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樓臺先得月 厚德載物名顯揚——大荔得月樓羊肉泡發展記

2020-12-12 俗人李躍峰

本來約好早上九點去得月樓吃羊肉,可是因為臨時有工作要完成就推遲了一個小時。等趕到得月樓的時候,大廳裡已經坐滿了顧客。老闆娘吳紅面帶春風,腳底帶風,忙忙碌碌,禮貌得體地招呼著客人就坐用餐。

得月樓羊肉泡前身為張記羊肉泡,成立於1988年9月,位於大荔縣婦幼保健院南側的奓巷西口, 2000年因為舊城改造,由路北遷往路南,改名為得月樓羊肉泡。至今已經30多年了,人氣一直很旺,在許多老輩的大荔人心目中有著極深的羊肉情節,有許多人從得月樓剛開業那時一直吃到了現在,甚至有人一家四代吃得月樓羊肉泡,有人因為工作關係或遷居去了省城西安,還要人從大荔專門捎帶得月樓的羊肉泡解饞。

是什麼原因給得月樓羊肉泡帶來了這麼興隆的生意?我非常好奇。

在等待羊肉泡的間隙,我仔細打量了得月樓大廳。裝修典雅,乾淨衛生,有種影視劇中商賈大家客廳的韻味,令人心曠神怡。據知情人士介紹,得月樓老闆張宏的父親張照斌政策開放以來,一直在大荔汽車站食堂從事餐飲工作,有著極其豐富的餐飲經驗。離開汽車站食堂後,就利用家裡的地方,開辦了大荔縣第一家羊肉泡館——張記羊肉泡。張照斌為人誠實,烹飪技藝精湛,羊肉泡館一開業,就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回頭客。

再好的食材、再高的技藝,如果沒有高尚的德行引領的話,事業也不會長久的。得月樓羊肉泡能夠歷經三十餘年而不衰,肯定還與老闆的高尚品行有著密切的關係。張宏和他父親一樣憨厚誠實。2001年,繼承了父親的技藝及得月樓的管理,始終秉持誠信經營理念,追求精品,打造品牌。羊必選本地優質同羊,加之以特殊的配料,肉嫩湯醇;月牙燒餅必選用優質麵粉用心烤制,饃外脆內軟,甜香撲鼻,吃後令人回味無窮。張宏的妻子吳紅精明能幹,為人和善熱情。張宏負責烹飪,專注調和羊肉美味;吳紅負責接待收款,讓每一位進店的顧客都如沐春風,如回家中。二人分工協作,相得益彰。使客人從美味到心情都愉悅歡欣。

去年,得月樓第一家積極響應大荔縣商務局關於特色餐飲店提升政策,停業一個月對店內外做了精裝修,並且是唯一一家得到了大荔縣商務局驗收的羊肉泡館,無怨無悔。

今年五月,省委大院幹部們想吃大荔得月樓的羊肉泡,張宏不計個人得失,欣然前往省委,無償地把得月樓幾十年積澱的技藝、秘方全部奉獻了出來。

「世間美食全在羊,餅脆肉嫩湯羹美」這是得月樓店面兩側的對聯,道出了得月樓成功的秘密。但最主要的一點其實還在老闆的德行上,即近德樓臺即得月,厚德載物業長久。(李躍峰)

相關焦點

  • 同州(大荔)羊肉泡之所以好吃,是因為有品質優良的食材:同羊
    大荔古稱同州,大荔羊肉泡也叫同州羊肉泡,素以肉質鮮嫩,湯清味美名揚海內外。在外大荔遊子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想吃大荔羊肉泡的欲望。在網絡還不發達的過去,人們只能通過趕回家鄉品嘗解饞,或者讓朋友捎帶一份兩份化解鄉愁。現在網絡發達了,許多人就通過電商的形式包郵,方便多了。
  • 「近水樓臺先得月」須有樓臺,「向陽花木早逢春」須是花木
    蘇麟借到杭州公差機會,就寫了一首詩送給範仲淹,其中就有這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範仲淹不僅有才華,為官也正直。見到詩後,範仲淹留心關注,並積極向朝廷推舉了蘇麟。這一典故就造成了後來的俗語,流傳下來。靠近水的樓臺最先看到水中的月亮,向著太陽的花草樹木在春天裡發芽就早,先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和勃勃生機。
  • 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還是「好兔不食窩邊草」?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據宋·俞文豹《清夜錄》記載,范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範仲淹讀到詩句後,很快明白其含意,考察其能力出眾,遂提拔之。寫詩暗示,自我推薦之事也傳為美談。蘇麟也因《斷句》為後人傳誦。
  • 近水樓臺先得月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故事。這個故事相傳和範仲淹有關。範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是當朝的宰相。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範老先生寫的。不過這個故事雖然和範仲淹有關,但主人公卻不是他,而是一個叫蘇麟的傢伙。
  • 俗語:「近水樓臺先得月」,其實還有下半句,出處你可知道?
    俗語:「近水樓臺先得月」,其實還有下半句,出處你可知道?範仲淹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嶽陽樓記》相信大家都背過,他所倡導的「然後他就開始動筆,詩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那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而下一句則是「向陽花木易為春」。表面上說的是「靠近水邊的樓臺最先被月光所照到,朝著太陽的花草樹木更容易發芽」,但是暗地裡是在向範仲淹表達另外一層意思,不要光顧著提拔眼前的官員,我蘇麟也是個人才,也要記得關注啊!
  • 一分鐘學堂 | 近水樓臺先得月
    這句話意思是近水的樓臺先看到月亮,又作「近水樓臺」,比喻由於接近某些人或某些事物而率先得到某種好處和利益。於是想出一個辦法,借拜訪之機獻上一首詩,其中有「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之句。範仲淹一代文豪,焉有不知其個中含義之理,很快蘇麟也獲得了提拔。從字面理解,這兩句話是說:近水的樓臺肯定先看到月亮在水中的影子,向陽的花草和樹木最先得到陽光和雨露的滋潤,因而成長最快。
  • 一分鐘學堂|近水樓臺先得月
    這句話意思是近水的樓臺先看到月亮,又作「近水樓臺」,比喻由於接近某些人或某些事物而率先得到某種好處和利益。這講述的是範仲淹的故事。範仲淹,我們都知道他是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於是想出一個辦法,借拜訪之機獻上一首詩,其中有「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之句。範仲淹一代文豪,焉有不知其個中含義之理,很快蘇麟也獲得了提拔。從字面理解,這兩句話是說:近水的樓臺肯定先看到月亮在水中的影子,向陽的花草和樹木最先得到陽光和雨露的滋潤,因而成長最快。
  • 「近水樓臺先得月」到底借問了什麼 結果又如何?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易)逢春」,這僅僅二句話的斷句詩在民間流傳,得到很多人會意的贊同。後來有人把「近水樓臺先得月」作為謎底,以「望江亭度中秋」為主句作成一句歇後語,即成:「望江亭度中秋」——近水樓臺先得月。
  • 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精華其實在下一句,卻無關愛情
    現在人們想到:「近水樓臺先得月」,只能想到它關於愛情的含義,兩個人同時喜歡上一個女子,往往是那個和心上人最親近的能獲取芳心,這個芳心能夠成為其實這句話原本無關愛情,他的真實內涵一直在下一句,卻少有人知。
  • 書法作品——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書法:張德進)
    #書法#宋代蘇麟的《斷句》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在中國古代,有很多經典的名言警句,這些句子呢,一直流傳到現在,不過呢,大部分句子都有上下兩部分的,流傳到今天,大家就只知道前面一句,或者就是後面一句,對不出名的那一句,就沒人知曉,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現象後來也有人改寫為 向陽花木早逢春譯文靠近水邊的樓臺
  • 範仲淹與「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知遇之緣
    近水樓臺先得月,下一句是「向陽花木易逢春」。這句是詩人範仲淹的一位部下寫的一首《斷句》。這位部下叫蘇麟。這個寫《斷句》的蘇麟為何寫下了這樣兩句詩送給他的直屬上司範仲淹呢?這其中是有一段典故的。壹、因身居要職,擔任巡檢的蘇麟長期在外巡邏,得不到賞識。
  • 「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下半句是什麼,作者藉此加官進爵
    「近水樓臺先得月」,對於這句話我想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甚至經常會在嘴邊提到。當然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這句話並不是什麼用來誇讚他人的話語,反而更多的是一種諷刺他人的話語,諷刺他人由於接近某些人或者事物而搶先獲得利益。
  • 讀國學《增廣賢文》解讀「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在《增廣賢文》一書中有這麼一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意思就是:靠近水邊的樓臺因為沒有樹木的遮擋,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著陽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發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多用來比喻由於近便而優先獲得某些好處的現象。
  • 「近水樓臺先得月」和哪位名人有關?
    我們用「近水樓臺先得月」來比喻因地理位置比較近而獲得優先的機會。這句話出自於宋朝的俞文豹《清夜錄》中範仲淹的故事。範仲淹當時是宋朝的一位大文學家,他非常有學識,能詩能文,也是朝廷裡重要的官員。他想來想去覺得還是作首詩引薦自己比較合適,於是趕忙拿出紙認真地寫了首詩,並將詩句呈給池仲淹,很虛心地請他賜教,範仲淹讀著這首詩笑了,因為當中有一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意思是靠近水邊的樓臺沒有被樹擋任以能見到月亮,花能得到光照便能很快開花。後來這兩句詩便流傳開了。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譯文喧鬧繁華的地方有錢可賺,偏僻幽靜的地方最適宜安身。來時像狂風暴雨,退去似微塵飄落。長江水總是後浪推著前浪,世上新人層出不窮。近水的樓臺最先看到水中的月亮,向陽的花木光照好發芽就早。藉助自然景物,含蓄地指出生活中因靠近某種事物而獲得優先權力的現象。要享受清淨與淡泊,看清自己,此句簡明生動富有哲理。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對職場的我們有什麼啟示?
    詩有有兩句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表面上是寫自然現象,實際寓意是:在您身邊的人都先得到了提拔當機會,而我沒有得到重用。範仲淹理解他的心情,便為他寫了一封推舉信,後來蘇麟也得到提升。仔細揣摩這則故事,「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如果想得到「升遷」,我想能夠得從兩個方面得到啟示:近水樓臺先得月。
  • 人人都知道「近水樓臺先得月」,可你知道它的出處嗎?
    斷句 蘇麟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想必人人都知道「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句詩,確實,這句詩在生活中已經被用爛了,我們經常能聽見有人說什麼「近水樓臺」之類的話,可是你知道這句家喻戶曉的詩的出處嗎?此詩的翻譯如下:靠近水邊的樓臺,自然能先看到月亮在水中的投影;迎著陽光的花木,因為光線充足,所以發芽都要早一點,也就更早遇見春天了。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憑藉此詩得以升遷
    近水樓臺先得月,下一句是「向陽花木易為春。」出自宋代蘇麟的《斷句》。這是流傳甚廣的詩句,因全詩僅此兩句,故稱為斷句。【解釋】靠近水邊的樓臺(因為沒有樹木的遮擋),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著陽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發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蘇麟(969~1052前後),宋杭州屬縣巡檢。詩人並不出名,卻這兩句斷句的詩句,而廣為人知。
  • 「近水樓臺先得月」一語的故事由來
    「近水樓臺先得月」,時宋代蘇鱗一首詩中的句子。但是,要敘述其緣起由來,還須從宋朝時一個著名人物範仲淹談起。範仲淹、字希文,早年是個貧苦的孤兒,由於勤奮自學,讀了不少書。有一次,蘇鱗因事到杭州來見範仲淹,順便獻詩一首,其中有兩句道:「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範仲淹看了,心中會意,便徵詢了他的意見和希望,滿足了他的要求。後來,人們就用「近水樓臺先得月」一語來比喻接近某些人和事物,條件優越,因而易於獲取方便的意思。
  • 若不是詩詞大會,恐怕90%的人都不知道「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下句?
    但無論何時何地,詩詞都被國人所推崇,它們的文學價值也擔得起我們後輩的膜拜。近年來,詩詞在高中課本中的比例也是越來越大,這足以讓我們感受到詩詞文化的獨特魅力。但是在古代浩如煙海的詩詞史上,並不是每一首被廣為流傳的佳作,讀者都能夠背誦得滾瓜爛熟。我們也難免會忽視那些名句的前句或者後句。對於那些常常掛在嘴上的名句,我們有的時候也會出現一知半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