹家族中,本地以麻櫟最多,中山陵風景區很多,靈谷寺路沿途有很多很高的麻櫟,12月份葉色金黃,陽光中仰頭望去樹頂枝葉徐徐招展,特別好看。

提及橡樹,人們會一下子想到舒婷的《致橡樹》,這首文革後最早的愛情詩,很多80後都能背上一兩句:「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在這首著名的詩中,舒婷還提到了「凌霄花」。「綠野」介紹,凌霄在南京也不是罕見樹種。在南京師範大學的校園,他拍到了一株凌霄,花色豔麗,在一片深綠的背景中,顯得特別的靜謐、安詳。所謂「凌霄」,其實是一個特別正能量的名字:意指志向高遠。李時珍曾形容它為:「附木而上,高達數丈,故曰凌霄」。

童年時的那些果

在80後或者更年長一些人的記憶中,不少人都有兒時在農村用線穿一些植物果實當項鍊玩的經歷。「綠野」記得,小時候的玩伴尤其是女孩子,喜歡拿薏米的珠子來穿作手鍊。

薏米也叫薏苡仁,它是薏苡的果實。在明發濱江前面長江堤坡下的排水溝裡,「綠野」拍到了薏苡。這種植物外形上和玉米接近,植株較高大,野生的不多見。它的殼是念珠狀的,成熟時光亮,常帶黑色。因此孩子們常常摘下來玩。

「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有「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的美譽。它是我國傳統的食品資源之一,可做成粥、飯、各種麵食供人們食用。尤其對老弱病者更為適宜。在歐洲,它被稱為「生命健康之友」。而在中國古代,人們把薏米看做自然之珍品,用來祭祀。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入選了教科書,很多孩子都會背這首詩,而到底什麼是茱萸,則少有人見到,它堪稱是人們「最熟悉的」陌生植物。「綠野」在南京中山植物園,拍到了茱萸的英姿。

「綠野」告訴記者,王維詩中的茱萸是指「吳茱萸」,吳茱萸原生長在吳國,所以稱為吳萸。吳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戴吳茱萸以闢邪求吉。

記者手記

這些似曾相識的美,就在身邊

記者問「綠野」,他到底拍攝了多少種植物,他說,植物從小他就喜歡,雖然沒統計過,但至少有1000多種。

這位40多歲的先生對植物是入骨的愛,從2011年6月開始,受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的啟發,他在西祠胡同上開設了《每周植物欣賞》版,從此每周不停,發各種他所拍攝到的植物。也因此,不少網友每周都會固定到他的版上去看看,在現代鋼筋水泥的森林裡,這一方特別之地讓人賞心悅目。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綠野」拍下的那些植物我們都似曾相識,也許就是路邊我們經常所見的野花野草,但在他的鏡頭下,這些不起眼的植物散發出奪目的光輝,令人喜愛。這正是應了那句話: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相關焦點

  • 男子被稱「詩歌植物達人」 全城拍千餘花草樹木
    兩年多前,他在本地著名論壇西祠胡同上,開設了「每周植物欣賞」版,從此不停地發各種他在這個城市見到的植物。  因為他的努力,很多人這才發現,原來那麼多美好的植物,其實就生活在我們周邊。  古詩中的那些花  這位植物達人有個恰如其分的網名「綠野仙蹤」,記者問及,他說表達的是自己特別喜歡在野外的那種感覺。
  • 《詩經》:從詩歌裡,解鎖美好的花草樹木
    《詩經》作為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摘錄的詩歌與生活息息相關,除了愛情,除了晦澀難懂的字之外,再引人注意的就是書中的花草樹木了。據統計,《詩經》中有144首詩歌裡都含有植物,描寫的植物種類多達114種。
  • 怎樣描繪花草樹木?
    怎樣描繪花草樹木?花、草、樹、木,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色彩。要描繪好花草樹木,就要抓住它們各自的外觀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用儘量豐富的修辭手法來描摹其形態。同時,有些花草樹木我們習慣賦予它們以特定精神內涵的,就要抓住精神內涵來對其外在形態進行描寫。
  • 最全樹木盆景分類,輕鬆掌握各種花草樹木適合何種盆景造型!
    樹木盆景知多少樹木盆景——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經過修剪、攀扎等藝術處理和精心培養,在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孤或叢林神貌的藝術品。一提「盆景」二字,可貴可賤。貴在:用時間去雕琢的藝術性、獨特性、不可複製的個性。
  • 花草樹木的風水禁忌!
    但其實,花草樹木是風水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除了具有吸塵防沙、美化環境的作用外,還具有聚氣、避風、遮形、通氣的作用。所以,花草樹木在種植和擺放時大有講究!(1)大樹不能擋門,花槽不能衝門。大樹在門前,勢必會影響採光與通風,阻礙新鮮空氣和陽光的進入。而且影響到室內溼氣和濁氣的消除,使得居家環境變得陰溼、不利。
  • 答案藏在《花草樹木圖鑑大全》裡
    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畫面,似乎只存在於古詩詞、紀錄片、老電影裡。如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所影射的那樣,看不到行雲和花樹、聽不到流泉的城市對人而言,無疑是地獄。那個人依然向上帝吵著要一個珠玉為門的天堂,說這個星球在他還覺得是不夠好。
  • 從物聯網感知樹木花草的生活
    在南京紫金山鬱鬱蔥蔥的山林裡,有上百個形狀如人工鳥巢一樣的盒子。這些貌似普通的盒子,功能卻很神奇:只要有網絡信號,紫金山上植物生長的溫度、溼度、光照等各項指標就能不分晝夜、分秒不斷地被盒子感知,並將數據、圖像傳到千裡之外。  這個有著超強本領的小物件,就是南京林業大學信息學院教授劉雲飛率領的物聯網研發中心研製的監測「節點」。
  • 以花草樹木為引子 微觀版「魯迅傳」令人大開眼界
    魯迅博學多才,他一生熱愛自然,鍾愛花草樹木。各種各樣的植物,在他的筆下生動而富有靈氣,他以自己出神入化的筆,給花草樹木營造了特殊的意境。那些花草樹木,也透露了魯迅的內心密碼。日前,中國作家網上刊載的一本以花草樹木為引子的微觀版「魯迅傳」——《魯迅草木譜》出版,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 毛澤東詩詞中的花草樹木
    可用這句話來審視詩詞中的植物意象,顯然是大謬不然。中國古典詩詞中出現的植物數不勝數,詩人們喜歡用情態各異的花草樹木形象,來表達不同的志向和理趣,抒發不同的心境和情懷。「桃花依舊笑春風」讓有情人體驗到浪漫的甜蜜;「天涯何處無芳草」使失戀者瞬間變得灑脫;「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映襯出傲然挺立的剛毅和堅強。
  • 花草樹木是怎樣形成的?
    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這就涉及到樹木花草怎麼來的,土性跟水性交互作用、互相對立。對立呢,也互相地惹一惹,看看咱們誰厲害。如果土性佔下風、水性佔上風,那就「抽為草木」,也就是它會顯現出樹木花草之相。「是故林藪」,「林」就是樹木,「藪」就是花草。「遇燒成土」,燒了以後是不是灰啊?是不是「土」啊?就證明它原來帶有土性的這種成分。「因絞成水」,樹木花草如果把它擠壓、絞起來,是不是有水呀?那麼「成土」呢,如果用倫理學來講,表它不忘父親的那種恩德;「成水」呢,是表它不忘母親的那種恩德。
  • 識花草小程序輕鬆助你識別花草,秒變園藝達人
    識花草小程序輕鬆助你識別花草,秒變園藝達人 2018年07月25日 11:40作者:鴻運編輯:王動 識花草小程序輕鬆助你識別花草,秒變園藝達人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又到了每年最繁花似錦的初夏,夏季最讓人期待的除了甜滋滋的瓜果之外,花花草草縈繞的美麗景色也讓人格外嚮往,每當節假日約上三五好友外出旅遊,看看花草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是一件無比愜意的事情,遊玩的過程中經常有孩子
  • 農村有個小院,就種一些「花草樹木」,有花有果,春夏秋冬都很美
    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好,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實就算在農村,也可以把自己的庭院變得更美,把自己的小院子弄得乾淨整潔,種上好多漂亮的花草樹木植物,看起來賞心悅目的,居住起來更加舒適,院子裡滿眼都是醉人的風景。那麼,適合農村庭院種植的樹木有哪些?該如何打理這些花卉植物呢,如何把庭院設計裝扮得美觀漂亮養眼?
  • 詩經裡的植物|狗尾草,不讀詩經,不知花草情
    詩經裡的植物|狗尾草,不讀詩經,不知花草情詩經,是我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其最大的成就是在詩歌創作上建立了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面向生活,反映現實,顯現出鮮明的現實主義創作特色,詩經裡出現的150多種植物,是研究植物文化起源的瑰寶,其所採用賦
  • 每天澆千噸水為花草樹木「解渴」
    南昌市綠化管理處供圖持續高溫天氣部分苗木「中暑」進入8月後,南昌市持續晴熱高溫,城區內部分樹木葉片發黃、樹枝幹枯,尤其是法冬青、紅楓、紫葉李的葉片灼傷嚴重,急需澆水「解渴」。南昌市綠化管理處督查室主任劉琴告訴記者,為防止綠化苗木「中暑」,綠化管理處採用水車澆灌、設施噴灌、人工管灌等作業方式,不間斷、拉網式灌溉。
  • 農村庭院種什麼花草樹木好?注意「4點」,春色滿園,有花有果
    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好,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實就算在農村,也可以把自己的庭院變得更美,把自己的小院子弄得乾淨整潔,種上好多漂亮的花草樹木植物,看起來賞心悅目的,居住起來更加舒適,院子裡滿眼都是醉人的風景。那麼,適合農村庭院種植的樹木有哪些?
  • 古詩詞裡的南京,六朝古都,一夢方休
    詩仙李白寫過很多與金陵有關的古詩詞,除了這首古風,還有李白為數不多的七律、作於天寶六年(747年)的《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 「房前不種柳,屋後不栽桑」,樹木花草的風水作用!
    每到春季,無論公司,居家都要進行樹木花草的綠化種植。這裡想強調的是有些樹木花草與風水遷變是緊密相關的,這在古風水書籍和民俗中屢見不鮮。 不難看出傳統風水學對於樹木花草的風水作用有著細緻的講究。 1 常見吉祥植物
  • 關於花草樹木的成語彙總
    【綠樹成蔭】形容樹木枝葉茂密,遮蔽了陽光。3.【綠草如茵】綠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鋪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4.【鳥語花香】意思是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5.【百花爭豔】各種花草樹木競相開放出豔麗的花朵。9.【奇花異草】奇異的花草:植物園的溫室裡有很多~。10.【枝繁葉茂】枝葉繁密茂盛。11.【草長鶯飛】鶯:黃鸝。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12.
  • 《武漢植物筆記》:用圖繪形式記錄身邊的花草
    《武漢植物筆記》是一本關於武漢花草的植物筆記,是一本以圖繪筆錄的形式對於武漢人身邊的植物的記載我曾參考該書中關於婆婆納的一幅圖,在我的筆記本裡,畫了彩鉛的婆婆納。畫著畫著,我突然明白了自然筆記的圖繪形式為什麼是這樣的。我甚至可以想像從康先生蹲在草地和花草旁如何既迅速又仔細地描繪遇到的花草。這種自然筆記既需要便捷、迅速,又需要仔細,還需要圖像與文字的配合,是對於所遇植物的一幅速寫和速記的有色彩的結合。  觀察植物為什麼便捷呢?
  • 路邊花草樹木種類越來越多,它們都叫啥?園林部門:正推進銘牌安裝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10日訊(記者孫笑天 實習生王美琦)「武漢的綠化越來越好,綠化樹種也越來越豐富,但很多樹木市民都不認識。」近日,網友鄒先生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建議在花草樹木上掛銘牌,方便市民觀賞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