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寂寂無名,卻寫下一首千古傳誦的唐詩,歐陽修也大加讚賞

2020-08-19 古典文學與詩詞

你知道常建是誰嗎?

名字感覺很熟,是誰呢?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就是他寫的。

哦,是他呀。


詩紅人不紅,是中國文學史上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

作品太過經典,而詩人本身卻沒有太多抓眼的故事,所以許多詩人寂寂無名,而作品,卻流傳千古。《題破山寺後禪院》的作者常建就是其中之一。



常建是盛唐詩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考中進士,曾經擔任過盱眙縣尉。因為仕途不如意,常建放浪縱酒,鼓琴自娛。

仕途不如意的人,多愛寄情山水。常建也是如此。他經常入山遊玩,據說,有一次,他在山谷中採藥時,還遇見了一個全身綠毛的女子。

常建和唐代詩人王昌齡交好,他曾寫過一首《宿王昌齡隱居》,入選《唐詩三百首》,也是傳世的名作。

在唐代時,常建妥妥的「當紅詩人」,影響不遜於李白杜甫。



在歷代唐詩選本中,都有常建的詩入選,其中「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成為唐詩中的名句,廣為流傳,影響很大。

在唐朝文壇上,常建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李白。如唐丹陽進士殷王番的唐詩選本《河嶽英靈集》中就把常建置於卷首,位在李白、王維等人之前,並在詩序中大加稱讚。

常建善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就是一首清幽的佳作。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這首詩入選了中學課本,小七第一次讀時,只覺得每一句都很美,後來,小七讀到宋代學者洪駒父曾評價這首詩「全篇皆工」,也正是此意。

從詩題來看,這是一首題壁詩,是常建清晨遊覽了破山寺後,題在寺牆壁上的詩。

全詩抒寫了詩人清晨遊寺後禪院的觀感,常建以凝練簡潔的語句描寫了一個幽深寂靜的世界。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這是一個清晨,詩人進入破山寺,此時,初升的太陽高高地照射著山上的樹木。

首句起得自然平實,卻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環境,簡單的字句所勾勒出的畫面卻清新、優美,引發讀者聯想。


  •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竹林掩映的小路通向幽深之處,看到禪房掩映在花木之中,一片生機盎然。

這兩句歷來為人傳頌,「竹徑」,有的版本寫作「曲徑」,還衍生了「曲徑通幽」這個成語。

「竹徑通幽」是多麼幽暗呀,走到一段幽暗的小路,豁然開朗,只見花木扶疏,一片生機。

從「竹徑通幽」到「禪房花木」就像學佛道路的曲折,和學成之後的光明,讀來,餘味無窮。



  •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山光煥採,連小鳥都被打動了,發出喜悅的啼聲,潭影清澈,讓人雜念全消,仿佛放空了心靈。

雀鳥本無情智,在常建筆下,卻也陶醉於山光之中,更顯得客觀環境之好。


  •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處在古寺之中,一片寧靜幽深,感覺天地一片寂靜,只聽得到寺院鐘磬留下的嫋嫋餘音。

詩人通過「靜中有聲,愈顯其靜」的描繪,透出詩人內心雜念全消,心與俱寂的情心境。



在唐詩中,《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當之無愧的名篇。

宋代大文豪歐陽修十分喜歡頷聯: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他一直想仿寫一聯類似的詩,可一直都無法寫得像常建這樣的出神,於是感慨,有些好的詩句,最妙的是渾然天成,不費力氣,一旦刻意去寫,反倒寫不好。

歐陽修的體會,生動說明了「竹徑」兩句的好處,更說明有許多經典的詩句,刻意去寫,是寫不出來的,更需要生活的體驗才行。

相關焦點

  • 他寂寂無名,寫下一首唐詩,其中7個字成至理名言,小學生都會背
    從小學開始,「一寸光陰一寸金」伴隨了我的整個求學生涯,許多人也將它奉為座右銘,成為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千古流傳的至理名言。長大後,才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是一句唐詩,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詩句流傳千古,而他的作才王貞白
  • 他詩紅人不紅,寫下一首詩,千年來廣為傳誦
    僅《全唐詩》收錄的就將近五萬首,詩人多達二千餘人。而要說當中有哪些詩是廣為傳誦的,恐怕要數《唐詩三百首》了。它共收錄了77位詩人的311首詩,其中杜甫詩在數量上最多,有38首。其次,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
  • 唐詩中最美的一首落榜詩,卻被人當做愛情詩傳誦
    比如孟浩然落第之後寫了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還有溫庭筠多次落第,看到好友中了進士,忍不住道「猶喜故人先折桂, 自憐羈客尚飄蓬」;張繼落榜之後歸鄉更是寫下了千古名篇《楓橋夜泊》;風流詞人柳永落榜之後寫下了著名的《鶴沖天》等等。今天咱們要講的則是唐代寫落第詩最多的詩人——趙嘏。
  • 此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卻包含了1個千古名句和2個成語,萬世傳誦
    文/加塵此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卻包含了1個千古名句和2個成語,萬世傳誦中國以往的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文化象徵,中國本來就有唐詩下面小編就會講到一位詩人,提起他的名字,或許很多人就不知道,但大家都一定會聽過他的詩,那就是崔郊,雖然此位詩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可是這首詩卻流傳很廣。
  • 蘇軾被貶,路上與一位歌女萍水相逢,因此寫下一首詞流傳千古
    文/奈雪蘇軾被貶,路上與一位歌女萍水相逢,因此寫下一首詞流傳千古我們從小到大一定背過不少數量的唐詩宋詞,也會認識很多不一樣的詩人,他們都是屬於不一樣的風格,有的比較的溫柔婉約,但是其中有一個詩人小編認為大家肯定都知道他,背過他寫的詩和詞,此人就是蘇軾。蘇軾是屬於豪放派的文風,心中的情感也是非常的豪放,而且他的詩都是直抒胸臆,表達的是自己最真實的情感。
  • 清朝無名乞丐,寫下一首《絕命詩》,句句催淚,官府破例為他立碑
    但是在歷史上,卻有一種詩人是個例外,他們被稱為是「詩丐」,在清朝嘉慶年間,就有這樣的一個乞丐,他慘死在大街上,在臨死之際,寫下了一首絕命詩,卻不料流傳至今。清朝無名乞丐,寫下一首《絕命詩》,句句催淚,官府破例為他立碑被發現的時候,發現在他的懷裡面揣著一張紙,上面寫著的就是一首《絕命詩》,又聯想到詩人的身世,在場的人,都為之震撼,句句催淚,無不震撼。身世渾如水上鷗,又攜竹杖過南州。
  • 李清照模仿歐陽修最成功的一首詞,並且寫出了新意,成為千古名篇
    李清照和歐陽修那都是宋朝的文學大師,兩個人儘管隔著輩分,一位是生活在北宋,另一位則是生活在北宋過渡在南宋那一時期。但是作為前輩的歐陽修,他對於後輩李清照則起到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他的詞作,李清照極為喜愛,為此她後來也常常模仿歐陽修的作品。
  • 歐陽修最好的一首詞,字字珠玉,最後四字堪稱神來之筆,千古傳誦
    在宋代文壇,歐陽修享有崇高的威望,原因不僅僅在於他文採斐然,亦在於他卓越的識人之明。韓愈在《馬說》中寫道:「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歐陽修可以說是千古伯樂,桃李滿天下,蘇軾、蘇轍、曾鞏等人都出自他門下。
  • 被凍死的無名乞丐,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絕命詩,讓多少大丈夫慚愧
    清同治間城南黃邱村外大路旁,發現無名男子屍身。邑令彭嘉寅據報往驗乞丐也,於發中撿得七律一首。」 詩乞,顧名思義就是會寫詩的乞丐,這名被凍死的無名乞丐,在其臨死之前,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絕命詩,讓多少大丈夫慚愧。那麼,他究竟是個什麼人,為何一個乞丐有如此才學呢?
  • 他是唐詩中的「五言長城」,一首雪夜詩讓他千古流芳
    唐朝有一位著名詩人,他擅長寫五言詩,堪稱唐詩中的「五言長城」,一首雪夜詩讓他千古流芳,他就是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劉長卿做過一些不大不小的官,兩次被誣陷,然後遭到貶謫,最後當了隨州刺史,世人又稱他為「劉隨州」。
  • 唐代最花心的詩人,離了四五次婚,寫了一首詩,李白都自嘆不如
    少有人知的是,唐代還有一位「外貌協會」詩人,他只娶美女,見一個愛一個,娶一個丟一個,離了四五次婚,真是個渣男詩人。就是這個「渣男」詩人,卻寫出一篇傳誦千古的名篇——《黃鶴樓》,這位詩人就是唐代詩人崔顥。
  • 他是閨情詩的高手,最有名的一句詩卻無關愛情,歐陽修蘇軾也點讚
    實話說,隱娘一開始讀到溫庭筠的詞作時,一度以為他是個女人,因為他把女性的美麗、思念寫得十分動人。溫庭筠的詞作優美,而隱娘最喜歡的卻是他的一首詩,因為這首詩,溫庭筠留下了句千古名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 唐朝詩人名落孫山,晚上失眠寫下一首28字的抒情詩,流傳千古
    唐朝詩人名落孫山,晚上失眠寫下一首28字的抒情詩,流傳千古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因此在文學方面也是有很大的成就的,不管是唐詩、宋詞還是漢賦、元曲,都是代表了某一個時期文學的藝術巔峰,那我們最熟悉的,也是從小就開始誦讀的就是唐詩三百首,不管是到什麼時候
  • 《唐詩三百》中唯一一首七言樂府詩傳誦千古
    清代蘅塘退士等,在數以萬計的唐詩中選取了三百餘首經典作品,編入《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中,共收錄詩人77位,詩歌311首,相比唐代2536位詩人,五萬餘首唐詩,可以說反覆甄選,選取了唐詩的精華。那麼,在這三百餘首唐詩中,唯一一首七言樂府詩是哪一個呢?
  • 他一生風流好色,勾引小尼姑不成,寫下一首詩卻流傳千古
    在中國歷史上,北宋朝大概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巔峰時代,宋代詩詞與唐詩並稱,而唐宋八大家更是有六位出自北宋。文人墨客,向來風流不羈,縱觀北宋文壇,有流連青樓的柳永,有風流多情的歐陽修,有敢私會皇帝情人的周邦彥,然而論及風流程度,卻都不及張先。據傳張先一生喜愛美女,獵豔不斷。凡是過眼的美女,無論是當地名妓、還是好友家的歌姬,他都設法預製一夜風流。
  • 歐陽修一首經典詞作,連續道出兩個千古至理,讀懂很受益
    年少人生得意,歐陽修在洛陽很是過了一段恣意日子。吃喝玩樂,詩詞歌賦,這段時間是他的青春「少年遊」。歐陽修在不少詩詞作品裡,提到了這段「洛陽看花」的時光。歐陽修 劇照1032年,歐陽修在與好友梅堯臣洛陽同遊時寫下一首《浪淘沙》,據詞意,此前一年,兩人也在一起同遊看花:「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
  • 王維的一句詩寫盡了江湖情,山高水長,多加珍重,為後世所傳誦!
    王維的一句詩寫盡了江湖情,山高水長,多加珍重,為後世所傳誦!在唐詩宋詞裡有一位大文豪,他的詩總是顯得別具一格,那就是王維。王偉的《使至塞上》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流傳千古,他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同樣膾炙人口。
  • 一首唐詩一首宋詞,兩句千古名句!都是經典內容如此的相似!
    穿梭於唐詩宋詞之間,有沒有發現到:有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詞表達的思想情感幾乎一樣!是哪兩首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題都城南莊》唐.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這是唐朝詩人崔護的一首佳作,它的意思就是:去年的今天,在長安南莊的一戶人家門口,姑娘美麗的面容和那盛開的桃花一樣,互相映襯如此美麗!可是今年再次到這裡,那美麗含羞的面容不知道去了哪裡?只有滿樹盛開的桃花含笑盛開在春風裡!
  • 他一生籍籍無名,臨刑前寫的這首詩,卻力壓千古詩人
    怏怏不樂之餘,他打算和友人去投奔吳越,在邊境被擒。吳越是五代十國之一,錢鏐所建,定都杭州,和南唐是敵國,才打過激烈的一仗。江為名義上是南唐人,這屬於通敵叛國,死罪。我今天沒空彈琴,賦詩一首吧。」嵇康是魏晉時期的著名文士,竹林七賢之一,他在臨刑前撫一曲《廣陵散》千古揚名,江為拿自己和嵇康相比,可見非常自負。
  • 唐代無名詩人不幸落第,寫下一首唯美思鄉詩,驚豔了千年時光!
    就像在歷史上只留下一首詩或者一首詞的無名詩人一樣,熱鬧都是後人的,孤獨卻是他們自己的。今天,筆者要與大家分享的這首唐詩,其作者就是一位無名詩人。然而,這首詩作卻揚名後世,流傳至今。其中的一句點睛之筆「一樹梨花一溪月」真的好美。你知道出自哪首詩嗎?你能背出全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