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實體店店主生意難做,國內這一行也要「撐不住」了?你咋看

2020-12-21 財經小巴士

文/名譽主編:張平

開篇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普通人跟富人的差距究竟在哪?估計有很多人會說差在財富上。這個答案雖然沒錯,不過這只是一個非常淺顯的答案。普通人是肯定不如富豪有錢,但是他們之前其實是有深層次的差距的。

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其實如果你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就能知道普通人跟富人的差距在哪了。沒錯,他們相差的就是眼光跟執行力。

牛人往往具有敏銳的嗅覺,能很快辨別哪個行業好或不好,以及他們是否能賺很多錢。但普通人不具備這種能力,很難辨別哪個行業能做,能賺很多錢。

人人都有創業夢,但是真正實現夢想的往往是那些善於發現機遇和風口的人,雷軍曾經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這也證明了風口的重要性。如果要尋找風口,不如分析時代的發展趨勢。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們一共經歷了兩次造富時代,第一次造富時代屬於體製造富,那些敢於跳出體制的人紛紛下海經商,並獲得了成功;第二次造富是產業造富,當時實體經濟的發展毫無阻力,尤其是實體店生意,非常好。

開一家店有多賺錢?在過去,人們常說一鋪旺三代,由於競爭壓力較小,所以開店總會有源源不斷的錢進來。曾經有多少人的夢想就是開一家店。然而隨著電商的發展,這種美好已經不再了,由於電商的流行,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網購的群體越來越龐大,大家都圖方便到網上購物了,實體店的生意自然就受到了衝擊。

經過幾年的時間,實體店的劣勢愈加凸顯,儘管已經走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但是之後還是面臨著一蹶不振的頹靡之態,電子商務出現後,實體店生意越來越冷清。這並不是因為受負面新聞的影響,而是購物體驗的概念已經變了,這種概念從內心深處改變著億萬的全世界人民。

世界在不停地變化,新的事物在不斷地湧現,當一個新的事物被人們所接受的時候,舊的事物就會被淘汰。在電子商務出現之前,人們喜歡周末去超市,但是現在去超市的人越來越少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實體店已經撐不住了,不得不旺鋪轉讓或者關門大吉。

就比如說在國內非常知名的聯華超市,此前它的生意非常好,但現在卻今非昔比了。僅僅今年上半年就關閉了148家門店。

據有關報導,中國很多企業正在發生「大變化」,有的企業還在爭分奪秒。這一群體尚未存活下來,已逐漸被市場「淘汰」。不少網友也表示,實體店新一輪「關門潮」即將到來。

事實上,不僅國內超市選擇關門退出市場,國外超市巨頭也無奈選擇退出。早在2017年,就有傳言家樂福要「賣身」,但在之前這並沒有發生,直到去年,家樂福正式賣身給蘇寧。

此外,英國最大零售商樂購集團也宣布,向華潤集團出售與華潤成立的合資公司20%股權,價格為2.7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5億元),該交易已經完成!而且歐尚也傳出將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

上述交易亦宣布該超市巨頭正式退出中國。值得一提的是,從2018年至今,除沃爾瑪外,12家外資零售商中已有11家退出中國!

看來,這不光是實體店店主的生意難做了,就連零售業巨頭也要扛不住了。那麼問題的關鍵是,之前很火的實體零售業,現在為何卻如此冷清?果真是電商惹的禍嗎?

其實這有一部分原因,電商出現之後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方式,相比於傳統線下購物,網購有很多優勢,不僅省時省力,而且網購的價格也要比實體店的價格低。

再就是大趨勢的影響,任何一個行業如果不學會創新轉型,那麼它很難持續下去。在以前,網際網路還沒有普及,那個時候網購也沒有出現,人們只能到店裡購物,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網購的發展符合時代潮流,它自然會對實體店生意造成衝擊。

當然,人們不願意去線下購物,這跟實體店本身也有一定的關係,如今新零售時代正在到來,如果想改變頹勢,實體店也要抓住這次機遇,趕上新零售的風口,積極轉變模式,或許能夠完成翻盤。

相關焦點

  • 實體店生意為什麼難做?
    現在的實體生意為什麼難做,錢為什麼難賺?真正的因素是因為:絕大部分的商家僅僅是純粹的賣「產品」而已!其實,不光是線下實體門店這樣,線上很多的店鋪也是一樣!
  • 實體店生意難做?可是為啥開門營業的門面還是隨處可見,不見少呢
    現在有不少人,不願意給別人打工,一個是自己無法隨意支配時間,還有一個是處處都要受人管。為了能夠避免被這些問題困擾,很多人就選擇自己開店,自己做老闆,這樣一來,自己就不用為這些問題擔心了。在沒有真的開店之前,大家對於做生意可是充滿了信心,相信只要自己肯幹,就能夠賺到錢。
  • 趨勢:2020年以後,實體店的生意該怎麼做?如何實現收入最大化?
    走正道,講真話,做逆襲路上的引路人。我是川叫獸,深挖貧富本質,助力收入翻倍增長!最近幾年,很多實體店的老闆都不太好過,表面上看是因為受到網際網路的衝擊,本質上是因為實體店的靈活性太差,抗風險能力太弱。今年的疫情就給很多實體店的老闆狠狠的上了一課,這次疫情不光摧毀了很多實體店,同時也讓一大批公司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紛紛倒下。實體店的靈活性差,抗風險能力弱,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開實體店的風險之所以大,就是因為風險可控度很低。比如遇到隔壁店裝修、門店周邊修路這類情況,生意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 實體店生意不好做,房東也受影響,「一鋪養三代」的時代過去了?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曾經的「一鋪養三代」,為何會淪落到今天這般境地?關於這個問題,很多實體店老闆都認為,電商才是「罪魁禍首」。誠然,電商崛起以後,很多實體店的生意確實稱得上是一落千丈。而且隨著電商的規模越來越大,幾乎所有實體店都沒能逃脫被擠壓的命運。
  • 為什麼實體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實體店老闆說出了背後的原因!
    為什麼實體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實體店老闆說出了背後的原因!如今實體生意確實不好做,小編很多在做實體店的朋友也都紛紛退了出來,說打算年後從事其他行業。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實體生意越來越難做呢?接下來看看實體店老闆們的說法,你就知道了!圖片來源網絡1,現在房租高讓人最頭痛的東西,我有個朋友是搞群租房的當個二手房東,租了一棟樓剛開始籤的是20萬年房租,第二年又籤直接漲了10萬要30萬,和房主說能不能籤個三年的不要一年一年的籤呀。房主說不可以我這個位子好房子大現在行情太好啦,明年還要漲的。
  • 國內實體店生意每況愈下,日本實體店卻還活得滋潤,是差服務嗎?
    眾所周知,現在實體店在迅速崛起的電商以及日益上漲的高店租的雙重夾擊下,實體店的生意是每況愈下,如今走過大街小巷,冷冷清清,商鋪關門倒閉轉讓現象是隨處可見,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面臨關門倒閉撐不下去的風險,而在日本確實恰恰相反,街道商場到處還是人流如潮,人來人往,在網絡購物以及智慧型手機蓬勃發展的今天
  • 實體店生意難做,房東會受影響嗎?「一鋪養三代」能否繼續?
    近兩年,許多幹實體商鋪的朋友反映,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相信幹實體店時間久的人都有體會,如今開店賺錢越來越不容易,近幾年店鋪轉讓的也越來越多。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說「深圳某整條街的店面批量倒閉,招租了許久也沒人問津,同樣在深圳坂田五和也發現有很多店鋪在轉讓中。」其實不僅是深圳出現這種現象,其他地區也基本一樣。如今,滿大街都能看到門面轉讓的小廣告。
  • 農村人開水果店,年賺三十萬,生意背後的心酸你了解多少!
    如今實體店的生意已經相當的難幹,城市的各大角落都能看到店面轉讓信息,大部分行業已經步入瓶頸狀態,可為何部分水果攤生意卻風生水起,有人說現在的生意大部分被網絡衝擊所導致。水果網購不安全,物流來回搬運容易損害,所以很多人為了吃新鮮水果不願意網購,只能實體店購買,其實這種說法也對,那麼就看下農村小夥是如何靠著小門店掙了大錢的。
  • 是實體店難開,還是自己思維受限?
    話說,現在開實體店,店主大多數還真的是清閒。以前開門店做這個生意,天天都是要守店的。但現在,開實體店的都有雙休和法定節假日了,還有些店主甚至是愛來不來,乾脆在門面上留個手機號,有事電話聯繫。不過看似清閒,悠然自得的背後,其實則是隱藏著店主們的不少心酸痛苦和無奈。
  • 2020年,實體店生意將更加難做,除了抱怨,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從9.9元包郵到5.9元包郵,實體店早已沒有春天。那個曾經豪言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人,早已改口為「無商可經」。身邊很多做實體店的朋友都在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都怪無底線的電商壓低價格,沒良心的房東壓榨成本,懶惰的消費者不再進店,外加目光短淺的同行惡意競爭。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實體店,就是被這些人逼上絕路。
  • 除了實體店難做要馬雲「背鍋」,又一問題出現了
    除了實體店難做要馬雲「背鍋」,又一新問題出現了 推薦語:自從我國正式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娛樂項目也越來越豐富。不難發現,現在人們在購物方面已經習慣並且傾向於網購,受此影響,以前實體商業街逛街購物的人山人海場面也「沒了蹤影」。
  • 生意難做,馬雲害的?實體店迎來倒閉潮,為何手機店卻不見關門?
    每一件事物的衰落,總能找到「替罪羊」,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實體店陷入倒閉潮?究其背後原因有很多,包括租金、行業競爭、電商等,而很多人認為電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實體店生意的競爭本就激烈,電商的出現猶如火上澆油。
  • 實體店的「春天」又來了?這3大項目輕鬆月入過萬,早布局早賺!
    近年來,我國的實體店店主都"著急"了,因為我們都知道的是,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特別是電子商務在中國的普及之後,它對實體店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電子商務普及之前,中國實體店的市場份額是實體店的"泛濫"。那時,人們想要購買商品,只能去實體店購買。但電子商務的出現,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實體店的市場份額被分割。
  • 實體店越來越難做,原來是這樣……
    實體店越來越難做,原來是這樣.....吃相難看:商家要盈利無可厚非,但你的客戶是兒童,即使是商業行為也應該溫柔一點,為什麼說吃相難看,我舉幾個例子,兒童書店孩子只有坐在地方看書,只有一些翻舊的書是可以看的,其餘的用膠帶綁起來不讓看;手工店家,孩子做手工塗鴉的桌面上貼著比盤子還大的幾個字,充值200送50;玩具區「友情提示」:售賣商品,如有損壞,照價賠償,兒童的天性就是單純、好動,這樣的行為首先就讓消費者反感,氣憤!
  • 實體店的生意為什麼越來越不好做?網友的回覆,太現實!
    為什麼實體店生意越來越不好做?網友這樣說,很現實!相信大家都能感覺到,現在的實體店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有的甚至可以用慘澹來形容,而且現在關閉的實體店也越來越多。那麼,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真的僅僅是因為受到電商的衝擊造成的嗎?
  • 中國實體生意難做?為何日本實體很火?真正「差距」或不在電商
    近幾年,一些實體店老闆反映生意越來越難做,不少人認為是電商蓬勃發展造成的衝擊。有人說,現在是網際網路電商時代,實體店行業敗給了電商。不過,在日本卻相反。日本的實體行業就很火,日本電商卻敗給了實體。日本實體行業日本實體行業是如何經營的?為何日本電商會敗給實體?
  • 實體店生意難做,便利店卻越開越多的真相在哪
    眾所周知現在實體店由於受到電商網購的衝擊還有店租人工工資高漲等原因,實體店的經營狀況是每況愈下,街道兩旁都經常看到店面招租以及關門倒閉轉讓的橫幅廣告,很多實體經營者都紛紛抱怨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但為何便利店小超市卻越開越多,是好賺嗎?
  • 為啥那些生意慘澹的實體店,不把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原因有3點!
    為啥那些生意慘澹的實體店,不把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原因有3點!隨著電商行業的迅速發展,逐漸地改變了我們的購物習慣,從以前的線下消費,到現在的線上消費。這就造成很多實體店經營困難,紛紛面臨倒閉的危險,網上購物確實方便,但是為啥那些生意慘澹的實體店,不把線上和線下銷售相結合呢?這樣不就不用倒閉了嗎?原因有以下3 點!1. 不會做也不想做實際上,現在已經有很多實體店都在想網際網路轉型了,他們也早就想到把線上和線下銷售結合起來。
  • 都說實體店不好做,有倒閉也有轉讓,那麼實體店是否真實如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身邊經常聽到有人說有實體店倒閉了,或者哪家實體店轉讓了。並且不止一次的聽到有人說,實體店已經不行了,幹實體店賺不到錢了。種種的聲音讓人感覺到,似乎全國的實體店都面臨著破產的危機,而且總感覺實體店已經沒有出路了。只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 生意真的越來越難做了嗎?掌握這5字訣竅,不愁顧客不上門
    大家做過生意或者正在做生意的老闆,都知道現在做實體店的運營成本越來越高。從店面租金到市場活動,人工,水電等各個方面,單一的實體店賣貨方法利潤低。特別是受到網際網路的衝擊,每天關門的店面也不計其數。另外一個就是,這個世界不是生意越來越難,而是專業的人越來越多了,你的失敗不是被行業幹掉了,而是被比你更專業的人幹掉了。就像20年前,你想在大街上招一個大學生,很難,但是20年後的今天,街上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那個送外賣的小哥可能都是某個名牌大學畢業的。20年前你敢想像嗎?