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橋是一座外觀普通,但承載了青島百年歷史變遷的古橋。
棧橋只有440米長,從外面看確實不起眼,但它也是中國最著名的橋梁之一,甚至被列入「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是中國第一批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在無數青島人的記憶中,有一座棧橋的身影,日夜吹拂的海浪聲,是許多人童年難忘的交響樂。這座活潑的棧橋記錄了「東方瑞士」青島的原貌。
1891年,李鴻章在山東巡撫的陪同下,遊覽膠州灣。回到北京後,他果斷建議對青島河口進行設防。同年6月,清政府設防膠澳,青島成立。
一年後,為了方便運送軍需物資,在青島建立了兩個碼頭,其中一個規模較小,只有100米長,當時被稱為「蝸牛橋」。另一個大一點,長200米,寬10米。這就是「棧橋」,又稱「李鴻章橋」。
青島在1922年被中國北洋政府收回,中國水兵也選擇在棧橋上遊行,以示中國主權的收回。
我們現在看到的棧橋大體是1931年翻修的。這座棧橋已經失去了防禦功能,成了一個旅遊景點。為了方便市民,當局在北部開了一個棧橋公園,並在橋的盡頭建了一個「回瀾閣」。
回瀾閣建成後,「飛閣回瀾」被市民選為青島十大景點之一,並且是以第一名入選,由此可見棧橋在青島百姓心中地位。
橋上的風很大,但不能吹走遊客的熱情。他們要麼擺姿勢拍照,要麼和家人一起欣賞風景。因為遊客太多,回瀾閣採取了限流式觀光。
棧橋西側是第六海水浴場,面積不大。青島的很多海灘環境和質量都不好,但是離市區還是比較近的,市民還是很多的。
不過初冬也有好處,便是會迎來遠方的精靈--海鷗。
這些海鷗千裡迢迢來到青島過冬。他們要麼在橋上盤旋,要麼在海上憩息,吸引了許多攝影師。海鷗膽子很大。飛躍著地叼走遊客手裡餵它們的食物,引起人群中陣陣驚呼。
據說棧橋的夜景很美,橋面上有星星一樣的路燈和金色的回瀾閣,相輔相成,夢幻迷人,形成了五彩繽紛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