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懷著希望奮鬥,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

2020-12-19 再過一次人生

年末的時候,很多公司都收到了員工的辭職信。有個小小的創業狗的群內,各位Boss都在抱怨:現在90後太難管了,動不動就辭職,一點兒職場規則都不懂。

我問他們,什麼是職場規則?他們又呷呷嘴,說不出話來。

01

目前90後正漸漸成長為職場主力軍。可是這還沒成長呢,就被輿論的口水要淹沒了。

相對「60」後,「70」後,「90」後周遭的環境可以算的上是欣欣向榮的,從不會被溫飽問題所困;自從第一批「90」出世之後,就被冠上「被溫室養大的一代」。

相對於「80」後,「90」後的家庭責任亦沒有那麼重,更好的教育機會以及社會形式打「90」後一出世就好似為其鋪好了康莊大道。

但是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90」後的生活並非表面那樣樂活美好。

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因為壓力真的太大了,眼睛一睜就是提心弔膽的KPI,女票的驢牌包,父母的殷殷期待......

第一批90後的胃垮了,因為工作太忙吃飯都變成浪費時間了,那麼多要追趕的東西,由不得自己給腸胃精緻的安慰,忙了餓幾頓為工作要緊,閒了胡吃海塞當補償自己......

第一批90後已經離婚了,因為在一起起初很愛,結果節奏太快,婚後便生端倪了,父母催的都打廣告了,周邊人都「婚」了,還沒長大就要挑起責任了......

第一批90後出家了,因為年齡雖不大,但世界的節奏太快,足以看透本質,塵世繁雜,便想還自己一番淨土了......

特別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能夠在這個城市裡活下去,就已經耗光了我們所有的力氣。

02

有人說是現在的年輕人太愛比較,太渴望成功了。可是自己幾斤幾兩心裡又沒點兒逼數,所以往往高估了自己之後承受不住打擊,最後落得「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呵呵,溫室裡的花朵。

不過你說的,大概明明就是普通人。

在命理角度,心比天高的人,命不會比紙薄。命很差的人,心氣也不會很高,自己幾斤幾兩心裡還是有點B數的。

古有漢高祖劉邦,現有馬雲。他們都是初期被人看不起,但還是心比天高的人。他們心裡從來不會想自己是不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這個問題。只會想看不起他們的人都是傻逼……

血液、靈魂裡的欲望,不會來的平白無故。若你想做什麼有目標就去做,不要想其他。若你想做又覺得自己命不好,那就不要去做了,也許你真的不配,你的心氣高是假,命比紙薄是真的。

真正心氣高的人,永遠感覺不到自己命不好。那種天下唯我獨尊的霸氣,別人都是傻逼的自信,為權為利為名為民的欲望,是普通人學不了的。

但凡有能力去改變的人,最好還是去試它一試千萬別以為循規蹈矩一點,「現實一點」,你就會擁有土地,得到這個世界。

改變是一種冒險。可是將你綁在火刑柱上燒死的時代過去了,如同Outlier一書所示的那樣,而今真正改變世界的人,真正的成功者,並非那處在常態分布內的灰色大多數,而是那一個個不願意默默地、絕望地生活著,而縱身一跳,站到桌子上頭,去另眼看世界的人。

他們的名字叫異數。

03

這世上本不存在超人。每個人都是普通人,無論身負多閃亮的光環,無非終歸要掉落在生活的塵埃裡。

要成長,要為人生道路做出選擇,不斷的為想要的目標而努力,功名利祿或者其他。

擁有顯赫的家世,雄厚的財力含著金湯匙出生,一生榮寵衣食無憂的人畢竟是少數。命運兜兜轉轉,機會稍縱即逝,好東西誰都想要,呈金字塔式的結構是這個社會的常態,越上面的人越少,競爭越殘酷。

正如你我不過是這塵世中的芸芸眾生,長相一般,家世一般,智商正常水平,若是非得為相信自己能夠成功找一個理由,或許只有那份不服輸,不輕易放棄。

很多時候,不妨問問自己:你憑什麼相信自己能夠得償所願?

自知之明還是有的,長得一般,智商一般,走路全憑感覺,幹啥憑心情,自制力很差……

哦我說的是我自己。

每個人都想成功,達成所願,對於「成功」定義於每個人而言,或許並不相同。但讓無數人朝思暮想,夜不能寐的一定是極好的東西

在這操蛋的世界過著操蛋的生活遇見操蛋的人和事,卻還要裝著歲月靜好的樣,講著歲月靜好的話,給自己歲月靜好的假象,欺騙自己要接著活下去。

04

當西西弗斯終於老了,再也推不動滾石的時候。

宙斯問他:現在你後悔自己的過錯了嗎?

他望著瘦削枯槁的手腳,目光堅定的說「不後悔」。

宙斯不解:「難道你不認為一日復一日推滾石的生活沒有意義嗎?瞧瞧你的生命衰敗成什麼樣子」

西西佛斯說:「在我看來滾石不是挫折,而是希望,我每天懷著希望奮鬥,這難道不是生命的全部意義嗎?」

相關焦點

  • 奮鬥,生命永恆的樂章
    奮鬥,生命永恆的樂章在所有的詞彙中絕沒有第二個詞能夠在人的心中引起一種如此特別、如此複雜的感受,這個詞便是奮鬥。任何一種語言對它都有註解;任何一本詞典都無法囊括它全部的內容。他們年齡不同、衣飾各異,來自不同階層,又走向四面八方,但他們都在自己的天地裡奮鬥著。是的,無論是高官顯貴、富豪大款、學者名流、白領藍領、「的哥」民工,也無論你活得滋潤、過得潦倒、雄心勃勃、庸碌度日,只要你不放棄生命,奮鬥就是你無法拒絕的選擇。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信念;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為實現志向去拼搏是奮鬥;為養家餬口去奔波也是奮鬥。
  •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希望永遠與你同在
    如果說書是咖啡,書香定是少不了的白糖;如果說書是紅花,書香必是襯其的綠葉;如果說書是黑夜空中的皓月,書香就是閃爍發光的明星……書啊!我想你能陪我走完這一生。如果說生命猶如一條長河,那奮鬥就是河裡千千萬萬的水滴;如果說生命猶如一棵大樹,那奮鬥就是樹上茂盛的樹葉;如果說生命猶如一座高山,那奮鬥就是山上一塊塊的巖石……保爾在老布爾什維克黨人朱赫來的指引下走上了革命的正確道路,他漸漸成長起來,結交了更多的朋友,他決定要徹底推翻舊社會,他也決定為此而努力奮鬥。
  • 《抓落葉》:感恩生命的饋贈,懷著敬畏之心,讓人生充實而有意義
    我們都是生命的旅人,抵達終點就是人生的意義。----(美)湯米·巴特勒今天是感恩節,到處洋溢著溫馨而又濃濃的感恩之情,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親朋好友們訴說著心底裡的那份深深的祝福與謝意。合上書本,我腦海裡最強烈的想法便是: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生命的饋贈,懷著一顆敬畏之心,踏實肯幹,讓人生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抓落葉》這本書是由美國的湯米·巴特勒所著,由趙思婷所翻譯。看到它那深藍色的封面,我想這本書應該與眾不同,可能會有它值得人深思的地方。抓落葉,同時也要學會抓住我們生命的意義。
  • 追求幸福並不是生命的全部意義?
    在這本名為《生命的意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的暢銷書中,他總結了生與死之間的差異:那就是生命的意義。這是他對早年生活的一種頓悟。在他上高中時,一名教授科學的老師站在講臺上告訴他們:「生命的進程就像是燃燒,這不過是一個不斷氧化的過程而已。」弗蘭克立刻從椅子上起來反駁,「先生,倘若生命果真如此,那生命的意義何在?」
  • 活出生命的意義
    人生在世,總需要給自己找尋一絲的快樂和幸福,無論在這個世上我們遭受到什麼,我們都需要懷著一顆堅強的心去對待。隨著時間流逝,我們知道這個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面對陌生人我們在也不喜歡談論我們的過去,無論這件事你有沒有經歷過同樣的情形。
  • 濱州醫學院新生開學典禮:許青春以奮鬥 賦生命以意義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23日訊 (通訊員 高森 呂海波) 收穫與感恩同在,青春與奮鬥同行。9月23日上午,濱州醫學院隆重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校黨委書記車先禮發表講話,寄語廣大學子「許青春以奮鬥,賦生命以意義」。
  • 曹保明:生命就是用來奮鬥的
    原標題:曹保明:生命就是用來奮鬥的 雖已是古稀之年,但著名文化學者、民俗學專家曹保明工作時總是很興奮。面對大量待處理的資料,他說:「沒有辦法停下來」。 曹保明出生於農民家庭,並無家學淵源。18歲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曹保明翻到了林青著的書信體散文集《冰凌花》,便被其文字所吸引。
  • 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生活的意義在於奮鬥(哲思好文)
    生命的價值是什麼?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這是一個人生的終極之問。其實,只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存在,每一種生活也都是有意義的體驗。特別是人的生命,由於智力的支持、反思的習慣和自我更新、自我成長的能力,一旦經過切實的努力,人人都會使生命變得更有價值,使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人的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在於盡情的無拘無束的徹頭徹尾的燃燒;而生活的意義則在於奮鬥,在於有目的的興致勃勃的全力以赴的奮鬥。
  • 懷著希望去生活,但也要做好失望的準備
    生活本身就是,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後,依然一次又一次懷著希望去追尋,去等待,去體悟,去向著自己理想的方向繼續進發。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活得總是不明不白,不管在哪裡,都有人迷茫著,痛苦著,不知道自己該朝哪個方向走,也不知道自己選擇的路,到底有沒有希望,有沒有走下去的必要。
  • 希望和光明在前方——讀弗蘭克爾《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
    突如其來的疫情,令全體國人的正常生活被驟然按下了暫停鍵,而我也停下匆忙的腳步,靜心思考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活出生命的意義》是我在2006年取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後購買的一套心理學叢書。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我只害怕一樣——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我想只有經歷苦難、經歷死亡線的人的感悟才是最有切膚之痛的!在書後半部分中,弗蘭克爾提出了尋找生命意義的三個方式。第一:創造或者從事某項能體現人生價值的工作。自己喜歡並能體現價值的創造性的工作,能極大地提升個人的生存意義感。人會變得充實而且幸福。
  • 這就是那個男人生命的全部意義,這就是那個男人活著的全部價值
    這就是那個男人生命的全部意義。這就是那個男人活著的全部價值。現在,天已經麻糊糊的了。蕭峰那個男人媽突然驚慌經脈在鍋臺邊叫道:「哎呀,我的天!我這死江湖人士咋忘了餵豬了!」
  • 這就是江湖人士生命的全部意義,這就是江湖人士活著的全部價值
    這就是江湖中人生命的全部意義。這就是江湖中人活著的全部價值。現在,天已經麻糊糊的了。譽兒江湖中人媽突然驚慌地在鍋臺邊叫道:「哎呀,我的天!我者死武林人士咋忘了餵豬了!」
  • 懷著希望醒來,又懷著失望睡下
    如果我們分手時也能見上一面,你是不是也會像那個男生一樣看穿了我強裝堅強,會不會也拉著我不放我離開你的生命?而我,是不是又能撒一撒嬌,用眼淚就能讓你軟化?我從沒想過我是那麼地害怕失去這段感情,但在昨天,在看到那對情侶的時候,我又開始有點想你了。
  • 遇見最好的自己,便是生命的全部意義
    這就是說,就整個宇宙來看,生命的顯現,只是一種過程,而這種過程,在整個宇宙進化中,僅佔十分渺小的地位。人只是其中的一種生物,但卻不該僅僅只是一種生物而已,應該賦予它一種意義。如果不去尋找生命的意義,生命就沒有意義!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寬度。
  • 楊懷保:用奮鬥賦予生命意義
    楊懷保選擇了用奮鬥對這一個個苦難進行回擊。 2004年4月,楊懷保作出決定:背著全家讀大學。他相繼把父母和弟弟從陝西帶到湘潭,在學校附近租了不足10平方米的一間小房子,開始了大學生活。因為是帶著全家,楊懷保每天都在學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早上像個家庭主婦一樣買好菜,安排柴米油鹽;然後走進大學課堂,做一個認真讀書的大學生;課後做家教,最多的時候,同時做7份兼職,每天工作17-18個小時。等自己的日子好一些了,楊懷保還和老師、同學一起成立了勤工助學管理中心,先後幫助了數千名貧困大學生突圍貧困。
  • 濱州醫學院新生開學典禮 寄語學子「許青春以奮鬥 賦生命以意義」
    膠東在線9月23日訊(通訊員 高森 呂海波)收穫與感恩同在,青春與奮鬥同行。9月23日上午,濱州醫學院隆重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校黨委書記車先禮發表講話,寄語廣大學子「許青春以奮鬥,賦生命以意義」。
  • 懷著希望與夢想出發
    一名學生黨員在日記中寫下親身感受:「天氣炎熱難忍,路途遙遠,疲憊不堪,可是我們每到一處,踏在前輩奮鬥過的土地上,每次感覺就像是一次重生!」  山東科技大學社會主義榮辱觀宣講團贏得了沂水縣高橋鎮老百姓的讚譽。宣講團成員孫赫說:「我雖然很熱,也想在樹蔭下乘涼,但是我的責任是服務新農村,服務基層,讓他們了解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意義,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須為生命的存在與意義而奮鬥
    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須為生命的存在與意義而奮鬥。因為,人活著不應該只是追求屍位永存,生活也不能只是為了三餐溫飽;生命的可貴,在於活得對自他有益,也就是要能活出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與生命的尊嚴。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在哪裡?
  • 朗誦:遇見最好的自己,便是生命的全部意義
    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找到堅實踏在地上的理由,以及對生命永不放棄的熱情。因為生命只有一次,能夠值得我們自己敢愛敢恨、敢作敢為。 過去是歷史,未來不可知,生命的意義就是活在當下,把握和堅持現在。「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 史鐵生《命若琴弦》:在希望與絕望交織中,探究生命的意義所在
    史鐵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和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卻在大好年華21歲傷殘了雙腿,自此一生都在探尋生命的意義。縱觀他的一生,我感悟到生命的意義在於:完善自己,照亮別人。而他這些力透紙背的文字到現在也依然給與著我們精神的供養。他曾經說過:「生命的意義本不在向外的尋取,而在向內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