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為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立規矩」鼓勵建設工業博物館或工業遺產...

2020-12-0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大連為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立規矩」鼓勵建設工業博物館或工業遺產公園

  隨著大連近代工業的誕生、發展,留下了許多寶貴的工業遺產。這些遺產是大連城市發展的重要物證,也很好地記錄了大連工業文明發展的歷程。為建立大連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體系,大連市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了《大連市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立規矩」。

  大連工業遺產是在大連工業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反映了工業時代的特徵和風貌特色。其中,物質遺存包括不可移動的車間、作坊、廠房、管理和科研場所等基礎設施,以及與之相關的辦公樓、教育休閒等附屬生活服務設施和其他建(構)築物及可移動的機器設備、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歷史檔案、商標徽章和文獻、圖書資料等。非物質遺存包括生產工藝流程、手工技能、原料配方、商號、經營管理、企業文化工業文化形態。

  申報大連工業遺產,需工業特色鮮明,在大連歷史或工業歷史上有標誌性意義,見證了大連經濟發展的歷程,對大連歷史具有重要影響,與大連社會變革或重要歷史事件及人物密切相關;工業生產技術重大變革具有代表性,反映某行業、地域或某個歷史時期的技術創新、技術突破,對後續科技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具備豐富的工業文化內涵,對當時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有較強的影響力,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工業的特色風貌,在社會公眾中擁有廣泛的認同;具有歷史階段標誌性和行業代表性,與工業發展有關的生產生活建(構)築物及其他設施等不可移動的工業遺存;與工業發展有關的工業生產設備、生產和運輸工具、具有標誌性或者時代性工業產品和用具、企業檔案及傑出人物事跡等可移動的工業遺存。對列入保護名錄工業遺產的保護管理,《管理辦法》鼓勵建設工業博物館或工業遺產公園,對可移動工業遺產進行收集,併集中保護。設置專門部門或由專人監測工業遺產的保存狀況,採取有效保護措施,保持工業遺產格局、結構、樣式和風貌特徵,確保核心物項不被破壞。

  《管理辦法》提倡企業、行業組織建立與本企業、行業發展相關的專業工業博物館。支持利用工業遺產資源,開發具有生產流程體驗、歷史人文與科普教育、特色產品推廣等功能的工業旅遊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打造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工業旅遊產品。鼓勵支持利用工業遺產資源建設工業文化產業園區、特色街區、主題公園、工業博物館、創新創業基地等,培育工業設計、工藝美術、工業創意等新業態。

(文章來源:遼寧日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江蘇省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現場推進會在常州召開 常州就工業遺產保護...
    12月4日上午,江蘇省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現場推進會在常州召開。市工信局作為本次會議經驗交流發言單位中的唯一地市級代表,就常州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作經驗交流。  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從2017年開始,江蘇共認定9個項目。
  • 國家工業遺產!大連又一處入圍
    近日國家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工業遺產公示名單遼寧又有3處入圍分別為↓老龍口酒廠大連造船廠修船南塢阜新煤炭工業遺產群此前我省已有鞍山鋼鐵廠本溪湖煤鐵公司旅順船塢等8處國家工業遺產項目今天記者將以大數據報告的形式
  • 博物館模式:近現代工業遺產保護的優勢與弱勢
    目前國內許多城市對工業遺產博物館建設都有很高的熱情,期望以此帶動城市旅遊經濟發展。博物館作為遺產保護的專業機構,對工業遺產保護能發揮重要作用,但博物館機構的非營利性質也決定了博物館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是很有限的。另外,要建設工業遺址博物館,對工業遺存的現狀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工業遺產保護中欲採取博物館模式,首先應對其在近現代工業遺產保護中的優勢與弱勢要有一個清楚認識。
  • 工業遺產保護受關注 網上工業博物館大有可為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近年來,隨著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越來越受到關注,對於工業博物館的討論也越多,尤其是對生產設備、工具、產品、檔案等可移動的工業遺產保護展陳的需求也日益增高。在此背景下,諸如瀋陽工業博物館、柳州工業博物館等綜合性工業博物館,北京印刷博物館、貴州省三線建設博物館等專題工業博物館紛紛落成。
  • 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陶瓷工業的時代印記
    核心提示  瓷博會期間,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開館了。它承載了瓷都人的情感和期望,也凝結了建設者的心血和汗水。回顧博物館的建設過程,博物館團隊深深感受到陶瓷文化的魅力和陶瓷工業遺產的博大精深。為了保護好這些曾經為近現代陶瓷工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的歷史見證,留住城市之根,2011年,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從實施資產整合,推進企業轉型發展,創新經營模式入手,成立景德鎮陶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從城區老工廠、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入手,全力打造景德鎮陶溪川國際陶瓷文化產業園,並以宇宙瓷廠作為陶溪川的核心區。設立在陶溪川核心區的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籌建工作也由此全面啟動。
  • 遼寧工業遺產大數據報告
    近日,國家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工業遺產公示名單,遼寧又有3處入圍,分別為:老龍口酒廠、大連造船廠修船南塢、阜新煤炭工業遺產群。此前,我省已有鞍山鋼鐵廠、本溪湖煤鐵公司、旅順船塢等8處國家工業遺產項目。第二批:瀋陽鑄造廠(現瀋陽工業博物館)、國營慶陽化工廠中國工業博物館。第三批:撫順西露天礦、營口造紙廠、大連冷凍機廠鑄造工廠撫順西露天礦。
  • 遼寧累計獲批國家級工業遺產11處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四批國家級工業遺產名單,我省老龍口酒廠、大連造船廠修船南塢、阜新煤炭工業遺產群入圍。在此前公布的3批名單中,我省已有8處入選。2017年,工信部啟動國家工業遺產認定試點工作,我省被確定為8個試點省之一。在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中,我省共錄入工業遺產類文物遺存269處。
  • 工業遺產 | 韓晗、代晴:見證人類成長的工業遺產何以重生?
    如何將這些工業遺產寓教於樂地活化、改造為城市更新的博物館、文創園、購物中心等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求的公共空間,這既涉及到城市規劃、文化產業建設工作,更與「以文化人」息息相關。基於文旅融合和全域旅遊的發展大趨勢大背景,對於中國工業遺產資源的保護開發和活化更新,首先應該建構代表不同歷史背景的中國工業遺產群,如洋務運動工業遺產群、工人運動工業遺產群、新中國建設期工業遺產群與改革開放工業遺產群等等,以工業遺產群的形式,實現工業遺產旅遊資源的全方位整合,創新工業旅遊產業鏈,構建區域級工業遺產文化旅遊服務網絡。
  • 讓「沉默」的工業遺產「講好」黃石故事
    記者 熊子璇 攝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熊子璇 通訊員梁焱)黃石,因礦而興,因工業立城。10月16日,黃石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黃石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全國示範創建工作推進情況。黃石市工業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夏鵬介紹,當前,該中心整合全市現有工業遺產資源,分類推進工業遺產保護修繕再利用工作。
  • 廢棄煤礦也能成為文化遺產?工業遺產應如何保護
    圖片來源:報告截圖記者注意到,這份可行性研究報告給出了這樣的計劃——依託三礦礦區、廠房建設煤炭工業文明遺址公園,並將該遺址公園打造成有遊客接待和服務功能的「城市會客廳」。中國工業遺產聯盟秘書長周嵐幾年前就已開始關注國內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狀況。在她看來,工業遺產保護的問題正在慢慢引起大家重視。
  • 南昌市江紡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規劃方案公布!
    6江紡是我國紡織工業遺產的代表,是江西省紡織工業發展的「根據地」,是工廠大院規劃建設的典範,是南昌市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和諧發展的樣板。為進一步豐富南昌歷史文化名城內涵、打造城市特色魅力空間、推動南昌高質量發展,南昌編制了《南昌市江紡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規劃》,主要內容公示如下:
  • 中國新聞網:央企機械製造業工業文化遺產發布 15個工業文化遺產入圍
    國務院國資委28日在中國中車集團舉辦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業)名錄發布儀式,中國中車、哈電集團、國機集團、中國一汽、中國一重、中國商飛的15個(處)工業文化遺產入圍。
  • 國內首個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杜燕)為加快推進首都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促進城市有機更新、產業發展與消費升級,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北京城市規劃學會依託北京市朝陽規劃藝術館成立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研究中心(簡稱研究中心),探索首都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融合發展新思路、新路徑、新模式。
  • 張松:淬鍊·重生—— 工業遺產保護更新的可持續性準則
    有著100多年歷史的英國國民信託(National Trust)組織,戰後開始關注工業遺產的保護問題。受此影響,1973年成立了英國產業考古學會,同年,在世界最早的鐵橋所在地——鐵橋峽谷博物館召開了第一屆產業紀念物保護國際會議(FICCIM)。
  • 打造運河工業遺產保護的「常州樣本」
    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工業明星城市,其實是常州工匠精神的一種傳承,從近代工商業的繁榮發展,到如今建設智能製造名城,常州正是一以貫之延續了這樣的精神。而工業遺產是城市的一種特殊語言,承載著城市發展過程中的歷史文化記憶,是城市工業文明的見證和魅力的體現。
  •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發布
    任福君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任福君回顧了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歷程,並介紹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的入選名單和入選標準,展望了工業遺產的價值與保護利用石楠強調,最核心的是要通過工業遺產保護,推動整個城市經濟發展的轉型和升級。他從城市規劃專業的角度指出,工業是城市發展的核心要素,工業遺產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基因,如何做到基因傳承,是一個歷史性難題。在遺產活化利用過程中,要重視整體性、系統性的思維,從城市特色風貌入手,讓工業遺產融入當代生活,使其成為公眾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後,石楠呼籲社會各界共同探索,共同保護、利用好工業遺產。
  • 讓工業遺產「活」起來
    摸清家底立法保護工業遺產黃石工業遺產的數量到底有多少?分布情況如何?保存現狀怎樣?「只有摸清家底,才能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工業遺產資源,為制定保護政策和規劃提供科學依據。」與此同時,黃石著力推進保護工作法制化進程,先後出臺《黃石工業遺產保護管理暫行辦法》《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保護管理辦法(試行)》等多個文件。2017年1月1日,《黃石市工業遺產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是我國首部工業遺產保護的地方性法規。今年10月,黃石市工業遺產保護中心掛牌。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工業遺產組建專門的管理機構,湖北唯一、全國少有。
  • 打造鹿邑798,留住最後的工業遺產
    但按照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協會的定義,「建築物和機器設備、車間、製造廠和工廠、礦山和處理精煉遺址、倉庫和儲藏室等」都能算做工業遺產的範疇,它們身上「擁有歷史的、技術的、社會的、建築的或者是科學上的價值」,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然如此,鹿邑還有這些工業遺產嗎?
  • 瀋陽搶救性保護工業遺產 多座「老廠房」變身「文創園」
    李晛 攝中新網瀋陽11月25日電 (李晛)在瀋陽,由瀋陽鑄造廠生產車間改擴建而成的中國工業博物館,是目前國內反映工業題材最大的綜合性國家級工業博物館。由老城區廠房改建的1905文創園、紅梅文創園、奉天工場文創園、奉天記憶文創園,保留了工業遺址的原貌和工業元素,還進行了無數充滿設計感的改造,是瀋陽市工業文化旅遊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市民。
  • 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委員:保護工業文化遺產...
    【代表委員議國是】鄉鎮企業博物館、水泥工業博物館、航天博物館、宣紙博物館、鐵道博物館、化工博物館……目前,越來越多與工業遺產有關的博物館、展覽館在全國各地落地。據統計,這些工業遺產類場館佔全國場館總數的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