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卡量突破2000萬 華夏銀行信用卡營收100億背後客群呈現年輕化趨勢

2020-12-17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10月25日,在銀保監會第188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華夏銀行方表示,銀行信用卡發卡量已突破2000萬,信用卡業務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同時信用卡業務80%以上已經全部網際網路化。

今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多家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市場有聲音擔憂信用卡逾期等問題,會讓信用卡成為下一個不良高發區。對此,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鄧剛在回答經濟觀察網記者提問時表示,他認為信用卡不會成為下一個不良高發區,他指出信用卡業務在高速增長的同時,各大銀行實際上也通過大數據、AI技術、傳統的風險評估的各類模型等,努力控制不良貸款。同時,他也表示,華夏銀行信用卡業務的客群呈現年輕化趨勢,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

華夏銀行方面表示,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利率市場化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零售金融業務憑藉其波動性小和資產質量高的特點,逐步成為銀行轉型發展的重點,並在銀行各項業務中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

對此,華夏銀行副行長任永光表示:「近兩年,華夏銀行零售金融業務快速健康發展,對全行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的貢獻持續提高,成為業務發展重要的增長點。」

同時,在發布會上任永光透露,華夏銀行正在申請籌建消費金融公司,未來消費金融公司的成立將為華夏銀行零售業務轉型提供更多的動力和創新。

華夏銀行三季報尚未公布,但是在本次發布會上,華夏銀行零售業務板塊的部分數據得以披露。

據了解,華夏銀行零售業務板塊主要包含個人業務和信用卡業務。

2018年三季度末,華夏銀行個人存款餘額2545.13億元,比上年增長156.37億元,增長6.55%,華夏銀行個貸餘額約達2000億元,華夏銀行個人消費貸款餘額1740.84億元,比上年增加311.63億元,增長21.81%。

理財產品方面,報告期末,華夏銀行個人理財產品餘額佔全行理財產品餘額的69.5%,較上年增長30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華夏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餘額從2018年初不足10億元快速增長到262億元。

相關焦點

  • 上海銀行成首家信用卡發卡量破千萬城商行
    在零售為王的時代,信用卡業務正成為打造消費閉環的重要手段,日益為各家銀行所重視。        2020年以來,場景化、定製化、年輕化仍是信用卡市場的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從地域看,上海市憑藉其經濟地位優勢,在國內長期保持人均持卡量和年人均消費額第一地位。據了解,作為本地法人銀行之一的上海銀行,日前累計發卡量突破1000萬張,成為國內首家發卡量突破千萬張的城商行。
  • 邁入中等規模發卡機構行列:上海銀行成首家信用卡發卡量破千萬城商行
    2020年以來,場景化、定製化、年輕化仍是信用卡市場的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從地域看,上海市憑藉其經濟地位優勢,在國內長期保持人均持卡量和年人均消費額第一地位。據了解,作為本地法人銀行之一的上海銀行,日前累計發卡量突破1000萬張,成為國內首家發卡量突破千萬張的城商行。
  • 2年1000萬張!美團成為聯名信用卡「發卡機」
    證券時報記者 段久惠10月21日,證券時報記者從美團金融方面人士獲悉,從2018年9月發行第一張聯名信用卡至今,當前美團與青島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等銀行合作發出「美團聯名信用卡」累計量突破1000萬張,兩年時間裡增速驚人。
  • 後疫情時代的銀行信用卡業務:關注拓展場景 確保資產質量可控
    天風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判斷, 「隨著過去十餘年高速發展,信用卡業務競爭已十分激烈,且存量信用卡貸款規模較大,增速明顯下滑。可以說,國內信用卡業務已告別黃金時代。」 不過對於未來信用卡業務的發展空間,廖志明認為可以從提升人口的覆蓋率,增加發卡量及提升人均價值方面拓展空間。
  • 合作促銷後遺症凸顯 銀行信用卡聯動渠道待深掘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各商業銀行信用卡與商戶聯動的發卡、促消費營銷活動不斷,積分、優惠券、返現等促銷手段多樣,信用卡業務人士普遍認為,通過聯動合作深挖細分客群市場,已成為目前各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突破的主要途徑。
  • 透視銀行信用卡業務
    來源:Bank資管經過多年的「跑馬圈地」,截至19年底,14家披露累計信用卡發卡量的上市銀行發卡量均超過300萬張,其中11家累計發卡量超過3000萬張,我國的信用卡市場逐漸從「跑馬圈地」走向「精耕細作」。
  • 信用卡分期違約率升至4.25%、大面積封卡?招商銀行這樣說……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朱丹丹 北京報導日前,一則「招商銀行信用卡分期違約率超4%」的消息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關注。據央行披露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末,全國信用卡發卡總量已達6.59億張,環比增長3.36%;全國人均持有銀行卡0.47張,較2017年年末增長20.5%。與此同時,多家銀行信用卡發卡量持續爆發。
  • 中原銀行信用卡從「支付工具」變身「生活夥伴」,用特色活動驅動...
    2020年,中原銀行信用卡正式發卡的第三個年頭,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賦予了這個年份更多的意義。作為中原銀行的品牌產品,中原銀行信用卡發卡3年,為230萬持卡人提供優質服務,樹立正確、積極樂觀的社會導向,完成了從「支付工具」到「生活夥伴」的角色轉變,從而打造出「願你好生活|陪伴每一天」的年度品牌主題。
  • 信用卡用餐有折扣,建行、華夏銀行最雞肋(附信用卡用餐優惠表)
    在此次統計的銀行中,建行和華夏銀行的信用卡在餐飲方面幾乎沒什麼優惠。根據兩家的信用卡APP,建行餐飲商戶以個位數計,華夏銀行同樣也是,且華夏銀行的優惠力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僅在漢堡王、COSTA、吉野家、哈根達斯幾家有些優惠。
  • 人手至少2.6張信用卡!銀行辦卡邀請簡訊天天發!信用卡業務又爆了
    信用卡迎來爆賺時代?央行統計,2017年平均0.39個人就有一張信用卡,也即人手至少2.6張信用卡。從2016年12月開始,銀行信用卡人均持有量逐季穩步提升。信用卡量不斷上升,其用卡量、交易額度,以及帶來的利費收入也在不斷擴張。
  • 爭搶渠道和場景 銀行信用卡攬客「套路」多
    業內分析認為,自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銀行信用卡業務增長壓力加劇,傳統正常模式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各家信用卡在重新進行客群及營銷策略定位,通過聯名卡等合作方式挖掘細分客群市場是未來趨勢,但渠道合作的合規管理仍待同步提升;同時,基於細分客群市場剛需的高端權益已成為信用卡競爭的主攻方向,各銀行也紛紛加大對合作渠道的二次布局,加大數據挖掘領域合作,以更好地了解細分客群需求,提升產品的權益設計能力
  • 消費券業務屢遭投訴 銀行信用卡該如何「自救」
    聯動渠道挖掘仍不充分   促發卡、促消費工具頻被客戶投訴的背後,也反映了各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在營銷策略上的發力趨勢。   銀行信用卡與細分市場商戶的合作更加深入、多元化。  在董崢看來,信用卡新增發卡業務近年來壓力逐年上升,加之今年的疫情影響,銀行大多已轉為重增量更活卡交易量的新階段;不管是從發卡展業還是從增加客戶黏性、刺激活躍率來看,通過聯動渠道深掘細分市場,都是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信用卡業務發展的主流趨勢。
  • 信用卡革命史
    2004年,第一批信用卡中心剛剛起跑便遭遇了一場重大的危機。集中運營和發卡帶來了產能的大幅提升,2004年國內信用卡市場新增發卡540萬張(有循環信用功能的信用卡),增長率為100%。以最早成立信用卡中心的招行為例,2003開業首年便發卡超過60萬張,一舉刷新亞太地區發卡新紀錄。
  • 信用卡行業誰領風騷?招行信用卡榮獲金鼎獎「年度卓越信用卡」
    過去幾年,在國內消費驅動力增長以及網際網路技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信用卡成為銀行發力零售主陣地,業務增長駛入快車道。《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9)》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信用卡累計發卡量已達9.7億張,信用卡交易總額比10年前翻10倍以上,增長至38.2萬億元。但在高速增長的同時,行業面臨的挑戰也全面升級。
  • 令人擔憂的信用卡不良
    與此同時,招行的信用卡不良貸款規模,從63.92億增加到了2019年末的90.33億元,不良貸款餘額大幅增加了41.3%,這一上升趨勢值得關注。另外,招行的信用卡不良生成額、不良生成率也在上升。而受信用卡風險上升影響,招行的不良貸款生成額、不良貸款生成率均有所上升。
  • 深耕高端客戶,上海銀行極致無限信用卡上市
    發力信用卡、掘金零售業務,銀行也是消費金融浪潮中的「淘金者」。5月18日下午,上海銀行攜手Visa共同發布了上海銀行極致無限信用卡,升級高端持卡人消費體驗。上海銀行副行長施紅敏、Visa大中華區總裁於雪莉出席首發式。
  • 信用卡業務進入存量客戶經營時代 華夏銀行收入同比增長14.89%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朱丹丹 北京報導伴隨著2019年度業績報告的披露,多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業務發展情況亦浮出水面。華夏銀行2019年年報的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該行信用卡交易總額10839.80億元,比上年增長8.58%。
  • 信用卡消費AB面:用戶被強制降額甚至封卡 銀行為促消費分期費率...
    信用卡的疫情考驗 近期,上市銀行陸續公布了2019年年報,信用卡發展現狀揭開一角。經過多年的「狂奔時代」後,銀行的信用卡發卡量踩了一個急剎車。 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國有大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相比2018年的發卡增減數量變化是約-40萬張、-100萬張、-170萬張、-91萬張。 與此同時,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發卡量也正在降速。
  • 1985-2020:中國信用卡大革命
    市場環境和徵信體系的優化,大大推動了信用卡業務的發展。到2003年底時,中國的信用卡發卡行已經擴展到10家銀行,發卡量由年初的100多萬張增加到近400萬張。此外,這一年信用卡的交易額、貸款餘額也有了顯著的增長。
  • 洪偌馨:1985-2020,中國信用卡大革命
    2004年,第一批信用卡中心剛剛起跑便遭遇了一場重大的危機。集中運營和發卡帶來了『產能』的大幅提升,2004年國內信用卡市場新增發卡540萬張(有循環信用功能的信用卡),增長率為100%。以最早成立信用卡中心的招行為例,2003開業首年便發卡超過60萬張,一舉刷新亞太地區發卡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