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總結《高分讀書法》核心內容,手把手教你如何高效閱讀

2020-12-12 葡萄小喵愛吃魚

你有沒有發現,有的時候,我們讀過的書,很快就忘記了?

有的時候,我們對一個知識點有印象,但卻不記得哪本書上看到的?

有這樣一個曲線,叫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它是18世紀的時候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現的。

這個曲線到底是講的是什麼?其實它講的就是我們記憶的規律。

根據這個曲線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對事物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

我們記憶的東西,剛剛開始遺忘非常快,你短短的20分鐘以內可以遺忘41.8%,一天後幾乎會忘掉74%,一周後就會忘記79%。

所以當我們讀完一本新書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基本不記得書上講了什麼」的感覺。

這也正是為什麼很多「讀書人」感嘆「讀過那麼多書,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大多數的上進青年怎麼做?看一遍就忘,那就多看幾遍,肯定會記住了。

沒錯,記憶曲線也告訴我們同樣的道理:如何將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需要不斷的重複。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通過多看幾遍書,就會記得並且掌握書中知識的。尤其是現在飛速發展的資訊時代,又有多少人能夠沉得下心反覆去看一本書呢?

在日本有一個叫西岡一誠的學生,他高中就讀於一所普通高中,成績很差。

他連續兩年報考東京大學,即使他不停的努力看書學習,結果都失敗了,是不是有種痴人尋夢的感覺?

但是,到了第三年,他改變了以往讀書的方法,按照自己總結的讀書方法,科學的讀書,成績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最終成功考入了東京大學。

他以切身的經歷證明了,一個人的思考能力和解讀能力不是天生的,讀書並不需要天賦,而是需要合理的讀書方法。

他將自己的讀書方法寫成了這本《高分讀書法》,雖然寫的是「高分」,但是無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都需要提高讀書能力,養成良好的思考力和解讀能力。

我讀過許多有關讀書方法的書籍,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想它們應該是大同小異的。但是讀完卻讓我收穫頗豐,有種想要立刻「按照書中的方法嘗試一下」的衝動。

因為這本書是一本實操性非常大的書,作者將幾種讀書法是什麼?怎麼使用?具體的步驟?需要注意哪些?都一一列明,而且邏輯清晰,語言言簡意賅,最終還給出了如何選書的方法,滿滿的乾貨,非常實用。

01.提高讀解力,讀書前請用「裝幀閱讀法」

在開始讀書之前,大家會做什麼?很多人會說,看書前還能幹什麼?拿起書,翻開不就行了。

書讀不透的原因,90%都是沒有提前準備好!

認真看一下標題、封面、腰封,了解一下作者的簡介,甚至是寫作背景,這些被你忽略掉的細節,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線索。

作者將這一方法稱為「裝幀閱讀法」,就是通過書籍的裝幀,讓你能夠「聞一知十」,因為這些內容雖然少,但卻是這本書精華的提煉。

裝幀閱讀法不是簡單的讓你看一遍,知道個大概,而是要進行深入的解析。

首先,從書名中獲取三條信息,寫在便籤上。比如《高分閱讀法》這個書名,可以寫「這是一本講讀書方法的書」、「幫人獲得高分的書」、「能讓人學習成績提高的方法」等等。

然後看腰封,同樣的寫出幾條信息寫在便籤上,看完腰封后,再看作者簡介,作者的其他作品名稱,都可以讓你收穫不同的信息。

這個時候你應該就有10枚左右的便籤了,將它們粘在書前後封皮裡面。

雖然這聽起來有些麻煩,書還沒有讀就要寫這麼多東西。但是它們是非常重要的線索,你得到的信息越多,你之後閱讀就會越輕鬆,記憶也會越深刻

這個時候,你要試著「做假設」,想想這本書主要講的什麼?它的整體脈絡是什麼?是通過哪些方法達到的?

這些內容,你可以通過目錄或者前言來了解。請在便籤紙上寫下這三條:閱讀目標、實現方法、閱讀起點。

比如我們看一本心理學的書,便籤上就可以這樣寫:

閱讀目標:知道心理學是什麼?

實現方法:通過理解「心靈存在的方式」、「心靈運行的極致」、「如何研究心靈」這三章來實現目標

閱讀起點:完全不懂心理學

如果當你在閱讀過程中發現與這個假設有出入的時候,可以進行修改。

目標設置只是一個開始,但是一定要有閱讀目標,因為有了目標才能鞭策你走的更遠。

不要抱怨讀書前就要做這多,因為這一步邁出後,會讓你後續的步伐更加輕快。當你再閱讀的過程中,遇到和你便籤寫下內容想對應的地方,會讓你的記憶更加深刻。

02.提高思考力,讀書時請用「採訪式閱讀」

如果我告訴你,希望你「不要看書」,相信你會大吃一驚。但是這是真的,作者建議「不要看書」而是去「採訪書」。

會讀書的人不是純粹的去閱讀,而是帶著記者的心去採訪。

躺在沙發上,仰著臉舉起書,我相信這是大多數人讀書的姿勢。但採訪式讀書要有一種採訪的姿態,像一個專業記者一樣,身體前傾,手裡握著筆,或者書旁邊放著紙筆。

不管是什麼書,什麼文章,帶著質疑去讀總是沒錯的。孟子早就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魯迅先生也提倡要有「懷疑主義精神」。

「採訪式閱讀」就是要「邊讀邊問」,作者這樣說真的對嗎?有什麼理論依據嗎?這句話有什麼意義呢?

不停的發問會讓你獲得真正的知識,而不是一閃而過的文字。

如果有疑問就寫在便籤上,貼在那頁的紙上。

挑選重要問題有3個標準:

1.作者開篇時就提出的問題。這一般就是一本書的核心觀點。

2.對應多個答案的問題;

3.可能存在爭議的問題。

這些問題需要你單獨記在筆記本上的重點問題,繼續讀下去,你會發現,90%的問題你會在書中得到解答。

因為作者在寫書的過程中,往往考慮到讀者的閱讀習慣,會為了給讀者鋪路,引導讀者閱讀。

就好像辯論的秘訣一樣:要為自己最想表達的內容預先挖一個坑,然後想辦法讓對方跳進來。

如果你發現了這些問題,那恭喜你,你就是一位優秀的讀者,文章的脈絡在你眼前會變得異常清晰。

當然,如果你提的問題在書中找不到答案,這也很正常。那麼就在網絡上搜索,或者將解決這個問題變成你下一個閱讀目標。

03.提高歸納力,讀完後請用「摘要閱讀法」

很多人讀完書會有一種「感覺讀懂了」的心態,但是真的如此嗎?

如果讀完一本書,你無法用一句話概括出書中講的內容,那麼你就是白讀了。

作者把一本書比作一條魚,書中的核心內容就是魚骨,而大多數內容都是「魚肉」,是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獲得更佳的閱讀體驗。

所以,我們分清楚「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思想」,將魚肉從魚骨上剝離掉,這就是我們獨立思考的開始。

大多數人會說:「我真的讀懂了,就是概括不出來。」

作者很理解大家,給出了一個很簡單的鍛鍊方法「摘要閱讀法」。

第一步,找出每一節或者每一章最具概括性的句子。注意靠近開頭和結尾的句子,還有「但是」、「然後」後面的句子,這些往往是作者想要表達的重要內容。

第二步,基於你找到的句子,再概括這一節或這一章的內容,控制30個字以內。

第三步,再基於你概括出的每一章的30個字,寫出這本書的內容,控制140個字以內。

剛開始,概括一章的內容如果做不到的話,你可以先從小節開始做,反覆1-3的步驟,這樣的鍛鍊會讓你的歸納總結能力逐漸提高,也會讓你對書中的核心內容加深記憶。

04.提高辯證思維,建議使用「平衡閱讀法」

相信大多數人都是一次只讀一本書,從「專心」的角度來看,這是非常正確的,但是作者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建議「同時閱讀至少兩本同領域的書」。

就像我們聽別人描述事件的時候,不能只聽一言之詞,要從多角度去了解事情。

同樣,我們一次閱讀幾本相同領域的書,就像從不同角度去看事一樣,不但可以避免我們全盤接受一個人的觀點,還會讓我們在閱讀中掌握主動權,培養自己從多角度看實物的能力。

你不用擔心一次看的書多,大腦會有負擔,會更加記不住書中的內容。其實事實上正好相反,同時閱讀多本書,效果反而更好。

如果在一本書中作者對這件事有這樣的觀點,在相同領域的另一本書中,可能會從另外的角度寫這個事情,你會從被動閱讀變成主動閱讀,提高你的思辨能力。

這裡,作者介紹了一種「平行閱讀法」。

首先,選擇兩本有相關性的書籍。選書時需要注意,要找「內容基本相同,但觀點有差異」的,內容相似,觀點相近的兩本書,對我們做平行閱讀法意義不大。

然後,將選中的兩本書以同樣的進度閱讀。記得關注兩本書的相同點或不同點,記錄下來,在相應的書頁上貼好便籤。

最後,讀完之後,把所有的不同點重看一遍,並逐一分析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不同。

如何選擇內容相似,觀點不同的兩本書呢?作者給出6條選書標準:

1.「觀點積極的」和「觀點消極的」,比如批評某人的和讚美某人的。

2.角度不同的兩本書,比如我們看紅樓夢就有從詩詞角度分析的,又有從故事角度去分析的。

3.從不同的人物、地點、事件等立足入手的兩本書,比如美國總統相關的書籍和美國總統大選相關的書籍。

4.微觀角度和宏觀角度入手的書籍

5.目標人群不同的兩本書,比如心理學有的是給入門級人看的,也有一些是針對專業人士的。

6.作者立場不同的兩本書,比如對於南京大屠殺,就有中國人寫的,也有外國記者寫的。

平行閱讀法的意義就是尋找兩個書的不同,然後分析原因,站在不同的立場思考問題,可以鍛鍊我們的思辨能力,自然而然的,我們就會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問題。

在現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手機上隨便一點就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電子資料。

人們習慣了去閱讀那些零星的、碎片化的、速食品一樣的信息,但是我們更需要吸取那些真正的精神食糧,那些超越時間的,永久流傳的經典圖書。

我們喜歡讀書,那是因為讀書可以讓我們走的更遠,走的更快。正如我們在人生的路上,可以選擇走路,也可以選擇使用交通工具。

好的讀書方法就如同快速又安全的交通工具一樣,可以讓我們達到目的地,又節省了時間,我們為什麼不選擇呢?

書沒有好壞之分,完全打動不了你的一本書,也許可能改變另外一個人的一生。

就像《高分讀書法》中所寫的,一本書的好壞,是由讀那本書的人來決定的。

有沒有哪本書是改變你一生的呢? 但是前提是你要讀懂它。#讀書#

相關焦點

  • 高分讀書法:解決你的閱讀困惑,在主動閱讀中逆襲
    我曾經也採用這樣的閱讀方法,最後發現這樣的閱讀方法收效甚微。那如何才能通過閱讀提升自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高分讀書法》可以解決我們的困惑。《高分讀書法》的作者是西岡一誠,東京大學三年級學生。讀高中時,西岡一誠的成績常常墊底,連續兩次報考東京大學均以失敗告終。
  • 《高分讀書法》第一章節兩大方法讓你閱讀又快又準確
    比如,從書名可以得知,這是一本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從而拿到高分的學習類的工具書。3) 看完腰封,把上面的信息總結在一張便利貼上。《高效讀書法》這本書是沒有腰封,腰封是書上封面上的那一條5釐米左右的紙,但我們依然可以從書的封面可以得知大量的信息,如圖所示,於是我在筆記本或者便利貼紙上寫下:《高分讀書法》是關於1.如何學習得高分的書
  • 《高分讀書法》你務必掌握的5步高分讀書法,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高分讀書法》關於挑重點問題需要注意3個問題:第一、作者提出問題的文章位置,一般情況下,作者會在文章開頭部署整本書要探討的重點內容;若開篇沒有提及,則作者最初提及到的觀點問題一般是去全書的核心觀點所在。第二、一個問題可能對應多個答案,便籤記錄下來,此類問題也是屬於重點問題。
  • 《高分讀書法》你務必掌握的5步高分讀書法,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樣
    《高分讀書法》詳細講述的兩種讀書方法:鍛鍊閱讀理解能力--把書讀「透」;鍛鍊思考力--與書辯論。因此,為了提高思考力,我們必須先懂得如何才算是好好讀了書,簡單說是如何把書讀「透」了。以作者為學習榜樣相信大家都能掌握並實踐它,須知改變閱讀習慣,也是在重塑自我!
  • 不要看書,也不要聽書,這才是真正的高效讀書法
    ,之所以稱為高分讀書法,我想除了吸引學生之外,大概也想表明它與一般所說的高效讀書法不同吧。,但一般是在讀完一本書之後再進行,而且多為知識的補充,《高分讀書法》則強調同時閱讀,在選書時強調觀點內容的差異,強調做出自己的思考與判斷。
  • 《高分讀書法》,論一個閱讀高手是如何養成的
    講閱讀方法論的書籍其實有很多,而這本《高分讀書法》廣受追捧的原因在於,方法簡單易操作,能解決大家在閱讀中遇到了「讀了就忘」、「找不到主題思想」、「不會歸納總結」等大部分問題。更在於通過這一套方法的實踐,作者從一名偏差值僅35分的學渣逆襲成為東京大學的學霸。
  • 《高分讀書法》:讓你從閱讀小白到寫作達人必須要讀的一本書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不要埋怨自己沒有眼界,寫出來的東西毫無趣味。先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讀書,才能快速高效的汲取到營養。下筆的時候便猶如泉水噴湧,筆墨生香。看了很多閱讀類書籍,推薦這本人民郵電出版社的《高分讀書法》。
  • 《高分讀書法》:看書效率低記不住?只用四招讓你成為閱讀達人
    根本原因是你沒有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用正確的方法讀書,可以提升你的思考力,把每一本書讀出價值,讀出生產力。你和高手之間只差一套高效實用的讀書法。日本西崗一誠的《高分讀書法》,正是一本教人如何高效閱讀的書。看名字好像是一本給學生考試準備的,其實不然,不管你是誰,是學生還是職場人生,只要你還在閱讀,相信這本書就一定能給你啟發。
  • 名牌大學的精英學子們都在用的高分讀書法,5個步驟讀透一本書
    他是現在正在東京大學讀三年級的西岡一誠,讓他成績突飛猛進的,是他自己總結出來的主動讀書法。《高分讀書法:成績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以下簡稱為《高分讀書法》)一書正是他這種高效讀書方法的總結。這本書第一部分以高分讀書法的5個步驟為主線,介紹了通過讀書提高自己的讀解力、理論思考能力、歸納能力、客觀思考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方法,第二部分講如何選書。今天先來分享一下第一部分的內容。
  • 《高分讀書法》:讀書記不住,可能是你方法沒用對
    讀書更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走馬觀花式的閱讀。那麼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讓我們不會讀完就忘呢?才能夠把書中的知識為己所用?日本學生西岡一誠撰寫的《高分讀書法》為我們解答了上面的問題。他曾經在高中時期學習成績墊底,連續兩年報考東京大學失敗。但是在第三年,他總結了一套有效的讀書方法考上了日本第一名校東京大學,並且擔任校刊《拓展》雜誌主編。
  • 《高分讀書法》:三個心法,讓你快速讀懂一本書
    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讀完之後,你不知道書裡講了什麼,也就是說你缺乏一種把書讀透的能力。《高分讀書法》這本書乾貨滿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你獲得快速讀懂一本書的技能,成就更好的人生。作者西崗一誠,原本成績平平,他用書中的閱讀方法,改寫自己的命運,考上日本頂級名校東京大學。
  • 《高分讀書法》:如何提升你的思考力,你還差一本書的距離
    在一次無意中看到這本《高分讀書法》,裡面的內容和我平時教孩子的方法不謀而合,剛好出版社裡有這一本書,我迫不及待的帶回了家,讓孩子和我一起來學習,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是一本出自日本·西岡一誠先生寫的書,他從小到大考試成績比較差,一直到高中,他成績的偏差值一直都是35分(在日本教育裡,高於50分的偏差值說明成績比較好
  • 《高分讀書法》:高分學習,提升思考力和讀解力的秘密武器
    發生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思考力不夠,思考力的積累從平時的閱讀中就可以訓練,改變自己的閱讀習慣,思考力就可以提升。《高分讀書法》就是一本改變閱讀方法,提升思考力的書籍,該書介紹了五種閱讀方法,告訴我們如何深入閱讀和讀懂一本書。
  • 《高分讀書法》:從排名第9332到第4,考上頂尖名校,秘訣在這2點
    已經為我們揭曉了書中的主要內容:6大選書打折,57個讀書要點幫你全面提升思考力和讀解力他要實現的是:閱讀速度更快,內容記憶更牢,知識運用更活。幫助大家:逆轉學習困境,實現名校夢想書籍定位 :成績大幅度提高的秘密武器當閱讀完這些信息以後,就對書的整個梗概有了大致的印象,便可以按圖索驥,加快閱讀。那麼,如何使用裝幀閱讀法呢?
  • 《高分讀書法》成功有路徑:別怪孩子讀書差,他只是沒有好方法
    因為工作需要,我要閱讀大量的書籍,不僅要看得快,還要記得牢,我才能迅速整理出資料,寫出合格的文稿。一路摸索,也算總結了一套自己的小方法,直到看到這本《高分讀書法》,我才意識到自己的法子,簡直就是小兒科。《高分讀書法》是日本作者西岡一誠的作品。
  • 《高分讀書法》:讀完就忘?這些好方法讓你不再為此苦惱
    讀書更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走馬觀花式的閱讀。那麼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讓我們不會讀完就忘呢?才能夠把書中的知識為己所用?日本學生西岡一誠撰寫的《高分讀書法》為我們解答了上面的問題。他曾經在高中時期學習成績墊底,連續兩年報考東京大學失敗。但是在第三年,他總結了一套有效的讀書方法考上了日本第一名校東京大學,並且擔任校刊《拓展》雜誌主編。
  • 《高分讀書法》:讀書如果無法做到「主動」,讀再多也無用
    而高手讀書是用大腦用心在「讀」書,主動選擇並分析書中內容,讀到對自己影響的地方,還會停下來去分析,去輸出,去實踐。所以,讀書最終有沒有成效,最主要的是看讀書的方式是不是夠「主動」。只有主動讀書,才能將信息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才可以做到「學以致用」。《高分讀書法:成績大幅度提高的秘密武器》的作者西岡一誠就是一位通過主動閱讀改變自己未來命運的活脫脫的例子。
  • 《高分讀書法》:一套實現學渣逆襲的神方法
    後來,西岡一誠出了這本《高分讀書法》,將學霸們的秘密武器公布於眾,原來學霸與學渣們的差距並是只在表面的分數裡,而是差了一套這樣的高分讀書法。在《高分讀書法》這本書中,作者詳細地闡述了57種方法,通過閱讀訓練可以提高這些關鍵能力。這些能力的提升與閱讀的效率與效果是一個相互滋養的過程,能力提升了,閱讀效果會更好;閱讀的方法越正確,你的能力提升得會又快又好。
  • 幫你從根本上解決讀書難的方法——《高分讀書法》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兒」,如何讓孩子能夠考上一所理想的學校,快速的提高分數,找到一個好的,讀書的方法,是所有家長和老師最頭疼的事情。《高分讀書法》6大選書法則,57個讀書的要點,幫學生全面提高提升思考力和解讀能力。讓閱讀速度更快,內容記憶得更牢,知識運用的更靈活。
  • 《高分讀書法》:不動腦子閱讀?是因為你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就一起來讀一讀《高分讀書法》這本書吧。我們遇到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在一本書中找到答案。而他逆襲的秘訣就在這本書裡,該書凝鍊了"6大選書法,57個讀書要點,幫你全面提升思考力與讀解力。而這也是他成功逆襲的一個最大的秘密武器。下面分享的這個要點就是教你學會如何做到動腦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