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不知道上輩子,做了多少孽,才生了個不懂事的娃。」許多爸媽在憤怒時,都曾說過這樣的話吧?雖然,這是一時間怒火攻心,才脫口而出的氣話。但是,仔細品品這話,也的確很有道理。
有的孩子就是個熊孩子,總給爸媽惹麻煩,爸媽打也不是罵也不是,自己親生的,還能怎麼辦,也就只能在生氣時,發發牢騷了。大概這些話,也算是爸媽心底深處,最想抱怨的話了。
最近,資金環境實在扛不住了,許多企業都宣布破產了。還有很多的老百姓,都在忙碌著復工,找工作賺錢,養家餬口。
哄奶奶拍照,只為「刷臉認證」,熊孩子花光親爸還債款40萬
江蘇的盛先生還沒等工作有著落,自家熊孩子就讓他氣憤不已,鬧的他頭都大了,他被三個孩子給「算計」了一頓,用來還債務的40萬元錢,全部都被三個孩子給花光光了。
原來,幾年前,盛先生做生意虧本後,就將房子賣了,帶著孩子搬到了兄弟家裡住。去年,盛先生拿到了房款,打算還清債務,但盛先生的媽媽害怕他亂花錢,就把40萬元錢存到了她的卡上,打算村子解封以後,再去還錢。
誰也沒想到,盛先生的媽媽去取錢,竟然發現,40萬不翼而飛,卡裡只有0.23元錢了。一查記錄這才知道,很多錢都轉花給了某科技公司。媽媽給盛先生打電話,盛先生一猜,大概知道是被孩子給花掉了。在此之前,盛先生經常看見兒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遊戲。
盛先生急忙報警,調查後他得知,兒子時常拿手機買「皮膚」,還給主播刷禮物,綁的就是奶奶這張用來還債務的卡。
其實,孩子並不知道銀行卡密碼,他騙奶奶「拍照」,哄著奶奶配合系統「搖頭、點頭、張嘴巴、眨眼睛」,進行的刷臉認證。熊孩子還將密碼重置,嘗到了花錢的快樂和甜頭,熊孩子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打賞主播、買遊戲道具,40萬元很快就花了個精光。盛先生氣得不行,只能維權追繳。
看了這個報導,不知道多少爸媽在感慨,這孩子根本就不是來報恩的啊,這是來討債的娃!生活裡,報恩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們的身上都有很多優點。倘若你家有這樣的娃,就知足常樂吧!
「報恩型」的寶寶有這四個特徵,哪怕中一個,家長也省心不少!
1 不亂花爸媽的錢
懂事報恩的孩子,從來不會亂花爸媽的錢,他們能夠體諒爸媽賺錢的不容易,知道要珍惜爸媽的勞動果實。即使自己很想擁有一樣東西,也會在爭取爸媽的同意以後,再拿爸媽給自己的錢去購買。
倘若爸媽不給他們足夠的錢,報恩的孩子會存錢,自己想辦法,通過合理途徑買東西,絕不會在金錢方面,給爸媽添太多的麻煩。
2 身體很健康,很少生病
很多家庭因為孩子生病,陷入了缺錢的狀態,甚至有的家庭因為孩子的身體不好,全家人的人生都發生了改變。生活陷入了賺錢、治病、再賺錢的惡性循環裡,喪失了很多普通家庭的快樂體驗。所以說,如果你家的孩子身體倍棒兒,就知足常樂吧,這樣的孩子就是來報恩的,絕不是來討債的呢!
3 獨立的孩子
獨立的孩子從不給爸媽添麻煩,自己的事情幾乎都能自己做,不會的事情他們也樂意學著做。這樣的孩子就是報恩的娃。養育這類娃,爸媽真的能省很多心,連看見這樣的娃,爸媽都會很驕傲,自覺很有成就感,身心更愉悅。
4 不纏著爸媽
報恩的孩子知道,爸媽很累,他們需要賺錢養家,還需要照顧自己。報恩的孩子不會纏著爸媽,不會惹怒爸媽,他們樂意哄著爸媽開心,就像爸媽很用心的呵護自己一樣。誰家有這樣懂事的小孩子,真是要偷著樂了,這娃太優秀,典型是來報恩的呢!
碰到「討債」的孩子,爸媽該怎麼引導教育?
首先,如果你沒有那麼幸運,沒能生養一個報恩型的孩子,也不要抱怨,不要自怨自艾,感覺自己很倒黴。因為,孩子能跟你成為血脈一體的親人,這是莫大的緣分。
其次,當碰到「討債」型的孩子時,一定要反思自我,看看自己哪裡做得不到位,影響到了孩子的言行舉止,以及孩子的價值觀。
假如是自己平時約束不夠,比如,有的爸爸會當著孩子的面,打罵媽媽,孩子長大後就會對其他人存在攻擊性。那麼,就要強化自身,再去引導教育娃。爸媽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去分析,才能讓討債的孩子,成為一個對自己損害性較小的正常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