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畢竟這優異的成績裡,有學生自身的刻苦努力,也有老師付出的心血和精心的培養。學生考得好,老師臉上也有光。
可是,在安徽安慶卻發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個13歲的初中生小怡因為在月考裡考了全校第一名,特別是道法這一科的考試考了滿分100分。這樣的好成績,老師本應該高興至極,因為班裡出了個學校「狀元」學生,然而老師的第一反應卻是質疑小怡同學成績的真實性。
老師懷疑小怡姐妹(小怡和小樂是雙胞胎姐妹,姐姐小樂這次道法考了92分,是班裡前2名)提前買到了試卷,因此才考得這麼好。為此,老師還給孩子的爺爺打電話,爺爺說沒看到什麼其他學習資料。
然後老師就讓小怡和小樂姐妹參加了補考,結果兩人的成績都是98分。第2天,小怡被發現在離家幾百米的池塘裡溺水身亡。
事發後,學校沒有給家長任何的道歉和說法,而校長接受採訪時一直在說「沒有統一口徑」。
以上是事情的大致經過,那麼,事情的真相如何,責任該如何劃分呢?
一、老師的質疑有沒有道理?
當學生取得了好的成績,老師正常的第一反應,當然應該是替學生感到高興,誰當學生時不想考個好成績證明自己啊,可是現在學生考了年級第一,沒換來老師的祝賀和表揚,卻遭到了懷疑,這本身對於孩子來說一定是個沉重的打擊。
可以看出,小怡同學其他各科的成績也都不差,因此道法考試取得100分的好成績,很可能不是偶然,而確實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後面補考的98分也證明了孩子的優秀。這樣,老師看起來是被打臉了。
當然,不是說老師不應該質疑學生的考試成績,也不是說老師沒有理由核實學生是否有考試舞弊現象,但是,對於一名成績不錯的同學,為什麼不能相信學生,而非要帶著惡意來揣度學生呢?
二、學生的溺亡跟老師有沒有關係?
大概率來看,小怡同學是用自己的實力考取了100分,贏得了年級狀元的寶座,那麼老師對學生進行不信任的質疑,在13歲的女孩看來確實是一種侮辱,她似乎也看到或聽到了周圍同學們對她成績的懷疑。
當類似「作弊才考了年級第一」這樣的聲音傳入一個拼盡全力贏得冠軍的孩子耳朵裡,真的無疑是晴天霹靂。
顯然,老師的做法是不妥當的。
當然,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小怡的溺亡與老師質疑其成績、要求其補考有關,甚至沒有證據證明她的溺亡是自然。這些還需要調查才能得出結論。
三、校長的「統一口徑」是什麼意思?
很驚訝,校長在接受採訪時,語氣充滿了憤怒和不耐煩,否認了老師要求小怡補考的做法,並且多次提到「現在還沒有統一口徑」的說法。
為什麼出了事情不是真實地還原事情真相,還要統一口徑?莫不是真的想要隱瞞一些真相,想要在對外公布調查處理結果之前,先與上下級各方面想好說辭,最後瞞天過海偷天換日?
這樣的校長真的沒有危機公關能力,哪怕說一句「上級部門正在調查,處理結果以正式通知為準」或者「在調查處理結果出來之前,我不方便說太多」之類的話也行啊!
四、結束語
事情正式調查結果未出來之前,我們無法說是老師的質疑太傷害孩子自尊心,還是孩子心理太脆弱,抑或是其他原因導致的溺亡。希望事情能儘快水落石出,讓孩子安息,也不要讓無辜的人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