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大家認可的最好的,美術繪畫教育活動的教學設計

2020-12-09 單飛的豬

運用《兒童繪畫心理學》指導幼兒美術繪畫教育活動的教學設計

幼兒美術繪畫教育活動的設計是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就業後美術實踐課程當中的重要內容。活動設計和實施不僅僅依賴於學生的繪畫基本功,還需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的理論合理的設計活動。同時國家在1999年10月出臺了對全國幼兒園教育進行宏觀管理與指導的法規性文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它規定了教育活動中的組織、實施和評價的基本要求和原則性,規範了教育觀念、方法、措施、經驗等等。所以根據《剛要》的要求,在幼兒美術繪畫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注重兒童繪畫心理學就顯得尤其重要。以下通過選擇《兒童繪畫心理學》的原因、具體的實施方法、效果反饋來加以說明:  一、選擇《兒童繪畫心理學》指導繪畫教育活動課程設計的原因:  兒童在發展過程中,繪畫作為一種圖語,具有與口語相似的性質和功能。在兒童尚未熟練的掌握抽象的語言表達內心的時候,他們通常更習慣運用繪畫來指代事物和宣洩情緒。繪畫同時又是一個有著自己內在邏輯和表現形式的獨特領域。兒童在不同的年齡、認知和心理成熟階段都有不同的繪畫表現。繪畫活動的完整性也影響著兒童對事物的整體性認識。繪畫活動當中的要求、活動方式、繪畫的素材以及評價都很容易影響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認識和對自我的認識。以上的原因都說明,兒童的繪畫心理影響著繪畫活動的全過程。運用《兒童繪畫心理學》設計幼兒美術繪畫活動就成了一種必然。

  二、運用《兒童繪畫心理學》指導幼兒美術繪畫活動課程設計的具體實施方法。  1、介紹「兒童繪畫發展的年齡特點」教會學生制定適度的繪畫活動目標。  新《剛要》對教育活動的評價中要求教育活動要建立在對幼兒實際了解的基礎之上。在繪畫活動設計的課程當中,經常有學生提出對幼兒各個年齡段的繪畫發展水平不了解,在教學目標、重難點和個別輔導上不能夠準確的把握尺度。的確,現有的教材當中對兒童繪畫的年齡和水平介紹甚少。因此「兒童繪畫發展的年齡特點」知識的補充就顯得有必要了。  「兒童繪畫發展的年齡特點」設計到心理學的知識較多,教學輔導需要聯繫學前教育學生的實際,同時結合兒童的認知發展理論。  一是要總的介紹色彩、形線畫和泥塑相比,他們各自在兒童發展過程中的位置。這樣讓學生對繪畫所涉及的三種領域與幼兒發展的關係有個整體的了解。分析每一堂活動課程在整個教學安排當中的目的和意義。從而準確的把握該節活動課程的設計目標。  二是補充歌德的色彩理論。引領學生理解色彩的視覺析離與對比,了解色彩的情感。從而根據兒童的心性情緒,幫助幼兒尋找適宜的色彩歸屬。允許色彩目標的表達多元化。  三是要介紹兒童形線發展的階段。只有讓學生對各個年齡段兒童繪畫應當出現的特徵有所了解,才可能適度的安排繪畫活動的內容、制定教學目標和正確的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具體方案為兒童塗鴉階段(18個月到3歲):介紹羅恩菲爾德關於塗鴉的四個階段和羅達凱洛格對兒童這一時期的20個基本的塗鴉形式。基本形式階段(3歲到4歲):介紹凱洛格的塗鴉在畫面上的安排形式;人物形式和圖式的萌芽階段(4到7歲):介紹這一階段兒童人物畫的特點。讓圖示目標更加的合理。

  四是要介紹兒童繪畫各個階段對應的認知發展特點。例如塗鴉期兒童自發的繪畫;加德納對兒童塗鴉「造名」或者命名現象的說明;繪畫發展過程中的反覆等特點。讓學生們了解對應的發展特點可以兼顧群體需要和個性差異進行引導,促進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讓繪畫的表達目標更加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  2、分析「影響兒童繪畫的因素」教會學生創設適當的活動情景。  應該看到,對於兒童來說,繪畫是他們綜合許多不同經驗,創造出新的、個性化的、獨特的事物的過程。所以我們需要引導學生分析能夠影響繪畫的各種因素。補充兒童繪畫的動機、兒童繪畫的經驗、社會文化的影響、繪畫材料的影響、環境的影響、教學方法的影響等等影響兒童繪畫的因素。讓學生能夠根據活動課程的目標創設合理有效的活動情景。例如兒童具有夢幻的心性,所以在創設活動情景的時候可以設計童話的、藝術化的故事和情景讓兒童置身其中。兒童同時也喜歡直接的經驗,反對抽象的概念。所以創設活動情景的素材需要有實物的引入。調動兒童的視覺、觸覺甚至聽覺味覺來感知素材。

  3、關注「兒童繪畫的情感表達」讓繪畫活動的重點設計能夠保護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我們建議學生把握教學活動的重點,要從兒童的心理健康出發,重視心性的表達,注重事物的積極性的滲透。不能夠簡單的要求兒童對範畫進行描摹,必須考慮兒童的年齡特徵選擇繪畫的素材。注重觀察實物、注重兒童自身的情感在繪畫中的表達。比如顏色的使用。讓學生了解在兒童繪畫的最初階段(塗鴉階段和基本形式階段)兒童選擇顏色的無意識性。但他們更偏好暖色;而隨後的人物形式和圖式階段就由兒童把圖畫中的是事物顏色與他們知覺到的環境的顏色聯繫起來,開始更喜歡使用冷色。當然除此之外還有畫面中形象的大小、對繪畫的任務做出的反應等等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把教學的重點轉移到符合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的繪畫活動中,讓兒童健康發展。  4、了解「兒童的繪畫天分」擴展教育活動的教學方法思路和經驗。  為了讓教學方法更加的恰當和多元化。需要充分讓學生了解天分對於不同兒童的表現程度有所不同。也需要符合新《剛要》當中對教育活動的要求,需要強調兒童早期表徵活動中的創造性和獨創性。所以,要讓學生們能夠通過一定量的素材積累了解天才兒童的共同性與個性。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中因材施教。

  三、效果反饋  1、學生在編寫教案的過程當中,教學目的更加的明確,重難點把握更加的準確,設計的教學方案更加的人性化。  2、11級實習的學生反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更能夠全面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重視兒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更善於通過對幼兒的觀察、談話、幼兒作品分析,以及與其他工作人員和家長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幼兒的發展和需要;能夠尊重和關注幼兒在經驗、能力、興趣、學習特點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用不同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  3、走訪學生實習的幼兒園反饋:這部分學生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等更能夠貼近兒童內心,幫助兒童成長。同時也得到家長的認可。

相關焦點

  • 《戲曲與美術》教學設計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戲曲的藝術特點,掌握戲曲與美術的關聯性。【難點】創作特色鮮明的戲曲題材美術作品,體味戲曲與美術的藝術銜接。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戲劇的相關資料、京劇臉譜等。四、教學過程活動一:直觀感知,導入新課教師出示清代的雲南四登古鎮戲樓,面對翹角飛簷,建築結構、造型別致的古戲樓,你能想到怎樣的情景?學生交流回答,揭示課題:《戲曲與美術》。活動二:賞析作品,打開視野1.播放《戲曲的歷程》紀錄片,提出問題:什麼是戲曲?說說你知道哪些戲曲藝術形式?
  • 美術探討:如何探新美術教學方法,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1、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首先通過示範提供給學生該繪畫過程的感情認識,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參與觀察、思考和分析,領會其中的道理,亦可展示可行(或可試)的幾種方法,讓學生邊思考、邊選擇、邊模仿、邊體驗。
  • 高中美術《史前美術和古埃及美術》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史前美術的主要類型和表現手法上的異同,初步了解藝術的起源說,進一步掌握美術鑑賞語言的運用。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總結史前美術的審美特徵,了解史前美術的特殊含義。情感態度價值觀:加深對世界多元藝術的的了解和熱愛,培養正確的審美觀。
  • 淺談:手繪在初中美術教學的地位
    美術科在素質教育尤其是美育中佔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國家教育改革對藝術科的重視也是與日俱增。因此,在中學教育中如何提升美術教育的作用與效果,如何讓更多的學生從美術課的學習中得到美的享受與表現能力的提高,是中學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 教育探索:版畫教學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現狀與對策分析
    近些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很多高校開設了與藝術相關的教學課程,旨在完成高素質、專業化的藝術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而美術作為藝術類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可以被視為藝術人才培養的基礎課程之一,而繪畫能力的培養與強化又是高校美術教育中的重點工作內容。
  • 淺談如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美術;教學情境;興趣;多維評價新課程標準下倡導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也已滲透到了美術教學中。美術課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技能。而且能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有利於孩子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有利於發揮學生各方面的特長,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學習。促進他們個性和創造力的發展,有利於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 淺論: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
    若是師生情感達到心理學上所說的「共鳴」,則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促進學生自主的學習;而且課堂學習氣氛即生動活潑、輕鬆愉快,讓學生在愉悅中體會學習美術的樂趣。由此可見,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尤為重要。 一、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滋生美術教育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便如無源之水。
  • 工業設計專業美術造型基礎課教學探索
    在教學中應首先強調構圖完整、空間把握的合理、物體造型結構的準確分析,質感真實表達,後期以加強繪畫作品完整度的以實用為目的課堂實踐為主。總的來說為工科院校的工業設計專業所設計的美術造型基礎課程以培養學生清晰樸素的手繪表達,基本能夠表達出設計者的想法的方案為主,不是追求大效果的炫目和無細節的浮誇,是一種相當務實的教學策略。
  • 小學美術 花鳥小品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花鳥小品的構圖及水墨的表現,掌握花鳥小品畫的創作步驟,並能夠在臨摹的基礎上畫一幅花鳥小品。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藝術的花鳥畫作品、分析作畫步驟、練習繪畫等課堂活動,逐步提高動手能力及水墨繪畫的表現力。
  • 國考教師資格證高級中學《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2.美術教學設計能力。了解教學設計方法,規範地撰寫教案,準確地設定和表述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教學資源,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恰當地選擇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 高中美術《水彩畫》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教師之夢微信公眾號在之前也發過不少教學設計模板和一些萬能模板,需要的同學可以在後臺回復教學設計進行查看。《水彩畫》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水彩畫的特點,並能通過對比發現水彩畫與傳統繪畫的聯繫和區別。
  • 中小學美術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綜合複習題)
    中小學美術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綜合複習題)一、空題1、美術的分類一般繪畫、工藝美術、雕塑、建築等2、繪畫的種類名稱很多,以繪畫的工具、材料分有中國畫、油畫、版畫、水粉、水彩、素描等。3、色彩千變萬化,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純度。
  • 美術鑑賞:淺淡中學美術教學與素質教育,快來看看吧!
    淺淡中學美術教學與素質教育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飛速發展,素質教育已深入人心,我們的教育事業已不再是"以分斷人才"的時代,順之而來的是對學生各方面素質提高的要求與教育。而對於美術這一門藝術課來說,其教育意義是深遠、長久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
  • 《「巨人」輩出——文藝復興美術》教學設計
    《「巨人」輩出——文藝復興美術》·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了解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作品的種類、題材、造型技法、藝術風格,體悟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2.通過欣賞與相互探討,加深對文藝復興三傑對西方藝術所作出的貢獻,掌握對於西方美術作品的鑑賞方法,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
  • 初中美術《明暗與立體的表現》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熟知素描三大面、五調子和素描關係,並利用明暗色調來表現物體的立體形象,掌握素描繪畫的方法。【過程與方法】在欣賞、分析、討論中熟知素描關係,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增強他們的創作欲望。
  • 藝術鑑賞:高職美術教育下的素描教學探析,看完恍然大悟!
    高等職業教育越來越多地受到國家的重視.當前,高職院校根據社會各種新型產業對於人才的需求,進行了教育教學改革.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就業形勢的不容樂觀,使得高職教育也越發的倍受關注。現階段,社會的進步對人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如何培養出可以與社會相適應的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職教育的首要任務,因此就需要高職院校要依據實際情況在教學方法和模式方面進行一定的改革,為提高教學效率奠定基礎。[1]此篇文章就針對高職美術教育下的素描教學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 2020教師資格證考試:《美術是個大家族》教學設計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教師資格證考試:《美術是個大家族》教學設計,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2.通過觀察、欣賞繪畫、雕塑、建築等作品,認識美術的分類,增強美術鑑賞能力。   3.豐富視覺感受,熱愛美術,熱愛生活,熱愛自然。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不同類別藝術的特徵和功能。
  • 淺談美術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有效的教學評價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新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同時合理適度的教學評價語言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那麼如何在美術課堂中做到有效評價,以下從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 《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教學設計
    《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藝術語言的含義,並初步認識具象藝術、意象藝術、抽象藝術三大美術類型,了解具象藝術的藝術語言形式。【過程與方法】通過描述、分析、討論認識不同類型美術作品上的具體特點,並且通過對中西美術作品的賞析,體會中西藝術語言的不同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對藝術語言的認識並逐步養成正確的鑑賞意識,開闊美術鑑賞的視野,提高審美素養,養成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美術語言及其表現手段。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面試試講技巧:小學美術《繪畫日記》教學設計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面試試講技巧:小學美術《繪畫日記》教學設計 在甘肅教師招聘考試中,一般含有面試環節,面試內容一般包括說課技巧,講課技巧,答辯技巧考點,為方便各位考生了解甘肅教師招聘面試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