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前後,京圈出了幾個出類拔萃的名人,如今早已是圈中大佬級別的人物,比如「北京流氓」王朔、搞古董收藏的馬未都、賀歲片導演馮小剛、喝酒抽菸燙頭的于謙、演員如徐靜蕾、王子文等都不再贅述。
京城文化圈貌似廣泛,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圈子,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交集自然不會少,只要脾氣對上了,一來二去就成了好朋友。、
王朔是有名的「北京流氓」,不是說他耍流氓,而是說他說話做事,不走尋常路,什麼話都敢說,面子裡子都不看重,做事單憑喜好性情。
與之相比,馬未都則要低調含蓄的多,他一生幾易其職業,如今已是身家過億的大收藏家,還上過百家講壇,為人處事相對比較圓融。
王朔與馬未都一直都是圈中好友,縱然有媒體斷章取義,當事人也不以為意,但是王朔批其馬未都來,那可是絲毫都不嘴軟。
在一次採訪中,王朔談起馬未都一臉嫌棄,主持人心中不忍提出疑問,王朔回答,「怎麼就不能批評啊?歲數大了就不能批評啊?太奇怪了簡直是。」然後又接著補刀,「馬未都現在越來越遺老遺少了,說自己沒生活,您倒騰古董那不叫生活嗎?太有意思了大家。」
在王朔的心目中,做人最重要的是真誠,做事最重要的是開心,不要有點事就拍名人的馬屁,誰不是爹媽生養的,誰也不比誰矮一頭,沒有必要虛頭巴腦,有一說一,實實在在,不違本心,這就是最簡單的處世之道。
馬未都也經常說起王朔,其中一件陳年往事令編者印象深刻,從中可以看出王朔的性情為人。在王朔的家門口,曾經有一個修自行車的師傅,老王開始沒在意,有一天突然看人家不順眼,於是就走上去對那修車師傅說,給您3萬塊錢,您能不能離開這裡?別讓我再看見您。
那修車師傅當時就愣住了,自己招誰惹誰了,感情這主兒是來找事的吧?但是王朔一臉嚴肅,修車師傅一聽給3萬塊錢,自然點頭同意,在哪裡修車不是修啊!王朔轉身回到家裡,真拿了3萬塊錢遞給修車師傅,對方二話沒說,收拾東西後揚長而去。
王朔看著對方離去的身影,心中還有隱憂,擔心他還會回來?馬未都撇了撇嘴,把心放在肚子裡吧,那哥們不會再回來了,他還擔心你把錢要回去呢,得修多少年自行車才能賺這麼多錢,王朔這才放心了。
奇人多行奇事,在很多正常人看來,這簡直有毛病,如此行徑實在驚世駭俗,但馬未都習以為常,這位老朋友的性情如此,所以他才是獨一無二的「北京流氓」。
此外,王朔對媒體也毫不嘴軟,有一次某網站訪談節目中,他肩膀一斜靠在椅子上,開口就說,「這幫媒體真裝孫子,太斷章取義了。」但又沒有人能說他錯了。
王朔怒懟好友馬未都,不留一點情面,「北京流氓」果真名不虛傳。活成自己的底氣與勇氣,來源於人家的絕對實力,能夠做到率性而為不可羈勒,他不愧是圈中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