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位女性駐華大使:中英關係迎來「黃金時代」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英國首位女性駐華大使:中英關係迎來「黃金時代」

2015-05-13 20:13: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天津5月13日電 題:英國首位女性駐華大使:中英關係迎來「黃金時代」

  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新上任的英國首位女性駐華大使吳百納13日訪問天津。她在南開大學演講時稱,當前中英互動頻繁,一系列的文化交流和經貿合作將會陸續在兩國舉行,中英兩國迎來了相互關係的「黃金時代」。

  當日,南開大學舉行致聘儀式,聘請吳百納為客座教授。「我非常榮幸回到南開,這裡有我的同事和朋友。」1987年曾在南開大學任教的吳百納頗為感慨,她用中文致辭時這樣開場,贏得南開師生如雷掌聲。隨後,她以「21世紀中英關係」為主題發表演講。

  「上世紀80年代,中國還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如今的中國發展迅猛。」吳百納如此對比今夕。

  談到中英關係時,被譽為「中國通」的吳百納用「鼎」來比喻。「政府關係、商業關係、人文交往是中英雙邊關係的三個支柱,如果這三者都發展良好,英中關係就會非常穩固。」當吳百納用中文說出了「鼎」這樣的詞彙時,又引爆了現場笑聲和掌聲。

  在政府間關係問題上,曾代表英國宣布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這位女性大使說,亞投行是由中國倡導的、專注亞洲的基礎設施開發性機構,建設亞投行是中國重要的策略,幫助亞洲發展不僅是中國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夠將世界聯通起來。

  「英國是中國在歐洲投資最多的國家。」吳百納言及兩國商業關係時指出,天津擁有中國最大的人工港口,在教育、城市建設等很多方面發展不錯。現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也希望有更多的英國企業進入天津自貿區。

  「28年前,我在南開大學旅遊學院教授英語,這裡有很優秀的學生。」吳百納說,全球化背景下,有一些問題是人類所共同面臨的,氣候、貧窮、基礎設施建設等,這些更需要兩國青年人在未來共同解決。

  「我很榮幸成為南開大學客座教授,因為我在尋求一個平臺,為中英兩國年輕人增進相互了解打牢基礎,希望為中英關係發展做出貢獻。」吳百納表示。(完)

相關焦點

  • 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英中關係有韌性,英國依然歡迎中國投資
    作為英國自1972年以來的首位女性駐華大使,吳百納在英國外交界被視為「中國通」。9月4日是她作為駐華大使任期的最後一天,下一站,她將奔赴紐約出任英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此前的8月19日,吳百納在北京舉行了離任前最後一次新聞發布會。
  • 英國駐華大使談特雷莎·梅訪華:英中關係將持續穩定向前發展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電題:英國駐華大使談特雷莎·梅訪華:英中關係將持續穩定向前發展  中新社記者肖欣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將於本月31日至2月2日訪華,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29日在北京介紹此訪亮點。
  • 吳若蘭:英國新任駐華大使的機遇與挑戰
    文 | 海上客英國政府官網6月15日發出公告稱,任命吳若蘭(Caroline Elizabeth Wilson)為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接替現任大使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吳若蘭將在9月開始她的任期。在海叔看來,今年以來,中英關係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之處。
  • 《大憲章》中國首亮相 中英關係步入"黃金時代"(圖)
    800歲的《大憲章》首次在亞洲展出10月13日起,被譽為「現代社會法律體系根基」的英國《大憲章》(Magna Carta)原件首次亮相中國,並開始為期兩周的展覽。今天上午,這份有800年歷史的著名法律文件在北京的英國駐華大使官邸正式啟動中國巡展,這是《大憲章》第一次來到亞洲。10月中下旬,展品還將飛赴廣州、上海、重慶展出。
  • 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中國是英國非常重要的國際盟友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0日,2020財富MPW女性峰會在上海舉行。本次峰會的主題為「再啟航:繪製新航線」。在峰會訪談環節,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進行了分享。吳若蘭表示,今天是自己來中國兩個月的紀念日。在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自己想要打造一個更加好的中英兩國關係。吳若蘭認為,為了更好的實現中英兩國的關係,需要中國和英國,兩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不僅僅是關於健康的問題、醫療的問題、全球的問題等等。
  • 英國駐華大使:將英中「黃金時代」推向新高度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本周將抵達中國,開始她對中國的第二次訪問。梅首相2016年首次訪問中國,參加在杭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她與習近平主席重申了英中兩國關係的「黃金時代」。自此,我們的雙邊及多邊合作得到加速和深化。在二十國集團中,我們攜手推動包括綠色金融在內的全球可持續發展,針對反腐敗以及平衡全球主要產業供求關係採取行動。
  • 王毅致信英國駐華大使,感謝了一個人
    王毅致信英國駐華大使,感謝了一個人 2020-11-21 0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解讀中英關係發展的「黃金時代」
    今年年初,英國首相卡梅倫在慶祝中國農曆新年的賀詞中提到,2015年中英關係將迎來「黃金時代」。此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的國事訪問,將為這一「黃金時代」拉開序幕。  中英關係發展進入「黃金時代」,是歷史和現實因素的合力推動,可謂水到渠成。
  • 英國新任美女駐華大使在北京重磅發聲,振聾發聵,釋放強烈信號
    不過,英國政府內部也有清醒人士,明白中英關係對英國的重要性。近日,英國新任美女駐華大使在北京重磅發聲,振聾發聵,釋放強烈信號。而中國需要謹言慎行,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英國大使的看法 來自央視網的消息稱,近日,英國新任駐華大使吳若蘭走馬上任,向中國提交了國書,開啟了自己的大使之路。
  • 英國駐華大使|萬裡長城唱出中英友誼歌
  • 英國駐華大使:不否認英中關係存在挑戰 相信兩國關係有更多發展...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吳旭)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19日晚在英國駐華使館召開的離任記者會上表示,其不否認當前英中關係存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但她也相信兩國能夠找到越來越多可以合作和建立關係的領域。  吳百納於2015年履新駐華大使,將於今年8月結束作為英國駐華大使的任期。
  • 英國「川普」入主唐寧街,中英「黃金時代」已遠?
    不可否認,中英關係走向肯定與唐寧街的主人的政治取向有關。當年的卡梅倫,就力主打造中英關係「黃金時代」。而到了梅政府時代,就已經不太提「黃金時代」一詞。目前,鮑裡斯詹森對華政策會如何?鮑裡斯詹森個人性格特徵,也將是決定中英關係的重要一環。
  • 五國駐華大使致辭:世界擁抱山東,山東與世界共贏
    15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駐華大使、外交官員,110多名中外記者,近40名國際知名中外企業代表……不同的語言,相同的期許,回顧昨日的交流合作讓人振奮,展望明天則有無限可能。  歷史厚重、人文薈萃、崇尚變革、活力進發、開放包容、機遇無限,新時代新山東,新動能新局面,與世界共贏是山東最真誠的聲音。活動中,俄羅斯、韓國、英國、尚比亞、德國等五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先後致辭。
  • 英國駐華大使出席英國長沙籤證中心酒會 兒童合唱團唱響長沙民謠
    兒童合唱團表演長沙民謠《月亮粑粑》 人民網長沙10月20日電「月亮粑粑,肚裡坐個嗲嗲,嗲嗲出來買菜,肚子坐個奶奶……」19日,一曲長沙民謠《月亮粑粑》開啟了英國長沙籤證中心開幕酒會的序幕
  • 英國駐華大使:在華籤證中心全部重啟體現英中關係韌性
    【解說】7月6日起,武漢和西安的英國籤證申請中心重新開放。至此,英國在華全部15個籤證申請中心都將重啟運行。  日前,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英國在華籤證申請中心全部重啟是兩國恢復人員往來的重要裡程碑,體現了英中關係的韌性。
  • 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一行到華中科技大學訪問
    12月15日,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一行到華中科技大學訪問,參觀了材料學院快速製造中心、學校抗擊新冠疫情圖片展覽,與副校長陳建國就中英教育科研合作舉行會談,參加了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與英國斯旺西地區醫療機構的抗疫經驗交流視頻會議。
  • 中英建交始末:從「半建交」到「大使級」
    但是由於英國在支持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問題上態度不明,雙方一直到1954年日內瓦會議後,才建立了代辦級外交關係,宦鄉為首任中國駐英國代辦。「這種代辦級的『半建交』可以說是中國外交史上的一個發明,充分顯示出中國外交的靈活性。這一時期也是中英關係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裴大使說。
  • 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到訪招商蛇口旗下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1月13日,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英國駐廣州總領事賀頌雅一行到訪招商蛇口旗下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就可持續發展、文化藝術合作等與招商蛇口團隊開展交流。招商蛇口常務副總經理劉偉對吳若蘭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會上,劉偉介紹了招商局集團、招商蛇口的歷史及發展進程。
  • 蔣豐:日本駐華「悲情大使」丹羽宇一郎
    9月13日上午,日本候任駐華大使西宮伸一在自家附近暈倒入院,被送往醫院後在16日因病去世。西宮獲外務省任命後,原打算10月上旬前往北京,接替首位民間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誰知還未赴任就不幸病逝,日本政府正在緊急物色人選。而繼續留在北京、前途未卜的丹羽宇一郎,就這樣不上不下地被晾在了半空中。
  • 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45周年: 水到渠成的「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已經成為描述中英關係的一個關鍵詞,尤其是在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45周年之時。將這一定義放置到歷史中去看,正如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所說,開創這一黃金時代非朝夕之功,而是水到渠成。早在中英關係的裡程碑——1972年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之前,冰層就已經開始鬆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英國就採取了與它戰後的重要盟國美國不同的政策——「保持一隻腳在門內」,尋找繼續在華貿易的可能性。所以在1950年初,英國就在西方國家中率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954年兩國建立代辦級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