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生態竹畫展 茂林修竹入畫來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湖州1月27日電(記者 趙曄嬌 實習生 臧涵)「川原五十裡,修竹半其間」,說的就是中國著名竹鄉浙江安吉。在生態山水、昌碩藝韻的浸潤之下,安吉孕育出具有濃鬱自然氣息的「生態竹畫」。為了更好得傳承和展現這獨特的一民間工藝,今日,「尋覓山水間·奇竹入畫來」安吉生態竹畫精品展在安吉生態博物館展出。

  安吉是中國第一竹鄉,也是「中國民間藝術(書畫)之鄉」,竹元素與民間書畫藝術的詩意融合,孕育出獨特的生態竹畫。

  「安吉生態竹畫」取材天然竹,將竹片、竹衣、竹葉、竹纖維等材料經劈絲、蒸煮、打磨等成細如髮、薄如翼的各種創作原料,再經裁、拼、烙、染、熨、修、裱等二十幾道工藝,將一根竹子製作成天然立體、細膩傳神的風景、花鳥、人物、山水畫。

  安吉生態博物館副館長張慧告訴記者,竹畫是安吉的一種民間工藝,目前有十多年的時間了。

  生態竹畫不同於其他的工藝,它在材料的製作上很有難度。「我們知道竹子是很硬的,如果要拿來作畫,必須經過好幾道工序的處理。先要把竹子壓成板,然後再刨出薄片來。接著把那些刨出來的薄片跟柔性材料複合,最後再作畫。」生態竹畫的製作人董先生告訴記者。

  「像花鳥畫,那些白色的花蕊,我們就用竹子裡的『衣』來製作,因為它很輕薄,這個『衣』需要經過多層的複合,才能成為畫中的樣子。」董先生說。

  現場除了花鳥圖,還有一幅畫很引入注目,那就是《八駿圖》。畫卷之上,八匹英姿勃勃的駿馬飛奔向前,姿態各異,匹匹都是體態雄健、精神煥發。其中的一匹最具特色,它後腿蹬地,前蹄騰空,栩栩如生。

  「這些畫面躍然『竹』上,畫面清秀淡雅,立體感強。」張慧說。

  生態竹畫既體現竹元素本真的清雅脫俗、高風亮節,亦帶來原生態書畫之視覺享受。

  「一支竹成一幅畫,一幅畫為千竿竹。」張慧這樣形容生態竹畫,它是作畫方式的一種創新,它傳遞的是一種綠色環保、低碳的理念,加上竹子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讓觀眾們印象深刻。」張慧向記者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生態竹畫是安吉人民對地方書畫文化尤其是竹文化的不懈追求,也是近年來安吉民間藝術發展的階段性總結與突出成果。

  「我們舉辦這次竹畫精品展,不僅能讓觀眾領略生態竹畫獨特藝術魅力,同時,我們希望大家可以更多地去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使這些民間藝術得以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張慧說。

  據悉,本次展出的50幅題材各異、創作技法不同的生態竹畫作品,來源於安吉「翰竹院」生態書畫工作室。本次展覽從1月27日持續到3月10日。(完)

相關焦點

  • 浙江安吉深入挖掘竹文化內涵 全力助推綠色中國發展
    12月8日,隨著宛如流水、竹韻悠揚的竹樂聲起,第三屆國際「竹產業竹建築竹文化」綠色發展高峰論壇暨2019全國高校竹設計建造大賽頒獎典禮在浙江安吉拉開帷幕。論壇作為一個為綠色發展的先行者和實踐者搭建的交流先進理念、碰撞前沿思想、激發創作靈感的平臺,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發展理念,力求引領全球竹產業發展,全力助推綠色中國發展,並為「一帶一路」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據湖州市安吉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宋波介紹,「川原五十裡,修竹半其間」,安吉萬傾竹海孕育出獨特的竹文化、竹風情,安吉因竹而美、因竹而名、因竹而優。
  • 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
    中國第三代生態博物館的代表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魏靜 □ 忽豔)生態博物館是一種以特定區域為單位、沒有圍牆的「活體博物館」。它強調保護、保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與遺產的活態關係。
  • 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
    中國第三代生態博物館的代表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魏靜 □ 忽豔)生態博物館是一種以特定區域為單位、沒有圍牆的「活體博物館」。與傳統博物館不同,生態博物館被認為是「一個進化的定義」,沒有「固定模式」,各自都有一套獨特的經歷和經驗。以「浙江安吉生態博物館群」為代表的生態博物館被稱為「中國第三代生態博物館」,其回歸中國最根本的「鄉土性」,用以發現地方價值,並拓展至中國城市社區的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中,由保護單一的民族文化遺產走向保護綜合類文化遺產。
  • 浙江安吉可以把竹子加工成「綾羅綢緞」
    在著名的竹鄉浙江安吉,可以把堅硬挺拔的修竹加工成為柔滑軟暖的「綾羅綢緞」。   開發這項「以竹代棉」技術的是安吉縣集經營、研發於一體的機構———「談竹莊」。據介紹,竹子在此技術作用下變成的纖維竟如棉花般柔軟,可以加工成款式新穎的毛巾被、浴巾、毛巾、T浴衣以及各類服裝。
  •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源地,安吉兩大特產是最好闡述
    古有「竹下忘言對紫茶」、「竹院隨僧自在茶」等詩句。香茗在手,清香四溢,目之所及,竹影婆娑。「川原五十裡,修竹半其間」,這就是古人筆下的美麗竹鄉——安吉。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安吉的兩大特產——竹與茶,則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好闡述。
  • 生態建設丨浙江安吉的「綠色協奏曲」
    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浙江安吉的「綠色協奏曲」 看見安吉,仿佛看見了綠色發展的無限能量。 15年來,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安吉走過不凡之路——建成全國首個生態縣,在全國率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成為全省唯一的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在這裡,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2020年3月30日,春回江南,習近平總書記重訪安吉。
  • 國際博物館日,來安吉看「中國最美鄉村生態博物館群」
    2018-05-17 07:1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陳玉蘭 見習記者 肖淙文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最近,安吉梅溪鎮馬村蠶桑文化展示館人氣飆升。慕名而來的都市客「泡」在館內,欣賞「非遺」傳承人的技藝展示、參與體驗蠶桑生產、品嘗蠶桑宴。
  • 生態文化代代相傳 吳昌碩百年"生態碑"重現安吉
    浙江日報安吉10月23日電 今天上午,由近代書畫藝術大師吳昌碩100多年前主持立下的以生態保護為主題的「闔村公禁」碑,被隆重移至安吉生態廣場,
  • 北京國際設計周:安吉「為G20而設計」-- 竹&椅
    以輕巧之身承載厚重文化,竹子不僅力量驚人,也蘊含著更多的可能…… 竹產業為全球公認的綠色產業,擁有巨大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安吉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竹產業資源及璀燦的人文遺存。「安吉竹」已成各大會場重要元素,代表著中國獨特的文化符號。竹的「綠色」特質與國家綠色發展理念和本次峰會為首個低碳峰會的定義及綠色、可持續等關鍵點高度吻合。在主會場竹工藝用品、國賓館竹材裝修、裝飾和宴會設施、工藝品、紀念品等,都有安吉元素,共87款產品,近5000件(套)。健康椅業參與G20數量大、品種多,包括重要會議用椅、餐椅、沙發、午宴椅、會議桌等,近50款產品,共8000多件(套)。
  • 中國竹鄉,長三角明珠,浙江安吉最美的八個旅遊景點
    安吉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中國大竹海、藏龍百瀑、中南百草原、浙北大峽谷、江南天池、雲上草原等。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浙江安吉最美的八個旅遊景點吧。一、中國大竹海中國大竹海又名安吉大竹海,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港口鄉五鶴村境內,距安吉縣城約19公裡,是以浩瀚的大毛竹景觀為主體,以神奇的「五女泉」為輔助的竹文化生態休閒旅遊區。景區內以原始自然風景為主,依山傍水,有一片以港口鄉五鶴村為中心的單純密林毛竹竹林,是浙江著名的毛竹示範基地。
  • 浙江安吉探索竹材料多元化應用 打造綠色循環經濟
    新華網杭州12月8日電(徐樂靜 戴益節)中國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12月8日,第三屆國際「竹產業·竹建築·竹文化」綠色發展高峰論壇暨2019全國高校竹設計建造大賽頒獎典禮在浙江安吉舉辦,旨在探索促進竹產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之路,探討竹材料多元應用及高技術竹產品走向國際化。
  • 浙江安吉報福鎮舉行首屆竹燈夜遊公共文化旅遊節
    昨天(9月30日)晚上,隨著成千上萬盞形態各異的竹燈同時點亮,浙江安吉報福鎮首屆「茂林開竹·張燈迎客」竹燈夜遊公共文化旅遊節(簡稱開竹節)正式開幕。本次開竹節是安吉縣首次以竹燈為主題打造的大型燈展,也是江浙地區規模較大的景觀夜遊活動之一,近萬盞竹燈因地制宜進行創新藝術設計,結合河道、道路、水庫、竹林等區域搭建景觀,呈現了一場如夢似幻的視覺盛宴。開幕式首日即吸引了數千人前來觀賞。
  • 今夏品竹,來安吉竹博園就對了!
    提起安吉,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它是中國十大竹鄉之一。而竹博園更是西湖邊那片竹海中的核心景區。夏季避暑,怎麼能少得了漫山竹海呢。來過竹博園,才能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次賞竹的第一站,並不是想像中的萬畝竹海,而是古代藝術品展覽館,就在檢票口的二樓。它是浙江首家景區古代藝術品展覽館。展廳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貴氣十足。裡面收藏了各個年代的精美瓷器、金銀器、玉器、佛像等等,可以作為參觀的第一站,也可以在行程的最後細細觀賞。玉帶橋是遊覽的必經之路。
  • 浙江安吉等縣市聯合發布《中國竹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北京宣言》
    8月15日,在北京世園會「安吉日」活動現場,來自浙江、江西、福建、四川等竹產業主產區的市縣代表共同發布《中國竹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北京宣言》。中國和世界貧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山區,中國脫貧攻堅戰現已進入關鍵時刻,而竹子作為再生、速生植物,借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安吉日契機,在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十四周年的特別日子,來自浙江安吉、江西井岡山、福建永安、四川長寧、青神等竹產業主產區的代表,在國際竹藤組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北京世園局、浙江省林業局、湖州市市委市政府、湖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感受安吉竹林誘惑
    「川原五十裡,修竹半其間」,這就是明朝甘元鼎筆下的安吉,美麗的竹鄉。  竹,是安吉最大的特色,方圓1886平方公裡的大地上,蓄積了百萬畝竹林和1.35億支毛竹。沿著公路前行,隨處可見竹依山而生,竹林四海。高高低低的山巒間,布滿了毛茸茸、鬱鬱蔥蔥的竹子,層層疊疊,密密匝匝,春風吹過,起伏蕩漾。
  • 「綠色發展」安吉示範
    原標題:「綠色發展」安吉示範  安吉之美,在乎山水;綠水青山,在乎可持續發展。   綠色的理念、綠色的生態、綠色的產業、綠色的方式……「綠色發展」,是安吉生態文明之魂。形成有活力的「綠色生態體系」,這是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重要的成果。
  • 立足浙江跳出浙江 努力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經過多年持續不懈努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早已成為浙江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共識,也成為全省各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行動指南。湖州市安吉縣餘村是「兩山」理念發源地。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近日在餘村見到了清澈的餘村溪穿村而過,寬闊整潔的村道兩旁,農家小院、別墅洋房錯落有致,與修竹茂林相映成趣。2019年,餘村農村經濟總收入達2.796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49598元。
  • 安吉「天下第一素食百筍宴」,是以「筍」為食材的200多道菜式
    「川原五十裡,修竹半其間」。這是明朝甘元鼎筆下的安吉,最美竹鄉。連白巖松也曾讚譽:可能在不了解安吉的情況下就已經愛上了安吉。安吉竹鄉主要是以大竹海為軸心向四面輻射的,所以這裡就有了「中國大竹海」之稱。安吉的竹子以大毛竹為主,依山傍水,竹連山,山連竹,滿目蒼翠,是一副層層疊疊的竹畫長卷。
  • 「知竹.樂居」第二屆竹建築竹生活高峰論壇在安吉舉辦
    通過主題演講,學術研討,主題展覽,實地考察的方式,從竹文化、竹建築、竹工藝、竹生活等多方面,共同探討了竹建築與竹生活的無限可能性,促進了竹領域人士間的交流與合作,對安吉竹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引發了竹材行業關注,獲得了熱烈的社會反響。論壇同期還舉辦了「安吉·詮竹」主題展覽,包括「竹建築名人堂」、「建築之外·竹建可能」、「安吉·詮竹」。
  • 有人說,他畫的竹與鄭板橋畫的神似,他的詩你怎麼看?
    李連會自題自畫詩01·詠竹(一)畫竹卅年細琢磨,功夫到處味猶多。(六)修竹新篁一色鮮,團團翠影立江邊。不知昨夜春風過,筍箭千竿破曉天。(七)三五竹枝丈許高,筍尖解籜長龍梢。03·詠朱竹當年蘇子化神思,硃筆寫來竹一枝。戲彩無心開個性,文壇傳頌到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