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首位出場的好漢,為啥沒上梁山,其中有何寓意?

2020-08-07 閱文拾遺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在書中主要描寫的就是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漢和大宋朝廷之間的矛盾,一百零八位好漢因為不同的原因上了梁山泊,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遭受到了大宋朝廷的欺壓,如果不上梁山泊的話就會失去性命。實際上,書中還有許多英雄好漢,他們卻沒有投靠梁山泊,選擇了其他的出路。

水滸中首位出場的好漢,為啥沒上梁山,其中有何寓意?

最典型的一個人物就是王進,王進是書中最先出場的人物,他在朝廷中的官職也很大,也是受到很多人的推崇,王進本身也是很有本領的,而且他的家庭也是非常美滿的,他和梁山泊中的林衝比較相似,他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個人就是高俅。

水滸中首位出場的好漢,為啥沒上梁山,其中有何寓意?

高俅這個人的上位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在高俅得到帝王的寵愛後,很多朝廷官員們對他是非常不屑的,但是與此同時,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以前和高俅有仇的王進也是知道自己肯定是會遭到狠狠報復的人,於是他使出了一個計謀。

水滸中首位出場的好漢,為啥沒上梁山,其中有何寓意?

他趁著天黑帶著自己的家人逃跑,可是他卻沒有去投靠梁山泊,甚至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意思。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作者施耐庵設計這樣一個人物就是為了和林衝做一個比較,兩個人的生平和遭遇都是非常相似的,但是林衝最終的結果確實是非常悽慘的。

水滸中首位出場的好漢,為啥沒上梁山,其中有何寓意?

王進雖然生活的不如意,但是他最起碼把自己的性命保住了,他也保護好了自己在意的人。這樣的對比就可以明顯地表現出農民大起義根本是沒有辦法成功地,特別是當百姓們內部思想不統一的時候。

相關焦點

  • 水滸: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沒上梁山,作者寓意何在?
    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論武功,與林衝不差上下,論人品,非鎮關西之流,論遭遇,同林衝有幾分相似。以書中常理,此人完全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理應上梁山入夥。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梁山遠不遠,入夥是否方便?另外,當時梁山還未成氣候,沒有豎起「替天行道」的招牌,即使這位好漢心有餘,無奈力不足。
  • 他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不上梁山?作者的寓意何在
    王進: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不上梁山?作者寓意何在引言:讀《水滸傳》,品味不同人生。在水滸中,他是第一個出場的人物而且曾擔任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功不在林衝之下,人品也並無太大過錯,像時遷這種偷雞摸狗的小人都能上梁山,都能稱之為英雄好漢,那他是完全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的,為何最後沒有上梁山呢?
  • 水滸中首位出場的好漢,為何最終沒上梁山落草?作者想說明什麼
    王進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無論是武功還是遭遇,都和林衝是一樣的,而且也不是鎮關西那種地痞流氓。按理來說,他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應該成為梁山好漢的一員啊。但是這位好漢偏偏沒有佔山為王,而是另謀出路。王進的未來也沒在書中提到,不過作者借王進的話定義了水滸的主旨,也為梁山好漢定了性,他們不管怎麼做,都是為了安身立命。王進道:「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著在老種經略處勾當,那裡鎮守邊庭,用人之地,足可安身立命。」
  • 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他卻不上梁山?原因有三點
    王進: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不上梁山?作者寓意何在引言:讀《水滸傳》,品味不同人生。在水滸中,他是第一個出場的人物而且曾擔任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功不在林衝之下,人品也並無太大過錯,像時遷這種偷雞摸狗的小人都能上梁山,都能稱之為英雄好漢,那他是完全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的,為何最後沒有上梁山呢?
  • 水滸中首位出場的好漢,為什麼沒有上梁山?作者想說明什麼
    王進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無論是武功還是遭遇,都和林衝是一樣的,而且也不是鎮關西那種地痞流氓。按理來說,他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應該成為梁山好漢的一員啊。但是這位好漢偏偏沒有佔山為王,而是另謀出路。王進的未來也沒在書中提到,不過作者借王進的話定義了水滸的主旨,也為梁山好漢定了性,他們不管怎麼做,都是為了安身立命。王進道:「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著在老種經略處勾當,那裡鎮守邊庭,用人之地,足可安身立命。」
  • 水滸中梁山好漢名字不是白起的,原來早已預示了各自的命運
    讀了很多年的水滸,梁山好漢那些殺人越貨的勾當已瞭然於心,看得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原來好漢們的遭遇和歸宿都是冥冥中早有安排,作者在人名和地名上都作了巧妙的暗示。不信的話,可以解析一二。水滸中梁山108好漢第一個出場的是九紋龍史進,史進,史者,歷史也,進者,前進也,所以史進其實是梁山好漢的開篇人物,寓意歷史之前進。史進引出了其他三位好漢:朱武、陳達、楊春。朱武是什麼寓意?
  • 他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卻在梁山上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經過作者一番精心的安排,史進在108將第一個出場,可謂舉足輕重。至於為什麼是第一個出場的好漢?史學界有很多說法,我個人還是更認可作者用意「歷史的前進或者歷史的進步」這個說法的。當然,作者是什麼用意,也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背景下不能理解的!
  • 他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只因名字沒取好,落得半生平庸
    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乃是九紋龍史進,原文有載【只見空地上一個後生脫膊著,刺著一身青龍,銀盤也似一個麵皮,約有十八九歲,拿條棍在那裡使。】這是借王進之口說出來的話,王進是誰?由此可見史進雖狂妄,但對待有真本事的人還是尊敬的,其次王進武功確實非凡,史進被七八個師傅調教過,其中有一個還是七十二地煞的李忠,但依然走不過一個回合。自此王進在史家村裡住了半年時間,傳授了史進十八般武藝,因不想拖累史家村,只得是無奈告辭。
  • 水滸中第一位出場的好漢,九紋龍史進究竟是怎樣一個好漢人物?
    水滸有一百零八位好漢,好漢們各有不同,為了加深讀者們對於好漢的影響,作者為好漢們安排很多不一樣的方式讓有他們成為獨特的好漢,做普通的就是聽過很多故事來讓我們記住好漢們。現在一說到水滸,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武松,為何?因為景陽岡打虎深入人心,手刃潘金蓮西門慶讓讀者大快人心。
  • 《水滸》中首個出場的王進,為何沒上梁山,作者這樣安排有何寓意
    他是《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什麼後來沒有上梁山?作者施耐庵為什麼會這麼安排?王進原本是一個官家人物,是八十萬禁軍的教頭,父親是名武師王升。在父親的指導下,他的武功非常高,與林衝不相上下。趁他沒得手之前,不如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於是,王進帶著老母親逃離京城。路過史家莊時,他遇到了「九紋龍」史進,並教授他武藝。之後,他去了延安府,小說中再也沒提到他了,也不知道他最終的結局如何。同樣是八十萬禁軍的教頭,同樣被高俅穿小鞋和擠兌,林衝上了梁山,但王進卻沒有,原因很簡單。
  • 水滸傳中,宋江為何非要招安?你看看第一位出場的梁山好漢是誰
    就比如那些,幾乎人人都知道的梁山好漢的人名、綽號或曾立足的山頭名兒,就經常被玩出各種花樣來。 拿不被人注意的山頭名兒來說吧。都知道《水滸傳》中出現的第一個山頭,叫:少華山!朱武、陳達和楊春,是三位大哥,後來是史進。那麼最後一個出現的山頭叫啥名?叫:枯樹山!大哥叫鮑旭,被李逵給收服了。
  • 水滸中沒上梁山的5大高手,史文恭、王進上梁山後能排第幾
    但是即便如此,水滸中還是有不少能力較強的好漢,沒有加入到梁山的隊伍中,最典型的是王進、史文恭、欒廷玉、崔道成和丘小乙。一、王進王進是水滸中最先出場的好漢王進由於出場早,所以他上梁山,將會成為梁山的元老級人物,但是他的性格和林衝又有很大區別,他上梁山後,不會做出殺王倫,扶持晁蓋做首領之事,這也讓王進的功勞的不會超過林衝,地位不會比林衝高,但一定比史進高,他可以進梁山的馬軍五虎,排名也在前20之列。
  • 水滸:重新認識西門慶,對比之下,他其實是梁山好漢的榜樣
    >85位)的腦袋打破,胳膊打折,由此可見,同為梁山好漢的施恩,孔亮其武功皆不如西門慶,從武功而言,他完全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而書中對西門慶出場的交代也是:「使得好些拳棒」從小是一個奸詐的人,使得好些拳棒;近來發跡,專在縣裡管些公事,與人放刁把濫,說事過錢,排陷官吏。
  • 水滸中,梁山泊有108個好漢,這10個必須要知道
    水滸中,梁山泊有108個好漢,這10個必須要知道梁山好漢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英雄,但是一共一百多位不一定都是品行好武功高的,小編認為只有十個撐得起好漢這個稱號。只可惜沒過多久,就因為他哥哥的事殺了人,只能逃跑。後來逃跑路上他又惹出了一些事,當然錯並不在他,只是看不慣不公平的事。再後來就是他上了梁山,跟著大家一起去四處徵戰,雖然說其中受了很多傷,但結局還不錯,活了挺久。比如說林衝,雖然說他性格比較軟弱,但是這並不是說他就懦弱,只是在面對強權時,他沒有選擇直接抵抗。
  • 《水滸》中有一對同名同姓之人:一個是梁山好漢 一個是田虎部將
    《水滸》中有一對同名同姓之人:一個是梁山好漢 一個是田虎部將時間:2020-12-03 16:32   來源:燦爛海灘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水滸》中有一對同名同姓之人:一個是梁山好漢 一個是田虎部將 在《水滸傳》的同名同姓人物當中,有一對人物非常特別。
  • 水滸開篇不寫梁山108將卻先寫高俅與王進,作者有何用意?
    水滸開篇不寫梁山108將卻先寫高俅與王進,作者有何用意?水滸開篇不寫梁山好漢而講高俅與王進恩怨,施耐庵的安排太高明。施耐庵的《水滸傳》中的主角是梁山108條好漢,但是,作者讓洪太尉誤走妖魔後,不直接寫梁山好漢的出世,而是先寫殿帥府太尉高俅的發跡史及其與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恩怨。
  • 水滸開篇不寫梁山108將卻先寫高俅與王進,作者有何用意?
    水滸開篇不寫梁山108將卻先寫高俅與王進,作者有何用意?水滸開篇不寫梁山好漢而講高俅與王進恩怨,施耐庵的安排太高明。施耐庵的《水滸傳》中的主角是梁山108條好漢,但是,作者讓洪太尉誤走妖魔後,不直接寫梁山好漢的出世,而是先寫殿帥府太尉高俅的發跡史及其與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恩怨。王進雖然是武林人士,但是,他並不是梁山108條好漢之一,作者拿他開篇,讓人有些摸不著頭緒,不知作者這樣一筆宕開是何用意?其實,施耐庵的這種安排,是大有深意的。
  • 首位出場的梁山好漢:前期個性飛揚令人眼前一亮,後期卻呆板無腦
    今天要介紹的水滸人物,是九紋龍史進,也是原著中頗有特點的一位好漢。因為是首位出場的梁山好漢,史進和他的師父王進一樣,名字中都帶了一個「進」,是寓意全書的故事從這裡開始。但史進個人形象的塑造,卻顯得有些瑕疵。最大的區別便在於:史進一出場時很驚豔,人物生動形象飽滿;可到了中後期,他的個性便逐漸消失,成了一個工具人般的存在。
  • 水滸中武功深不可測的人,保護一文官從12個梁山好漢包夾中突圍
    水滸中有一個官軍將領,武功方面作者寫的非常模糊,他能保護一位文官從梁山布下的天羅地網(有12個梁山好漢率領大量嘍囉),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從這模糊的描寫中,還能寫出此人武功太厲害了!索超比武時,李成是索超的長官,自然向著索超,給索超一匹寶馬和一副盔甲,二人打鬥得十分精彩,讓兵士們看得如痴如迷,二人不分勝負,在這裡需要說明,軍隊裡官職一般來說是武功高低排列的(有特殊背景的除外,文中沒交待李成有何背景),索超的長官李成一般來說,應該高於索超。
  • 兩位獨特的水滸好漢,用兩件事說明:真正有本事的人,不需要朋友
    《水滸傳》寫的是以宋江為首的108位梁山好漢的事情。雖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都聚義在梁山,彼此成了兄弟,並形成了強大的梁山勢力,逼得北宋朝廷,不得不按著宋江的意思,招降他們。但可惜的是,最終梁山108位好漢被害得死傷慘重,沒活下來幾個,這結果自然讓人唏噓不已,但同時也會產生了疑問,為何會是這種結果呢?無疑,宋江推行的招安,是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