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出版後,著作權的保護期多長時間

2020-12-21 同創出書匯

圖書出版後,著作權的保護期多長時間?

著作權的保護期是指著作權人依法享有其著作權的有效期限。超過著作權保護期限,作品就進入公有領域,成為社會公共財富,任何人均可自由使用。

關於作品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多長時間的問題,很多人比較熟知的是作者去世50年後,則可以被公開無償使用。但事實不僅如此,還有其他兩種情況。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保護的期限因權利的性質和作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分成、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後50年和首次發表後50年三種。

無限期保護

根據著作權法第20條規定,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不受限制。即這三項權利永久受法律保護。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屬於著作人身權,是與特定的人身相聯繫的權利,不因人的死亡而消失,因此受到法律永久保護,沒有時間的限制。

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後50年:

圖書出版後,著作權保護期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首次發表後50年:

1.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因為連作者是誰都無法確定,就更無從知道作者是否在世、何時去世。所以,這類作品的保護期便無法使用「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後50年」的一般原則,只能適用「首次發表後50年」的原則。

2.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另外,如果經過考證等各種途徑得以確定匿名作品或假名作品的作者身份,便可以根據作者身份情況將作品歸入上述相應類別並適用相應的著作權保護期規定。

以上就是圖書出版後,著作權的保護期多長時間的內容。如果您還有關於個人出書和著作權保護的相關問題,可以諮詢同創出書匯在線編輯,他們會給您提供全面、專業的解答。

相關焦點

  • 著作權保護期限應設多長合適?
    籠統地說,作者死亡時間滿50或70年後,作品進入公共領域,可以自由使用,所以有藝術網站在報導2015班時用上了「行業福利貼」的標題。這份歡喜雀躍,我們懂的。在《鐵達尼號》3D版中,沉入海底的名畫從畢卡索的《亞維農少女》換成德加的《舞蹈者》,原因是製作方曾遭到美國藝術家版權協會的抗議,補上了使用費方休。
  • 作品的著作權的保護時間有多長
    金庸先生去世了,他的作品已經被大眾熟知,那麼一般作品的著作權的保護時間是多長呢?著作權的相關法律又是如何規定的呢?著作權俗稱版權,舊時也指複製權,它的保護對象包括文字作品、攝影作品及美術作品等等,著作權的權利人是指書寫的作者或者依法取得的組織或者法人(依職權創作的作品,著作權歸單位)。
  • 著作權|保護期限
    1.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2.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趙洪波:出版社引進圖書要重視譯者著作權
    近日,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成功促成某出版社與9位知名翻譯者就「希臘神話系列故事」圖書譯者版權問題達成和解,既維護了譯者權益,也解決了出版社該系列圖書後續出版的版權問題
  • 新老侵權圖書仍在銷售 出版國外圖書還得按規矩來
    而麥卡勒斯作品中文版最早於2005年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2007年,上海三聯書店曾出版《傷心咖啡館之歌——麥卡勒斯中短篇小說集》。著名翻譯家李文俊正是這部書的譯者,2006年他花了三個月時間進行翻譯。「這部書當年為獨家授權,是正版圖書。」他告訴本報記者。
  • 音樂出版與涉外著作權
    特別是在1992年我國加入《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實現了涉外著作權關係的正常化後,則又進一步地加強了中外出版界的相互交流,極大地促進了我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合作。如今,與國外出版界交往並實施具體合作出版與版權貿易的國內出版社(或公司),已經遠遠超出了100多家。
  • 版權保護在東莞之版權小知識③|合同沒明確約定,著作權屬於受委託人
    4.著作權的繼承和轉移著作權屬於公民的,公民死亡後,其財產權在《著作權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著作權屬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終止後,其財產權在《著作權法》規定的保護期內,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由國家享有。
  • 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多長?
    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指著作權受法律保護的時間界限,保護期限屆滿,該作品便進入公共領域,不再受法律保護。(一)著作人身權的保護期限我國《著作權法》第21條對著作人身權的保護期作了明確的規定:作品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沒有限制,即使作者死亡後,他人也不得侵犯;而作品的發表權,因其是著作財產權產生的前提,如果受永久保護,恐怕不利於作品的利用和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故發表權的保護有限制,保護期限是自然人作品為作者終生及其死後
  • 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我們申請了版權之後都是受到國家法律保護的版權,也可以稱為著作權,這個時候的權利保護會有一定的期限,那麼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網友諮詢: 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 對比國內外著作權保護制度
    視頻、音像、圖書等創意產業的迅猛發展,使得版權保護日益引人關注。目前,我國在視頻、音樂、圖書等行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版權及著作權侵權問題。    在版權和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卓有成效。對比外國經驗,業內人士認為,網絡版權侵權問題與現行著作權制度的不完善有密切關係。
  • 著作權保護期限長短利弊說
    著作權保護期限長短利弊說 2015年01月30日 08:55 來源:文匯報 作者:李斯特 字號 內容摘要:鄰接權的保護期限又有所不同,例如出版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保護期限是首次出版後的
  • 【新聞與法】新聞實踐中的著作權保護
    比如著作權法將其保護的作品按表現形式分為九類,其中的文字作品、攝影作品,就多以報刊等印刷出版物以及網絡等形式傳播。在新聞實踐中,媒體及記者為保護自身的著作權,同時也避免侵犯他人的著作權,應注意弄清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除時事新聞外,新聞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 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是作者創作性的獨立完成的勞動成果,要求獨創性。
  • 娛樂法-著作權的保護期限
    如果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對其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者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作者身份一旦確定後,適用於公民作品的保護期限。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財產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我國《著作權法》將不再保護。
  • 圖書出版切莫忽視版權「敲門磚」
    據任海濤介紹,2004年4月,中華書局與陳夢家作品著作權繼承人趙氏三兄弟籤署了圖書出版合同,約定中華書局享有《陳夢家全集》(不包括書信)的專有出版權。中華書局將先以《陳夢家著作集》的名義出版陳夢家先生的重要著作,待條件成熟後,再出版《陳夢家全集》。同時趙氏兄弟授權中華書局可以委託他人對陳夢家作品進行整理。合同期內,凡涉及版權問題,均由中華書局負責處理。
  • 抗疫圖書海外出版不能忽視版權保護
    有些輸出到國外的圖書封面設計、腰封、封底、配圖和宣傳語等明顯違背中文內容原意,這不但侵犯中國作者的版權,有時也會造成不良國際影響,危害國家的榮譽與利益。因此,抗疫圖書在海外出版前,作者一定要籤好版權輸出合同,關注自身的版權保護問題。
  • 軟體著作權登記的費用是多少?周期多長?
    【軟體著作權】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是指軟體的開發者或者其他權利人依據有關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對於軟體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軟體經過登記後,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使用許可權和獲得報酬權。
  • 網絡環境中圖書版式設計權保護路徑探析
    如果未經許可,採用影印或類似技術複製已出版圖書的足夠多的內容再發行,即圖書內容的版權持有人不追究責任,出版商也可以依照版本版面布局安排的版權保護而徑直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其中,僅200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訴北京書生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的5案支持了原告的關於侵犯作品版式設計權的訴求,判決認為「被告雖在答辯中解釋其掃描原告圖書頁面後進行了相應的技術處理,進行了文件轉換和編輯,但從實際公證的被告使用的網絡頁面看,與原告圖書的頁面完全一致,其所述的轉換和編輯等變化均不能體現。被告對涉案圖書版式的使用行為未經過原告許可,侵犯了原告對於涉案圖書的版式設計權。」
  • 誰是圖書版式設計的著作權人?
    原標題:誰是圖書版式設計的著作權人?一文告訴你 另外,在實際生活中,國內相關主體通過國外出版者及著作權權利人的許可和授權,在引進優秀圖書並委託出版單位進行出版過程中,存在直接沿用國外已經出版圖書版式設計的情況。此種情況下,如果仍然將國內出版圖書版式設計的法律主體指向出版單位,那麼權利的分配就會顯得尤為不公平;如若強行將這裡的「出版者」解釋為國外圖書的出版單位,又缺乏嚴謹性。
  • 胡守雲訴寧波出版社、北京新華圖書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案
    所以,即使劉西林先生為《解放區的天》的著作權人的事實隨時間推移廣為人知,我社也因沒有知情不改、繼續出版的事實,而未構成對劉西林先生著作權的侵害,故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北京新華圖書有限責任公司辯稱:我們是銷售商,所銷售的圖書都是從有圖書批發權的國家承認的正式渠道進貨,《「七·一」金曲》一書是否有侵權行為我們不清楚。
  • 國家版權局關於進口圖書應注意著作權問題的通知
    1994年5月23日(94)國權44號  近年來,我國與美國籤訂了保護智慧財產權諒解備忘錄,並分別加入了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對外承擔了保護著作權的義務。我國《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中也明確規定了外國作品著作權人有禁止進口侵權複製品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