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跟王維真的是情敵嗎?

2020-12-12 騰訊網

有人說王維與李白是情敵。

兩人同一年出生(701年),都是長安城裡的大拿才子,而且兩人有一個共同的好朋友—落魄詩人孟浩然。

李白簡直是孟浩然的粉絲,又是(贈孟浩然),又是(送孟浩然之廣陵),煙花三月下揚州。王維一點不落下風,曾經把孟浩然推薦給唐玄宗,如果不是孟浩然在皇上面前亂了陣腳,孟浩然也許就可以像模像樣地做官了。

孟浩然

可王維跟李白為何從不把對方寫進朋友圈,也從來不互相點讚呢?有人說的跟真的似的:這兩人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妹妹,大兩人十來歲。

王維少年開始就多才多藝,而王維的第一志願是考宮廷樂官領隊(解頭)。當時王維流連在長安文藝圈第一飲酒娛樂會館—岐王宅裡,杜甫這默默無聞的小詩人都曾「岐王宅裡尋常見 」。

王維求岐王引薦,歧王沉吟片刻,說,你準備十首詩歌,一支琵琶曲,五天後我帶你赴玉真公主之約。

玉真公主時常陪侍唐玄宗宴飲歌舞,只要拿下公主,一個小小樂官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五天後,王維來到了歧王宅裡,一副文人裝束。歧王說公子你這是去考樂官,豈能以文人身份出場。於是叫王維換成了錦繡的袍服。

王維

王維本身是風度翩翩的公子,歌舞俱佳,在玉真公主家的舞廳裡那叫一個鶴立雞群。玉真公主向歧王打聽這跟從的青年,歧王特意回答得指鹿為馬,說這青年其實擅長彈琵琶。歧王於是叫王維獨奏琵琶曲。

王維玉樹臨風地彈了一支琵琶曲,指法嫻熟,曲調婉轉。玉真公主差點醉了,脫口而出:這是什麼曲子?王維躬身答道這是(鬱輪袍)。

見玉真公主像只喝醉酒的小鹿一般,歧王趁機說:此人不光精通音律,而且詩詞長安城無人可比。王維立馬趁熱打鐵,從袖子裡取出自己抄寫的王維精選詩集。

玉真公主這隻小鹿徹底灌醉了,她說這些我早就會背的詩,我一直以為是古人的作品,竟然是你寫的?

歧王見機說道:今年選拔解頭,如果得此青年,真是為大唐添彩啊。玉真公主問為何不去應舉?歧王殺手鐧放出來了,說:聽說公主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玉真公主當然已經沒有退路了,說:那是受人之託,不礙事。

玉真公主後來讓王維在自己宅第裡教宮女歌舞,又叫召試官現場觀摩。這召試官是木頭人也知道,今年的解頭只能錄取王維了。

王維年輕時妻子就去世了,終身未再續弦。玉真公主也是終身未嫁,後來在宣城敬亭山出家。而李白這個天天浸泡在酒缸裡的浪子,去了許多次敬亭山,寫的(獨坐敬亭山),害得我們從小就要背誦。所以,就有了三角緋聞了。

天天在歌舞娛樂會館見面,王維跟李白為何既不是浪蕩之友,也不是互相開火的敵人?誰也不知道。

李白

相關焦點

  • 緋聞還是事實:李白和王維老死不相往來,他們是情敵嗎?
    李白和王維共同的好朋友非常多,比如杜甫,高適,賀知章等。跟他倆關係最近的應該是大唐文化屆朋友圈第一人孟浩然。孟浩然是出了名的好人緣。玉真公主好多人說李白和王維是情敵,是因為一個女人——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親妹妹。
  • 李白和王維之間真的有恩怨嗎
    老前輩賀知章(詩壇大咖)初見李白時,深深為這個後生的才華所折服,直呼他為「謫仙人」。他的詩歌更是是唐代三絕之一,除了「李白詩歌」還有「裴旻劍舞」、「張旭草書」,這是唐朝文宗皇帝時向全國頒發詔書御封的。他「十五好劍術」,曾跟裴旻學習劍法,而且劍術十分高超。他在詩中曾寫到「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 李白和王維是情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中流傳最廣、毒害最深的,莫過於《被同一個女人包養,李白和王維原來是情敵!》(一字未改摘自網絡)在玉真公主的安排下,王維順利通過了科舉考試。(一字未改摘自網絡)表述雖然不同,內容卻相差無幾,都聲稱玉真公主,曾經提攜過王維和李白,然後日久生情,兩個大詩人,先後愛上了同一個女人。一場驚世駭俗的「三角戀」,由此誕生。原來這才是李白和王維,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
  • 稱讚李白是大唐第二劍術高手的王維,兩人不但不是朋友還是情敵?
    李白年少的時候,性格比較火爆,他曾經自言自己在一次鬥雞活動中,一手劍耍的出神入化,手刃了好幾個無賴,可見其劍術的精湛。但是仔細一想,大唐的治安一向比較嚴明,當街殺人這種事如果真的發生了,那麼李白絕對不可能相安無事。由此看來,此事的真實性有待考慮,恐怕是李白誇大其詞的可能性更大一點,很有可能李白只是把那些無賴給教訓了一通罷了。
  • 普希金跟情敵決鬥被打死,唐朝詩人跟情敵決鬥,產生了千古佳句
    筆者順著於賡哲教授的思路,給大家講一個西方人與情敵用手槍決鬥的故事,再講一個唐朝著名詩人跟情敵用詩文決鬥的故事。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被譽為是「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普希金的作品很多人都讀過,就算是沒讀過他的作品,也知道他的大名。普希金出生於1799年,去世於1837年,享年38周歲。
  • 李白和王維:都是名人卻老死不相往來,原來2人曾是「情敵」
    李白與王維雖然不和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好友王維與孟浩然兩人皆是因為都喜歡山水田園詩而相識,他們都被對方所吸引,孟浩然曾因與王維分別寫了一首《留別王維》,而王維也寫了一首《哭孟浩然》。這足以見得二人的情誼有多深厚。
  • 王維為何與李白老死不相往來?
    本文所說的王維與李白兩位大詩人,同朝為官,幾乎是同年生,同年亡。而奇怪的是,在可查的史料之中,兩人卻毫無往來。回答王維和李白老死不相往來這個疑問,坊間多從王維被引薦給玉真公主說起。王維將準備好的十首詩作獻上,玉真公主讀後大加讚賞,即刻賜座,當即召來京兆府考試官,改變了原來的決定,轉而舉薦王維做第一。王維作詩圖相傳,得到玉真公主的賞識後,王維頻繁進出玉真公主府內,兩人關係更為密切。於是他們之間有男女之情的說法也在坊間漸漸流傳。
  • 李白與王維:從未見過面,一生都在爭!
    李白與王維,大唐冉冉升起的兩位巨星,同時代,同地點,可無論正史野史,倆人一生竟然沒有過任何交集。有人說因為他們是情敵;也有人說文人相輕,互相看對方不順眼;還有人說,是因為倆人性格不對路。(非常巧的是,李白備受玉真公主青睞的時候,王維剛剛結束外放生涯,回到京城,就在長安。可偏偏玉真公主好像已經忘了當年紅極一時的《鬱輪袍》是怎麼唱的,眼裡只有那個高鼻梁,西域風的李太白帥大叔。這也就是很多人認為,情敵是王維李白二人不見面的原因。試想一下,這種關係,誰想跟對方見面?難道要說一個,公主對你,不如當年對我好?)
  • 李白和王維真的「不合」嗎?
    李白和王維這兩位大詩人,可謂是大唐的詩壇雙子星。李王二人還同時期在唐都共職,可卻沒有見過面。這就很奇怪,大文豪距離這麼近為什麼沒見過面呢?而孟浩然又送王維《留別王維》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 李白和王維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
    第三種可能性:情敵見面分外眼紅?唐朝小說《集異記》中記載了一則關於王維和玉真公主的逸聞:維未冠,文章得名,妙能琵琶。春之一日,岐王引至公主第,使為伶人,進主前一進新曲,號《鬱輪袍》,並出所為文。在王維被貶幾年後,李白在終南山尋訪玉真公主時寫的《玉真仙人詞》,終於發揮作用了。「鳴天鼓」「騰雙龍」「應相逢」,把玉真公主形容得十分仙風道骨,相比王維的《奉和聖制幸玉真公主山莊因題石壁十韻之作應制》,李白的豪邁霸氣,令人眼前一亮。
  • 李白、王維同年出生,同朝為官,有共同朋友,卻因一人各不搭理
    也就是說,王維出名比李白早。過了兩年,王維18歲的時候,用音律及詩文,做了岐王的賓客。繼而,通過岐王引薦,認識了玉真公主。問題來了,王維跟李白的不相交的謎題就出在這了。玉真公主見到颯爽英姿的李白,讚賞不已。《李翰林集序》說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餓虎,或時束帶,風流蘊藉。」這跟文弱書生王維簡直就是兩個樣,讓玉真公主心花怒放。李白還給玉真公主寫了一首詩《玉真仙人詞》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
  • 同年而生的李白與王維老死不相往來,原因竟然是這樣!
    然而這一年不簡單,華夏兩位卓越的大詩人李白與王維幾乎同時降生了,恐怕在世界詩史上也絕無僅有。李白,人稱「詩仙」,唐代浪漫主義詩歌的高峰。王維,人稱「詩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李白的詩作從來沒有提到過王維,王維的詩裡面更找不到跟李白相關的字。其實李白與王維有一個共同的好基友孟浩然,但任他怎麼穿針引線、傳話撮合,這二人就是不配合,不是藉故推辭就是乾脆迴避,弄得孟浩然也悻悻然自覺沒趣。好在他記得李白高調的唱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有這一句就夠了,他明白自己將隨李白的詩而盛名於世。
  • 杜甫崇拜李白,李白崇拜孟浩然,孟浩然崇拜王維,王維誰也不崇拜
    我們不禁產生好奇,千年前這些大詩人都見過面嗎?見面都聊些什麼呢?答案就在他們的詩裡。唐代最偉大的兩個詩人李白和杜甫是見過面的,只不過那時候杜甫還籍籍無名,在已經名滿天下的李白面前有點兒不自信。賀知章說李白「莫非太白星精耶」,李白到處跟人炫耀:賀監誇我是謫仙人呢。杜甫一個勁兒誇李白,也沒見李白拿去曬。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東遊歸來,寓居安陸。李白不赴杜甫的邀約,倒是專程跑到襄陽去拜訪孟浩然了。不料孟浩然已外遊,李白沒見著。
  • 李白與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因為他們中間隔了位身份高貴的女人
    王維詩美人更帥,狀元及第被公主青睞,一不小心成為李白情敵。李白和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因為他們都曾喜歡過一位高貴的女人。在唐代詩人中,王維是非常有魅力的一位,他不僅能詩,還會畫,更通音律,是個全面發展的文藝通才。
  • 同年出生的兩位大詩人李白與王維,卻互為死敵形同陌路人
    浩然兄,我不喜歡那傢伙,他會繪畫嗎?他會彈琴嗎?不會吧?一邊去!到了李白與孟浩然的談話,大概就變成這樣:孟:太白老弟,你應該去結識結識王摩詰了。李:嗨!浩然兄,我看不起那傢伙,他會劍術嗎?他會作詞嗎?不會的,一邊去!孟浩然暗自思忖,我TMD這幾樣都不會,難不成該我一邊去了?得,離開這京都吧。
  • 同一時代本該惺惺相惜的王維與李白,為何兩人卻老死不相往來?
    公元701年,李白跟王維一起在這年出生,兩人都是一樣的有才華,當時文人的出路就是入朝為官,兩人也是抱著同樣的心態前往的京城。為什麼兩人就沒有過交集?孟浩然跟李白是朋友,跟王維是哥們,按理說李白跟王維兩人應該是相識的,但是從來沒有記載說兩個人有什麼走訪的記錄?
  • 王維「拉黑」李白始末:再脫俗的詩人,也因為女人老死不相往來
    真的很蹊蹺!李是李白,王是王維,孟浩然跟他們都是老鐵。這個湖北襄陽漢子,比李白和王維大12歲,從時間上看,他承接初唐四傑和盛唐李杜,是一個重要的線索性人物。如果孟浩然說自己的朋友圈在大唐文化界排第二,估計沒有人敢說自己第一。
  • 王維的貴人比不上李白,可是為什麼王維的官運比李白強太多?
    王維的貴人比不上李白,可是為什麼王維的官運比李白強太多?李白多次進京,第一次無功而返,第二次才見到唐玄宗。按理說以李白的才學,見到當今聖上後,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會被封個一官半職的,可是李白一生並未做過多大的官,是因為他自身不夠優秀嗎?其實並不是。事實是李白面見唐玄宗後對唐玄宗說政治黑暗,皇帝昏庸,奸臣當道,當時唐玄宗想的是奸臣當道和你李白有什麼關係呢?
  • 李白和王維,若生在現代,誰更受歡迎?
    李白相信自己之於唐正如謝安之於晉。謝安一旦從東山隱居之地復出,就成就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勝利,這樣的成功難道不是完全可以為自己所複製的嗎? 正如今天的名人成功故事坑害了不少懵懵懂懂的有志青年一樣,謝安的成功故事徹底坑害了李白。後來的事實一再證明,這種眼高手低的毛病實在害了李白一輩子。
  • 李白與王維的平行宇宙,一生有許多相同的節點,卻從未有交集
    王維寫字圖有人說,他們是情敵,有人說他們互相看不上,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順著王維的人生軌跡,去探究他和李白的故事。公元715年,李白和王維都剛剛滿15歲。15歲的李白,早已出名,他已經做有很多首詩,獲得了當時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褒獎。在李白的故鄉,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白的大名。而此時的李白,開始一邊學習,一邊遊歷名山大川。15歲的王維,已是一枚妥妥的斜槓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