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深入挖掘竹文化內涵 全力助推綠色中國發展

2020-12-18 中國日報網

12月8日,隨著宛如流水、竹韻悠揚的竹樂聲起,第三屆國際「竹產業竹建築竹文化」綠色發展高峰論壇暨2019全國高校竹設計建造大賽頒獎典禮在浙江安吉拉開帷幕。

據介紹,本次論壇以「知竹樂居」為主題,旨在探索促進竹產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竹材料多元應用及高技術竹產品走向國際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設計師及企業家等業內翹楚、全國高校竹設計建造大賽參賽代表,以及知竹愛竹的專業人士濟濟一堂,共同探討竹設計的無限可能、共商竹產業的發展未來。論壇作為一個為綠色發展的先行者和實踐者搭建的交流先進理念、碰撞前沿思想、激發創作靈感的平臺,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發展理念,力求引領全球竹產業發展,全力助推綠色中國發展,並為「一帶一路」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據湖州市安吉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宋波介紹,「川原五十裡,修竹半其間」,安吉萬傾竹海孕育出獨特的竹文化、竹風情,安吉因竹而美、因竹而名、因竹而優。安吉竹產業發展的40餘年,實現了從賣原竹到進原竹、從用竹竿到用全竹、從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從單純加工到鏈式經營的四次跨越,達到全竹的高效利用。先後榮獲「中國竹鄉」、「中國竹地板之都」、「中國竹材裝飾裝修示範基地」、「中國竹涼蓆之都」等稱號。一直以來,安吉縣在做大做強竹產業的同時,不斷挖掘竹文化內涵,大力拓展竹材在建築、裝飾領域的應用,大力開發竹子這一極具低碳特質和文化內涵的綠色資源。2018年全縣竹業經濟突破225億,無論竹林培育、竹產品開發與利用、還是竹旅遊資源的開發,都走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前列。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安吉竹產業經濟實現總產值超18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0%,位列全國第一。安吉竹產業的穩增長,得益於行業的持續創新,除了傳統的竹製造、竹旅遊等產業持續發力外,安吉還培育了一大批創新項目和企業,涉足吃、穿、住、環保、健康等各個領域,比如竹筍膳食片、竹葉飲料、竹建築、竹活性炭等,著力發展生態工業、打造綠色產業,走出了一條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發展路子。

據介紹,安吉因竹海茶鄉、浦江源頭而聞名,因美麗鄉村、綠色人居享譽海外。十多年來,安吉廣大幹部群眾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始終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探索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昂首闊步地走在爭當踐行「兩山」理念樣板地、模範生、標杆縣的道路上,先後獲得全國首個生態縣、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首個縣域聯合國人居獎、全國首個縣域人居環境獎等榮譽稱號。

據了解,本次論壇由國際竹藤中心、安吉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品牌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原國務院參事、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葛志榮,四川美術學院建築與環境藝術學院院長黃耕等嘉賓發表了主題演講。此外,2019全國高校竹設計建造大賽個獎項在論壇上揭曉,第二屆安吉「兩山杯」國際竹產品創意設計大獎賽同步啟動。

(中國日報浙江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浙江安吉探索竹材料多元化應用 打造綠色循環經濟
    新華網杭州12月8日電(徐樂靜 戴益節)中國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12月8日,第三屆國際「竹產業·竹建築·竹文化」綠色發展高峰論壇暨2019全國高校竹設計建造大賽頒獎典禮在浙江安吉舉辦,旨在探索促進竹產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之路,探討竹材料多元應用及高技術竹產品走向國際化。
  • 「綠色發展」安吉示範
    原標題:「綠色發展」安吉示範  安吉之美,在乎山水;綠水青山,在乎可持續發展。   綠色的理念、綠色的生態、綠色的產業、綠色的方式……「綠色發展」,是安吉生態文明之魂。形成有活力的「綠色生態體系」,這是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重要的成果。
  • 餘杭經信幹部赴安吉餘村重溫「兩山」理論 踐行「綠色發展」輪訓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2020年度黨員集中輪訓,餘杭區經信局黨委組織黨員幹部來到「兩山」理論誕生地安吉餘村開展現場參觀教學活動,實地感受「綠水青山」發展安吉餘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誕生地。
  • 深學細悟「兩山」理念 推進做實綠色發展——基於浙江安吉餘村的...
    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和創新發展,他當年指導餘村發展的「兩山」理念,逐步演化為浙江發展戰略,進而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實踐上的發展變化和理論上的總結提升,促使我們對安吉餘村的發展經驗進行再思考、再認識。   綠色發展理念指引餘村轉型發展   因天目山餘脈餘嶺得名的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礦產資源相對比較豐富。
  • 北京國際設計周:安吉「為G20而設計」-- 竹&椅
    展覽主題 竹子,這種優雅而堅韌的木本植物,在千年的文化構建之後,成為了東方文化的一個象徵。以輕巧之身承載厚重文化,竹子不僅力量驚人,也蘊含著更多的可能…… 竹產業為全球公認的綠色產業,擁有巨大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安吉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竹產業資源及璀燦的人文遺存。
  • 生態建設丨浙江安吉的「綠色協奏曲」
    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浙江安吉的「綠色協奏曲」 看見安吉,仿佛看見了綠色發展的無限能量。餘村現在取得的成績證明,綠色發展的路子是正確的,路子選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 迎接建黨百年之際,我們自南湖起程,走過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深圳等一個個時代節點,重溫、見證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與改革開放徵程。尋訪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安吉,作為綠色可持續發展樣本和生態文明建設新坐標,這裡藏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密碼。
  • 相城區黨政代表團赴安吉、吳江考察學習,關鍵詞:綠色發展!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多年來,安吉全縣上下忠實踐行「兩山」理念,聚焦聚力改革創新,探索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 戰略開端,共謀發展!安吉與中國農業大學啟動深度合作!
    他說,本次活動是安吉與中國農業大學深度合作、共謀發展的戰略開端,也是我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這些年來,安吉始終堅持科技興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農業產業體系。中國農業大學是世界知名學府,擁有大批國內外頂尖農學專家。
  • 浙報整版|綠色發展有聲有色 安吉奮進在全域美麗的道路上
    湖州安吉,取《詩經》「安且吉兮」而得名,生態是安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賦予了安吉強勁的發展後勁,並最終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2019年,安吉全面啟動建設新時代浙江(安吉)縣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綠色發展指數湖州市第一,成為省大花園示範縣創建唯一優秀縣。生態為基,全域共建。
  • 許萬富:城市品牌建設助推安吉白茶品牌發展
    11月6日,城市品牌建設(上海)論壇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論壇期間,浙江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董事長許萬富來到位於中心25樓的4K演播室,參與《陸家嘴對話》欄目,就品牌建設發表觀點。談及安吉白茶的起源,許萬富介紹,自上世紀80年代被林業專家偶然發現,安吉白茶從無到有發展了近40年,而據考證,安吉白茶最早可追溯至900年前的宋朝。安吉白茶屬綠茶類,形似鳳羽,顏色鮮黃活綠,光亮油潤,宋徽宗贊其"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
  • 蘄春:挖掘長江文化內涵,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蘄春深度挖掘長江文化內涵,做深文化、農業、醫藥、旅遊融合文章,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力發展蘄艾種植是蘄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深入研究長江文化內涵,推動傳統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
  • 綠色·生態·和諧——2020·長三角生態寺院建設現場會在湖州安吉...
    綠色·生態·和諧——2020·長三角生態寺院建設現場會在湖州安吉召開 2020-12-14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安吉:先富幫後富 茶苗送深情
    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告訴記者,這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扶貧幫困的重要特點,先富幫後富,通過產業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對於貧困地區來說,黃杜村送出的並不僅僅是茶苗,也是先富地區幫助貧困地區的兄弟情義,更是綠色發展的致富理念、共同富裕的責任擔當。  送理念脫貧致富綠為先  在安吉,黃杜村一直很有名。
  • 中國竹文化的歷史文化內涵
    5000年中國竹文化,歷經傳承、弘揚、創新與發展,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流文化之一,形成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也就是說,當代中國竹文化是在中華文明5000年歷史之上,不斷傳承、發展而來的。胡錦濤同志重視基層竹產業發展,支持遵義「退耕還竹」計劃,啟動「百萬畝造竹工程」,打造「三百裡竹廊」。竹文化旅遊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 新華保險浙江分公司開展「走進安吉餘村 重溫『兩山』理論」主題...
    浙江在線8月24日訊(通訊員 張馨戈)近日,新華保險浙江分公司直屬黨支部和湖州中支黨支部,以及大地保險湖州中支黨支部赴「兩山」理論發源地——安吉餘村,開展「走進安吉餘村,重溫『兩山』理論」主題黨日活動。
  • 安吉白茶3月底即將開採 產量提高品質更好
    3月18日,浙江安吉縣人民政府在京舉行「堅持綠色發展 共享兩山成果」2019安吉白茶推介會,正式發布2019年安吉白茶的開採時間及相關信息,並向世界發出第六屆中國安吉白茶博覽會邀請。安吉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永華宣布2019年安吉白茶開採時間為3月27日,屆時全縣將有30%的茶園進入採摘期。
  • 浙江文旅廳廳長:以文旅魅力增強「重要窗口」文化自信
    編者按:近幾年來,浙江在經濟社會全面提速的同時,全省文化與旅遊部門理清家底、整合資源、深入思考、準確定位,將浙江的資源稟賦與先發優勢以及創新發展的動力、活力深入結合,拿出了一系列精準措施,在八個方面著力打造浙江特色與優勢,提升文化自信,眼界開闊,思路清晰,對於全國文旅系統如何立足自身實際
  • 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
    中國第三代生態博物館的代表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魏靜 □ 忽豔)生態博物館是一種以特定區域為單位、沒有圍牆的「活體博物館」。它強調保護、保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與遺產的活態關係。
  • 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
    中國第三代生態博物館的代表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魏靜 □ 忽豔)生態博物館是一種以特定區域為單位、沒有圍牆的「活體博物館」。以「浙江安吉生態博物館群」為代表的生態博物館被稱為「中國第三代生態博物館」,其回歸中國最根本的「鄉土性」,用以發現地方價值,並拓展至中國城市社區的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中,由保護單一的民族文化遺產走向保護綜合類文化遺產。
  • 安吉文化產業「五子登科」
    浙江省安吉縣從本地實際出發,從文化產業上發力,促使文化產業異軍突起,呈現出拍片子、亮底子、樹牌子、建館子、開鋪子的「五子登科」喜人景象,激活了社會資本,繁榮了文化市場,拉動了內需,促進了消費,使得全縣經濟社會步入了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安吉的經驗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