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百年「古橋」,中國最著名的橋梁之一,李鴻章曾親自給它命名

2020-12-16 子鼠講文史

棧橋是一座外觀普通,但承載了青島百年歷史變遷的古橋。

棧橋只有440米長,從外面看確實不起眼,但它也是中國最著名的橋梁之一,甚至被列入「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是中國第一批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在無數青島人的記憶中,有一座棧橋的身影,日夜吹拂的海浪聲,是許多人童年難忘的交響樂。這座活潑的棧橋記錄了「東方瑞士」青島的原貌。

1891年,李鴻章在山東巡撫的陪同下,遊覽膠州灣。回到北京後,他果斷建議對青島河口進行設防。同年6月,清政府設防膠澳,青島成立。

一年後,為了方便運送軍需物資,在青島建立了兩個碼頭,其中一個規模較小,只有100米長,當時被稱為「蝸牛橋」。另一個大一點,長200米,寬10米。這就是「棧橋」,又稱「李鴻章橋」。

青島在1922年被中國北洋政府收回,中國水兵也選擇在棧橋上遊行,以示中國主權的收回。

我們現在看到的棧橋大體是1931年翻修的。這座棧橋已經失去了防禦功能,成了一個旅遊景點。為了方便市民,當局在北部開了一個棧橋公園,並在橋的盡頭建了一個「回瀾閣」。

回瀾閣建成後,「飛閣回瀾」被市民選為青島十大景點之一,並且是以第一名入選,由此可見棧橋在青島百姓心中地位。

橋上的風很大,但不能吹走遊客的熱情。他們要麼擺姿勢拍照,要麼和家人一起欣賞風景。因為遊客太多,回瀾閣採取了限流式觀光。

棧橋西側是第六海水浴場,面積不大。青島的很多海灘環境和質量都不好,但是離市區還是比較近的,市民還是很多的。

不過初冬也有好處,便是會迎來遠方的精靈--海鷗。

這些海鷗千裡迢迢來到青島過冬。他們要麼在橋上盤旋,要麼在海上憩息,吸引了許多攝影師。海鷗膽子很大。飛躍著地叼走遊客手裡餵它們的食物,引起人群中陣陣驚呼。

據說棧橋的夜景很美,橋面上有星星一樣的路燈和金色的回瀾閣,相輔相成,夢幻迷人,形成了五彩繽紛的夜景。

相關焦點

  • 你曾踏訪幾座中國古橋?
    現在帶您來看看我國有哪些著名的古橋,看看中國古橋究竟有多美。橋,水梁也。古代橋和梁是兩個叫法不一的詞,但是兩者都同指一種建築物,而且都與水有關。先秦時期,只有梁字而沒有橋字,大約到了漢代時,才有橋字,以後這兩個字就合成了現在我們所說的橋梁。數千年來,人們修建了數以萬計奇巧、壯麗的橋梁。不僅便利了交通,也給人們帶來了美的愉悅。
  • 風雨古橋——近年被災害損毀的古代橋梁掠影
    中國古代橋梁的建築藝術,有很多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創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與才能,此次遭受洪水災害的南方地區,就古橋種類來說,受損最嚴重的主要為廊橋和石橋兩種。廊橋是形制特殊的一種橋梁建築,通體用木頭搭建,極少使用鋼釘,在古代橋梁技術水平上含金量最高,堪稱古代橋梁史中的「活化石」。
  • 中國首座跨海大橋:建成900年曾被日軍轟炸過,是中國四大古橋
    中國首座跨海大橋:建成900年曾被日軍轟炸過,是中國四大古橋跨海大橋其實既是一種便利的交通載體,又是一種比較大的超級工程,如果有美化的話還是一個靚麗的風景。很多人心中的跨海大橋都是比較現代化的樣子,比如青島的膠州灣跨海大橋,或者非常拉風的橋隧一體化的港珠澳大橋。但是你知道嗎跨海大橋可不單單是現代人類的新型產物,早在900多年之前,就已經有跨海大橋存在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首座跨海大橋。這條已經歷經百年風霜的跨海大橋就在咱們國家的福建省泉州市,它的名字叫做洛陽橋,曾經也叫做萬安橋。
  • ​ 風雨古橋——近年被災害損毀的古代橋梁掠影
    古橋梁是我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也是國家珍貴的文化遺產。它們穿越時間的長河,千百年來歷經磨難,如今依然作為交通的重要載體,服務於百姓生活。中國古代橋梁的建築藝術,有很多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創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與才能,此次遭受洪水災害的南方地區,就古橋種類來說,受損最嚴重的主要為廊橋和石橋兩種。
  • 歲月滄桑話古橋——中國的古橋建築文化
    橋是架空的道路,建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運輸工具或行人在橋上暢通無阻。若從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來說,橋應該是專指跨水行空的道路。故《說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釋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橋也。」
  • 它是潮州八景之一,中國四大古橋之一,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廣濟橋也與河北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福建的洛陽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
  • 中國一座最神奇古橋,地處福建但得名河南,橋基上是動物「屍體」
    我國有許多歷史悠久的橋梁,但其中有一座神奇的橋,它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位於福建,以河南命名,最特別的橋是那座橋,橋基上都是動物「屍體」。這座古橋在福建省泉州市被稱為「 洛陽橋」,萬安橋也有名字,但這是第一個也是最著名的名字,第一次聽到洛陽大橋的名字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河南洛陽,後來,一個當地的朋友告訴我,這座橋確實與河南有關係。
  • 這是中國四大古橋的廣濟橋,還是潮州最出名的景點之一
    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廣濟橋也與河北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福建的洛陽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廣濟橋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是我國古橋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該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
  • 三天時間,徽州3座古橋被衝毀,我國這些著名的古橋需要加強保護
    虹橋,也叫臥虹橋,也是一座風雨廊橋,是湖南湘西鳳凰古城最著名的景觀之一結構獨特,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拔地而起,是侗族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民間建築之一。苗寨喜歡依山而立,侗寨則大多修在河溪兩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現了石拱橋、石板橋、竹篾橋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還是風雨橋。廣西三江、龍勝,湖南通道、漵浦,貴州從江、黎平等地共有風雨橋330餘座。
  • 中國古橋有多美?這6座古橋,讓你見識中國古橋的魅力!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遍布神州大地的橋,密布如織的橋梁四通八達,連接著祖國的各個地方。在中國橋梁中,古橋最能體現出中國人民勞動智慧的美麗,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些橋梁,是最具代表性的6座古橋,讓你最直觀的感受到中國橋梁的魅力!
  • 除了趙州橋,你還認識幾座中國著名古橋?
    中國古橋的歷史悠久,歷代能工巧匠們創造出結構、材料和造型不同的橋梁,以趙州橋為代表的幾座著名古橋風格迥異,各具特色。1、古橋的類型古橋的種類主要分四種:梁橋、浮橋、索橋和拱橋。拱橋,指在豎直平面內以拱作為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拱橋在我國歷史上出現較晚,但一經採用後快速發展,在各類古橋中最富有生命力。2、我國現存的著名古橋我國的四大古橋分別是安濟橋、廣濟橋、洛陽橋和盧溝橋,另外寶帶橋和永濟橋兩座古橋也非常著名。
  • 雲南有座古橋比肩頤和園十七孔橋,連橋梁專家茅以升都為它點讚
    城內有保存完好的精美古建築50餘座,堪稱一座「古建築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1994年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在這樣一個「古建築博物館」中除了大大小小的歷史民居之外,還有著很多古橋。古城附近形態各異的橋有幾十座,足以證明建水歷來方便的交通,是滇南重要的人員集散樞紐。其中一些橋,歷經重建、修葺,鄉民把它們雕鑿成集宏偉與景美於一體的藝術品,巧妙地將亭臺樓閣和橋梁結合在一起。
  • 中國古橋——中國勞動者們的智慧之光
    說起古老的橋,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中國四大古橋。中國人造橋歷史久遠,造橋技術更是世界聞名,隨著2018年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座當今世界裡程數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被譽為橋梁界的「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其建成也標誌著「我國由橋梁大國向橋梁強國邁進」。
  • 古今中外著名橋梁欣賞(二)
    ,是中國古代著名橋梁之一,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1170),歷時57年建成,全長515米,分東西兩段18墩。、一個集市,也是佛羅倫斯市的地標之一 橫跨在阿爾諾河之上,始建於距今1000多年前,為翡冷翠(是早年中國對佛羅倫斯的舊稱)最古老的橋梁。
  • 中國最著名的古橋:1400多年,巋然不倒
    旅遊隨筆(文/江湖三十年)在美麗的燕趙大地,有一座古橋,矗立在洨河之上,已經有1400多年了。它,就是中國最著名的古橋——趙州橋。今天,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將通過一組圖文,帶你一起來領略這座世界知名古橋的魅力!提及趙州橋,相信許多人都有印象,因為在過去,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曾有一篇課文,就叫《趙州橋》。
  • 全市橋梁總數超過1萬座,古橋600多座,堪稱為「中國古橋博物館」
    紹興因水而有橋,也是著名的「萬橋之鄉」,全市橋梁總數超過1萬座,其中古橋600多座,呈現了「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的水鄉城市風貌。「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遊」,歷史上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400多位唐代著名詩人都留下了讚美稽山鑑水的絢麗詩篇,形成了浙東「唐詩之路」精華段。如果說紹興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那也是一本漂在水上的書。
  • 中國四大古橋,盧溝橋上榜,而它則稱第一
    中國古代橋梁的輝煌成就舉世矚目,曾在東西方橋梁發展史中,佔有崇高的地位。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據史料考察,中國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已經出現了一些簡單的橋梁。原始社會時期,社會生產力低下,我們的祖先為了渡河,便將樹木砍到架在河岸的兩端,這時我國便產生了最早最簡單的橋梁——獨木橋。到了戰國時期,單跨和多跨的木、石樑橋已普遍在黃河流域及其他地區建造。我國的橋梁文化逐漸走向輝煌。魏晉南北朝之後,因經歷了幾百年的亂世,隋唐顯得更加繁盛。
  • 無與倫比的建築美 全球最美橋梁之:莫斯塔爾古橋_建設工程教育網
    莫斯塔爾古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Stari most,又譯莫斯塔爾老橋)是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莫斯塔爾的一座16世紀的橋梁,橫跨內雷特瓦河。古橋矗立了427年後於1993年11月9日波士尼亞戰爭期間被摧毀。
  • 在河北趙縣古橋展覽館感受趙州橋給世界橋梁建築帶來的影響
    參觀完趙州橋在古橋展覽館我找到了答案。這裡展出的是一些與趙州橋發生過重要聯繫的人物,前兩位是隋代的兩位皇帝,隋文帝楊堅及隋煬帝楊廣。隋朝為加強中央集權,加大中央對地方的統治力度,從隋文帝時期就開始修建從長安、洛陽兩大政治中心輻射全國的馳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從洛陽到北方邊境燕雲十六州的南北馳道,它既是商道,也是抵禦北方突厥人的運糧通道,而後又成為隋煬帝三徵高麗的出徵之路。
  • 紹興市資訊|中國古橋最多的城市 現存古橋700餘座 橋梁密度超過...
    紹興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中國古橋最多的城市 現存古橋700餘座 橋梁密度超過威尼斯5.2倍!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的紹興市,轄區總面積2942平方公裡,人口501萬,是最具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城市,也是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的城市。2018年,紹興實現GDP5417億元,躋身二線城市行列,並被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第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