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漁歌子》創新教案設計和解析

2020-12-06 楓林大橋

設計解析:

古詩詞教學歷來是閱讀教學的一大難點,其難有二:由於古詩詞內容的時空跨度太大,加上學生的閱歷背景又太淺,他們很難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於古詩詞的話語風格離學生的現有語感相去其遠,有限的課堂時間往往嬰用於詩義的琉通和詩句的積累,至於詩的文化底蘊則往往無暇顧及。

為此,在(漁歌子》教學設計中,我以「詩象」和「對話"為中介,努力實現古詩詞感悟模式的突破試想。

1.以「象」悟情。

情來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難生成的。「情」要靠「象」去顯,當平面的詩句通過學生的想像,生成為幅鮮活的畫面、-段段感人的旋律、 -幕格立體的場景時,學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抒詩人之志,於是詩句肯後的情味和意

值,就「象」的召喚和引領下,噴湧而起。

所以,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多處學生結合詞句進行想像說話的訓練,如在「斜風細雨」的品讀中,設計「斜風細雨中」 這說話訓練, 不僅是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意的過程,更是學生通過想像畫面感悟詩人的情感過程。

2.多層對話

教學中如果能帶動學生主動把詩人同化為自己,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學生的感悟。在教學設計中設計了多層的對話:

與文本對話:分層提出讀書要求,讀懂文本字面意思與「藏在字後的意思」。

與詩人對話: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同身受,通過「垂釣的漁翁啊一-」 等問答,走進詩人。

3.依據年段特點,合理確定目標

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可以是深刻的,但不意味著要將教師的全部解讀在課堂上一股腦兒教給學生。結合四年級學生特點,我將學生感悟的目標定位為「感悟春美,體會不須歸」。至於「歸」的深刻含義、作者生平與詩歌的關聯等,我只提示學生可以做探索但不必在課堂上進行教學。

袁枚《隨園詩話》言「詩宜樸不宜巧,然必須大巧之樸:詩宜淡不宜濃,然必須濃後之淡。」詩宜此,課又何嘗不宜此。語文教學,總要經歷一個先巧後樸、由濃至淡的過程,所謂「絢爛之極歸於平淡」是也。「巧」就是要精心設計、刻意雕琢,大至教材處理、教學流程,小到環節承轉、導語結言:「濃"就是要飽含真情、直抒胸臆,或激情彭湃、或縱情揮酒、或柔情似水、或熱情如火:課之巧,見智慧之功底:課之濃,顯性情之本色。這樣一路行來,方能漸臻佳境。無巧不樸、無濃不淡。關鍵是不能執著於巧、執著於濃,如此,方能不露聲色但巧奪天工。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蠶桑、耘田、著籤」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詞,並背誦、默寫。

教學難點: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複習舊知,激趣導入

1.組織背誦相關春天的詩句,舊知複習.

2.師板書課題,揭示學習內容。

3.圍繞課題質疑。師生交流對詞的認識。

二、整體入手,文本初讀

1.藉助拼音通讀全文,提出自讀要求:字正腔圓、有板有眼。

2.指名讀詩詞,相機正音。

3.全班齊讀。了解詩與詞成文形式上的不同:長短句的初步了解。

三、依學定教,學習《漁歌子)

1.詞中有樂:

(1)詞牌名入手,了解「漁歌子」這- 詞牌名相關知識。聽古曲(漁歌子).說說自己的感受,再讀詞。

(2)依據詞的音律,指導學生讀出節奏美。

2:詞中有畫:

(1)出示自學要求:藉助注釋讀詞,並和同桌交流交流。

(2)默讀詞,圈畫詞中的景物。相機進行生字教學。

(3)品讀「斜風細雨」,知曉季節。

(4)指導讀出詞中色彩,體會意境的淡雅。

(5)指導讀出詞中聲音,體會意境的寧靜。

(6)學習小結:詞中有畫面。

3.詞中有情:

品讀「不須歸」(不想歸),體會詩人心境。

4.全詞。 小結:

邏輯引讀,嘗試背誦。

5.拓展閱讀,加深感悟:

師生同讀(和答弟志和於賦歌),進- 步體會「不須歸」。

四、回歸全文,設置懸念

1.探索「不須歸」與田園生活之間關係,探究三首古詩詞之間的關聯點。進一步培養學生整體入手把握全文的能力,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2.小結讀詞的方法。

附:板書設計:

古詩詞三首

漁歌子春美不須歸心志平和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二、藉助注釋自讀兩首古詩。

三、教師點撥理解古詩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四、指導入情入境朗讀。

五、學習生字。

相關焦點

  •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漁歌子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漁歌子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剌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試中考察古詩的大體內容,在準備小升初考試時,可以做複習材料看看,有助於語文考試詩詞類題。
  • 石家莊小升初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及釋義:漁歌子(張志和)
    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進行小升初,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學習資料,歡迎大家點擊查看哦~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及釋義:漁歌子(張志和)   【原文】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漁歌子》教學設計可以這樣寫
    教學目標: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誦並默寫這首詞.3、指名讀,糾正字音4、教師範讀 5、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齊讀詞三,品詞1、師介紹:詞的作者是張志和,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他的好朋友,誇他:酒酣興起,或擊鼓,或吹笛,舞筆飛墨.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詞人張志和在《漁歌子
  • 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上篇)古詩詞詩句欣賞
    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上篇)●南郭居士中華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在這個詩的王國,幾千年來,詩歌一直是文學史的主流,從遠古至近代詩歌不知其千千萬萬,雖然因種種原因失傳了許多,但保存下來的仍可說是浩如煙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
  • 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關於古詩詞詩句的欣賞
    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上篇)●南郭居士中華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在這個詩的王國,幾千年來,詩歌一直是文學史的主流,從遠古至近代詩歌不知其千千萬萬,雖然因種種原因失傳了許多,但保存下來的仍可說是浩如煙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而關於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這個問題,如果回答要全面一些,我想至少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是如何欣賞古詩詞中的詩句;第二是如何解析一首完整的古詩詞;第三是如何解析某個作者的古詩詞。
  • 規範的教案設計包括哪些內容?英語老師設計教案的三個步驟
    籠統地說,教案主要幫助老師回答兩個基本問題: 1)我希望學生做什麼? 2)我和學生應該怎麼做? 設計教學環節 設計教案時可以先在腦海中構想一個虛擬課堂,將你計劃的教學環節粗略演示一遍,並把你認為重要或有用的想法一一記錄下來,比如Warm-up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遊子吟》《漁歌子》《浪淘沙》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遊子吟》《漁歌子》《浪淘沙》第一篇:《遊子吟》作者:「唐」孟郊全文: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誰能說小草那稚嫩的幼芽,就能報答得了春天的陽光所給予的溫暖和生機呢?精彩賞析:前四句寫得真實而樸實,描繪了一幅慈母為出行兒子縫製衣衫的動人畫圖,讓人們看到了母親愛子、惜子、惦子的拳拳之心。
  • 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怎樣解析某個作者的古詩詞作品
    (下篇)●南郭居士我在《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上篇)》中就如何欣賞古詩詞中的詩句作了解答,接下來本應該就如何解析一首完整的古詩詞進行講解,也就是全文的「第二部分」內容,但中國古詩詞浩如煙海,表現內容,手法和方式又多種多樣,一篇文章是無法容納如此豐富內容的,因此對完整古詩詞的解析筆者將採取一篇一解析的方式發布,請大家繼續關注炎黃詩詞公眾號
  • 規範的教案包括哪些內容?英語老師設計教案的三個步驟
    教案是以課時或主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具體設計和安排而撰寫的操作型文本。對老師來說,教案是考查教學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公開課、教學考核工作中常被作為展示項目之一。2)我和學生應該怎麼做?一份完整的教案由多個元素構成,對此,劍橋TKT證書官方教材對英語課教案結構做了明確說明,英語老師們不妨對照一下自己的教案內容是否完整:
  • 《漁歌子》最經典的七句古詩詞,美的不止桃花流水!
    《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漁父樂》《漁夫辭》,原唐教坊曲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此調最早見於唐朝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後來李珣、孫光憲等詞人用過此調。出自唐代魏承班的《漁歌子·柳如眉》。這首詞寫少婦閨情。「幾多情」三句追敘「落花飛絮清明節」時與少年郎分別時依戀的情狀。「落花飛絮」一句,情景交融,盪氣迴腸。後三句寫少婦之怨。三、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
  • 《體育場館設計》答辯問題及解析
    一、簡述設計的分類有哪些?體育場館設計屬於哪種?【參考答案】設計從基本形態上,大致分為三類:平面設計、立體設計和空間設計。從設計的功能上可以分為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等若干個不同的類型。產品設計,從家具、餐具、服裝等日常生活用品到汽車、飛機、電腦等高新技術產品都屬於產品設計的範疇。
  • 古詩詞鑑賞-《漁歌子》唐.張志和
    【注釋】 漁歌子後有感於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萬字,《大易》十五卷,有《漁夫詞》五首、詩七首傳世。
  • 漁歌子·詠花十四首——劉存發
    漁歌子·楊花佔盡春光卻不知,群花追蝶趁風飛。迷野徑,掩荒堤,行天旅地莫思歸。漁歌子·杏花小院朝來彩燕歸,幾分春色伴雙飛。紅影碎,綠蔭披,清風細雨助鶯啼。漁歌子·荷花沐雨薰風始吐芳,仙姿嬌豔伴紅妝。朝浥露,晚凝霜,莖伸葉展散清香。漁歌子·梨花嬌萼凝霜月下遊,淑姿留影暗香留。爭雪豔,競風流,春光閱儘是離愁。
  • 五代李珣《漁歌子·荻花秋》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詞人乘船經過湖南、湖北一帶,創作了大量描寫隱逸生活的詞作,這首《漁歌子》便是其中之一。 李珣簡介: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後在世。少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
  • 李珣的《漁歌子》,魏承班的《漁歌子》,都不如他的漁歌子
    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漁父樂」「漁父詞」「秋日田父辭」等。1、《漁歌子·荻花秋》五代:李珣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2、《漁歌子·柳如眉》唐代:魏承班柳如眉,雲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夢魂驚,鐘漏歇,窗外曉鶯殘月。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這首詞寫少婦閨情。上片寫天曉時少婦的容貌。
  • 2012青島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出塞
    次句「萬裡長徵人未還」,「萬裡」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裡,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飛將」是指漢武帝的鎮守盧龍城的名將李廣,他英勇善戰,多次把匈奴打敗。
  • 餘佩祥||《憶初戀》《​漁歌子·雁陣南飛》
    漁歌子·雁陣南飛雁陣南飛萬裡行,大海藍天洗心靈。山巔舞,海涯停。展翅飛翔更安寧。(詞林正韻)作者簡介餘佩祥,字信達,號冷暖 ,筆名冷暖風;1991年畢業於福州大學輕工系,從事「國祥空調/王牌冷氣"中央空調銷售,承接機電安裝工程及鋼結構安裝工程;關聯資訊如下:中華餘氏聯合會副會長,福建省餘氏委員會副會長, 福州市安溪商會副會長,藍中發展促進會名譽會長;今過半百方涉古詩詞
  • 大班體育教案:幼兒體育教案設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體育教案:幼兒體育教案設計   目標:   1 練習原地向上縱跳拋物。
  • 一日一填詞·漁歌子
    漁歌子 半樹春風半樹梅。 漁歌子(又名《漁夫》《漁夫樂》) 詞譜:四平韻,單調,27字。
  • 2012青島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別董大
    話說得多麼響亮,多麼有 力,於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鬥、去拼搏。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試中考察古詩的大體內容,在準備小升初考試時,可以做複習材料看看,有助於語文考試詩詞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