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生意難做,房東會受影響嗎?「一鋪養三代」能否繼續?

2020-12-20 騰訊網

近兩年,許多幹實體商鋪的朋友反映,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相信幹實體店時間久的人都有體會,如今開店賺錢越來越不容易,近幾年店鋪轉讓的也越來越多。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說「深圳某整條街的店面批量倒閉,招租了許久也沒人問津,同樣在深圳坂田五和也發現有很多店鋪在轉讓中。」

其實不僅是深圳出現這種現象,其他地區也基本一樣。如今,滿大街都能看到門面轉讓的小廣告。甚至是一些人流最多的步行街的門面,也能看到很多店鋪轉讓的廣告。

有人說,如今實體店生意不好做,房東也會受到影響,曾經「一鋪養三代」的時代,將要終結了!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鋪養三代」這個說法,也就是說,在過去你只要能買一間商鋪,就能養活三代人的意思。顯然投資商鋪的回報率還是非常可觀的。因此,在過去幾年,許多人也非常青睞投資商鋪。

尤其是過去的近二十年,伴隨著房地產行業經歷的黃金期,在這期間商鋪投資也成了炙手可熱的項目。

然而讓很多投資者意料不到的是,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和崛起,商鋪火熱局面似乎被澆了涼水。

近幾年實體店生意不好做,大量店鋪轉讓,許多人認為是電商害的。許多實體店老闆也認為生意不好做,電商是「罪魁禍首」。

誠然,伴隨著電商的普及和崛起,許多實體店的生意確實受到不小的影響,而且隨著電商市場規模不斷在擴大,實體店行業市場份額也難逃被擠壓的命運。

比如早幾年在電商平臺購買衣服鞋帽之類的人比較多,對服裝實體的可能影響比較大。但是近兩年呢?很多人開始在電商平臺購買瓜果蔬菜、化妝日用生活用品、家電、家具等數碼產品,甚至是我們周邊附近店鋪沒賣的商品,在電商平臺都能買到。

就目前來看,除了餐館、理髮店之外,其他行業都有可能會受電商的影響。而隨著實體店生意每況愈下,很多實體店主也就堅持不下去了,紛紛選擇了轉讓。

但問題在於,現在很多人都不再熱衷開實體店,因此避免不了會出現鋪面租不出去也賣不掉的現象。

現在的實體店生意不好做,和電商的崛起肯定有關係。但是,如果把全部責任都推卸給電商,也有點說不過去。「一鋪養三代」可能將過去,和以下兩點也有著直接的關係。

一、房租居高不下

在過去近二十年,房地產行業蓬勃發展,房價也不斷攀升,與此同時房租也跟著上漲,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比如在一些大中城市,租個10幾平米的商鋪,有的月租金就要三四萬元。試想下,一個十幾平米的鋪子一年租金就要幾十萬元,一年能賺多少錢呢?

久而久之,很多實體店就被拖垮了,許多人明白開店還不如打工賺錢輕鬆,也就避免不了大量的店鋪轉讓。

雖然許多人認為開店房租太高不賺錢,但是一些房東們可不這樣想。有些房東認為實體店生意不好與房租沒關係,如果你覺得租金太高,在合同結束後可以退出,自然會有別人來接盤。就這樣,想要讓房租下降是不可能的。

甚至有一些房東不但不降房租,如果看到你生意不錯,還想給你漲房租。其實高房租也肯定會影響到實體行業生意,畢竟房租高了,所賣的商品成本自然就高了,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因為一直以來,消費者青睞的也是物美價廉的商品。

二、商鋪逐漸增多

如今雖然我國的住房價格居高不下,而我國目前也不缺住房,毫不誇張地說目前我國有很多「空置房」。殊不知,現在商鋪也很多。雖然現在商鋪有很多,有的商鋪被稱為「旺鋪」,有的被稱為「傷鋪」。

所謂「旺鋪」指的是人流量大、地段位置比較好的商鋪。而「傷鋪」指的就是無人問津的商鋪,這類商鋪一般地理位置都沒啥優勢,許多人投資了這類店鋪,沒賺到錢還虧錢,把它稱之為「傷鋪」。

近幾年,許多新建的小區商鋪,很多都是冷冷清清的,無人問津。可以說,現在的「旺鋪」還是比較稀缺的,但那些普通的商鋪,不僅不賺錢,反而有可能成為砸在手裡的「高危資產」。

總的來說,如今實體店生意不好做,與電商有關係,也與房租高有關係。之所以很多店鋪出租轉讓,也說明現階段商鋪變多了,不像前多年想到街面上開個店,卻不好找店鋪。當然了,房東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與租戶商談房租,如果能適當降低店家租房成本,或許也能避免商鋪長期閒置,「一鋪養三代」或許還能持續!

本文由社區智庫首發,任何媒體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實體店生意不好做,房東也受影響,「一鋪養三代」的時代過去了?
    文:林蕭 「一鋪養三代」這個說法,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簡單點來說,就是你買下一間鋪子,然後出租出去,基本上就可以養活三代人。這說明,投資商鋪的回報率還是非常高的。所以長期以來,不少人手裡有餘錢的人,都非常青睞投資旺鋪。
  • 2020年,實體店生意將更加難做,除了抱怨,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從9.9元包郵到5.9元包郵,實體店早已沒有春天。那個曾經豪言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人,早已改口為「無商可經」。身邊很多做實體店的朋友都在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都怪無底線的電商壓低價格,沒良心的房東壓榨成本,懶惰的消費者不再進店,外加目光短淺的同行惡意競爭。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實體店,就是被這些人逼上絕路。
  • 過去是「一鋪養三代」,現在卻無人問津,商鋪到底怎麼了?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過去的商鋪可是被譽為「一鋪養三代」的投資聖品啊!現在為啥就無人問津了呢?再說,樓市不是一片火爆嗎?為啥商鋪這類房產現在卻開始走下坡路了呢?對此,三刻分析了一下,發現以下這三個原因不容忽視:第一、消費模式的改變,讓商鋪不斷遇冷過去,大家習慣於超市購物,去服裝店買衣服。但是現在,網絡購物已經深入人心,別說是衣服、化妝品這類商品,就連衛生紙這類生活必需品都要從網絡上買,連超市都不去了。
  • 「一鋪養三代」成老黃曆,又一「暴利」行業衰敗,半年倒閉148家
    不過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勢必會對很多行業造成衝擊,例如實體店行業。曾經我們經常聽說過一句話「一鋪養三代」,這是因為,在實體行業成主流的時代,不管是開店還是靠店面收租都是非常不錯的,因為生意好,老闆賺到錢,所以房租也相對比較高,對於很多手頭有鋪子的人家來說,靠著這一件店鋪每年就可以多不少收入了。
  • 又一行出現「倒閉潮」,曾廣受大家青睞,如今卻成「高危資產」
    正所謂「一鋪養三代,黃金都不賣」。在十幾年前,這句話可謂是經久不衰,因為那時候的網購還沒有普及,人們想要買東西就只能去線下實體店購買。所以實體店的流量非常大,人們賺錢也比較容易。 因此,過去就有很多人投資商鋪做起了房東,每月收收房租,可謂是一勞永逸、穩賺不賠,「一鋪養三代」的說法就是由此而來,很多人都把商鋪當作「香餑餑」,深受大家青睞,在買鋪上出手闊綽。
  • 大量實體店迎來「倒閉潮」,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
    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會時不時地看到一家家商場掛出閉店清倉大甩賣的牌子,然后里面的商家撤櫃,整個商場或改造或倒閉!我國的實體店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縱觀那些曾經在國內火得一塌糊塗的各種品牌服裝店,比如貴人鳥、德爾惠、真維斯、拉夏貝爾等等,都因為生意不景氣而深陷困境,如今已經物是人非。不知從何時起,很多實體店的老闆都抱怨,近年來的生意不好做了。
  • 為什麼實體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實體店老闆說出了背後的原因!
    為什麼實體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實體店老闆說出了背後的原因!如今實體生意確實不好做,小編很多在做實體店的朋友也都紛紛退了出來,說打算年後從事其他行業。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實體生意越來越難做呢?接下來看看實體店老闆們的說法,你就知道了!圖片來源網絡1,現在房租高讓人最頭痛的東西,我有個朋友是搞群租房的當個二手房東,租了一棟樓剛開始籤的是20萬年房租,第二年又籤直接漲了10萬要30萬,和房主說能不能籤個三年的不要一年一年的籤呀。房主說不可以我這個位子好房子大現在行情太好啦,明年還要漲的。
  • 實體店生意難做,便利店卻越開越多的真相在哪
    眾所周知現在實體店由於受到電商網購的衝擊還有店租人工工資高漲等原因,實體店的經營狀況是每況愈下,街道兩旁都經常看到店面招租以及關門倒閉轉讓的橫幅廣告,很多實體經營者都紛紛抱怨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但為何便利店小超市卻越開越多,是好賺嗎?
  • 實體店「倒閉潮」將至?馬雲五字箴言給出路,宗慶後悄悄「布局」
    這幾年實體生意不好做已經成為了現實,確實在電商發展如此迅速的情況下,實體店的生意是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其實在多年前,一直是「一鋪養三代」的情況,不少人是會投資商鋪的,而且之前人們的消費基本上都是在商鋪裡面完成的,因此很多人都會購買商鋪然後租出去。
  • 不光是實體店店主生意難做,國內這一行也要「撐不住」了?你咋看
    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們一共經歷了兩次造富時代,第一次造富時代屬於體製造富,那些敢於跳出體制的人紛紛下海經商,並獲得了成功;第二次造富是產業造富,當時實體經濟的發展毫無阻力,尤其是實體店生意,非常好。開一家店有多賺錢?在過去,人們常說一鋪旺三代,由於競爭壓力較小,所以開店總會有源源不斷的錢進來。曾經有多少人的夢想就是開一家店。
  • 除了實體店難做要馬雲「背鍋」,又一問題出現了
    除了實體店難做要馬雲「背鍋」,又一新問題出現了 推薦語:自從我國正式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娛樂項目也越來越豐富。不難發現,現在人們在購物方面已經習慣並且傾向於網購,受此影響,以前實體商業街逛街購物的人山人海場面也「沒了蹤影」。
  • 五個原因反映了今年實體店難做
    近兩年的實體店是越來越難做了,今年疫情的原因更實體店更是雪上加霜,同樣,這五個原因也反映了自己的難做。首當其衝的是服裝行業 ,服裝行業的影響非常大 ,直播行業直接從工廠拿貨直播賣給消費者 ,價格也比實體店便宜和方便 ,給實體的服裝行業帶來了不可限量的意思 。今年疫情期間 很多人都閉門不出 ,這也是直接導致了直播行業的興起,不出門的,想賺錢通過直播 ,也有不出門,想買東西的也是通過直播 。然後下半年大面積實體店恢復 營業,又發現實體的生意不好,又會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來恢復生意 。
  • 實體店生意為什麼難做?
    現在的實體生意為什麼難做,錢為什麼難賺?真正的因素是因為:絕大部分的商家僅僅是純粹的賣「產品」而已!其實,不光是線下實體門店這樣,線上很多的店鋪也是一樣!
  • 遍地「清倉甩賣」,實體店成「黃粱一夢」,董明珠暗指實體未來
    自從電商行業出現之後,實體行業的發展就受到一定負面影響。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生意不好做,人工成本增加、房租增加……每年總成本都在增長,但是實體店的收益卻沒有增長太多,因此有很多人都表示所謂的「一鋪養三代」不過是一場「美夢」罷了。其實,在電商崛起之後,實體行業會遭受到衝擊,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
  • 實體店生意難做?可是為啥開門營業的門面還是隨處可見,不見少呢
    現在有不少人,不願意給別人打工,一個是自己無法隨意支配時間,還有一個是處處都要受人管。為了能夠避免被這些問題困擾,很多人就選擇自己開店,自己做老闆,這樣一來,自己就不用為這些問題擔心了。在沒有真的開店之前,大家對於做生意可是充滿了信心,相信只要自己肯幹,就能夠賺到錢。
  • 生意難做,馬雲害的?實體店迎來倒閉潮,為何手機店卻不見關門?
    文|聰明小生 校對|李蓉嫿原創內容,請勿搬運抄襲,違者必究如今,身邊有好多人都說生意不好做,仔細想想確實也是如此,大街上的店面換了一波又一波,很多實體店剛開張沒多久,不到三個月就倒閉了,倒閉之後下一個老闆繼續「接盤」,裝修、換門面,但沒想到不用多久又倒閉了,連裝修的錢都沒掙回來。
  • 實體店越來越難做,原來是這樣……
    實體店越來越難做,原來是這樣.....兒童樂園一旦建立,租金設備成本基本固定,只有玩的人越多回本才快,幾百平的場地只有二十不到的小朋友,單價在高我看也難!我也是開店人,一直期待實體店發展越來越好,有時候我挺能理解消費者為什麼不去實體消費了,現在很多的商家,特別是有點實力的商家,自認定位高端、硬體配套捨得投入,定價更高,但在產品、消費體驗,特別是服務意識方面依舊一塌糊塗!
  • 是實體店難開,還是自己思維受限?
    所有原因,歸結為三個字:沒生意。有位朋友對我說,現在無論什麼店子,都不能辦會員卡,更不能預存費用。我說:為啥?他說:因為,說不定哪天就關門走了。看來這位朋友頗有心得,更看來,這實體店確實經營得困難。自從電商一步一步做大,實體店就慢慢走向死亡。因此不少實體店老闆都罵電商,甚至有人說,馬雲是最壞的人,最惡毒的商家,讓天下沒有好做的生意。不過奇怪的是,雖然認為電商是死對頭,自己卻不向電商學習,明知沒有生意,卻不去改變,天天等待救世主的出現。
  • 趨勢:2020年以後,實體店的生意該怎麼做?如何實現收入最大化?
    今年的疫情就給很多實體店的老闆狠狠的上了一課,這次疫情不光摧毀了很多實體店,同時也讓一大批公司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紛紛倒下。實體店的靈活性差,抗風險能力弱,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開實體店的風險之所以大,就是因為風險可控度很低。比如遇到隔壁店裝修、門店周邊修路這類情況,生意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