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再添四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兩院院士總數達65人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馬丁

謝先啟

張聯盟

何琳

  長江網11月28日訊(長江日報記者鄧小龍通訊員陶虹)11月27日上午,中國工程院發布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武漢地區再添4名院士,分別是海軍工程大學何琳、武漢理工大學張聯盟、武漢航空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謝先啟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馬丁。自此,武漢地區院士人數達65人,居全國前列。

  何琳現為海軍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艦船振動與噪聲研究所所長。2005年以來,組織研製出我國第一代艦船噪聲監測系統,為實現艦船聲學特徵管理奠定了基礎。近年來,組織開展了「主被動混合隔振技術」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項關鍵技術的突破和進展。

  張聯盟現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特種功能材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他是功能梯度材料領域國內外著名專家、主要學術帶頭人,主持並高質量完成數十項梯度材料基礎研究與工程應用項目,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室。

  謝先啟是我國著名工程爆破專家,現任武漢航空港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武漢爆破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專家,主持完成各類爆破工程500餘項,並依託重大工程項目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和技術攻關,帶領科研團隊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成果。

  1957年出生的馬丁教授是婦產科學界首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973腫瘤侵襲轉移」項目首席科學家,擔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學系主任20年。30多年來堅持醫療一線工作,擅長婦科腫瘤及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施行婦產科手術逾萬臺,同時在婦科惡性腫瘤防治和遏制腫瘤轉移臨床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貢獻。

  市科協統計顯示,新增4名院士後,武漢地區中國工程院院士達37位,中國科學院院士29位(其中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身兼兩院院士)。在漢院士年齡分布較為平均,90歲以上5人,80-89歲19人,70-79歲13人,60-69歲16人,50-59歲12人。目前年齡最大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於崇文,現年93歲;最年輕的是出生於1967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比於崇文小43歲。

  我國兩院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此次產生67位新當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其中男性63人,佔94%;女性4人,佔6%。最小年齡49歲,最大年齡67歲,平均年齡56.37歲。截至目前,武漢地區新當選兩院院士人數最多的一年是1995年,當年共9人當選。2015年是院士制度改革後進行的首次院士增選,武漢地區共8人當選。

  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院士經濟」,2010年至今,已先後成立52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涉及鋼鐵、造船、環保、光電科技、生命科學、智能製造、都市農業等十多個領域,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智力支撐,服務城市科技創新發展。

  其中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身兼兩院院士在漢院士年齡分布較為平均80-89歲19人最年輕的是出生於1967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現年50歲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院士經濟」,2010年至今,已先後成立52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涉及十多個領域我國兩院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此次產生67位4人63人。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 兩院院士總數達17人
    原標題:山東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兩院院士總數達17人11月22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李術才兩位教授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子江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肇元逝世 今年已送別17位兩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肇元逝世,今年共和國已送別17位兩院院士2020年共和國痛失的兩院院士名單再一次拉長。陳肇元出生於1931年10月1日,浙江省寧波市人,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並留校工作,歷任清華大學土木系主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四至七屆常務理事及第七屆副理事長,防護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土木工程學報主編,防護工程學報副主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四屆土木類學科評議組成員等職,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三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 校友院士總數達27人
    半島記者 孫雅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新當選院士名單,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三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測井專業1977級校友李寧、煉油專業1979級校友孫麗麗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煉油1981級校友徐春明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黨委書記王勇、校長郝芳院士代表全校師生向三位校友發賀信表示祝賀。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肇元逝世,今年共和國已送別17位兩院院士
    2020年共和國痛失的兩院院士名單再一次拉長。據@光明日報 消息,6月2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結構工程和防護工程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陳肇元因病於北京逝世。陳肇元出生於1931年10月1日,浙江省寧波市人,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並留校工作,歷任清華大學土木系主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四至七屆常務理事及第七屆副理事長,防護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土木工程學報主編,防護工程學報副主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四屆土木類學科評議組成員等職,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國「兩院院士」男性超過九成 山東籍院士約90位
    近五成院士有官員背景「兩院院士」是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統稱,凡是在工程及科學技術領域做出創造性成就及重大貢獻,並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可被推薦並當選為「兩院院士」,享受由國家發放的每月1000元的津貼。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共70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共760人。
  • 武漢4人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們是誰?為什麼是他?
    據中國工程院網站今日消息: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湖北4人當選,包括海軍工程大學何琳、武漢理工大學張聯盟、武漢航空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謝先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馬丁。自此,武漢地區院士人數達65人。
  • 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最高學歷是什麼?都來自哪裡?
    2001年-2015年中國共增選39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44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均未計外籍院士),在院的院士共811名(其中工程院院士426名,科學院院士385名)。在北京取得最高學歷(位)的院士達230名(工程院院士112名、科學院院士118名),佔院士總數的28.93%,北京、上海、江蘇是兩院院士國內最高學歷(位)的主要獲取地,三地培養的院士佔全國院士的50.31%,各地分布懸殊。
  • 湖北一日新增8院士 總數達71人
    湖北省在此次院士增選中大豐收,共有8人當選,其中4人為中科院院士,4人為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夏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陳孝平、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郝芳、空軍預警學院王永良4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雲、華中科技大學李德群、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毛新平、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餘少華4人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大無錫今天又添2名中國兩院院士,還首現一門父子兩院士!
    今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新當選的67名院士名單,咱們大無錫又新添兩名院士!總人數達到90人!還歷史上首次出現了一門父子兩院士!首先要介紹的是55歲的陳堅院士他是江南大學校長中國食品生物技術領域專家此次他入列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陳堅今天在京參加了中國工程院當選院士頒證儀式陳堅,男,1962年5月出生,江蘇無錫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 兩名香港科學家入圍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圖]
    圖片說明:兩名香港科學家入圍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  東方網7月9日消息:據香港文匯報報導,200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從449位有效候選人中生成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
  • 中國科學院好於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含金量高於中國工程院?
    兩院的院士稱號是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基本一致,均800人左右,且兩年增選一次,增選人數也均在60人左右。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
  • 瀏陽又新增一名中科院院士,兩院院士已達10人!
    2019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瀏陽籍陳子江教授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瀏陽的第10位兩院院士。 新中國成立以來 除了這位優秀的院士之外 瀏陽還有九位令人尊敬的院士 讓我們來看看吧 黎 鰲  中國工程院院士
  • 陝西再添6位兩院院士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名單,陝西6名科學家榜上有名。長安大學彭建兵、西北大學趙國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李賀軍、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張平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湧、中國兵器工業第203研究所楊樹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兩院」院士今年共增選131人 江蘇新增7位院士
    12位新當選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同時公布,他們來自6個國家,其中美國6人,英國2人,德國、芬蘭、瑞典、巴基斯坦各1人。其中羅伯特·格拉布斯和保羅·納斯為諾貝爾獎獲得者。 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齡降了0.7歲中國工程院的70名新院士中最小年齡47歲,最大年齡73歲,平均年齡56.2歲,比2013年下降0.7歲。
  • 今年已有18位兩院院士逝世
    據微信公號「光明日報」7月1日消息,生殖內分泌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碧蓮,因病醫治無效,於6月30日在北京逝世。肖碧蓮,女,出生於1923年10月,生殖內分泌專家,上海市人。1994年,肖碧蓮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碧蓮是5天內共和國痛失的第二位院士。6月2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結構工程和防護工程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陳肇元因病於北京逝世。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18位兩院院士。
  • 2020年中國985大學兩院院士數量排名,看看誰的科研實力最強
    武漢大學14、中南大學:被低估的實力派大學,特別是合併多所大學後實力猛增。有17位兩院院士,其中科學院2人,工程院15人。有7位院士,其中科學院2人,工程院5人。共有7位院士,其中科學院3人,工程院4人。
  • 中科院院士沈自尹逝世,今年至少已有9位兩院院士離世
    ,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醫學評議委員,原衛生部中藥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三、四屆副會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二、第三屆會長、名譽會長,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副總編,上海中醫藥大學名譽教授,離休幹部沈自尹教授因病醫治無效, 不幸於二〇一九年三月七日七點二十二分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逝世,享年91歲。
  • 浙江省7位科學家當選兩院院士
    原標題:我省7位科學家當選兩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11月22日公布2019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浙江省共有7位科學家當選兩院院士。 浙江省新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為:中國水稻研究所錢前研究員和浙江大學葉志鎮教授。
  • 中國兩院院士工作地統計,哪些省市的院士最多
    兩院院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統稱。院士是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分為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土木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農業學部、醫藥衛生學部、工程管理學部等9個學部,共有院士943人(不包含外籍院士和已故院士數量)。
  • 重慶大學特聘教授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渝兩院...
    23日,記者從市科協和重慶大學了解到,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在渝兩院院士增加到16位。2019年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