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頭三年,家長若能做到位,以後帶起來很省心

2020-12-18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養育孩子是件辛苦活,不少書籍和育兒專家都在教授育兒技巧,家長們也求知若渴,目的實際上還是為了讓自己的育兒方法更科學,這樣孩子更加好帶一些,做家長的省心還能有成效。

很多育兒書籍上都說,養育孩子,前六年操心,後半輩子都省心。事實上,前六年裡只要前三年足夠操心,三到六歲就不會那麼費心了,以後還會越來越省心。

寶寶出生頭三年,家長若以下這些地方做到位,以後帶起來會很省心。

身體上,這樣養育寶寶少生病

三歲前的孩子,讓家長感覺最艱難的時刻,無非是孩子生病的時候。孩子生病,很大程度上都跟脾胃功能失調有關。而寶寶脾胃受損,多跟寶寶入口的食物有關。

「三分飢和寒」,是養出不生病寶寶的法門。不吃過飽,可以讓寶寶的脾胃有動力消化。不穿過暖,身體不至於過熱出汗,才能防止見風受涼引起張開的毛孔收縮,導致風邪入內而感冒。

平時餵養寶寶時,多參照寶寶當前的運動量和精神狀態。晚飯時給寶寶吃得素一些、清淡好消化一些,這樣寶寶晚上入睡時狀態才好,不至於滿腹食物翻來覆去睡不好。如果寶寶吃了大魚大肉,一定要保證寶寶有消化活動的時間,吃完就只坐著玩或躺下睡覺,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精神上,這樣養育能更好地走進寶寶心裡

家長覺得寶寶難帶的地方,除了生病還有寶寶在心理上的「執拗」。怎麼說都不聽,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不好好聽家長講道理。其實,這些全部源自於親子溝通出現了問題。

寶寶一歲半前,無條件地回應寶寶需求很重要,是家長跟寶寶建立情感連結的重要途徑

很多老人會說,孩子哭不要慣,會把他慣壞。其實這不適用於一歲半以前的寶寶。這時候的寶寶還不懂用哭聲「要挾」父母,他們哭一定是有原因的。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及時回應他們,及時解除讓他們哭泣的情況,不管是餓了尿了還是單純地無聊了。

得到及時回應的寶寶,內心安全感建立後,以後會表現得很獨立。相反是那些家長總是苛求讓孩子自己獨立的寶寶,反而會常常因為安全感不足而黏著父母,同時也不積極探索,反而很難帶。

寶寶兩歲時,開始樹立規則意識

有規則意識的寶寶以後會更好帶。而規則意識要在寶寶兩歲時就建立,這個時期寶寶自我意識剛剛萌芽,家長的話他還聽得進去,什麼規則都更好樹立。家長在制定規則時注意態度要「溫和而堅定」。一旦制定好規則就要堅決執行,不要因為寶寶哭鬧而妥協,同時也不要在情緒上「咬牙切齒」地強迫寶寶執行,以免傷害寶寶心理。---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生在這幾個月,是寶媽的福氣,不僅省心還好帶
    孩子的出生是一家人最掛念的事情,雖然說現在對於風水八字這樣的習俗不太注重了,但是還是有家長為了能讓寶寶出生在一個好的日子裡而選擇提前剖腹產等等,其實,有時候孩子出生的日期合適了,對於媽媽們來說,也會是一件有"福氣"的事情。
  • 19年扎堆生「豬寶寶」,若趕上這幾個時間出生,說明是「幸運兒」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我國傳統文化習俗講究: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最好都能「天時地利人和」。尤其是在決定一些大事情時,很多老人都喜歡翻看黃曆,方便做好充足的準備。對於年輕人懷孕生子這件事也是一樣,大家都希望生育時母子平安,寶寶未來也能健康成長。
  • 寶寶有這幾個表現,堪稱「小天使」,媽媽帶娃省心更省力
    擁有一個「天使型」的寶寶,媽媽帶娃更加省心省力。但是有的寶寶就是更愛哭一些,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地一聲啼哭,打亂父母的休息時間,很多人因此被弄得一個頭兩個大,還不得不耐心的起來給孩子餵奶,哄寶寶睡覺。但是有的寶寶就很聰明,餓了會給媽媽們一些信號,張著小嘴四處尋找,模仿吮吸的動作,即使夜裡因為缺乏安全感啼哭,也可以因為媽媽的擁抱很快安靜下來。
  • 這些事很容易導致寶寶脊椎變形,尤其是最後一個,家長不要再做了
    對於家長來說,寶寶的出生便是為這個家庭帶來了更多期望和歡樂。很多寶媽在孩子還沒出生以前就開始準備一些嬰兒用品,比如奶粉、尿不溼、嬰兒車、嬰兒床等。雖然這些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一些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卻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
  • 報恩寶寶還是復仇寶寶,出生後前三天就能看出來,性子娘胎就定了
    「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寶寶的脾氣也會遺傳,而且有些小寶寶從一出生就能看出來是不是「省油的燈」,一般媽媽懷孕的時候根據寶寶的胎動,基本上就能看得見孩子出生以後的情況,寶寶的脾氣性子不光和先天遺傳有關,和後天的環境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寶寶嗆奶了,家長不要立馬抱起來拍,正確方法用起來
    有一天寶寶被奶奶給晃吐了,寶媽想把娃放平,讓頭偏向一側,防止被嗆到。但是婆婆卻搶著把孩子抱了起來,想讓娃把吐出來的奶吞回去,還拍打著娃的後背。就這樣孩子被晃悠睡了,一直也叫不醒,四五個小時都不起來吃奶,而且嘴裡還吐著小泡泡,寶媽趕緊帶娃兒去了醫院。檢查之後說孩子是吸入性肺炎,還好沒什麼大事。
  • 你是怎麼溜娃的,想省心省力可以這樣做!
    大多數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七八斤,不過,寶寶的體重增加很快,在寶寶長到六七個月的時候,體重就能到二十斤左右了。這個時候家長再抱著寶寶外出就會顯得吃力很多,時間稍長一些就會堅持不住了。最近有一位寶媽自製了一套遛彎「神器」,著實讓自己省了一番力氣。
  • 照顧百天內寶寶,家長這4件事要多做,以後娃會更好帶
    很多新手父母在料理寶寶生活時,經常因為不知道到如何做,感到十分的苦惱。在平時生活中,有些媽媽總是手忙腳亂,不僅打理不好寶寶的生活,萬一使用了錯誤的方法,還會威脅寶寶的健康。那麼,對於新生兒護理,需要做什麼事才會對他的成長更有利呢?家長不妨看一下這幾點。
  • 寶寶如果有這些不是「乖巧」,是智力低下的前兆,家長別大意
    ,但是是是不是這樣的,嬰兒出生便會出於好奇心這裡看看那裡摸摸,這些都是嬰兒的本能,這樣安靜的寶寶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 這樣安靜的寶寶喪失了一個嬰兒應該有的本能,換一種通俗易懂的說法便是這個寶寶無論在行動或者語言方面所表現出來的,都可能是智力低下的前兆,家長別大意了,一定要提早發現問題,儘早為孩子的未來做打算。下面一起來看看孩子有哪些情況可能是智力低下的前兆吧。
  • 讀懂寶寶最常見的10 種「嬰語」,寶寶少受罪家長更省心
    揭秘嬰語從 SLOW 模式開始圖片來源:站酷海洛S.L.O.W 策略是育兒大師特蕾西提出的,這個單詞組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慢下來」。S(Stop):停下來。先做個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哭聲是寶寶的語言,不要一聽到寶寶的哭鬧就焦慮不已。
  • 寶寶出生後剃了胎頭,頭髮才會又濃又密 這是真的嗎?
    在民間一直流傳這樣的習俗,就是在寶寶滿月或者一百天時,要剃胎頭,這樣寶寶以後的頭髮才會又濃又密。寶寶的頭髮質量與剃與不剃胎頭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寶寶的胎頭到底該不該剃呢?其實並沒有「該與不該」的問題,但是為了寶寶健康,還需要家長謹慎。1.注意寶寶頭部保護有些媽媽想要給寶寶剃胎頭是因為寶寶頭髮看起來髒髒的,想要趁剃頭髮洗乾淨。
  • 想讓寶寶頭髮烏黑濃密,媽媽給寶寶剃滿月頭結果後悔,不要再信了
    很多地方,都有給滿月寶寶剃滿月頭的習慣,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寶寶頭髮變得更加烏黑濃密,有的不僅給寶寶剃光頭,還會將寶寶的眉毛一起剃了。那麼給寶寶剃滿月頭,真的會讓寶寶頭髮烏黑濃密嗎?雯雯跟老公是在工作後認識的,兩個人都是程式設計師,雖然不是像網絡中形容的程式設計師的發量少,但是夫妻兩個人的發質都不好,細軟又稀少,害怕以後孩子的發量堪憂。
  • 寶寶出生頭一個月要用多少尿不溼?分量分號,新手媽媽別囤錯了
    文\好孕姐養育孩子真的挺辛苦的,但現在的父母相比於之前老輩人,已經非常省心省力的。就比如,老一輩父母,孩子小的時候總有洗不完的尿布,大冬天還得給孩子烤尿溼的褲子。但是,現在的父母,只用一件「育兒神器」——尿不溼,就搞定了。
  • 最佳時間並非滿月,家長可別再弄錯了
    最佳時間並非滿月,家長可別再弄錯了導語現代社會的家長對孩子們越來越重視了,尤其是剛剛出生的小寶寶,父母基本上都是視如珍寶。不管寶寶出生時的小腳印還是其他物品父母們都會好好保管,仔細收藏。當然也有一些父母會把寶寶的胎毛利用起來,比方說做成毛筆,又比方說做成其他工藝品,這樣不但有一定的紀念意義,而且也起到紀錄孩子成長的作用。不過,每個寶寶出生時胎毛的濃密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寶寶胎毛會烏黑亮麗,又特別長。可也有的小寶寶胎毛又黃又少,更有趣的是還有一些小寶寶直接就是一個小光頭。
  • 寶寶幾歲能吃「大人飯」?一表現兩發育是信號,家長別太著急
    阿秀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在寶寶還沒出生時,她就已經在翻看各種育兒書籍了,現在孩子已經一歲半了,小傢伙一直都被阿秀照顧的很好。這天,阿秀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遛彎時,看到幾個阿姨站涼亭裡聊天,其中一位阿姨特別自豪的說:「我孫子特別厲害,現在才10個月就已經能跟著我們一起吃飯了,而且還吃的特別香,這小傢伙真是讓人省心。」
  • 寶寶出生後需要剃頭,家長別大意,這三方面都需要好好注意
    現在的孩子就是全家人的寶貝,在懷孕的時候就已經是受到家人們的照顧,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了,在孩子出生以後,家長們就更是方方面面都照顧得周周到到,就害怕自己沒有注意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 三歲前,寶寶誰帶就親誰,現在省下的心以後都是要還的!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在加快,許多父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很大,因此迫於無奈,或者想更加專注於工作上面,就把剛出生的孩子放在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哪裡 。然後,想等三歲以後再把孩子帶回來。他們覺得,三歲前的孩子能懂什麼呢?誰帶不是一樣?
  • 滿月頭該剃嗎?寶寶的「頭」等大事父母要重視!
    寶寶枕禿,並伴有睡眠不安,出現驚醒、精神興奮,且與溫度無關的多汗症狀時,這很有可能是孩子缺鈣或其他維生素造成的。此時就要帶著孩子去醫院做檢查了。若查明缺鈣,應遵醫囑口服鈣劑、維生素D等,天氣好的時候多帶孩子曬太陽。「滿月頭」該剃嗎?
  • 「報恩型」的寶寶有這四個特徵,哪怕中一個,家長也省心不少!
    哄奶奶拍照,只為「刷臉認證」,熊孩子花光親爸還債款40萬江蘇的盛先生還沒等工作有著落,自家熊孩子就讓他氣憤不已,鬧的他頭都大了,他被三個孩子給「算計」了一頓,用來還債務的40萬元錢,全部都被三個孩子給花光光了。
  • 寶寶一出生就能做的早教訓練,家長每天堅持,促進發育頭腦聰明
    在很多家長的觀念裡,好像只有教寶寶說話、識字才算是早教。但其實,寶寶一出生就可以開始一項特別的早教——觸覺訓練。雖然剛出生的寶寶還看不清楚東西,聽不懂大人說話,但他的觸覺已經「醒」過來了。胎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第49天),觸覺就已經開始發育了。出生後,如果家長能堅持給寶寶做觸覺訓練,如撫觸、按摩、提供不同材質的物品供寶寶探索,就能促進寶寶身體、大腦和心理的正常發育,對於情緒、認知、精細動作能力的發展,以及依戀關係的建立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