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 到達火星是幾月幾號

2020-12-11 站長之家

2020年7月23日,在今天有一個重大的好消息那就是咱們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無疑是令人振奮的,這也是咱們航天領域的一次裡程碑,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1、專家表示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之後,大約需要經過 7 個月的時間飛行抵達火星,最後在火星降落只有 7 分鐘的時間,也就是說2021年的2月份或者是3月份左右就可以到達火星了。

2、據了解「天問」的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追求真理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3、火星(拉丁語:Mars, 天文符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為太陽系裡四顆類地行星之一。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所以在英語中,火星是羅馬戰神的意思,通常被稱為「紅色星球」;古漢語中則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火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質量、體積僅比水星略大。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則與地球相當,但繞太陽公轉周期是地球的兩倍。

4、火星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既稀薄又寒冷,其表面特徵讓人聯想起月球上的撞擊坑,以及地球上的山谷、沙漠和極地冰蓋。英語中,通常被稱為紅色星球(英語:Red Planet)。是因為火星在視覺上呈現為橘紅色是因為地表廣泛普遍的分布著氧化鐵的造成的,它使火星呈現出一種紅色的外觀,在肉眼可見的天體中獨具一格。火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火星南半球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半球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5、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見,亮度可達-2.91,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陽暗,但在大部分時間裡比木星暗。火星距離地球最近在 1 億公裡以內(最遠達 4 億公裡,探測器需飛行約 7 個月抵達火星)。

6、希望天問一號能夠在7個月之後成功著陸火星,順利的完成它的使命!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探測器即將到達火星,目的是什麼,為啥叫天問
    也正是因為受到了比較濃厚的古文化氛圍影響,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了,從上個世紀到如今,我國在探索宇宙的時候,經常會取一些特殊的名字,比如嫦娥號、天問號。宇宙探索與名字天問1號已經順利到達了預定位置,離火星不遠,明年可開始降落工作,不過在聊這個之前,我們先聊一聊我國對宇宙探索的取名規則,宇宙對我們而言是未知的,探索之前當然也得給它們命名。
  • 新知| 預計明年5月著陸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再闖幾道關?
    交匯點訊 10月28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兒?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再闖幾道關?  近日,江蘇省天文學會科技傳播專家在接受《科技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天問一號將會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要成功著陸火星並進行探測,天問一號後續至少要經歷三道難關。
  • 天問問天之旅行程過半,預計春節到達火星,勞動節後降軌,實施軟著陸
    國家航天局消息,截至12月14日21時,飛往火星進行科學探索的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目前飛行狀態良好。由於,地球和火星都是不斷運動的,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也是不斷變化的,在0.5億公裡到4億公裡之間周期性的變化。
  • 「天問一號」:向著火星,出發!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這一動作意義重大!4個月後火星見
    「天問一號」這一動作意義重大!4個月後火星見 2020-10-11 14:40:51 來源: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田博群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抵達...
    根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提供的信息,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軌道上運行了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3.6億公裡,目前運行狀況良好。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
    中新網北京11月17日電(郭超凱楊璐)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天問一號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中國或一次性實現火星「繞、落、巡」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表示,「天問一號」已獲取地月合影,各方面一切正常,狀態良好。截至9月18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距地球1800萬公裡。中國的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出自屈原長詩《天問》,寓意中華民族真理和科技創新的追求永無止境。
  • 三國太空飛行器齊赴火星,誰會最先到達?NASA局長:爭這個沒有意義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北京時間7月30日晚19:50分,隨之聯合發射聯盟的半人馬座火箭呼嘯而起,2020火星年三大發射任務中的最後一個項目: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任務發射升空,一個小時之後,太空飛行器與火箭成功分離,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開啟7個月旅行 「天問」源自屈原長詩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據介紹,「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5500萬至4億公裡的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 明年2月到火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如何穩穩地抵達火星?科普來了
    據人民日報,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達成新裡程碑!天問一號新突破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在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的宇宙中向火星繼續進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預計春節前後抵達火星
    在嫦娥五號成功採集月球土壤之後,來自太空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傳來了最新的消息。12月9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研製團隊以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口吻,給正在返回地球的「嫦娥五號」寫了一封家書,在「天問一號」離家139天後,深深表達了對地球的思念和「嫦娥五號」的殷切問候。
  • 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世界第一、世界第二!
    今天,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天問一號升空,印網友:恭喜,繼印度後登上火星的第二個亞洲國
    7月23日註定是中國航天史上裡程碑式的一天,當天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軌道,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正式開啟。在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自主展開登陸、巡視等任務,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步走,目前沒有任何國家這樣做過。與此同時,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更是刷新了我國航天雙記錄,為了將天問一號送至逃逸軌道,這次火箭與探測器的分離速度超過了第二宇宙速度,飛出了我國運載火箭的最快速度。
  • 外媒熱議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廣泛關注與熱議。問天逐火譜新篇據塔斯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已確認,該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 飛往火星的4億公裡路程,誰在給「天問一號」導航
    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正在趕赴火星的徵途中,探測器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期間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在飛往火星的遙遠路程中,是誰在給「天問一號」導航?請聽火星/探月任務VLBI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吳曉靜在「造就Talk」上講述「天問一號」的故事。以下為演講主要內容。
  • 天問·探路火星|回顧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前世今生
    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在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的宇宙中向火星繼續進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在軌飛行期間,天問一號已經完成三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等飛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