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不在的城市》:勇敢的面對內心,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2020-12-06 今日說漫

只想好好講一個故事

《只有我不在的城市》是近年來少有的,一部從同質化作品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季番,即使用平行世界推理敘事這兩個慣用的套路手法,作品仍然帶給了觀眾一個很不一樣的精彩故事。抱著想好好講一個故事的單純想法,作者運用了大量的內心獨白,採用意識流的手法卻達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曾經遺失的美好,再回溯的團圓。

就像是《RE.0》中菜月昴的一樣,觀眾大部分情況下都沒有上帝視角,只能跟隨著藤沼悟(男主)的第一視角去探究事情的真相。本作主要講的是悟使用他時間回溯的能力,回到18年前去救母親同時救加代(兒時女主)的故事,節奏緊湊,內心和感情的描寫非常細膩,個人認為不輸《命運石之門》(實際上在日本相當一部分觀眾也認可),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故事用了80%以上的篇幅營造了悟和加代的CP感卻沒能夠在一起,不過我是愛梨黨,最後的結局我很滿意。

悟是一個不成功的中年人,而他的改變從遇到了愛梨開始。

夢想要大聲說出來

夢想要說出來才會成功,有點言靈的意思在裡面,但是更貼合的說法,只有說出了夢想,不給自己留退路,夢想才更可能會實現。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無論是近在咫尺,還是遠在天邊,都可以稱之為夢想。

加代的看法和愛梨相仿,要說出口。

將夢想說出來有一種魔力,好像全世界都會幫助你實現夢想。從社會學的角度而言,當你說出夢想之時,會影響你周遭的人在不經意間用他們各自的資源去幫助你實現夢想。

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會畏懼艱難,害怕夢想難以實現,尤其是當著別人的面說出來,好像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就像是悟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漫畫家,然而他目前的情況看來這個夢想很有可能會破滅,他自然不敢說出來,不單單是怕被人嘲笑,更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自信,害怕失敗,而他之所以無法完成這個夢想,就在於他一直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

愛梨認為,夢想說出口並不會有什麼丟人的。

不再迎合他人,誠實面對自己

悟開場的獨白便是不敢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所以他漫畫筆下的人物仿佛沒有靈魂一般缺失了情感。童年的他就學會了戴著面具示人,偽裝自己,迎合他人。

而這一切從他開始不小心將自己的心聲說出來發生了變化。悟最初是沒有體會到母親的偉大的,直到失去了母親以後。

人總是這樣,只有失去了什麼以後,才會開始幡然醒悟。他一共回溯了兩次,每一次見到母親之時他的情感都得到了一次升華。如果第一次是重逢的感動,那麼第二次則是發自內心地感受到母愛的溫暖,再也不抑制自己的情緒,哭了出來。並且告訴了母親其實是去上野是有電車的。

悟的這句話說明他和母親之間的心結已經打開了。

而無論是加代還是愛梨都看出了悟的問題所在,加代教會了男主誠實地去面對自己的內心,告訴別人自己真實的想法,不要虛偽地討好別人。只有這樣,才能收穫真正的友誼,我們可以看到,男主通過改變自己的內心,不僅拉近了與他人之間的距離,更是收穫了堅實的友誼

而愛梨則是通過自己和爸爸的故事,向悟傳達了信任的價值。原來信任不是一種已經固化了的狀態,而是一種選擇的動作。我相信你代表著我選擇去信任你。

選擇相信,依靠團體的力量

悟本來是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擰轉乾坤的,然而作為一個十一歲的孩子,即使心理是二十九的成年人,仍然很難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

然而悟沒有意識到,他從一開始就不是孤軍奮戰,無論是母親還是好友,從他開始不再逃避內心,選擇相信別人之時,他過去的人生軌跡已經開始改變。雖然悟的小團體沒能像「少年偵探團」(柯南)那樣「機智」地抓獲了犯人,但是他們在相互扶持的過程中一起收貨了成長。.

一個好漢三個幫。

悟原本想逞強個人英雄主義一把,但是當他第一次失敗了之後,他才發現即使提前看過劇本也很難對抗命運。這個時候,團隊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然而每個人也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一個人思考難免會有疏漏,而眾人團結在一起,即使是一幫孩子,也擁有足夠的力量和兇手周旋和對抗。愛梨對悟的信任讓悟敞開了心扉,得到了朋友們的真心幫助,尤其是當他15年後醒來,廣美成為了醫生,而賢也成為了律師,三人一起策劃了一出精心的設計,最終擊敗了幕後黑手。可以說離開朋友們的幫助,悟是無法成功的。

成功從來都不是依靠一個人的力量,即使是那些在實驗室裡面埋頭苦幹終有所成的科學家,也少不了助手的幫扶。個人的能力終歸有限,尤其是當他面臨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時,依靠團隊的合作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遠比一個人的努力掙扎要高的多。

悟從最初的洗刷冤屈拯救母親的動機出發,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數個人的人生軌跡,拯救了幾個人的靈魂。

相信是一種選擇。

拯救靈魂

①加代

加代是一個深陷家暴中的孩子,悟通過幫助她,讓她重獲了家的溫暖,沒有因為自己的不幸而放棄了對於家庭的渴望,彌補了她家庭職能的缺失,也間接救贖了她母親。

②白鳥潤

那個被冤枉的「勇氣」哥哥,悟通過為他提供了不在場證明,並且抓獲真兇,還給了他一個正常的人生,伸張了社會的正義感,維護了法律的公正性

③八代學和悟

這是本作刻畫最深的一個角色,動畫裡面沒有提到他的最初動機,他是受到自己哥哥脅迫,幫助誘拐小女孩兒,然後在殺了哥哥之後人生走向了扭曲。他的內心一直是缺了一塊兒,依靠著不斷奪取他人性命試圖尋找自己生的價值,填補內心的空白。

八代學,本作刻畫最傳神的人物。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偽物」,就是指用以騙人的東西。之所以將八代學和悟放在一起,就是他二人太像了,一個是惡,另一個善。悟通過不斷演戲,迎合他人,他先來喜歡大家來以善良的動機行使最終結果並不好的欺騙,比如滑冰比賽故意輸給對方,不僅沒能讓對方感到喜悅,反而讓對方覺得自己受到了輕視和侮辱。而八代學的奪取他人性命的行為在他眼中是為了替那個人解脫,他所選取的目標都是承受孤獨,默默忍受活著的人,在他看來就是在地獄中受苦一樣,他用極度扭曲的想法,用惡的手段好像去做一件善的事情。

無論是悟還是八代學,二人的內心都是空虛、孤獨的,這也是八代學需要不停地行惡,悟作為漫畫家卻刻畫不出筆下人物的情感和靈魂一樣。直到悟不再欺騙自己和他人,直面自己的內心,將內心最真實的一面說出來,表現出來,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一直堅持下去,不再「偽物」,而八代學也在最後一刻找回了曾經的那一絲善良,找回了屬於正常人的情感,得到了解脫。

活成自己內心期望的模樣。

二人的靈魂都得到了拯救,原本虛偽的行為就無異於飲鴆止渴。這部作品想向觀眾傳達的並非是加代到底應該和悟在一起與否,而是讓人承認自己的內心。因為如今的社會,大多數人都習慣了帶著面具而活,不自覺地去迎合他人,說著一些虛偽的客套話,久而久之,面具似乎已經成為了真實的那個自己,取不下來的結果,慢慢就是靈魂的迷失方向,其實我們每一人都是「偽物」的,然而這種生活與處事的態度雖然能夠一時會我們帶來一些所謂的好處,卻會讓我們活成了一副自己都不認識的模樣。

作者希望的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反思一下,是否應該遵循自己的本心而活,活出真正的自我。相比《命運石之門》,或許《只有我不在的街道》的每一個平行世界並沒有那麼精彩,但是刻畫地就仿佛是你我他一般如此貼近生活的人物,而其中每一個人物的成長與救贖是這部作品最棒的地方,真誠地推薦給沒有看過的漫友。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遵從自己的內心,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生活從來都是自己經營的,別人說的話,在我們眼中只是建議。可是,生活的主角是你,所以,凡事還是要遵從自己的內心,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我相信有一部分人,從小到大就是父母的驕傲。有的人從小就頂著「優秀學生」「好孩子」「乖乖女」的頭銜。
  • 你想要的人生,從不需別人定義,做自己才會活出想要的樣子
    稍有不從,或者是展露自己的想法,就變成搞特殊,其他人都這樣,你就偏偏要獨立獨行,太不像話。 每次這樣的聲音,總愛指點你的生活,要你變成活成她所說的樣子,而且往往很有自己的一套「邏輯」,看似一籮筐挺合理。
  • 讀書筆記:《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說什麼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或許會覺得很空,或許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該怎樣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只要自己變得更優秀,那就是自己想要的。作者白蘭花Michelia在書中分享了自己對於人生、關於成長、男女兩性關係的個人觀點,看法。屬於散文隨筆式的清新情感勵志文章。全書為八個篇章,每一個章節便是一個主題。
  • 我終於活出了你想要的樣子,而我的世界卻再也沒有你
    這裡曾是我們相戀的地方,離開這座城市幾年,再次回到這裡發現它終究不在是原來的樣子。前幾天聽朋友說,你就要結婚了,我也只是笑笑,心裡早已沒了一絲悲慟,仿佛像是聽著明天天氣如何的平淡。曾經我也只是一個遇事就手足無措,受到委屈就會忍不住淚流滿面的小女孩,因為你眼淚更是可以匯聚成海。可我們分手的那一天,我卻那樣倔強的不讓你看到我努力壓下的淚水。
  • 猶如一體兩面,而你就是另外一個我,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本文由電影學徒小5原創,歡迎關注猶如一體兩面,而你就是另外一個我,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我們會被陌生的人莫名的吸引,止不住的想要靠近在情竇初開的年紀裡,七月與同班同學蘇家明戀愛了,迫不及待的七月想要介紹男朋友給安生認識,於是三人相約去爬山,到半山腰時七月因爬不動提出暫停休息,讓家明陪著安生繼續往上走,兩人莫名的吸引越來越靠近。安生決定去北京找那個所謂除了七月第二個愛自己的吉他手,在火車站分別的那一刻七月看見了安生脖子上戴著男友家明從小帶到大的玉墜,驚訝酸楚頓時全部湧上七月心頭。
  • ——《你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書評
    你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你現在又在哪裡?沒有方向的你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就像潛伏在魚裡的一隻鳥兒,長有翅膀卻從不飛翔,潛藏在魚群之中,不要被別人發現,但是我們內心又明白自己不是群魚之中的一員,而是翱翔在天際才是我們的歸屬。你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我想大家或許不會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但是這是我們每一個人一直往前走的不滅的信念。
  • 心理學:想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先從皮格馬利翁效應開始
    每個人都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但很多人會發現,莫名其妙地活成了別人想要的樣子,又或者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這時候也許我們的心中就會有一種聲音,告訴我們要有所期待,讓自己不要放棄。既然說到期待,那麼我們先從和期待有關的皮格馬利翁效應開始說起吧。
  • 過往荊棘滿途,我仍屹立不倒——這大概是所有人想要活出的樣子
    你們想像過自己60歲的樣子嗎?安逸閒淡,不爭不搶,還是意氣風發,勇往直前?有這樣一個女人,在60歲之後,活成了另一副樣子,烈焰紅唇,世間最摩登。帶著滿臉的驕傲,向全世界宣布,只要我在的地方,各位都是垃圾。
  • 韓翃,只有我才活成了他們想要的樣子
    韓翃嘴角微揚,淡然一笑,那些走在紅毯上的文人們,那些被後人追捧的文人們,只有我才活成了他們想要的樣子,我是個有故事的人……我們在《韓翃,因為一首詩開掛的人生,一起來看《寒食》的力量》中講了韓翃因為《寒食》這首詩,得到德宗皇帝的賞識,官至中書舍人,功成名就。
  • 何一不斷挑戰自己,活出屬於自己的閃耀人生
    從女主持人、大學老師、心理諮詢師,到企業家、OKCoin的副總裁,再到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勇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敢於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趕在30歲前重新出發,她的目標是清晰的,對自己的未來也是清晰的。這樣的何一擁有莫大的勇氣,因為區塊鏈行業創業者其實是一次蠻大的顛覆。
  • 《心靈捕手》我們要勇敢面對不完美的自己,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
    這部電影看了不下三遍,整篇故事給人的感覺是在說明世界上的完美,往往是不完美而來的,並沒有完美的個人,劇中蘭博教授榮譽再多也成就不了人的心裡幸福,榮譽在多數時候會讓人迷失自我,將榮譽掛在嘴邊的蘭博教授再觀眾眼裡是個可笑的人物,作為知名學府終身教授,身上光環一個接著一個,卻又不得不時常提起為了讓全世界知道自己的成就
  • 摘下面具生活,活出真實的自己
    不裝模作樣就沒辦法生存嗎?我贊同了@夏天的回答。摘下面具生活,活出真實的自己。戴著面具生活在這個世界裡,誰也看不到面具下的臉孔,就連自己都快要忘記真實的模樣了。想要把面具摘下來,卻發現它早已和臉龐融合在一起,這樣的自己既熟悉又陌生。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又擔心真實的自己不受待見,於是精心打造了一個會讓人喜愛的面具,把真實的自己掩藏起來。值得慶賀的是,戴上面具之後的確獲得了很多機會和稱讚,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慶幸當初做了這麼一個正確的決定。當讚美越來越多,成就越來越大的時候,那顆享受虛榮的心開始麻木了。
  • 心若向陽,無謂悲傷,這4星座最有勇氣,最終都活成了想要的樣子
    當然了,這確實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不過這4個星座他們同樣不缺少勇氣,最終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之後,不妨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向著陽光奔跑:水瓶座水瓶座的人是最受不了壓迫的,他們只要對自己當下的生活不滿意,那麼就有勇氣告別當下的環境。
  • 《抓落葉》:人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於是他開始努力地去迎合別人的期待,不再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也不再去理會自己的感受。開始變得不失望、不委屈、不難過,也不再快樂。他用盡全力地活著,還是無法阻止世界下沉。不得不說,最開始我是被這個詩意的名字吸引,而且書中關於抓落葉的描述也很詩意。樹活了,它們想要抓住我們。起初我以為,這只是一本充滿人生感悟,有情懷的書籍,但是看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整本書帶給我的感覺是文章太跳躍了,一下子跳到另外一章,若不是用心去讀,根本就體會不到要表達的深意。
  • 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很難—讀《烏合之眾》有感
    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作者歸納出群體的一般特徵:頭腦簡單、多變、易受暗示以及少數領袖人物的主導作用等,這些都是我們現在社會中依舊存在現象,在這裡談一下自己的理解。最直觀的現象比如過馬路,國際友人戲稱「中國式過馬路」,只要在馬路兩邊一群人中,有一個人闖紅燈,會接二連三的有人闖紅燈,很多人都是跟風,覺得自己不跟著做,會被恥笑,會是異類,只有跟著多數人的路徑才不會讓自己顯的那麼扎眼。
  • 女人怎麼才能活成,所有人都羨慕的樣子?心理學家一步步教你
    「人得懂得自己成全自己。」這是電影《霸王別姬》中的一句經典的話。只要我們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勢必需要付出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看過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的人,都了解了作者亦舒,她留下了太多經典的語錄和作品。
  • 一個女人背後的三個男人——林徽因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只有愛做夢的年少之人才會認為詩情畫意就可過一生。他們不知道現實的艱辛,不知道你儂我儂只是點綴而非生活的全部。每個人都有做夢的資格,但錯過了做夢的年齡,再想要肆無忌憚就要付出代價。林徽因即是選擇清醒,便毅然與夢作別。同時代有那麼多的女性,如張愛玲,蕭紅等著名才女,為了愛情換得一身致命傷。唯獨林徽因沒有那些悲絕的回憶,理智是她戰勝一切的法寶。
  • 你要過的不是被馴服的生活,而是活出真實的自己
    即使她後來的婚姻不被某些人所接受,她依然選擇坦然面對與接受自己,過著嶄新的幸福生活。如果說她的前半生一直活在被外界所馴服的生活裡,那麼後來的她,則是脫離馴服,回歸本性,勇敢地活出真實自我的過程。這個世界上無數的人們喜歡她的作品,不是因為她曾經是誰,而是因為她的勇敢與真實,讓人們看到了希望和力量。
  • 當你內心在怒吼:我想要的生活不是這個樣子
    現實中,只是一名普通的白領,每天面對一堆沒能力,只會搞事情的職場低能兒,天天在那扯雞皮,工資,崗位都上不去。雖然你覺得自己很優秀,但是無能為力,無法改變現實。如果你也曾經憧憬過,另一半能力強,人品好,相貌出眾,是自己的小偶像,自己的感情世界很美好,相親相愛,你們是朋友裡,最令人羨慕的一對。現實中,另一半不夠優秀,缺點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簡直無力吐槽了。
  • 如何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點燈人說:「那是因為我每隔一分鐘就要熄滅燈,一分鐘後又要點亮燈,可是,我想休息,我想睡覺」。小王子說:「那你可以把燈放在旁邊,去休息」。點燈人說:「不,這是命令,我要遵守」。看到這裡,突然有點想哭。似乎,生活中的我們,也總是被這樣、那樣的「命令」給綁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